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沧东凹陷孔二段致密油储集层录井解释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董越崎 孙凤兰 +3 位作者 马红 解文 马青春 孙自检 《录井工程》 2015年第3期63-69,107,共7页
沧东凹陷孔二段致密油气藏储集层岩性复杂多变、非均质性强,总体分为砂岩和非砂岩两大类,其中非砂岩类以过渡岩类占主导,岩性混杂,储集层识别与评价困难。为了实现该凹陷孔二段两类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在评价孔二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沧东凹陷孔二段致密油气藏储集层岩性复杂多变、非均质性强,总体分为砂岩和非砂岩两大类,其中非砂岩类以过渡岩类占主导,岩性混杂,储集层识别与评价困难。为了实现该凹陷孔二段两类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在评价孔二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已进入低熟—成熟早期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了致密砂岩类和过渡岩类储集层的基本岩性组成,依据两类储集层在气测、定量荧光和岩石热解录井上的具体特征,分别建立了气测湿度比与峰基比、定量荧光油性指数与对比级别、岩石热解油产率指数与总烃的储集层解释评价图板,并形成了沧东凹陷孔二段致密油储集层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的解释评价总体符合率达到79.6%,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东凹陷 孔二段 烃源岩 储集层 致密砂岩 过渡岩类 解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断鼻断-砂组合模式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立宏 韩国猛 +7 位作者 董越崎 石倩茹 马建英 胡瑨男 任仕超 周可佳 王锦程 司维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9-882,共14页
基于地震、测录井等资料,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断裂下降盘的滨海断鼻为对象,开展断裂特征、砂体展布及断-砂组合与油气成藏分析,揭示断陷湖盆断裂发育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鼻新生代构造特征具有东西分带性,西段断... 基于地震、测录井等资料,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断裂下降盘的滨海断鼻为对象,开展断裂特征、砂体展布及断-砂组合与油气成藏分析,揭示断陷湖盆断裂发育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鼻新生代构造特征具有东西分带性,西段断裂主体区构造简单,东段帚状断裂区构造复杂,发育多组断裂。断裂演化的差异控制了砂体的空间展布,砂体在断鼻中段顺港东断裂下降盘的断槽带呈大面积连片分布,形成顺向型断-砂组合模式,而断鼻东段断裂活动时期较晚,砂体受古地貌控制呈多期次北南向指状展布,与断裂匹配形成垂向型断-砂组合模式。断裂与砂体、油源及盖层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的垂向输导能力、平面展布及纵向分布特征,在断鼻中段及东段分别形成了单条主断裂供烃-断砂顺向匹配-多层系立体含油和断裂系复式输导-断砂垂向匹配-条带状叠置含油两种油气成藏模式,控制了滨海断鼻油气分布和富集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歧口凹陷 滨海断鼻 控砂机制 断-砂组合 油气成藏 控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陆相湖盆页岩气富集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立宏 陈长伟 +7 位作者 韩国猛 杨飞 石倩茹 付东立 董越崎 赵玥 孙莉莉 梁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了进一步评价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陆相湖盆页岩气富集条件与勘探潜力,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资料,对该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以下简称沙三段)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岩性及其组合特征、生烃条件、储集空间、岩石脆性、含气性等开... 为了进一步评价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陆相湖盆页岩气富集条件与勘探潜力,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资料,对该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以下简称沙三段)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岩性及其组合特征、生烃条件、储集空间、岩石脆性、含气性等开展了综合研究,建立了该区页岩气的成藏模式,评价了页岩气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沙三段泥页岩累计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在歧口凹陷的中—低斜坡区已进入大量生气阶段,具备形成规模页岩气藏的生烃条件;②该区泥页岩中长英质矿物含量占优势,基质孔隙、微裂缝较发育,具有一定的储集空间,同时脆性矿物含量高,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和伊/蒙间层的合计含量占94%,低膨胀性脆性页岩易于被压裂改造;③持续生烃过程中产生的流体膨胀是沙三段超压形成的主要原因,压力系数大于1.2的泥页岩段随钻气测异常明显,具备页岩气成藏条件;④凹陷内沙三段埋深介于3100~4400m,页岩气与页岩油伴生,主要以溶解气的形式存在;沙三段埋深介于4400~4850m,以湿气为主;沙三段埋深超过4850m,以干气为主。结论认为,歧口凹陷中—低斜坡区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有利勘探面积约1476km^(2),页岩气资源量超过1×10^(12)m^(3),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歧口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三段 陆相页岩气 页岩气成藏模式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洪香 董越崎 +2 位作者 王国华 董德国 王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2,151,共4页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富油气凹陷之一,具有凸少坡广的特点,斜坡区是岩性地层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根据湖盆结构特点,可将斜坡进一步划分为阶状断裂斜坡、多阶挠曲斜坡、旋转掀斜斜坡和简单斜坡4类。通过开展斜坡特征、控砂机制、...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富油气凹陷之一,具有凸少坡广的特点,斜坡区是岩性地层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根据湖盆结构特点,可将斜坡进一步划分为阶状断裂斜坡、多阶挠曲斜坡、旋转掀斜斜坡和简单斜坡4类。通过开展斜坡特征、控砂机制、油气输导体系等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斜坡区油气成藏模式,提出了斜坡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高油低气、复式叠加连片成藏、优势相富集"的成藏规律,有效地指导了斜坡区油气勘探,并发现了埕海断坡、歧北斜坡等规模储量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斜坡区 岩性地层油气藏 控砂模式 势相 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古近系沙二段滨浅湖滩坝沉积模式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立宏 韩国猛 +9 位作者 马建英 牟连刚 赵军 周可佳 王昌丽 董越崎 孟立娜 周素彦 陈双清 尹玲玲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7,共14页
近年来,滩坝砂体作为陆相滨浅湖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评价目标,增储作用愈发突出。针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分析滩坝砂体的形成机制和空间分布规律,指导油田滩坝砂体勘探。基于沉积古背景分析,认为沙... 近年来,滩坝砂体作为陆相滨浅湖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评价目标,增储作用愈发突出。针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分析滩坝砂体的形成机制和空间分布规律,指导油田滩坝砂体勘探。基于沉积古背景分析,认为沙二段滩坝砂体主要发育在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期阶段,滨Ⅳ上、滨Ⅲ下油组沉积时期规模最大;在邻近物源供给充足、往复动荡的水动力及湖盆底形的影响下,水下古隆起控制厚层坝砂的沉积分布。利用地震模型正演技术,明确了厚层坝砂地震响应特征;根据频谱分析法,确定了厚层坝砂低频率—强振幅门槛值,采用低频率—强振幅属性融合技术,预测了厚层坝砂的有利发育区。通过滩坝砂体勘探实践研究,建立了构造宽缓浅水区圈定滩坝范围、水下古隆起锁定厚层坝砂、低频率—强振幅属性融合确定厚层坝砂有利发育区的勘探评价方法。优选出歧北斜坡沙二段3个坝砂有利发育区,钻探4口井获工业油气流,钻井成功率达到100%。勘探实践表明,歧北斜坡滩坝砂体发育,尤其是厚层坝砂产量高、油藏富集,是老油区增储建产的重要接替领域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北斜坡 沙二段 滩坝砂体 宽缓构造 岩相组合 地震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滨海斜坡深凹区海探1井东营组勘探突破与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立宏 何海清 +7 位作者 陈长伟 李长海 石倩茹 董越崎 崔宇 张佼杨 朱华汇 张明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9,共12页
近年来为实现歧口凹陷“下洼找油”的构想,开辟新的增储上产战场,在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斜坡深凹区部署海探1井并获得重大突破。基于海探1井钻探结果,对滨海斜坡深凹区东营组控砂机制、储层特征、生烃条件、油气成藏模式等进行深入... 近年来为实现歧口凹陷“下洼找油”的构想,开辟新的增储上产战场,在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斜坡深凹区部署海探1井并获得重大突破。基于海探1井钻探结果,对滨海斜坡深凹区东营组控砂机制、储层特征、生烃条件、油气成藏模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证实了滨海斜坡深凹区东三段发育来自北部燕山物源区的大型重力流砂体,且储集物性较好;首次发现了东营组自生自储含油气系统,突破了以往东营组依靠断层输导成藏、下生上储的认识;构建了深凹区东三段“远源输砂、近源充注、源储耦合、连片含油”的成藏模式;同时深凹区东三段非常规页岩油也展现出广阔的资源前景。海探1井的成功钻探,为东部老区增添了新的增储战场,为“下洼找油”提供有利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东营组 海探1井 成藏模式 勘探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想云平台在歧口凹陷成熟区精细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石倩茹 韩国猛 +6 位作者 董越崎 胡瑨男 范德军 唐鹿鹿 司维柳 任仕超 侯璐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70,共7页
随着大港油田勘探开发进入中后期,研究工作面临庞大的项目数据整理、繁多的应用软件及成果之间各自独立、共享难等问题,急需一个统一的平台,解决项目进展管控、任务分配、成果归档等工作中的无序状态,从而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质量。基于... 随着大港油田勘探开发进入中后期,研究工作面临庞大的项目数据整理、繁多的应用软件及成果之间各自独立、共享难等问题,急需一个统一的平台,解决项目进展管控、任务分配、成果归档等工作中的无序状态,从而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质量。基于梦想云平台的软件云化集成功能,集成了GeoEast、GeoMap、Resform、Forward及井筒一体化等专业软件和常用工具,搭建了构造解释、砂体展布特征研究、储层横向预测、油气成藏研究、测井评价、含油气评价等业务场景的研究环境,实现了专业数据、生产数据及时准确入湖,实现了项目全过程运行、管理、成果质量控制与共享应用。通过开展全线上、协同化的构造解释及其分析、沉积储层及砂体展布特征分析、油气成藏控制作用分析等研究工作,支撑了研究区由传统的"构造找油"向"主砂体带岩性找油"的转变,应用效果显著,对梦想云平台的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梦想云 云化集成 协同研究 业务场景 精细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桥次凹深层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及认识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洪香 王昌丽 +3 位作者 王国华 赵同泽 董越崎 王莉 《录井工程》 2014年第2期81-84,102,共4页
板桥次凹地层整体北厚南薄,表现为北断南超的构造特征,东西向表现为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深层沙三段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剩余资源量较大,是寻找大型天然气藏的有利地区。为明确深层天然气的勘探潜力,通过开展构造演化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 板桥次凹地层整体北厚南薄,表现为北断南超的构造特征,东西向表现为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深层沙三段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剩余资源量较大,是寻找大型天然气藏的有利地区。为明确深层天然气的勘探潜力,通过开展构造演化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认为板桥次凹早断、中凹、晚隆的构造背景控制了砂体在构造主体区的发育程度,砂体与烃源岩匹配,有利于深层天然气藏的形成。构造背景是油气运聚成藏的主要指向,储集层发育控制了油气成藏规模及平面展布特征,运移路径及遮挡条件控制了油气成藏类型、模式及富集程度。通过开展斜坡区构造背景、控砂模式、控藏机制等成藏主控因素的研究,明确板桥次凹深层构造形态比较完整,砂体比较发育,沙三段烃源岩为好烃源岩,且泥岩具有较好的封堵能力,油气藏属于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型的构造岩性油气藏。综合分析认为,板桥凹陷深层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主要的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次凹 构造背景 控砂模式 烃源岩评价 封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中旺-齐家务地区沙一下亚段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9
作者 赵军 马建英 +3 位作者 周可佳 王昌丽 董越崎 李晓静 《录井工程》 2023年第4期137-143,共7页
黄骅坳陷中旺-齐家务地区沙一下亚段油气显示活跃,储层岩性主要为生物灰岩,油井产量高,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近些年该区勘探工作逐步取得成效,对油气成藏的认识进一步完善。钻井资料揭示港西、孔店凸起周缘普遍发育生物灰岩,基于油... 黄骅坳陷中旺-齐家务地区沙一下亚段油气显示活跃,储层岩性主要为生物灰岩,油井产量高,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近些年该区勘探工作逐步取得成效,对油气成藏的认识进一步完善。钻井资料揭示港西、孔店凸起周缘普遍发育生物灰岩,基于油源对比,识别出中旺次洼、歧北斜坡沙一下亚段和中旺次洼沙三段烃源岩为生烃母质,并结合断层活动和原油密度分布,判断长期活动的断层油气运移通道。油气成藏模式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齐家务背斜生物灰岩为首要油气勘探目标,其次为中旺次洼断阶带云灰质页岩,据此指导该区部署井位2口,探索生物灰岩低成熟度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模式 黄骅坳陷 中旺-齐家务地区 沙一下亚段 生物灰岩 油气运移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