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Y型延迟荧光分子及其蓝光和绿光OLED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静 樊志杰 +2 位作者 杜纪宽 董海亮 王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以噻吨酮作为受体、3,6-(二咔唑基)三咔唑作为给体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延迟荧光特性的Y型分子(TX-TCz)。模拟计算表明化合物HOMO和LUMO能级完全分离且在苯环上存在较小的重叠,有助于获得小的S1和T1的能级差ΔEST。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化... 以噻吨酮作为受体、3,6-(二咔唑基)三咔唑作为给体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延迟荧光特性的Y型分子(TX-TCz)。模拟计算表明化合物HOMO和LUMO能级完全分离且在苯环上存在较小的重叠,有助于获得小的S1和T1的能级差ΔEST。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化合物发射峰发生明显的红移且由于电荷转移态和局域激发态的共存产生了双峰发射。在纯膜中TX-TCz的发射峰位于513 nm,量子产率为11.5%。基于低温下荧光和磷光发射峰,计算得到化合物的ΔEST为0.03 eV,并且检测到µs级的寿命,说明化合物具有延迟荧光发射。与此同时,化合物展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电化学性能,有助于制备高性能OLED器件。其在掺杂浓度为5%(wt)的器件中展示了良好的蓝光性能,发射峰位于463 nm,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53%;在非掺杂器件中展示了良好的绿光发射(522 nm),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Y型分子 蓝光/绿光 延迟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纳米颗粒及界面层协同改善倍增型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性能
2
作者 常铭茹 石林林 +5 位作者 滑羽璐 冀婷 李国辉 许并社 董海亮 崔艳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6-995,共10页
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低成本、可溶液旋涂、生物兼容性好和柔性可穿戴等优势,在生物传感、医学成像、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相比于二极管型有机光电探测器,因其具有更高的外量子效率(EQE&... 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低成本、可溶液旋涂、生物兼容性好和柔性可穿戴等优势,在生物传感、医学成像、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相比于二极管型有机光电探测器,因其具有更高的外量子效率(EQE>100%)和灵敏度而备受关注。该类器件利用电极附近被载流子陷阱捕获的一种载流子能辅助另一种极性相反的载流子从外电路隧穿注入到活性层中,实现光电倍增,但陷阱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在活性层中掺入无机ZnO纳米颗粒来增加电子陷阱数量,使得器件在反向偏压保持暗电流密度的前提下,亮电流密度得到提高。通过优化,发现当ZnO纳米颗粒掺杂比例为5%时性能最优,在850 nm LED照射、-15 V偏压下,与未掺杂ZnO纳米颗粒器件相比,亮电流密度提升了7.4倍。在此基础上,本文协同Al_(2)O_(3)界面修饰层,进一步改善器件性能。结果表明,Al_(2)O_(3)界面修饰层的插入可改善器件的阳极界面接触特性,使得器件在正向和反向偏压下都能够实现光响应。Al_(2)O_(3)修饰后的器件在15 V偏压、全光谱范围内,EQE最高可达10^(5)%,R最高达10^(4) A/W。本工作为高灵敏度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光电倍增 有机光电探测器 无机纳米颗粒 界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InP材料的表征和生长机理研究
3
作者 牛艳萍 马淑芳 +6 位作者 董浩琰 阳智 郝晓东 韩斌 吴胜利 董海亮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9-793,共15页
磷化铟作为一种重要的Ⅲ-Ⅴ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它在光电子、催化、医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在低维InP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大规模合成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磷化铟作为一种重要的Ⅲ-Ⅴ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它在光电子、催化、医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在低维InP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大规模合成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Si/SiO_(2)衬底上成功地制备了大量高质量的InP纳米线,并用原位生长法在多晶InP衬底上生长了大量的InP纳米柱。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所制备的纳米材料的形貌,纳米线表面光滑,直径在30~65 nm之间,纳米线组成的薄膜厚度约为35μm;纳米柱直径分布为550~850 nm,纳米柱组成的薄膜厚度约为12μm。利用能量色散谱(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所制备的纳米材料的成分为InP。用拉曼光谱法测定了纳米材料的化学结构,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用于观察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本研究制备的纳米线具有很高的结晶度,沿着[111]方向生长。使用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纳米线晶体特性时发现了清晰的衍射点,表明其为单晶结构。使用光致发光光谱仪(PL)分析其发光特性,并进一步分析。最后,我们讨论了纳米线和纳米柱的形成机制,纳米线的生长遵循气-液-固(VLS)机制,纳米柱的生长遵循固-液-固(SLS)机制。这些研究为控制InP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铟 纳米线 纳米柱 材料特性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和极限学习机的船舶通航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董海亮 王宏波 董亚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X期46-48,共3页
针对当前船舶通航风险评估模型存在评估错误率高、效率低等缺陷,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极限学习机的船舶通航风险评估模型。首先对当前船舶通航风险评估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引起评估误差大的因素,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船舶通航风险评估... 针对当前船舶通航风险评估模型存在评估错误率高、效率低等缺陷,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极限学习机的船舶通航风险评估模型。首先对当前船舶通航风险评估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引起评估误差大的因素,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船舶通航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体系收集船舶通航风险评估历史数据,最后采用极限学习机对船舶通航风险评估样本数据进行学习,构建船舶通航风险评估模型。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不仅提高了船舶通航风险评估准确性,而且加快了船舶通航风险评估速度,获得比其他模型性能更优的船舶通航风险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通航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钦州学院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海亮 董亚力 +1 位作者 王丹 邓小富 《珠江水运》 2017年第21期58-59,共2页
结合当前航海技术专业就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航海技术专业的特点,以钦州学院为例,探讨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生多元化就业的新趋势,指出当前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提出航海技术专业就业多元化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 多元化 就业 航海技术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思考——以钦州学院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海亮 谭绍锋 黄娟 《珠江水运》 2017年第16期42-43,共2页
通过统计钦州学院航海类专业近年来的就业数据,得出钦州学院航海类专业学生就业的特点。从社会环境、学校、学生等多方面分析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钦州学院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钦州学院 航海类专业学生 就业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渔船北部湾通航环境危险度模糊评价
7
作者 董海亮 范耀天 +1 位作者 田五六 孟贝贝 《钦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12,共7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渔船通航环境安全问题,选取北部湾为研究水域,在识别广西渔船通航环境危险源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统计法得到了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基于隶属度原理对广西渔船北部...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渔船通航环境安全问题,选取北部湾为研究水域,在识别广西渔船通航环境危险源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统计法得到了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基于隶属度原理对广西渔船北部湾航行通航环境危险度进行了量化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是广西渔船北部湾通航环境危险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广西渔船 通航环境 危险度 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的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
8
作者 董海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X期79-81,共3页
船舶交叉碰撞十分危险,为了提高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图像的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方法。首先采集船舶航行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提高图像质量,然后从图像中提取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的特征,最... 船舶交叉碰撞十分危险,为了提高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图像的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方法。首先采集船舶航行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提高图像质量,然后从图像中提取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的特征,最后小波神经网络根据样本数据建立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测试,本文方法可以对船舶交叉碰撞风险变化趋势进行准确的刻画,得到了高精度的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结果,预测结果可以指导船舶工作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交叉碰撞 风险预测 小波神经网络 图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部骨折患儿经皮穿针术后发生克氏针移位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董海亮 明新武 +1 位作者 明新月 申守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88-689,662,共3页
目的:探讨肘部骨折患儿经皮穿针术后发生克氏针移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受经皮穿针术后发生克氏针移位的30例肘部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未发生克氏针移位的30例肘部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肘部骨折患儿经皮穿针术后发生克氏针移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受经皮穿针术后发生克氏针移位的30例肘部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未发生克氏针移位的30例肘部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可能导致肘部骨折患儿经皮穿针术后发生克氏针移位的影响因素。结果:移位组克氏针直径≤1.2 mm、置针时穿刺次数≥3次、术后骨折部位完全制动时间≤5 d占比均明显高于未移位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克氏针直径、置针时穿刺次数、术后骨折部位完全制动时间是肘部骨折患儿经皮穿针术后发生克氏针移位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克氏针直径≤1.2mm、置针时穿刺次数≥3次、术后骨折部位完全制动时间≤5 d均是肘部骨折患儿经皮穿针术后发生克氏针移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部骨折 经皮穿针术 克氏针移位 穿刺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ZnSe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8
10
作者 梁建 何霞 +3 位作者 董海亮 刘海瑞 张华 许并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460,共6页
通过热水解法,以氧化锌为模板,成功制备出形貌均一的ZnO/ZnSe复合纳米结构.为了对比不同O/Se比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保持其它反应参数不变,调节还原剂水合肼的用量,得到不同硒化程度的ZnO/ZnSe复合纳米结构.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 通过热水解法,以氧化锌为模板,成功制备出形貌均一的ZnO/ZnSe复合纳米结构.为了对比不同O/Se比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保持其它反应参数不变,调节还原剂水合肼的用量,得到不同硒化程度的ZnO/ZnSe复合纳米结构.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测试该复合结构对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催化降解评估了其光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纯ZnO比,ZnO/ZnSe复合结构在可见光区域和紫外光区域的光吸收范围变宽,显示出较高的光催化效率.原因在于ZnSe导带上的电子在扩散势能的作用下迁移到ZnO的导带上,而空穴仍保留在ZnSe价带,这样有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降低其复合机率,从而提高ZnO的光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ZNO ZNSE 亚甲基蓝 光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故意掺杂GaN层厚度对蓝光LED波长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天保 赵广洲 +7 位作者 卢太平 朱亚丹 周小润 董海亮 尚林 贾伟 余春燕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98-1204,共7页
通过调整非故意掺杂氮化镓层的厚度,分析氮化镓基LED外延生长过程中应力的演变行为,以控制外延片表面的翘曲程度,从而获得高均匀性与一致性的外延片。由于衬底与外延层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在生长温度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外延片的翘... 通过调整非故意掺杂氮化镓层的厚度,分析氮化镓基LED外延生长过程中应力的演变行为,以控制外延片表面的翘曲程度,从而获得高均匀性与一致性的外延片。由于衬底与外延层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在生长温度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外延片的翘曲状态也随之改变。在n型氮化镓生长结束时,外延片处于凹面变形状态。在随后的过程中,外延薄膜"凹面"变形程度不断减小,甚至转变为"凸面"变形,所以n型氮化镓生长结束时外延片的变形程度会直接影响多量子阱沉积时外延片的翘曲状态。当非掺杂氮化镓沉积厚度为3.63μm时,外延片在n型氮化镓层生长结束时变形程度最大,在沉积多量子阱时表面最为平整,这与PLmapping测试所得波长分布以及标准差值最小相一致。通过合理控制非故意掺杂氮化镓层的厚度以调节外延层中的应力状态,可获得均匀性与一致性良好的LED外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VD 氮化镓 应力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温GaN插入层厚度对蓝光LED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青明 卢太平 +13 位作者 朱亚丹 韩丹 董海亮 尚林 赵广洲 赵晨 周小润 翟光美 贾志刚 梁建 马淑芳 薛晋波 李学敏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9-835,共7页
利用金属有机气相化学沉积(MOCVD)技术在蓝宝石图形衬底上生长GaN基蓝光LED,并系统研究了不同中高温GaN插入层厚度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利用芯片测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GaN基蓝光LED外延片的光电性能以及表面形貌。当中高... 利用金属有机气相化学沉积(MOCVD)技术在蓝宝石图形衬底上生长GaN基蓝光LED,并系统研究了不同中高温GaN插入层厚度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利用芯片测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GaN基蓝光LED外延片的光电性能以及表面形貌。当中高温GaN插入层厚度从60 nm增加至100 nm时,V形坑尺寸从70-110 nm增加至110-150 nm。当注入电流为20 mA时,LED芯片的光功率从21.9 mW增加至24.1mW;当注入电流为120 mA时,LED芯片的光功率从72.4 mW增加至82.4 mW。对V形坑尺寸调控LED光电性能的相关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大V形坑尺寸有利于增加空穴注入面积和注入效率,进而提高LED器件的光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LED V形坑 空穴注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谈超凤 董海亮 于敏 《珠江水运》 2012年第6期48-49,共2页
物流在港口服务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港口的传统服务模式,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发展思路。文章分析了四种典型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发展港口物流领域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港口 物流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体发光的蓝绿色磷光Ir(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特性
14
作者 孙静 董海亮 +5 位作者 王华 苗艳勤 许慧侠 李洁 武钰铃 许并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59-1864,共6页
合成了一类自主体蓝绿色磷光铱(Ⅲ)配合物(Cz Ph BI)2Ir(tfmptz),(Cz Ph BI)2Ir(tfmpptz)和(Cz Ph BI)2Ir(fpptz)[其中Cz Ph BI,tfmptz,tfmpptz和fpptz分别为9-[6-(2-苯基-1-苯并咪唑基)己基]-9-咔唑、2-(5-三氟甲基-1,2,4-三唑基)吡啶... 合成了一类自主体蓝绿色磷光铱(Ⅲ)配合物(Cz Ph BI)2Ir(tfmptz),(Cz Ph BI)2Ir(tfmpptz)和(Cz Ph BI)2Ir(fpptz)[其中Cz Ph BI,tfmptz,tfmpptz和fpptz分别为9-[6-(2-苯基-1-苯并咪唑基)己基]-9-咔唑、2-(5-三氟甲基-1,2,4-三唑基)吡啶、2-(5-[4-(三氟甲基)苯基]-1,2,3-三唑)吡啶和2-[5-(4-氟苯基)-1,2,3-三唑]吡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氟谱及元素分析确定其分子结构,并对其光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该类配合物作为单发光层制备了器件结构为氧化铟锡(ITO)│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30 nm)│4,4'-N,N'-二咔唑基联苯(CBP)(15 nm)│Ir配合物(30 nm)│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BPI)(30 nm)│Li F(1 nm)│Al(100 nm)的电致发光器件,其最大亮度为6913 cd/m2,最大发光效率达13.9 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色磷光材料 铱(Ⅲ)配合物 光物理性能 电致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区域舰船行驶中阻力测量方法
15
作者 董亚力 董海亮 王丹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X期19-21,共3页
常规舰船行驶阻力测量方法,能够测定行驶中船舶受到的阻力,但对在浅水区域行驶的船舶进行阻力测定时,受浅水效应影响存在测量精度较低的不足。为此提出浅水区域舰船行驶中阻力测量方法研究。优化浅水区集成传感器,使用多组元元件进行高... 常规舰船行驶阻力测量方法,能够测定行驶中船舶受到的阻力,但对在浅水区域行驶的船舶进行阻力测定时,受浅水效应影响存在测量精度较低的不足。为此提出浅水区域舰船行驶中阻力测量方法研究。优化浅水区集成传感器,使用多组元元件进行高精度信息采集以及信息传输;依托守恒理论构建浅水区域流体动力学方程,分析海水湍流计算阻力形式,完成力学分析得出船舶在浅水区的行驶阻力。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阻力测量方法比传统方法测量精度提高56.8%,且保证了船舶在浅水区域正常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区域 舰船行驶 阻力测量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航海人才需求对航海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与研究
16
作者 井燕 董海亮 王丹 《珠江水运》 2015年第18期76-77,共2页
本文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和师资等方面对航海英语教学改革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期对钦州学院航海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航海英语 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阻挡层Al组分对GaN基蓝光激光二极管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小娟 刘晶 +4 位作者 董海亮 贾志刚 张爱琴 梁建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3-785,共13页
采用SiLENSe(Simulator of light emitters based on nitride semiconductors)软件仿真研究了Al_(x)In_(y)Ga_(1-x-y)N电子阻挡层(EBL)Al组分渐变方式对GaN基激光二极管(LD)光电性能的影响,实现了提高输出功率和电光转换效率的目的。文... 采用SiLENSe(Simulator of light emitters based on nitride semiconductors)软件仿真研究了Al_(x)In_(y)Ga_(1-x-y)N电子阻挡层(EBL)Al组分渐变方式对GaN基激光二极管(LD)光电性能的影响,实现了提高输出功率和电光转换效率的目的。文中提出的四种Al组分渐变方式分别是传统均匀组分、右阶梯渐变组分(0~0.07~0.16)、三角形渐变组分(0~0.16~0)、左阶梯渐变组分(0.16~0.07~0)。结果表明,与传统均匀组分EBL结构相比,Al组分阶梯渐变Al_(x)In_(y)Ga_(1-x-y)N EBL LD导带底的电子势垒显著提高,价带顶的空穴势垒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该结构能有效抑制电子泄漏和提高空穴注入效率,从而提高有源区载流子浓度,进而提高有源区辐射复合效率。当注入电流为0.48 A时,采用Al组分阶梯渐变Al_(x)In_(y)Ga_(1-x-y)N EBL结构能将器件开启电压从5.1 V降至4.9 V,光学损耗从3.4 cm^(-1)降至3.29 cm^(-1),从而使光输出功率从335 mW提高至352 mW,电光转换效率从12.5%提高至13.4%。此外,讨论了Al组分阶梯渐变EBL结构对GaN基蓝光LD光电性能的影响机制。该结构设计将为外延生长高功率GaN基LD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基蓝光激光二极管 电子阻挡层 AL组分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掺杂对低温生长ZnS的形貌及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坤鹏 翟化松 +3 位作者 章海霞 翟光美 董海亮 许并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40-2045,共6页
以Zn粉和S粉为原料,Au纳米颗粒为催化剂,采用低温(450℃)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未掺杂和Mn2+掺杂的ZnS微纳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等测... 以Zn粉和S粉为原料,Au纳米颗粒为催化剂,采用低温(450℃)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未掺杂和Mn2+掺杂的ZnS微纳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成分、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ZnS样品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未掺杂的ZnS为微纳米球,在波长为450和463 nm处有2个发光强度较大的蓝光峰;Mn2+掺杂ZnS为纳米线,在波长479和587 nm处分别有1个微弱的蓝光峰和1个强度相对较大的红光峰.此外,还对ZnS微纳米结构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能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微纳米结构 Mn2+掺杂 光致发光 化学气相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装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亚玲 闫翎鹏 +4 位作者 董海亮 韩云飞 杨永珍 马昌期 许并社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8-405,共8页
为了提高有机光伏器件的寿命,通常采用封装技术来限制太阳能电池在水氧中的暴露程度。尽管聚合物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封装领域的相关研究已取得系列进展,但文献中很少研究封装过程带来的损伤。以经典的聚-3已基噻吩为... 为了提高有机光伏器件的寿命,通常采用封装技术来限制太阳能电池在水氧中的暴露程度。尽管聚合物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封装领域的相关研究已取得系列进展,但文献中很少研究封装过程带来的损伤。以经典的聚-3已基噻吩为给体,[6,6]-苯基-C_(61)-丁酸甲酯为受体,通过将哌嗪作为第三组分提高器件稳定性,以氧化锌(ZnO)和三氧化钼(MoO_(3))为传输层材料制备倒置结构OSCs,系统考察大规模卷对卷器件封装中常用的紫外线(ultraviolet,UV)固化粘合剂对器件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UV胶封装器件的性能(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填充因子和光电转化效率)呈持续下降趋势,更换MoO_(3)/Al电极后老化器件性能恢复,证实MoO_(3)/Al界面破坏是器件性能衰减的重要原因。激光束诱导电流成像显示UV胶封装出现由边缘向中心的失效过程。据此,提出如下的降解机理:UV胶中的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会产生强的质子酸,产生的质子酸与MoO_(3)发生反应,阻碍了空穴的有效传输,最终使得器件效率大幅度下降。此外,还开发出一种有效的OSCs器件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膜封装工艺。本研究指出了UV胶固化粘合剂封装工艺的问题,同时也为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UV胶 三氧化钼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波导层铟组分对GaN基绿光激光二极管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甜甜 董海亮 +3 位作者 贾志刚 张爱琴 梁建 许并社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100,共10页
高功率GaN基激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理论仿真对提高GaN基激光二极管的光电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设计了一种n侧双波导结构的绿光激光二极管外延结构,讨论了激光器外延结构中n-In_(x)Ga_(1-x)N波导层中铟组分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揭示了n-I... 高功率GaN基激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理论仿真对提高GaN基激光二极管的光电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设计了一种n侧双波导结构的绿光激光二极管外延结构,讨论了激光器外延结构中n-In_(x)Ga_(1-x)N波导层中铟组分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揭示了n-In_(x)Ga_(1-x)N波导层对激光二极管光电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调控n-In_(x)Ga_(1-x)N波导层中铟组分,调控外延层中的光场分布,使光场发生了偏移。结果表明,当n侧In_(x)Ga_(1-x)N波导层中铟组分最佳值为0.07时,将光子损耗降低了0.2 cm^(-1),阈值电流由193.49 mA降低到115.98 mA,此外,器件的光子损耗最少,阈值电流最小,工作电压最低,从而提高了激光二极管的输出功率和电光转换效率。因此,当绿光激光二极管的注入电流密度为6 kA/cm^(2)时,功率输出达234.95 mW。n侧双波导结构设计为制备高功率绿光激光二极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光 GaN基激光二极管 波导层 光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