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分类分级分段及河流形态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耀华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9期6-13,共8页
河流分类、河流分级及干流河道分段合称为河流三分(分类·分级·分段);基于河流三要素(流域-水系-干流河道)和河流三分-河流形态学-河流学体系,开展了河流三分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河流形态学再构建以及河流形态定性特性与定量... 河流分类、河流分级及干流河道分段合称为河流三分(分类·分级·分段);基于河流三要素(流域-水系-干流河道)和河流三分-河流形态学-河流学体系,开展了河流三分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河流形态学再构建以及河流形态定性特性与定量因子指标辨识。主要成果结论包括:①优化了独立与非独立河流分类、河流分级Horton法改进、河流5区分段等方法,完善了河流界定拓展、河流平等与分级、干流河道“层次分段”等新理论,总结了世界大江大河及长江河流三分实践应用;②河流形态学研究河流现状及恒常形态,包括以河流三分为基石的河流三要素特性研究和以干流河道平面-剖面-断面形态为核心的河谷-河床-河道形态研究;③定性辨识了河流形态15项殊相特性与共相原则(包括复合流域水系、复杂干流河道等形态特性,干流河道优先、河流湖泊统一、干流河道唯一、侵蚀基面统一等新增原则);④定量辨识了河流形态4类因子指标,双指标3种相关关系(并行-从属-或然)与3类组合模式(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三因子4类及9种相关模式(均衡线型-瓶颈线型-三角形-金字塔-均分圆-同心圆-同切圆-交叉圆-三角圆)。倡导“河流学-长江学-水科学”学科范式,积极践行“治河·治江·治水”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与非独立河流分类 河流分级Horton法改进 河流5区分段法 河流形态学 双指标相关与组合 三因子相关模式 河流三要素(流域-水系-干流河道) 河流学-长江学-水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用后荆江典型河段冲淤变化计算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董耀华 卢金友 +1 位作者 范北林 黄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采用FLUVIAL 12模型,进行了三峡水库运用60a长江下荆江藕池口至监利河段冲淤变化预测计算,并讨论了FLUVIAL 12模型的适用性。计算分析表明:三峡水库运用后,藕池口至监利河段呈现先微淤、后冲刷、冲刷平衡后再缓慢回淤的冲淤过程和规律,... 采用FLUVIAL 12模型,进行了三峡水库运用60a长江下荆江藕池口至监利河段冲淤变化预测计算,并讨论了FLUVIAL 12模型的适用性。计算分析表明:三峡水库运用后,藕池口至监利河段呈现先微淤、后冲刷、冲刷平衡后再缓慢回淤的冲淤过程和规律,最大冲刷量7.1~11.2亿t,出现在水库运用55a左右;监利、调关、石首3站枯水流量5000m3/s时水位下降3.13~4.71m,洪水流量30000m3/s时水位下降0.42~2.7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荆江 FLUVIAL-12模型 河道冲淤 河流最小能耗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干流河道水沙特性与变化趋势初步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董耀华 惠晓晓 蔺秋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0,共5页
建立了河道水沙量、水沙影响因子与水沙关系之间的联系,归纳了年径流量与输沙量的4类分析方法:频率统计法、适配线拟合法、相关分析法和累积曲线法。以长江干流河道控制水文站寸滩、宜昌、监利、汉口和大通19502005年实测数据为基础,初... 建立了河道水沙量、水沙影响因子与水沙关系之间的联系,归纳了年径流量与输沙量的4类分析方法:频率统计法、适配线拟合法、相关分析法和累积曲线法。以长江干流河道控制水文站寸滩、宜昌、监利、汉口和大通19502005年实测数据为基础,初步分析了长江干流河道水沙特性与变化趋势。分析表明:①长江干流河道水量沿程增加、沙量沿程变化不大,沙量变化比水量变化约大10倍,水沙关系沿程减弱;②1950 2005年间,长江干流河道年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年输沙量呈减小趋势,年均减小约1%,1990年后呈明显减小趋势,2000年后呈加速减小趋势;③上游来水来沙变化是控制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135 m水位运用期)坝下游水沙变化及河道冲刷的主要因素,其影响大于工程的调水调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量 年输沙量 水沙关系 长江干流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内河“船联网”建设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董耀华 孙伟 +1 位作者 丽华 张成雷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5-149,共5页
为提高中国内河航运信息服务水平,提出船联网的概念,在分析国外内河航运建设先进经验和中国内河航运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内河船联网建设易采用的基本框架,论述各个平台的发展思路,探讨建设... 为提高中国内河航运信息服务水平,提出船联网的概念,在分析国外内河航运建设先进经验和中国内河航运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内河船联网建设易采用的基本框架,论述各个平台的发展思路,探讨建设船联网的建设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船联网 内河航运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系划分与河流分级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董耀华 汪秀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共5页
将推荐的水系划分与河流分级Horton法相结合,通过合理选取最小河流(流域)单元、科学制作河流树状图表,初步研究了长江流域(不含太湖水系)的河流分级。研究结果显示:①推荐将长江水系划分为干流水系与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洞庭... 将推荐的水系划分与河流分级Horton法相结合,通过合理选取最小河流(流域)单元、科学制作河流树状图表,初步研究了长江流域(不含太湖水系)的河流分级。研究结果显示:①推荐将长江水系划分为干流水系与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洞庭湖、汉江、鄱阳湖、太湖8个支流水系;②581条河流基本特性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表明长江流域河流的河长与流域面积约为0.5次方关系,选取流域面积不小于2 000 km2或河长不小于100 km的河流为最小河流(流域)单元,确定长江流域(不含太湖水系)河流总数为374条;③以岷江水系为例,精心制作了长江流域各水系的河流树状图表,树状图显示了河流隶属关系、分级数、河长、流域面积等特性;④长江流域(不含太湖水系)最高河流分级数为6级。按河流统计:6级1条(0.3%),5级3条(0.8%),4级6条(1.6%),3级14条(3.7%),2级71条(19.0%),1级279条(74.6%);按水系统计:岷江、嘉陵江、鄱阳湖为5级,干流、雅砻江、洞庭湖、汉江为4级,乌江为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水系划分 河流分级 Horton法 最小河流(流域)单元 河流树状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5区分段方法与长江干流分段实践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耀华 汪秀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基于Schumm河流分区理论与笔者"最大5河段分段法",优化提出了"河流5区分段法",即:以流域分区为主导("体"),以干流河道分段为目标("用"),先按照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5区进行流域分区,... 基于Schumm河流分区理论与笔者"最大5河段分段法",优化提出了"河流5区分段法",即:以流域分区为主导("体"),以干流河道分段为目标("用"),先按照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5区进行流域分区,后选取河势和(或)汇流控制节点进行干流河道分段,综合确定合适的河流分段数;基于10大江河分段实践,检验了"河流5区分段法"。长江干流分段实践可总结为兼顾流域与河道特性、流域特性主导和河道特性主导3类分段方法;基于"河流5区分段法",长江干流推荐划分为5段(长江源—直门达/巴塘河口—宜昌—湖口—徐六泾—长江口)、3段(长江源—宜昌—湖口—长江口)和2段(长江源—宜昌—长江口);长江干流其他分段方法分别基于河流名称、水系划分、行政区界、河流指标和专业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分段 流域分区 河流5区分段法 Schumm河流分区理论 最大5河段分段法 长江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学方法估算大桥对河道防洪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董耀华 宫平 黄煜龄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19,共3页
提出了估算大桥对河道防洪影响的水力学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可以在河道地形和水文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估算出中、小型河道建桥后桥址上游水位壅高值和壅水范围。具体水力学方法包括:断面流量模数法、宽顶堰淹没出流法、局部水头损失法... 提出了估算大桥对河道防洪影响的水力学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可以在河道地形和水文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估算出中、小型河道建桥后桥址上游水位壅高值和壅水范围。具体水力学方法包括:断面流量模数法、宽顶堰淹没出流法、局部水头损失法和恒定渐变流法。应用这些方法,成功地进行了洪湖市汉洪公路新滩东荆河大桥对桥址上游河道防洪影响的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方法 大桥 河道防洪 水位壅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效果与影响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董耀华 李荣辉 何广水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7,共8页
汉江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以疏浚、清障为主,辅以必要的护岸、护滩、填挖槽等工程措施,本文采用河道演变分析和一、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了该航道整治工程的效果及其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并优化了工程方案。研究表明:(1)丹江口水库自196... 汉江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以疏浚、清障为主,辅以必要的护岸、护滩、填挖槽等工程措施,本文采用河道演变分析和一、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了该航道整治工程的效果及其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并优化了工程方案。研究表明:(1)丹江口水库自1968年正式蓄水以来,汉江河口段河道总体冲刷下切,年内洪淤枯冲;影响河道演变的主要因素有:丹江口水库、长江与汉江顶托和天然节点与人工护岸等。(2)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汉江河口段上段流速趋于减小,下段流速趋于增加;河道流速分布趋于均化。(3)航道整治工程对河道行洪的影响有限,最大洪水壅高9.4cm,优化方案的最大洪水壅高7.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河口段 航道整治工程 河道演变 水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京仁阿拉航道泥沙技术咨询 被引量:4
9
作者 董耀华 徐海涛 周银军 《中国水利》 2012年第15期55-58,共4页
首先从航道泥沙淤积原因、减少航道淤积措施、泥沙原型观测方法、流域泥沙疏导措施、三峡工程泥沙研究等5个方面总结了中国水利枢纽工程航道泥沙治理的技术、研究与实践。指出了韩国京仁阿拉航道4个关键泥沙问题:流域产沙输沙估算与观测... 首先从航道泥沙淤积原因、减少航道淤积措施、泥沙原型观测方法、流域泥沙疏导措施、三峡工程泥沙研究等5个方面总结了中国水利枢纽工程航道泥沙治理的技术、研究与实践。指出了韩国京仁阿拉航道4个关键泥沙问题:流域产沙输沙估算与观测,航道输沙能力复核与泥沙监测,渠首防沙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航道泥沙疏浚与回淤评估。最后提出了京仁阿拉航道泥沙观测、治理与研究一揽子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京仁阿拉航道 泥沙淤积 泥沙治理 泥沙研究 泥沙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耀华 谢宏 宗欣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4,共4页
针对集装箱货物装卸监控管理上的不足,结合串口复用的方法,建立基于无线传输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射频技术的信息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试验表明,该系统解决了AT89S51单片机与多个功能模块间通信的问题,提高了集装箱物流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时... 针对集装箱货物装卸监控管理上的不足,结合串口复用的方法,建立基于无线传输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射频技术的信息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试验表明,该系统解决了AT89S51单片机与多个功能模块间通信的问题,提高了集装箱物流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时性、高效性,能降低集装箱货物装卸过程中易发失误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射频识别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的制备及其抑菌机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耀华 郭娜 刘涛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3,共4页
为探究纳米银的抑菌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对纳米银和载银介孔氧化硅进行表征,开展纳米银、载银介孔氧化硅以及纳米铁和纳米银混... 为探究纳米银的抑菌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对纳米银和载银介孔氧化硅进行表征,开展纳米银、载银介孔氧化硅以及纳米铁和纳米银混合粉体的抑菌实验以及生长曲线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银离子的释放速度和氧化速度是纳米银具有抑菌能力的关键,在一定浓度和一定时间内,释放速度或氧化速度越快,抑菌效果越早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银离子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结构钢合金成分优化及耐微生物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耀华 刘涛 +1 位作者 丽华 尹衍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120,共7页
为了优化船用结构钢合金元素,提高其耐微生物腐蚀性能,研究了船舶用结构钢冶炼中常见的10种重金属元素对海洋微生物生长的抑制能力,探讨了金属离子毒性与细菌胞外分泌物(EPS)选择吸附的关系,并采用电化学、倒置荧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 为了优化船用结构钢合金元素,提高其耐微生物腐蚀性能,研究了船舶用结构钢冶炼中常见的10种重金属元素对海洋微生物生长的抑制能力,探讨了金属离子毒性与细菌胞外分泌物(EPS)选择吸附的关系,并采用电化学、倒置荧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经过合金元素优化后的试样的耐微生物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抑制毒性与EPS的选择吸附有密切关系,EPS对这些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越强,该金属离子对细菌的毒性就越大;对于革兰氏阴性菌而言,各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为Cu2+>Zn2+>Ni 2+>Pb2+>Cr3+>V5+>Co2+>Mo6+>Mn2+>Al 3+,对于革兰氏阳性菌而言,各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为Ni 2+>Zn2+>Cu2+>Co2+>Cr3+>Pb2+>V5+>Mn2+>Mo6+>Al 3+;优化Ni、Cu、Cr三种合金元素在试样中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加强试样在无菌介质和有菌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提高合金元素Ni、Cu和Cr在钢材中的含量对于提高材料的耐微生物附着腐蚀性能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抑菌 船舶用结构钢 微生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势贴体河道平面二维正交网格生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董耀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7,共4页
基于河势概念和Hermite三次插值函数 ,提出了河势贴体河道平面二维正交四边形网格的生成方法 ;与边界层坐标系下水深平均流体力学控制方程和SIMPLER算法联合使用 ,建立了河道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进行了葛洲坝枢纽至磨盘溪河段二维网格生... 基于河势概念和Hermite三次插值函数 ,提出了河势贴体河道平面二维正交四边形网格的生成方法 ;与边界层坐标系下水深平均流体力学控制方程和SIMPLER算法联合使用 ,建立了河道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进行了葛洲坝枢纽至磨盘溪河段二维网格生成及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实例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网络 河道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水流泥沙 数学模型 河势 Hermite函数 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江大河河流分段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耀华 汪秀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5,共6页
河流分段方法研究属于河流动力学与河流地貌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是流域规划、河流管理与河道治理等的重要基础与依据。基于Schumm河流分区理论,总结了"三河段分段法";基于地貌临界条件,提出了"控制节点分段法&qu... 河流分段方法研究属于河流动力学与河流地貌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是流域规划、河流管理与河道治理等的重要基础与依据。基于Schumm河流分区理论,总结了"三河段分段法";基于地貌临界条件,提出了"控制节点分段法";综合提出并推荐了"最大五河段分段法"。根据十大江河河流分段实践,检验了"最大五河段分段法"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十大江河的分段实践吻合一致,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五河段分段法 控制节点分段法 三河段分段法 Schumm河流分区理论 地貌临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分类方法研究及河流形态学概论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耀华 汪秀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13,共7页
学术界对河流分类分级分段等展开了充分研究,但缺乏系统分析及统一认识。基于流域、水系和干流河道河流形态3要素,提出了独立与非独立河流分类方法;对世界范围内55条独立河流与长江非独立支流水系分别进行了分类应用研究和综合排序;初... 学术界对河流分类分级分段等展开了充分研究,但缺乏系统分析及统一认识。基于流域、水系和干流河道河流形态3要素,提出了独立与非独立河流分类方法;对世界范围内55条独立河流与长江非独立支流水系分别进行了分类应用研究和综合排序;初步构建了河流形态学。研究成果包括:(1)独立河流遵循河口优先原则,河流形态复杂性可划归为复合流域水系与复杂干流河道;基于河长与流域面积约0.5次方的相关关系,构建了流域特征长度、流域综合面积和河流弯曲指数3个河流形态特性指标。(2)流域综合面积排序世界前十位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尼罗河、刚果河、鄂毕河、叶尼塞河、长江、勒拿河、密西西比河、尼日尔河、阿穆尔河;归纳总结的长江流域河流水系“谱系”河流数量为1,4,9,24,49,63,374,381。(3)河流形态学包括河流分类、分级及分段“基石”研究和干流河道形态研究。研究河流分类及增设河流形态学可填补河流地貌学与河床演变学之间的研究空白,逐步形成河流“几何(河流形态学)-运动(河床演变学)-动力特性(河流动力学)”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分类 独立河流 河流形态学 流域 水系 干流河道 河口优先原则 流域综合面积 河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沙量法与地形法估算河道冲淤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董耀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共5页
以长江中游荆江新厂至监利河段实测水沙与河道地形资料为基础,采用输沙量法与地形法,分别估算了1987年6月至1991年5月该河段的河道冲淤量,并初步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的差异、适用性与关键影响参系数。计算分析表明:①采用输沙量法,假设床... 以长江中游荆江新厂至监利河段实测水沙与河道地形资料为基础,采用输沙量法与地形法,分别估算了1987年6月至1991年5月该河段的河道冲淤量,并初步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的差异、适用性与关键影响参系数。计算分析表明:①采用输沙量法,假设床沙质冲泻质分界粒径为0.0625 mm,1987年6月1日至1991年5月31日新厂至监利河段河道淤积量为0.431 4亿t;采用地形法,假设平滩水位为34.0 m,1987年5-6月至1991年5月该河段的河道淤积量为0.4383亿t。2个估算结果非常接近。②影响输沙量法的关键参系数为床沙质冲泻质分界粒径与悬沙级配;影响地形法的关键参系数为平滩水位与泥沙干密度。③在河道冲淤基本平衡和造床条件下,合理确定床沙质冲泻质分界粒径(输沙量法)和平滩水位(地形法),输沙量法与地形法估算的河道冲淤量可以一致或接近;偏离冲淤平衡与造床条件越远,2种方法的估算结果差异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冲淤 输沙量法 地形法 冲淤平衡 造床条件 床沙质冲泻质分界粒径 平滩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腔回流区水沙特性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董耀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4-39,共6页
建立了回流区水深平均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提出了平衡输沙模式下回流区泥沙淤积计算方法;采用长江科学院空腔回流泥沙淤积水槽试验数据,验证了回流区泥沙淤积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通过数模计算分析,一方面加深了空腔回流... 建立了回流区水深平均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提出了平衡输沙模式下回流区泥沙淤积计算方法;采用长江科学院空腔回流泥沙淤积水槽试验数据,验证了回流区泥沙淤积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通过数模计算分析,一方面加深了空腔回流区环流结构及含沙量分布的机理认识,另一方面研究了模型变率对回流区水沙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回流区 水沙数模 泥沙淤积 河道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洪水^+长江中下游防洪与治河问题再探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耀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12,共7页
基于2016—2019年长江防汛与河道查勘新实践、长江中下游洪水与河势的新变化与新形势,以及以往研究基础与成果,总结提出了2016洪水^+长江中下游防洪与治河10大新问题,即流域水沙变化、河流情势变化、水文节律改变、河道洲滩演变、干流... 基于2016—2019年长江防汛与河道查勘新实践、长江中下游洪水与河势的新变化与新形势,以及以往研究基础与成果,总结提出了2016洪水^+长江中下游防洪与治河10大新问题,即流域水沙变化、河流情势变化、水文节律改变、河道洲滩演变、干流槽蓄变化、江湖关系影响、水位流量关系、防洪布局调整、河湖治理技术,以及河流管护研究。采用“原因Ⅰ-响应Ⅱ-影响Ⅲ-对策Ⅳ”4级体系,对10大新问题进行了体系分类、关系构建、课题分解与研究探讨,构建了“之字形层次驱动”和“田字形关联影响”2组关系。研究增进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洪水与河势影响的辨识,强化了对变化条件下长江中下游防洪与治河问题的“层次化”与“系统化”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河势 防洪 治河 长江中下游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泉县水资源调配工程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耀华 李凌云 杨春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5期66-70,76,共6页
概括总结了突泉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针对突泉县"工程性缺水"特征,提出了突泉县水资源调配工程的推荐方案及分期实施建议。推荐方案包括突泉镇第二水源地建设工程,大、小额木特河水资源调配工程和蛟流... 概括总结了突泉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针对突泉县"工程性缺水"特征,提出了突泉县水资源调配工程的推荐方案及分期实施建议。推荐方案包括突泉镇第二水源地建设工程,大、小额木特河水资源调配工程和蛟流河水资源调配工程等3个相对独立的分项工程;建议分两期实施,并力争2020年前建成运行。初步研究了突泉县水资源调配工程中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调水率与洪水资源化利用、渠道泥沙设计与水库清淤、渠道蒸发与渗漏损失估算、渠首渠道防冻设计、水体纳污能力计算等6个关键问题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配 水资源规划 水资源供需平衡 洪水资源化 突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螺山站'98洪水位偏高原因分析计算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耀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8,共5页
长江中游螺山站1998年洪水实测洪峰水位比1954年洪水实测洪峰水位偏高1.78m,经综合分析认为主要有洪水特性差异、’54洪水分洪影响、洞庭湖分汇流变化影响、长江干流河道变化影响4个方面的原因。为研究各影响因素对螺山站’98洪峰水... 长江中游螺山站1998年洪水实测洪峰水位比1954年洪水实测洪峰水位偏高1.78m,经综合分析认为主要有洪水特性差异、’54洪水分洪影响、洞庭湖分汇流变化影响、长江干流河道变化影响4个方面的原因。为研究各影响因素对螺山站’98洪峰水位偏高的影响程度,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氏江中游河道的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在“81.7”洪水和’98洪水复演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54洪水还原、’98洪水演进和’54洪水演进计算。计算成果分析表明:由于’54洪水分洪使得螺山站’54洪峰水位降低了0.83nl(即相当于使得’98洪峰水位抬高了0.83m),洞庭湖分汇流和长江干流河道变化联合影响引起的螺山站’98洪峰水位抬高值为0.74-0.84m,而仅长江干流河道变化引起的螺山站’98洪峰水位抬高值为0.33-0.3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98洪水 ’54洪水 洪峰水位 洪水演进 水动力学数学模型 螺山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