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环境修复工艺优化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何理 李晶 +3 位作者 任丽霞 杜鹏 董焕焕 黄国和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3期1-4,18,共5页
介绍了3种应用相对广泛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即抽出处理法、可渗透反应墙和自然降解法,重点回顾和评述了地下水修复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探讨了结合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和不确定性研究的地下水修复系统优化设计,旨在为地下水资源的修复和管理... 介绍了3种应用相对广泛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即抽出处理法、可渗透反应墙和自然降解法,重点回顾和评述了地下水修复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探讨了结合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和不确定性研究的地下水修复系统优化设计,旨在为地下水资源的修复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修复技术 地下水修复系统 优化设计 不确定性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性牛血清白蛋白对三种活性物质的复合和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董焕焕 乌斯嘎勒 +1 位作者 冯稳稳 梁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9-65,共7页
本文通过竞争实验证明热变性牛血清白蛋白(hBSA)同时结合α-生育酚、白藜芦醇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可能性,通过结构稳定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实验表征蛋白对活性物质的保护情况。结果表明hBSA能同时结合三种物质,并且在复合... 本文通过竞争实验证明热变性牛血清白蛋白(hBSA)同时结合α-生育酚、白藜芦醇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可能性,通过结构稳定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实验表征蛋白对活性物质的保护情况。结果表明hBSA能同时结合三种物质,并且在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中不存在竞争行为。储藏48 h后,游离态α-生育酚、白藜芦醇、EGCG残留率分别为48%、68%、0%,hBSA-EGCG-α-生育酚-白藜芦醇复合物中残留率分别为91%、90%、15%;储藏288 h后,游离态的α-生育酚、白藜芦醇、EGCG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减少了6%、10%、31%,hBSA-EGCG-α-生育酚-白藜芦醇复合物仅减少了13%。因此,hBSA是同时负载三种活性物质的良好载体。研究结果将为蛋白类共包埋载体的开发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Α-生育酚 白藜芦醇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格局下深化丝路沿线邮政快递跨境供应链变革及推进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永飞 董焕焕 《供应链管理》 2021年第2期66-71,共6页
文章基于前景理论和双循环格局,探讨了双循环格局下深化丝路沿线邮政快递跨境供应链变革及推进策略问题。首先,对深化丝绸之路沿线邮政快递跨境供应链变革的基础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深化丝绸之路沿线邮政快递跨境供应链变革面临的突... 文章基于前景理论和双循环格局,探讨了双循环格局下深化丝路沿线邮政快递跨境供应链变革及推进策略问题。首先,对深化丝绸之路沿线邮政快递跨境供应链变革的基础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深化丝绸之路沿线邮政快递跨境供应链变革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后,明确了构建丝路沿线全链路邮政快递跨境供应链动态激励机制、质量预警和追溯机制、关系协调机制。研究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丝路沿线邮政快递跨境供应链变革理论支撑范式,对深化丝路沿线邮政快递跨境供应链变革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供应链变革 推进策略 邮政快递 丝绸之路经济带 双循环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负载二氧化硅杂化填料的制备及其在不饱和聚酯中的应用
4
作者 胡德超 贾志欣 +4 位作者 钟邦超 董焕焕 丁勇 罗远芳 贾德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8-281,287,共5页
为增强废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WPCBP)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作用,采用溶胶-凝胶法在WPCBP表面原位负载了一层纳米二氧化硅粒子(SiO_2),制备了一种新型的WPCBP-SiO_2杂化填料。SEM、TGA和FTIR证明SiO_2通过化学键成功负载到了杂化填... 为增强废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WPCBP)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作用,采用溶胶-凝胶法在WPCBP表面原位负载了一层纳米二氧化硅粒子(SiO_2),制备了一种新型的WPCBP-SiO_2杂化填料。SEM、TGA和FTIR证明SiO_2通过化学键成功负载到了杂化填料的表面。采用含双键的界面改性剂对杂化填料进行改性后,应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基体,探讨了未改性杂化填料及表面改性杂化填料对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界面结合作用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的杂化填料WPCBP-SiO_2能够与不饱和聚酯基体形成强的界面结合作用,显著提高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且表面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填料 废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 不饱和聚酯树脂 力学性能 补强机理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工程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红 李晓宝 +1 位作者 董焕焕 任天成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9年第2期73-76,共4页
公路工程施工期可为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本文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废弃物及光环境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方案,以期为公路绿色施工环保方案编制... 公路工程施工期可为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本文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废弃物及光环境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方案,以期为公路绿色施工环保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施工 施工期 环境保护措施 绿色施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路域植被固碳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龙圣勇 申家成 +1 位作者 赵红 董焕焕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第3期149-152,157,共5页
以江西省昌樟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对路域植被固碳量进行定量化估算,分析各植被固碳能力,结果表明:该公路路域植被年固碳量为2870 t,其中乔木295 t,灌木2342 t,草本植物233 t;多数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呈双峰型,在每天1... 以江西省昌樟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对路域植被固碳量进行定量化估算,分析各植被固碳能力,结果表明:该公路路域植被年固碳量为2870 t,其中乔木295 t,灌木2342 t,草本植物233 t;多数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呈双峰型,在每天10∶00和14∶00光合作用速率达到峰值,并会出现光午休现象;少数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呈单峰型,在每天12∶00和14∶00达到峰值;乔木中广玉兰和樟树的固碳能力较强,单株植物平均固碳量分别为151.39 kg和52.93 kg,灌木中夹竹桃的固碳能力较强,单株植物平均固碳量为23.64 kg,不同乔木树种之间固碳能力差异较大,而不同灌木树种之间固碳能力差异不大,总体而言,乔木的固碳能力强于灌木;在后期养护过程中,推荐补种以下树种,乔木:广玉兰和樟树;灌木:夹竹桃和山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可以最大化空间利用,从而提高高速公路路域植被的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域植被 光合作用速率 固碳量 固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服务区碳足迹分析--以江西省某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萍 廖祖文 +1 位作者 张林鹏 董焕焕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1年第2期1-4,9,共5页
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碳足迹研究有利于了解碳排放水平、碳排放结构,可为后续服务区升级改造、打造“绿色服务区”提供基础支撑。首先,系统梳理了碳足迹计算方法与具体步骤。其次,介绍了碳足迹计算的3个层次,将第1层次(直接排放)和第2层次... 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碳足迹研究有利于了解碳排放水平、碳排放结构,可为后续服务区升级改造、打造“绿色服务区”提供基础支撑。首先,系统梳理了碳足迹计算方法与具体步骤。其次,介绍了碳足迹计算的3个层次,将第1层次(直接排放)和第2层次(间接排放)设为服务区的碳排放边界,提出了运营期碳足迹计算方法。并以江西省某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例,计算其2020年度第1层次和第2层次的碳排放,结果显示:实例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年碳排放量为189.3 t(以CO_(2)质量计),其中第1层次和第2层次分别占总碳排放的33.2%和66.8%,服务区碳排放主要源于电能(第2层次),减少电耗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最后,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服务区各环节碳排放,探讨了对应的减排措施,可通过使用清洁能源、种植高固碳植物、建筑物充分利用太阳光、通风对流设计等方式降低服务区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服务区 碳足迹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取弃土场与施工便道生态修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天成 邓俊双 +1 位作者 夏聪聪 董焕焕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高速公路的取、弃土场及施工便道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复,极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文章通过总结实例研究,探讨了高速公路取、弃土场与施工便道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施工方案,对高速公路取、弃土场及施工便... 高速公路的取、弃土场及施工便道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复,极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文章通过总结实例研究,探讨了高速公路取、弃土场与施工便道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施工方案,对高速公路取、弃土场及施工便道的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取弃土场 施工便道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华 李桂兰 +2 位作者 董焕焕 陈熙 廖焕旺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2年第4期173-177,共5页
为掌握江西省公路建设施工扬尘污染排放现状及特征,分析3条在建高速公路不同施工阶段的扬尘排放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施工阶段上风向与下风向的扬尘平均净质量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土方开挖阶段平均净质量浓度最高,达271.21μg/m^(3),地... 为掌握江西省公路建设施工扬尘污染排放现状及特征,分析3条在建高速公路不同施工阶段的扬尘排放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施工阶段上风向与下风向的扬尘平均净质量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土方开挖阶段平均净质量浓度最高,达271.21μg/m^(3),地基建设与土方回填阶段次之,分别为90.12、98.15μg/m^(3),而一般建设阶段最小,为79.20μg/m^(3);2)建筑扬尘净质量浓度与风速、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相关性不大;3)对洒水及围挡防治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洒水及围挡后施工现场PM_(10)质量浓度都有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施工扬尘排放的控制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扬尘 净质量浓度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