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超声透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董海欣 谢文霞 +3 位作者 叶天申 柳献云 陈勇 金珍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6期1276-127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超声透入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50名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治疗组采用中药超声波透入疗法,对照组只进行单纯超声波疗法。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0天后采用VAS评分和Lysh... 目的:探讨中药超声透入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50名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治疗组采用中药超声波透入疗法,对照组只进行单纯超声波疗法。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0天后采用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的疼痛和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8%,2组经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超声透入治疗KOA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超声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早期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叶天申 朱蓓蕾 +4 位作者 谢文霞 韩钊 陈勇 董海欣 陈国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780-1782,共3页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加头针法早期介入(48h以内)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上在48h内开始治疗,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醒脑开窍加头针法(治疗组)、常规体针组(体针组)和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法(对照组)的NIHSS...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加头针法早期介入(48h以内)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上在48h内开始治疗,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醒脑开窍加头针法(治疗组)、常规体针组(体针组)和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法(对照组)的NIHSS、MAS及Ashworth的评定比较和安全性评价。结果:NIHSS、MAS积分,组内比较:各组不同时间段(0、7、14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在治疗第7、14天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NIHSS:P<0.05,MAS:P<0.01),而体针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等级与各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安全性评价,无死亡病例,各组出现少数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血压升高、GPT升高病例,各组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早期介入,与常规体针法比较,醒脑开窍加头针法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够减少肢体痉挛,且安全性好,有助于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介入 康复评定 醒脑开窍针法 头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谢文霞 董海欣 +3 位作者 叶天申 张劲军 夏君慧 黄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563-2565,共3页
目的:观察腹针与传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腹针组与传统针灸组,治疗后对两组病人症状进行积分评估,疗效的对比,在不同时间点(针灸5次后与针灸10次后)进行不同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结果:观... 目的:观察腹针与传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腹针组与传统针灸组,治疗后对两组病人症状进行积分评估,疗效的对比,在不同时间点(针灸5次后与针灸10次后)进行不同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虽然腹针组的有效率高于传统针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都有效;从两组的治疗前后症状的积分的改善情况的对比,P<0.01,腹针组症状改善优于传统针灸组;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有效率看,眩晕症状的改善,腹针组快于传统针灸组,而后伸不适却是传统针灸组改善快于腹针组。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颈性眩晕时同样有效,腹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针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腹针 传统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谢文霞 柳献云 +2 位作者 董海欣 胡燕 江照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624-625,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同时对治疗组的不同中医分型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对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与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法(针...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同时对治疗组的不同中医分型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对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与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法(针刺方法同治疗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治疗率为9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经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不同中医分型的对比分析,发现湿热瘀滞型与冲任虚寒型的有效率高于其他两型,但无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红藤败酱合剂 慢性盆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文霞 董海欣 +3 位作者 叶天申 张劲军 夏君慧 黄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5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比较腹针治疗不同中医分型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5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成气血亏虚组、肝肾阴亏组、痰湿阻滞组3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积分的改变情况与观察每个患者治疗前后TCD数值的改变。结果:观... 目的:比较腹针治疗不同中医分型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5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成气血亏虚组、肝肾阴亏组、痰湿阻滞组3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积分的改变情况与观察每个患者治疗前后TCD数值的改变。结果:观察3组患者的有效率,气血亏虚组最高、痰湿阻滞组最低,两组对比P<0.05,具统计学意义;从积分的改变来看,3组组内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对比都具统计学意义;观察治疗前后TCD检测数据,发现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加快患者,治疗后血流明显减慢,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减慢的患者治疗后血流明显增加,治疗前后对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治疗不同中医分型的颈性眩晕都有效,尤以气血亏虚型为佳;腹针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腹针 中医分型 TCD 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房预售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探讨
6
作者 张婧 董海欣 李庆国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19-119,共1页
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滞后且不完善,政府规制监管又缺少主动性,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建议最高院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完善相关条款,加大非法预售中开发商的责任承担,明确面积测量失误的开发商连带责任;加强政府补充规制,建立房屋预售制... 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滞后且不完善,政府规制监管又缺少主动性,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建议最高院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完善相关条款,加大非法预售中开发商的责任承担,明确面积测量失误的开发商连带责任;加强政府补充规制,建立房屋预售制度的风险担保机制,建立统一登记制度;加强政府主动监管,加强对非法预售的有效监管,将预售款进行专户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非法预售 公摊面积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辅助针灸治疗对中风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丛文杰 洪显钗 +3 位作者 金珍珍 董海欣 谢文霞 方剑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辅助针灸治疗中风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性。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216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8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辅助针灸治...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辅助针灸治疗中风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性。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216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8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辅助针灸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疗效、神经功能等指标影响性。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Fugl-Meyer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环境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以上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上,研究组基本痊愈率30.56%、总有效率84.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2%、73.15%(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余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辅助针灸治疗中风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针灸 中风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