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涪陵北部二叠系富有机质沉凝灰岩层系地质特征及甜点区优选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清源 徐旭辉 李国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4,共11页
重庆涪陵北部二叠系吴家坪组二段(吴二段)沉凝灰岩是一种新型富有机质烃源岩,是非常规气藏勘探的新领域。明确吴二段沉凝灰岩层系关键甜点参数的分布是勘探评价的首要问题。通过钻测录井、实验分析及地震等资料,从沉凝灰岩层系的有机地... 重庆涪陵北部二叠系吴家坪组二段(吴二段)沉凝灰岩是一种新型富有机质烃源岩,是非常规气藏勘探的新领域。明确吴二段沉凝灰岩层系关键甜点参数的分布是勘探评价的首要问题。通过钻测录井、实验分析及地震等资料,从沉凝灰岩层系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岩性特征、厚度分布、地层压力及裂缝发育等成藏富集地质条件入手,聚焦岩性品质及可压缝网两个关键因素,优中选优,评价目标甜点区。研究结果表明:涪陵北部吴二段沉凝灰岩层系处于深水陆棚相,有机质丰度高,TOC含量主要为5%~6%,Ro为1.90%~2.44%,有机质类型以Ⅰ和Ⅱ型为主,TOC含量大于4%的优质沉凝灰岩段厚度在15~20 m之间,分布面积广;优质沉凝灰岩段储集空间多样,孔隙度较高,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地层压力系数为高—超高压级别,同时转折端发育小型—微型裂缝带,体现了良好的“自生自储”含气勘探潜力;涪陵北部吴二段沉凝灰岩层系气藏具有优质控富、超压控藏及缝网控甜的规律。结合主控因素初步建立吴二段沉凝灰岩层系甜点评价标准,优选出3个目标甜点区,面积达186.4 km2,其中研究区西北部L2-L1井区油气显示良好,可以作为近期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凝灰岩层系 岩性品质 储层预测 甜点优选 吴二段 涪陵北部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永顺区块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前景及选区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清源 田建华 +3 位作者 冉琦 邓模 许江桥 陈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9,共9页
永顺区块位于中上扬子地台牛蹄塘组页岩气富集区,整体勘探程度较低,页岩气勘探前景不明。利用露头、岩心、测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前景,以页岩气富集理论为指导,结合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地质评价—地球物理联合... 永顺区块位于中上扬子地台牛蹄塘组页岩气富集区,整体勘探程度较低,页岩气勘探前景不明。利用露头、岩心、测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前景,以页岩气富集理论为指导,结合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地质评价—地球物理联合预测技术,评价有利勘探区块。结果表明:永顺区块牛蹄塘组具有优越的烃源供给条件,厚度大,分布广,燕山期是其主要的聚集及成藏期;页岩储层低孔低渗特征明显,储集类型多样,脆性矿物丰富,有利于页岩气储集及压裂改造;研究区构造样式相对简单,断裂、盖层发育分区性明显,关键构造事件控制源盖动态匹配。残留向斜斜坡是研究区有利的勘探目标,Ⅰ类有利区面积为102.1km^2,Ⅱ类有利区面积为88.2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顺区块 页岩气 牛蹄塘组 地质特征 勘探前景 选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南地区孔二段致密油生烃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7
3
作者 董清源 刘小平 +2 位作者 张盼盼 李洪香 刘子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5,153,共5页
孔南地区孔二段富有机质页岩是该区重要的烃源岩,勘探中发现了广泛的致密油显示。在结合大量样品分析和勘探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孔南地区孔二段致密油的生烃潜力及有利区分布。研究认为,研究区Ek22、Ek23优质源岩具有良好的致密油生烃基... 孔南地区孔二段富有机质页岩是该区重要的烃源岩,勘探中发现了广泛的致密油显示。在结合大量样品分析和勘探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孔南地区孔二段致密油的生烃潜力及有利区分布。研究认为,研究区Ek22、Ek23优质源岩具有良好的致密油生烃基础,横向上广泛分布,纵向上叠置连片,受构造、沉积因素影响明显。基于实验、盆地模拟、地质及地震资料分析,综合考虑致密油形成的8类控制因素,建立了研究区致密油评价参数体系,预测了有利区的分布,对研究区下一步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生烃评价 有利生烃区 孔二段 孔南地区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江区块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董清源 田建华 +2 位作者 王锦喜 吴斌 刘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0,共6页
黔江区块位于川东南主要页岩气富集区,整体勘探程度较低。通过地质-地球物理技术,结合成藏分析、构造特征、盖层条件、地层水特征及天然气组分等因素,对工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后期的构造作用是页岩气散失的根... 黔江区块位于川东南主要页岩气富集区,整体勘探程度较低。通过地质-地球物理技术,结合成藏分析、构造特征、盖层条件、地层水特征及天然气组分等因素,对工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后期的构造作用是页岩气散失的根本原因,体现在大、小尺度断裂的沟通性、直接盖层的致密性和区域盖层的年代性3个方面;区内构造主要以NE—NNW断裂为主,呈现"东西分异、南北分块"的分布模式,东南斜坡区相对宽缓,断层及裂缝发育较少,埋深适中,盖层条件相对较好;天然气组分及地层水特征表明,优良的盖层及构造条件可以有效减缓页岩气散失和地层水侵入。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指标,并对研究区保存条件相对有利区进行了优选,对盆外向斜区域的页岩气钻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地球物理技术 保存条件 页岩气 龙马溪组 黔江区块 川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小平 刘庆新 +3 位作者 刘杰 董清源 关铭 李洪香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2,共8页
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E k2)富有机质泥页岩十分发育,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对评价该地区页岩油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整理大量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采集岩心样品,并进行了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 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E k2)富有机质泥页岩十分发育,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对评价该地区页岩油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整理大量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采集岩心样品,并进行了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干酪根显微组分及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测试,同时开展了单井埋藏史与热演化史数值模拟及地球化学演化剖面研究。E k21,E k22和E k23等3个油组富有机质泥页岩总体上均达到最好烃源岩级别,有机质类型均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含少量Ⅱ2型和Ⅲ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总体上偏低,中央隆起带泥页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生烃阶段,斜坡带主要处于低成熟—成熟生烃阶段。自始新世初即开始进入未成熟—低成熟生排烃阶段,馆陶组(N g)沉积末期达到未成熟—低成熟生排烃高峰,之后随着地层持续深埋,进入低成熟—成熟生排烃演化阶段,生烃转化率达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泥页岩 地球化学 生烃演化 孔二段 沧东凹陷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9
6
作者 章亚 刘小平 +5 位作者 董清源 丁卫星 李华东 刘世丽 段宏亮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6-40,164,共5页
苏北地区龙潭组发育一套富有机制泥页岩,主要分布在苏北东部地区,为滨岸沼泽相沉积,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有机质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高、生气潜力大,微裂缝和微孔隙较为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黏土为主,黏土... 苏北地区龙潭组发育一套富有机制泥页岩,主要分布在苏北东部地区,为滨岸沼泽相沉积,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有机质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高、生气潜力大,微裂缝和微孔隙较为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黏土为主,黏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和伊-蒙间层为主。泥页岩具有良好的气体吸附能力。泥页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破坏性,且研究区构造运动并未对页岩气藏造成大的破坏,保存条件良好。依据页岩气的生成条件,结合泥页岩的厚度、有机碳质量分数、成熟度、埋深指标,采用叠合法对有利区进行预测,初步预测海安-如皋市一带为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利区 龙潭组 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页岩含气量确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1
7
作者 刘小平 +1 位作者 李武广 董清源 《天然气与石油》 2012年第5期34-37,106-107,共4页
页岩含气量是页岩气资源评价和有利区优选的关键性参数,也是评价页岩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对页岩含气量的获取方法进行了介绍,其一是通过解吸法分别测量解吸气、残余气和损失气;其二是利用等温吸附实验、测井解释等方法分... 页岩含气量是页岩气资源评价和有利区优选的关键性参数,也是评价页岩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对页岩含气量的获取方法进行了介绍,其一是通过解吸法分别测量解吸气、残余气和损失气;其二是利用等温吸附实验、测井解释等方法分别计算页岩中的吸附气、游离气含量。分析认为:解吸法测量结果容易受到取心方式、测定方法、损失气量计算方法、气体解吸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所测得的总含气量比间接法更接近于真实值;吸附气量的估算需要综合考虑有机碳含量、粘土矿物组分、成熟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对页岩吸附能力的影响,建立适当的吸附气含量计算模型,游离气量估算的关键是确定页岩的有效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建立针对页岩含气量测试技术和等温吸附实验技术标准,量化各种控制因素对页岩含气量的影响,对准确评价页岩含气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含气量 解吸法 等温吸附实验 吸附气 游离气 测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冉琦 陈勇 +2 位作者 齐晴 董清源 付柘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22-25,共4页
川东南丁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通过对丁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褶皱断裂发育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地球物理手段获得的页岩埋深、压力、顶底板条件等综合分析,对丁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藏的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参照页岩气藏保存条件评价... 川东南丁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通过对丁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褶皱断裂发育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地球物理手段获得的页岩埋深、压力、顶底板条件等综合分析,对丁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藏的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参照页岩气藏保存条件评价指标,划分出了页岩气藏保存条件的有利区。结果表明,丁山地区以断裂和剥蚀为主的后期改造是页岩气散失的根本原因。丁山断褶构造的斜坡带及向斜构造部位断裂较少,埋深适中,地层压力较大,顶底板稳定连续,保存条件较好,是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丁山地区 龙马溪组 页岩气藏 保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西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及目标优选 被引量:9
9
作者 田建华 董清源 刘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3,共8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油气资源丰富,但天然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为了推进研究区天然气勘探新局面,以源-盖控烃、构造-储层-圈闭控藏的选区评价思路为指导,综合运用实验分析、盆地模拟及地质评价技术,研究气源岩、储集层、圈...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油气资源丰富,但天然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为了推进研究区天然气勘探新局面,以源-盖控烃、构造-储层-圈闭控藏的选区评价思路为指导,综合运用实验分析、盆地模拟及地质评价技术,研究气源岩、储集层、圈闭、盖层及保存条件等特征,并提出有利勘探目标。研究结果表明:柴西地区气源岩(R o≥0.8%)有5套,主力气源岩为E 32和N 1,具有明显晚期生烃特征,主要分布在柴西北及靠近茫崖凹陷的柴西南局部地区,面积约为4743.40 km^(2),生烃总量约为1.17×10^(12) m^(3);柴西地区储层分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岩性致密,物性变化较大;柴西地区存在2套区域性盖层,深层盖层保存条件好,浅层盖层保存条件差;有效气源岩区深层主要以E 31、E 32晚期(断)背斜及断鼻等构造圈闭为主,与生气期、成藏期及保存期时空匹配一致。在此基础上,优选了狮子沟-干柴沟、咸水泉-油泉子-黄瓜峁和南翼山3个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明确了12个有利圈闭和3个较有利圈闭。研究结果对柴西地区天然气的深入勘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藏 成藏条件 古近系 新近系 柴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