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聚硅氮烷的陶瓷化及氮化硅纳米线生长机制研究
1
作者
董法海
朱楠楠
+1 位作者
张丽娟
温广武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0-579,共10页
为了系统研究了丙烯酸酯改性聚硅氮烷(A-PSZ)的低温热固化行为及高温热解特性,通过40℃~200℃真空热处理结合红外光谱(FT-IR)分析,揭示了丙烯酸酯基团在固化初期(<200℃)通过自由基聚合主导交联反应。200℃时交联度达到97.5%,固化试...
为了系统研究了丙烯酸酯改性聚硅氮烷(A-PSZ)的低温热固化行为及高温热解特性,通过40℃~200℃真空热处理结合红外光谱(FT-IR)分析,揭示了丙烯酸酯基团在固化初期(<200℃)通过自由基聚合主导交联反应。200℃时交联度达到97.5%,固化试样在氮气中1000℃热解后陶瓷产率高达81.7%。研究表明,A-PSZ在1450℃~1500℃热解时,β-Si_(3)N_(4)纳米线的生长(直径100 nm~500 nm)机制为气—固(VS)机制,XRD与TEM结果证实其晶相组成受热解温度调控:1450℃产物以非晶SiCN为主,1500℃时β-SiC、SiO_(2)、α-Si_(3)N_(4)、β-Si_(3)N_(4)晶相共存。研究通过分子设计与工艺优化,为开发兼具高陶瓷产率及Si_(3)N_(4)纳米线的可控制备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氮烷
SiCN陶瓷
陶瓷化
Si_(3)N_(4)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a、Ce、Yb掺杂对LiNi_(0.5)Mn_(1.5)O_(4)高电压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海志
孔志浩
+4 位作者
林晓燕
刘鹏东
董法海
王桢
温广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82-1792,共11页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出不同稀土元素掺杂的高电压镍锰酸锂(LiNi_(0.5)Mn1.5O_(4))正极材料,探究了不同掺杂比例(物质的量分数0.5%、1%、2%)和不同掺杂稀土元素(La、Ce、Yb)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和...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出不同稀土元素掺杂的高电压镍锰酸锂(LiNi_(0.5)Mn1.5O_(4))正极材料,探究了不同掺杂比例(物质的量分数0.5%、1%、2%)和不同掺杂稀土元素(La、Ce、Yb)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和恒电流间歇滴定等技术探究了其影响机理。从X射线衍射图可以看出,稀土掺杂可以抑制LixNi1-xO杂质相的产生;电感耦合等离子谱结果表明,掺杂进入的稀土元素与设计比例基本相符;从拉曼光谱图可以看出,稀土元素可以使样品的有序相增多,其中Ce掺杂样品的有序相最多;结合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氧空位测试,发现Ce掺杂诱导了样品中有序相比例增加,从而使样品的稳定性提高;经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测试发现,Ce掺杂镍锰酸锂样品的扩散系数比未掺杂样品高了约15倍;在不同掺杂比例上,1%掺杂量时样品性能最佳。在3种最佳掺杂量的稀土元素样品中,Ce掺杂的样品性能最优,首次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133.3mAh·g^(-1),比未掺杂样品放电比容量高且首次效率提高了 18%,在1C下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102%,比未掺杂样品提高了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锰酸锂
低温燃烧法
有序/无序调控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聚硅氮烷的陶瓷化及氮化硅纳米线生长机制研究
1
作者
董法海
朱楠楠
张丽娟
温广武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工程陶瓷研究院
山东理工大学增材制造研究院
出处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0-579,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B3706300)
山东理工大学杰出教授项目(4012/119014)。
文摘
为了系统研究了丙烯酸酯改性聚硅氮烷(A-PSZ)的低温热固化行为及高温热解特性,通过40℃~200℃真空热处理结合红外光谱(FT-IR)分析,揭示了丙烯酸酯基团在固化初期(<200℃)通过自由基聚合主导交联反应。200℃时交联度达到97.5%,固化试样在氮气中1000℃热解后陶瓷产率高达81.7%。研究表明,A-PSZ在1450℃~1500℃热解时,β-Si_(3)N_(4)纳米线的生长(直径100 nm~500 nm)机制为气—固(VS)机制,XRD与TEM结果证实其晶相组成受热解温度调控:1450℃产物以非晶SiCN为主,1500℃时β-SiC、SiO_(2)、α-Si_(3)N_(4)、β-Si_(3)N_(4)晶相共存。研究通过分子设计与工艺优化,为开发兼具高陶瓷产率及Si_(3)N_(4)纳米线的可控制备提供了新策略。
关键词
聚硅氮烷
SiCN陶瓷
陶瓷化
Si_(3)N_(4)纳米线
Keywords
polysilazane
SiCN ceramics
ceramization
silicon nitride nanowires
分类号
TQ174.75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a、Ce、Yb掺杂对LiNi_(0.5)Mn_(1.5)O_(4)高电压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海志
孔志浩
林晓燕
刘鹏东
董法海
王桢
温广武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硅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82-1792,共11页
文摘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出不同稀土元素掺杂的高电压镍锰酸锂(LiNi_(0.5)Mn1.5O_(4))正极材料,探究了不同掺杂比例(物质的量分数0.5%、1%、2%)和不同掺杂稀土元素(La、Ce、Yb)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和恒电流间歇滴定等技术探究了其影响机理。从X射线衍射图可以看出,稀土掺杂可以抑制LixNi1-xO杂质相的产生;电感耦合等离子谱结果表明,掺杂进入的稀土元素与设计比例基本相符;从拉曼光谱图可以看出,稀土元素可以使样品的有序相增多,其中Ce掺杂样品的有序相最多;结合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氧空位测试,发现Ce掺杂诱导了样品中有序相比例增加,从而使样品的稳定性提高;经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测试发现,Ce掺杂镍锰酸锂样品的扩散系数比未掺杂样品高了约15倍;在不同掺杂比例上,1%掺杂量时样品性能最佳。在3种最佳掺杂量的稀土元素样品中,Ce掺杂的样品性能最优,首次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133.3mAh·g^(-1),比未掺杂样品放电比容量高且首次效率提高了 18%,在1C下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102%,比未掺杂样品提高了 8%。
关键词
镍锰酸锂
低温燃烧法
有序/无序调控
氧空位
Keywords
LiNi_(0.5)Mn1.5O_(4)
low temperature combustion method
ordered/disordered regulation
oxygen vacancy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聚硅氮烷的陶瓷化及氮化硅纳米线生长机制研究
董法海
朱楠楠
张丽娟
温广武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a、Ce、Yb掺杂对LiNi_(0.5)Mn_(1.5)O_(4)高电压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刘海志
孔志浩
林晓燕
刘鹏东
董法海
王桢
温广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