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共振Dixon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头颅CT图像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赵洪飞 董海 +5 位作者 黄琼 曲源 刘克明 毋晓萌 尚雨蓉 陈锡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8-432,438,共6页
目的基于颅脑磁共振Dixon多对比度图像,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CT图像,并与原始CT图像比较评估重建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7名健康志愿者头颅CT和MRI图像,使用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 目的基于颅脑磁共振Dixon多对比度图像,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CT图像,并与原始CT图像比较评估重建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7名健康志愿者头颅CT和MRI图像,使用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集62名,测试集15名,基于Dixon的4种对比图像及其不同组合共7种模型进行CT图像重建。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Pearson相关系数、颅骨区域戴斯相似性系数评估图像重建效果。结果7种Dixon图像组合模型训练重建CT图像与原始CT图像均呈较强相关性(R>0.75,P<0.05),采用4通道模型重建CT图像与真实CT值最相近[平均绝对误差为147.516±30.802,均方误差为(8.648±3.403)×104],相关系数最大(R为0.796±0.055),颅骨区域相似性系数最高(戴斯相似性系数为0.800±0.036)。结论通过Dixon图像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可实现头颅CT图像重建,且Dixon 4种对比图像组合可提高CT图像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头部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b值不同信号激励次数对直肠癌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周慧赟 李纪强 +4 位作者 董海 夏益涵 王康宁 吴梦雄 丁蓓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当扫描时间一定时,高、低b值不同信号激励次数(NEX)的设置对于弥散加权图像(DWI)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直肠MR扫描的直肠癌患者38例,其中包括2种NEX的不同设置但... 目的:探讨当扫描时间一定时,高、低b值不同信号激励次数(NEX)的设置对于弥散加权图像(DWI)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直肠MR扫描的直肠癌患者38例,其中包括2种NEX的不同设置但扫描时间一致的2种DWI,即DWI22 (b=0 s/mm^(2)和1 000 s/mm^(2)时NEX均为2)和DWI13 (b=0 s/mm^(2)时NEX为1,b=1 000 s/mm^(2)时NEX为3)以及ADC图。2名医生分别对2种DWI高、低b值的图像进行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无论高b值或低b值,弥散图像的信噪比(SNR)在2名放射科医师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名医生测量的DWI13的高b值图像的SNR均明显高于DWI22者(P<0.05)。同时,相较于NEX为2的高b值图像,NEX为3时的图像的形变及伪影更小、锐利度及病灶的清晰度更高(P<0.05)。DWI13对应的ADC图的变形和伪影较DWI22明显。结论:当扫描时间固定时,较大的NEX用于高b值图像的采集有利于获得更高质量的高b值图像,但可能导致ADC图像出现变形和伪影,需要根据临床实际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激励次数 弥散加权成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相通:乾陵陪葬墓内外多维空间关系探析——以墓园、墓室、壁画空间为中心
3
作者 董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乾陵陪葬墓的空间有三个系统,即地上开放的生灵纪念域、地下封闭的幽冥安息界和壁画中的虚拟空间。三者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密切相关。这种三维空间的搭建,构成了地上与地下、生者与逝者之间跨越生死的桥梁,旨在通过守护与祭祀,沟通人神,... 乾陵陪葬墓的空间有三个系统,即地上开放的生灵纪念域、地下封闭的幽冥安息界和壁画中的虚拟空间。三者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密切相关。这种三维空间的搭建,构成了地上与地下、生者与逝者之间跨越生死的桥梁,旨在通过守护与祭祀,沟通人神,达到“阴阳相通”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事死如生”的核心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陵陪葬墓 内外空间 阴阳相通 事死如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分段和联络开关的优化规划 被引量:33
4
作者 杨文宇 刘健 +1 位作者 余健明 董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0-54,共5页
提出一种配电网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数量和安放位置的优化规划方法。根据建设费用确定拟增建开关的数量范围;针对不同的开关数量,以供电可靠性最大为目标函数,循环调用基于新颖的压缩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的优化子过程对开关的安放位置... 提出一种配电网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数量和安放位置的优化规划方法。根据建设费用确定拟增建开关的数量范围;针对不同的开关数量,以供电可靠性最大为目标函数,循环调用基于新颖的压缩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的优化子过程对开关的安放位置进行优化,并将优化结果作为待选方案;将供电可靠性大于允许下限的待选方案中开关数量最少的规划方案作为最优方案,达到投资净效益最大的实际效果。对IEEERBTS-2母线系统的优化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优化规划 分段开关 联络开关 遗传算法 供电可靠性 目标函数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面CT测量胰腺组织血流量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晓珠 缪飞 +2 位作者 董海 施卫平 陈克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采用多层面CT灌注成像技术无创性测量胰腺组织血流量。方法采用GELightspeedQX/i对 5 0例胰腺正常的患者行上腹部CT灌注扫描 ,原始数据经专业软件CTperfusion2处理和计算。结果正常胰腺头部和体尾部组织血流灌注量分别为(2 86 .70 1... 目的采用多层面CT灌注成像技术无创性测量胰腺组织血流量。方法采用GELightspeedQX/i对 5 0例胰腺正常的患者行上腹部CT灌注扫描 ,原始数据经专业软件CTperfusion2处理和计算。结果正常胰腺头部和体尾部组织血流灌注量分别为(2 86 .70 1± 89.2 70 4 3)mL·10 0g-1·min-1和 (315 .4 95 2± 91.995 5 3)mL·10 0g-1·min-1,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用多层面CT灌注成像测量正常胰腺头、体部组织血流灌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面CT 正常 血流量 胰腺组织 灌注成像 血流灌注 上腹部 结论 显著性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隔板薄壁方管的耐撞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健 高广军 +1 位作者 董海 张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81-2488,共8页
基于显式有限元方法,应用LS-DYNA软件,对带隔板薄壁方管的耐撞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隔板提高了方管变形的稳定性;在准静态载荷下,初始压缩力峰值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但隔板数对初始压缩力峰值的影响很小,结构的吸能量、比吸能、压... 基于显式有限元方法,应用LS-DYNA软件,对带隔板薄壁方管的耐撞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隔板提高了方管变形的稳定性;在准静态载荷下,初始压缩力峰值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但隔板数对初始压缩力峰值的影响很小,结构的吸能量、比吸能、压缩力效率值均随壁厚和隔板数的增加而增加;Cowper-Symonds材料模型中硬化系数β对初始压缩力峰值没有影响,而吸能量随β的增加而增加,在压溃距离为600 mm时,硬化系数为1相比为0时,吸能量增加了8.97%;考虑应变率效应时,吸能量相比准静态时有显著提高,但应变率效应在低速时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管 吸能 防撞性 硬化系数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卫侠 林晓珠 +8 位作者 吕培杰 徐学勤 张静 胡曙东 郁义星 赵雪松 董海 严福华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接受能谱CT扫描者纳入研究,其中10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作为肝硬化组。依据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Ⅰ~Ⅷ段,并分别测量动脉期及... 目的:探讨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接受能谱CT扫描者纳入研究,其中10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作为肝硬化组。依据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Ⅰ~Ⅷ段,并分别测量动脉期及门脉期单能量为70keV时肝脏各段的CT值,碘浓度,水浓度及有效原子序数值(Eff-Z),并对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动脉期扫描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患者的肝实质呈不均匀轻度强化,与对照组相比,Ⅱ段及Ⅳ段70keV的CT值有所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单能量为70keV的CT值在Ⅱ段分别为77±9HU,71±7HU;Ⅳ段分别为79±11HU,72±7HU),其他各段70keV的CT值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动脉期Ⅰ至Ⅷ段的碘浓度、水浓度及Eff-Z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门脉期,肝硬化组的肝实质强化较均匀,与对照组相比,门脉期Ⅰ段至Ⅷ段70keV的CT值,Eff-Z和碘浓度均有所下降,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门脉期Ⅰ至Ⅷ段的水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组的能谱CT动态增强扫描尤其是门脉期扫描的各能谱成像参数和对照组之间有差别,提示能谱CT扫描对诊断肝硬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能谱成像 肝硬化 碘浓度 水浓度 有效原子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多边形多胞吸能管耐撞性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邹翔 高广军 +3 位作者 董海 李健 谭善志 陈榕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86-1392,共7页
为设计高速列车专用吸能结构,基于吸能薄壁管多角化和多胞化的设计原则,在传统四边形管基础上提出3种不同截面薄壁管,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以初始峰值力、比吸能和压缩力效率为评价指标对这4种截面薄壁管轴向吸能性能进行对比... 为设计高速列车专用吸能结构,基于吸能薄壁管多角化和多胞化的设计原则,在传统四边形管基础上提出3种不同截面薄壁管,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以初始峰值力、比吸能和压缩力效率为评价指标对这4种截面薄壁管轴向吸能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4管具有较强的吸能性能,能够满足高速列车碰撞吸能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T4管的吸能性能,以内管边长和壁厚为设计变量,以比吸能和初始峰值力为优化函数,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进行多目标结构优化,得到pareto前沿解集。利用优化结果与原设计对比发现,在峰值力一定时优化前和优化后的比吸能仅相差了0.11%,这说明原方案中T5管的结构尺寸设计的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吸能结构 多胞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病变CT尿路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学勤 董海 +2 位作者 陈克敏 方文强 凌华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在尿路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4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尿路病变患者的CTU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16层CT进行平扫、增强及CTU(排泄期成像)检查,并将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在尿路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4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尿路病变患者的CTU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16层CT进行平扫、增强及CTU(排泄期成像)检查,并将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曲面重建(CPR)和三维容积重建(VR)。将各种重建方法所得图像诊断价值分为三级:0级:不能进行定位定性分析;1级:可定位分析但不能定性分析;2级:能进行定位定性分析。比较各种重建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CT平扫、增强及CTU图像对各类尿路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曲面重建和MIP重建方法在CTU成像中具有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平扫、增强及CTU图像对不同类型的尿路疾病诊断价值不同。结论:对于尿路病变CTU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同类型的尿路病变应合理地选用CT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病变 多层螺旋CT 尿路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假性动脉瘤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凌华威 丁蓓 +3 位作者 董海 杨燕萍 李磊 陈克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99-100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假性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拟诊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获得三维容积数据在图像工作站上以多平面重建(MPVR)、最大强度投影(M 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进... 目的探讨分析假性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拟诊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获得三维容积数据在图像工作站上以多平面重建(MPVR)、最大强度投影(M 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进行血管图像重建。结果16例假性动脉瘤MSCTA诊断均被手术(9例)或血管介入治疗(7例)证实。假性动脉瘤发生部位包括颈动脉2例,胸主动脉2例,腹腔脏器动脉5例,髂动脉2例,股动脉5例。16例中9例瘤颈得到清晰显示(56.3%),3例形成动静脉瘘(18.8%),6例对周围组织结构造成压迫推移(37.5%)。结论MSCTA是一项简便、微创而有效的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有效显示假性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假性囊肿的CT能谱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海 林晓珠 +5 位作者 徐学勤 张静 李卫侠 胡曙东 陈克敏 严福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CT能谱成像特征及定量分析结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行能谱CT检查并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的病例10例(8例手术病理证实,2例有明确胰腺炎病史)。方法:测量平扫、动脉晚期、门脉期病灶大小、不同keV水平...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CT能谱成像特征及定量分析结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行能谱CT检查并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的病例10例(8例手术病理证实,2例有明确胰腺炎病史)。方法:测量平扫、动脉晚期、门脉期病灶大小、不同keV水平(40~140keV)的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碘-水浓度;计算不同期相能谱曲线直线化后的斜率。比较不同期相上述定量指标的差异。结果:病灶大小2.4~20.3cm(中位数4.5cm),4例位于头颈部、4例位于体尾部,2例累积全胰腺。平扫单能量CT值小于动脉晚期(40~140keV)、门脉期(40~103keV)单能量CT值(P<0.05);动脉晚期与门脉期单能量CT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平扫、动脉晚期、门脉期的能谱曲线直线化后斜率(中位数)分别为-2.66、-1.84、-2.16;有效原子序数分别为7.88±0.10、7.93±0.11、7.96±0.12;碘(水)浓度值分别为0.46±0.14mg/ml(999.8±6.4mg/ml)、0.54±0.17mg/ml(1001.7±6.0mg/ml)、0.58±0.19mg/ml(1000.5±6.7mg/ml)。能谱曲线直线化后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碘(水)浓度三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增强后能谱曲线整体略有上升,但斜率没有明显改变;能谱CT定量分析参数有效原子序数、基物质对碘(水)浓度增强前后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胰腺假性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多层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乔中伟 缪飞 +5 位作者 朱延波 李卫侠 施卫平 董海 吴志远 徐学勤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多层CT灌注成像对于肾上腺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和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一组肾上腺病变的多层CT灌注成像,GE ADW4.2后处理工作站计算其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 目的:研究肾上腺多层CT灌注成像对于肾上腺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和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一组肾上腺病变的多层CT灌注成像,GE ADW4.2后处理工作站计算其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与临床实验室资料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嗜铬细胞瘤BF和PS明显大于肾上腺腺瘤、肾上腺增生、结核、淋巴瘤和转移瘤。恶性嗜铬细胞瘤PS高于良性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增生、功能性腺瘤和嗜铬细胞瘤等功能性肾上腺病变的BF、BV和PS高于肾上腺淋巴瘤、结核和转移瘤等功能下降的肾上腺病变。富脂类腺瘤和乏脂类腺瘤的灌注参数无明显差异。肾上腺病变的灌注参数和微血管密度表达有关。结论:多层CT灌注成像反映了肾上腺微血管状况,灌注参数的差异可作为肾上腺病变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PS值的差异可能有助于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横动脉64排能谱CT血管造影成像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雪松 缪飞 +4 位作者 董海 林晓珠 徐学勤 黄娟 严福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能谱CT血管造影对于颈横动脉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疑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男3例,女7例,61岁~84岁,平均年龄73.8岁),进行64排能谱CT血管造影检查,同时获得混合能量图像及单能量图像;运用GSI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最... 目的:探讨能谱CT血管造影对于颈横动脉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疑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男3例,女7例,61岁~84岁,平均年龄73.8岁),进行64排能谱CT血管造影检查,同时获得混合能量图像及单能量图像;运用GSI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最佳单能量图像;测量颈横动脉起始部锁骨下动脉、同层斜方肌的CT值,及同层图像的背景噪声值,计算血管的对比噪声比(CNR)。对颈横动脉血管显示的清晰程度进行分级评价。根据上述参数比较混合能量图像及单能量图像质量。结果:45keV的单能量图像是颈横动显示的最佳单能量图像,其血管强化程度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P<0.05),其噪声强度及对比噪声比均高于混合能量图像。在血管显示方面单能量图像较混合能量图像略清晰,两者主观评分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能谱CT血管造影能提高颈横动脉等颈部小血管的显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血管造影成像 颈横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辅食添加认知情况调查及健康教育培训方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黎明 王懿 +2 位作者 张琳 陈霞 董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904-906,共3页
目的 为培养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需要的高质量的妇幼卫生专科人才 ,针对培养方向 ,探讨对婴幼儿辅食添加健康教育培训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市雁塔区鱼化乡、长延堡乡、等驾坡乡和户县牛东乡 178名乡医和主要... 目的 为培养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需要的高质量的妇幼卫生专科人才 ,针对培养方向 ,探讨对婴幼儿辅食添加健康教育培训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市雁塔区鱼化乡、长延堡乡、等驾坡乡和户县牛东乡 178名乡医和主要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为对婴幼儿辅食添加知识的认知水平及知识的来源途径。结果 在认知水平上 ,两组人群的认知率均偏低 ,在“合理添加辅食”方面 ,乡医的认知率为 5 6 3% ,主要看护人的认知率为 17 3% ,两组人群认知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在知识来源方面 ,村医和主要看护人比较 ,在“电视” ,“培训”这两种传播途径上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辅食添加 健康教育 培训方法 社区卫生 人员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对比剂方案肾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海 林晓珠 +3 位作者 杨政君 吴梦雄 常蕊 严福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低对比剂剂量、个体化给药方案肾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和临床效果。方法:因高血压行肾动脉CTA者109例。对比剂总量为250mgI/kg,15s内注射完毕,注射速率根据总量计算。自动触发扫描,管电压120kVp。由一名技师和一名医师分别对肾动... 目的:探讨低对比剂剂量、个体化给药方案肾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和临床效果。方法:因高血压行肾动脉CTA者109例。对比剂总量为250mgI/kg,15s内注射完毕,注射速率根据总量计算。自动触发扫描,管电压120kVp。由一名技师和一名医师分别对肾动脉血管重建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根据受检者BMI大小分为三组(<25,25~28,>28),比较三组间动脉CT增强值、血管重建图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本组病例肾动脉CTA对比剂平均用量为50ml±10ml,肾动脉平均增强值为259±47HU,主观评分78.9%的图像为优、21.1%的图像为良。不同BMI三组间肾动脉平均增强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观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的对比剂注射方案进行肾动脉CTA检查,在降低平均对比剂用量的基础上能够获得良好的增强效果及血管重建图像,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不同BMI的受检者之间肾动脉增强效果和图像质量均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CT血管造影 个体化 对比增强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灌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玉 林晓珠 +4 位作者 徐学勤 宋琦 董海 刘隺是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MSCT灌注成像特征。材料和方法:12例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5~69岁,平均43.4岁。采用GELight Speed16层MSCT进行灌注扫描,以3.5m/s的速度团注对比剂50ml,延...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MSCT灌注成像特征。材料和方法:12例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5~69岁,平均43.4岁。采用GELight Speed16层MSCT进行灌注扫描,以3.5m/s的速度团注对比剂50ml,延迟5~7s,对选定胰腺病变层面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检查扫描。将获得的原始图像传到GEAW4.2工作站,用CT-Perfusion3软件进行分析测量胰腺病变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达峰时间(TTP)。结果: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BF、BV、MTT及PS分别为(287.73±140.97)ml/(min·100g)、(18.48±5.17)ml/100g、(5.96±3.07)s及(17.37±11.10)ml/(min·100g)。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BF、BV、MTT及PS分别为(162.47±92.44)ml/(min·100g)、(11.77±3.54)ml/100g、(7.13±3.02)s及(17.54±12.88)ml/(min·100g)。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组织BF和BV高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P=0.02,t=3.257;P=0.000,t=4.71),MTT及PS无统计学意义(P=0.230,t=-1.218;P=0.965,t=-0.044)。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TTP分别(27.17±4.98)s及(27.96±4.09)s,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591,t=-0.542)。结论: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间存在灌注上的差异,对其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内分泌肿瘤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对16层CT冠脉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丹丹 林晓珠 +3 位作者 刘燕 董海 凌华威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心率对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45例(39例女性,106例男性,平均年龄55.07±11.17岁)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后重建期相应用40%~90%,间隔为5%。冠状动脉的血管分段按AHA的15段分... 目的:探讨心率对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45例(39例女性,106例男性,平均年龄55.07±11.17岁)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后重建期相应用40%~90%,间隔为5%。冠状动脉的血管分段按AHA的15段分类法进行。对每例患者的2mm以上的血管段进行分析。结果:受检患者平均心率为(65.34±5.62)bpm,图像质量等于及优于2级冠脉节段1341支(冠脉节段共1755支)。患者根据心率分为三组,图像质量评分随着心率升高而下降,三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心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差,该趋势有统计学意义(r=0.583,P<0.001)。并且根据相关方程可以得出:心率应控制在64.6bpm以内可获得能用于诊断的冠脉造影图像。结论:多层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受心率影响,并与之呈负相关。心率控制在64.6bpm以内可获得能用于诊断的冠脉造影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心率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CT胰腺灌注成像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晓珠 杨燕萍 +3 位作者 董海 施卫平 缪飞 陈克敏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CT胰腺灌注成像技术参数的优化。方法:采用16层CT对49例胰腺正常的患者进行胰腺CT灌注扫描,根据扫描时间分辨力和层厚的不同分为2组。第1组采用扫描时间1.0 s、层厚5 mm进行扫描,并采用0.5 s/10 mm进行重建;第2组采用层厚5... 目的:探讨多层CT胰腺灌注成像技术参数的优化。方法:采用16层CT对49例胰腺正常的患者进行胰腺CT灌注扫描,根据扫描时间分辨力和层厚的不同分为2组。第1组采用扫描时间1.0 s、层厚5 mm进行扫描,并采用0.5 s/10 mm进行重建;第2组采用层厚5 mm、扫描时间0.5 s进行扫描,并采用10 mm层厚进行重建。所有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后处理,测量各种扫描条件下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的时间分辨力(0.5 s),不同层厚(5 mm和10 mm)的重建图像,各灌注参数的测量结果,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样层厚(5 mm)时,1.0 s时间分辨力重建图像上MTT值高于0.5 s时间分辨力图像上的测量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BF和BV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层CT胰腺灌注成像,时间分辨力是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参数之一,采用0.5 s的时间分辨力优于1.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时间分辨力 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蓓 凌华威 +3 位作者 张欢 杜月凌 董海 陈克敏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8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98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检查,依据WASID狭窄标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进行重建及血管分析,给出诊断结果。结果:36例高血压患...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98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检查,依据WASID狭窄标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进行重建及血管分析,给出诊断结果。结果:36例高血压患者患有颅内动脉狭窄,患病率18.11%。共检查动脉1782条,狭窄动脉50条,总的动脉狭窄率2.82%。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MCA和PCA分别是两系统最易受累的动脉。非老年组的高血压病程大于20年和小于1年的颅内动脉狭窄患病率分别较其他病程组高,但各病程组及年龄组之间的颅内动脉狭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有效地检出并量化评价颅内动脉狭窄,可作为一种高血压性颅内动脉狭窄普查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颅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青参胶囊中青藤碱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法霖 柏冬 +3 位作者 郑玉胜 周玥 刘路 董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20-221,共2页
关键词 青参胶囊 青藤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