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综合征防治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董秋婷 顼志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代谢疾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玉335适宜栽培密度与性状指标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明洁 刘江 +2 位作者 董秋婷 温日红 张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928-8930,共3页
[目的]寻求先玉335合理的种植密度,明确种植密度对玉米性状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优质高产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材,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式,设4种种植密度(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指... [目的]寻求先玉335合理的种植密度,明确种植密度对玉米性状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优质高产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材,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式,设4种种植密度(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在大垄双行种植条件下,先玉335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加大呈降低趋势,在6.75万株/hm2密度时,产量较高,玉米群体具有合理的株高和冠层结构,棒三叶叶绿素相对含量也较高。对株高、穗位高度以及LAI垂直分布的研究表明,该试验条件下,种植密度的增加会使玉米群体的抗倒伏能力降低,单株叶面积减少,群体LAI有所增加,LAI最大值出现的层次有所上升,玉米群体适宜高产的LAI在5.7左右。[结论]在试验条件下,先玉335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LAI最大值出现的层次随着密度的增加上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群体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岁以上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叶绍东 吴永健 +3 位作者 李琳 董秋婷 丰雷 胡小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36-437,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65岁以上老年人高病死率的主要病因之一。Sugiura等通过尸体解剖发现,60岁以上的人群冠心病患病率超过50%,且大部分是左主干甚至是3支病变。GRACE及CRUSADE研究发现,75岁以上急性冠状动脉脉综合征患者占总研究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65岁以上老年人高病死率的主要病因之一。Sugiura等通过尸体解剖发现,60岁以上的人群冠心病患病率超过50%,且大部分是左主干甚至是3支病变。GRACE及CRUSADE研究发现,75岁以上急性冠状动脉脉综合征患者占总研究人群的三分之一左右。再灌注治疗可显著降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内皮素1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价值探讨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媛圆 周冰洋 +5 位作者 郭远林 朱成刚 吴娜琼 高莹 董秋婷 李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5-588,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1(big endothelin-1,ET-1)对稳定性冠心病(SCAD)远期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3154例SCAD患者,并随访24个月,随访期间,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189例为事件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2965例为非事件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基...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1(big endothelin-1,ET-1)对稳定性冠心病(SCAD)远期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3154例SCAD患者,并随访24个月,随访期间,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189例为事件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2965例为非事件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基线ET-1水平,将ET-1<0.3pmol/L为低ET-1组1588例,ET-1≥0.3pmol/L为高ET-1组1566例。应用Cox回归分析评价ET-1水平对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事件组ET-1水平较非事件组明显升高[0.33(0.25,0.49)pmol/L vs 0.30(0.22,0.45)pmol/L,P=0.004]。高ET-1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ET-1组(7.02%vs 4.97%,P=0.01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T-1为临床终点事件的预测因素(HR=1.656,95%CI:1.099~2.496,P=0.016)。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ET-1组无事件生存率较低ET-1组降低(P=0.016)。结论 ET-1为SCAD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其预后判断的长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1 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ABO血型人群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董秋婷 张彦 +7 位作者 李莎 高莹 朱成刚 吴娜琼 郭远林 董倩 刘庚 李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型与冠心病风险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中国汉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823例,分为O型血组1140例及非O型血组2683例。进行电话随访,失访169例,完成中位时间24.6个月随访的3654例患者中,发生... 目的探讨不同血型与冠心病风险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中国汉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823例,分为O型血组1140例及非O型血组2683例。进行电话随访,失访169例,完成中位时间24.6个月随访的3654例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348例(事件组),未发生心血管事件3306例(无事件组),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不同血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结果事件组左主干病变或3支病变比例较无事件组更多(15.2%vs 8.1%,47.7%vs 30.5%,P=0.000)。与O型血组比较,非O型血组Gensini评分更高(20分vs 18分,P<0.05)。非O型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O型血组(10.3%vs 7.8%,P=0.019)。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与O型血组比较,非O型血组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HR=1.318,95%CI:1.030~1.685)。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非O型血是心血管事件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91,95%CI:1.008~1.657,P=0.046)。结论中国汉族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中非O型血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动脉粥样硬化 ABO血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胆固醇比值可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 被引量:16
6
作者 董秋婷 张彦 +7 位作者 李莎 吴娜琼 郭远林 朱成刚 高莹 董倩 刘庚 李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胆固醇比值(MHR)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CVE)预测的能力是否优于单核细胞计数(MC)。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阜外医院血脂中心住院治疗的中国汉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胆固醇比值(MHR)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CVE)预测的能力是否优于单核细胞计数(MC)。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阜外医院血脂中心住院治疗的中国汉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798例,电话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6个月,失访168例,选择完成随访的3630例患者,其中发生CVE 347例(事件组),未发生CVE 3283例(无事件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MHR与MC对冠心病患者CVE预测的能力。结果事件组患者的MC和MHR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事件组(P<0.01)。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Gensini评分),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C和MHR是冠心病患者发生CVE的危险因素(HR=2.734,95%CI:1.547~4.832;HR=2.031,95%CI:1.268~3.254)。MC和MHR预测CV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4(95%CI:0.542~0.606,P<0.01)和0.562(95%CI:0.530~0.594,P<0.01),两者均可预测CVE发生,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HR可预测冠心病患者CVE的发生,但并不优于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细胞计数 胆固醇 HDL 冠心病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尺度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在大豆旱涝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7
作者 董秋婷 张淑杰 +3 位作者 刁军 姜珊 贺明慧 刘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301,共9页
为监测评价影响大豆丰产增收的旱涝灾害,利用1961—2020年辽宁省5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土壤水分数据,通过对前期累积降水与蒸散差值指数(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APEI)序列值进行三参数的log-Logisti... 为监测评价影响大豆丰产增收的旱涝灾害,利用1961—2020年辽宁省5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土壤水分数据,通过对前期累积降水与蒸散差值指数(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APEI)序列值进行三参数的log-Logistic概率分布拟合,建立日尺度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APEI),选取辽宁省4个大豆主产区代表站,对SAPEI在辽宁省大豆旱涝监测评估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代表站的log-Logistic概率分布函数与经验概率分布曲线高度拟合,SAPEI曲线能够表征辽宁省大豆的每日农田水分盈亏状况。在2014年8—9月旱涝转变实例分析中,SAPEI旱涝演变特征、旱涝等级与同期土壤水分监测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大豆生育期旱涝积指数累年平均值空间分布趋势与辽宁旱涝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表明日尺度SAPEI及旱涝积指数能够反映降水时间、日雨量大小对农田旱涝的影响,可精准描述辽宁省不同区域日尺度的旱涝变化过程及其累积效应,在辽宁省大豆旱涝逐日监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 大豆 旱涝积指数 日尺度 log-Logistic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玉米单产的影响
8
作者 董秋婷 张云艳 祝新宇 《农技服务》 2015年第5期128-130,共3页
本研究选用一种改进的估算方法,以沈阳地区玉米单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确立基准时段,建立气温影响系数,来分析气温对玉米单产的影响程度,估算过去50年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玉米单产增加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 本研究选用一种改进的估算方法,以沈阳地区玉米单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确立基准时段,建立气温影响系数,来分析气温对玉米单产的影响程度,估算过去50年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玉米单产增加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6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1.01%、9.52%、13.56%和17.98%。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7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20.37%、22.41%和26.87%。,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气候变化对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25.35%和32.29%。,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9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4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影响系数 玉米单产 气候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