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鳞明胶-脂肪酸偶联物荷载β-胡萝卜素制备饮料的储藏及模拟消化稳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龙道崎 董楠 +1 位作者 田桂林 李昊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5期9-17,79,共10页
为提升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以8~18烷基链长的明胶-脂肪酸偶联物(gelatin-fatty acid conjugate,GFC)为载体,用于荷载β-胡萝卜素以制备饮料,同时探讨外部条件对GFC荷载β-胡萝卜素效率的影响,并对荷载有β-胡萝卜素的GFC(β-... 为提升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以8~18烷基链长的明胶-脂肪酸偶联物(gelatin-fatty acid conjugate,GFC)为载体,用于荷载β-胡萝卜素以制备饮料,同时探讨外部条件对GFC荷载β-胡萝卜素效率的影响,并对荷载有β-胡萝卜素的GFC(β-GFC)在饮料加工后的储藏稳定性及模拟胃肠消化进行评价。运用明胶-辛酸结合物(gelatin-caprylic acid conjugate,GCC)、明胶-月桂酸结合物(gelatin-lauric acid conjugate,GLC)和明胶-油酸结合物(gelatin-oleic acid conjugate,GOC)荷载β-胡萝卜素制备饮料(β-GCC、β-GLC和β-GOC),发现搅拌速率为600 r/min、温度为40℃、GCC浓度为2 mg/mL时,GCC溶液中的β-胡萝卜素浓度达到最高(7.31±0.14)μg/mL;当搅拌速率为400 r/min、温度为40℃、GLC浓度为3 mg/mL时,GLC溶液中的β-胡萝卜素浓度达到最高(10.76±0.30)μg/mL;在搅拌速率为500 r/min、温度为30℃、GOC浓度为3 mg/mL时,GOC溶液中β-胡萝卜素浓度达到峰值(13.21±0.34)μg/mL。利用GFC荷载β-胡萝卜素加工饮料并探究其在热加工及储藏条件下的稳定性,发现β-GOC饮料在70、80、90℃下连续加热50 min后,β-胡萝卜素降解速率最慢,并在储藏第36天时,β-胡萝卜素保留率最高(在25℃下保留率为77.02%,在4℃下保留率为83.87%)。在模拟体外消化中发现,GFC蛋白质的保留率顺序为GOC>GCC>GLC,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顺序为GOC>GLC>GCC。综上所述,GFC对疏水性营养物质在加工、储藏及胃肠道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脂肪酸 Β-胡萝卜素 饮料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轮跳轨的有砟轨道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影响规律分析
2
作者 林士财 龚凯 +3 位作者 向俊 董楠 褚卫松 苏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7-408,共12页
为明确提速线路路-桥过渡段提速必要条件,基于列车车轮跳轨全过程计算方法,分析考虑车轮跳轨的路-桥过渡段轨道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列车速度和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和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轮轨密贴时,轮轨力、钢轨竖... 为明确提速线路路-桥过渡段提速必要条件,基于列车车轮跳轨全过程计算方法,分析考虑车轮跳轨的路-桥过渡段轨道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列车速度和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和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轮轨密贴时,轮轨力、钢轨竖向位移等动力学指标随过渡段折角和列车速度的增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过渡段折角对这些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明显比列车速度对其的影响大,如列车速度由160 km/h增至300 km/h,轮轨竖向力由105 kN增至140 kN,增幅33.3%;过渡段折角由0.05%增至0.25%,轮轨竖向力由84 kN增至143 kN,增幅70.2%。考虑轮轨分离时,跳轨持续时间和车轮跳轨高度车轮跳轨高度随列车速度或过渡段折角的增大而增大,且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影响明显,如当列车速度由280 km/h增至320 km/h时,车轮跳轨高度和跳轨持续时间跳轨高度由4 ms、4.12 mm分别增至6 ms、4.52 mm,增幅分别为50%、9.7%;过渡段折角由0.18%增至0.22%,跳轨持续时间和车轮跳轨高度由3.7 ms、2.89 mm分别增至7.9 ms、6.04 mm,增幅分别为113.5%、109.0%;轨道动力响应随列车速度或过渡段折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建议考虑车轮跳轨发生后冲击阶段的轮轨相互作用。250 km/h提速300 km/h有砟轨道线路,路-桥过渡段折角建议不应大于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有砟轨道 跳轨高度 持续时间 过渡段 折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对姜黄素增溶效果研究
3
作者 邹妍 董楠 +2 位作者 石冰艳 杨文凤 卢扬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7,110,共6页
以苦荞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辛烯基琥珀酸化苦荞糊精胶束荷载姜黄素的过程,并研究不同工艺对姜黄素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搅拌功率4.5 W、糊精摩尔质量11.5×10^(4)g/mol、... 以苦荞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辛烯基琥珀酸化苦荞糊精胶束荷载姜黄素的过程,并研究不同工艺对姜黄素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搅拌功率4.5 W、糊精摩尔质量11.5×10^(4)g/mol、取代度0.0754,在此条件下,姜黄素的质量浓度为(5.25±0.07)μg/mL。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辛烯基琥珀酸化苦荞糊精胶束作为纳米载体对姜黄素具有良好的增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酐糊精酯 姜黄素 增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色苷的热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董楠 雷丹丹 +1 位作者 刘嘉 赵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3-396,共4页
花色苷是优良的天然植物源色素,同时具备抗氧化、抗肿瘤等重要生理功能。花色苷的热稳定性是影响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花色苷的热降解动力学和热降解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花色苷在食品中的热降解动力学均为一级动力学,... 花色苷是优良的天然植物源色素,同时具备抗氧化、抗肿瘤等重要生理功能。花色苷的热稳定性是影响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花色苷的热降解动力学和热降解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花色苷在食品中的热降解动力学均为一级动力学,影响其降解的主要因素包括pH、压强、温度、糖类、黄酮类物质、抗坏血酸类及其自身的酰基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热降解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β-胡萝卜素OSA马铃薯糊精的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陈超 雷丹丹 +1 位作者 王梅 董楠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6,32,共6页
以辛烯基琥珀酸马铃薯糊精(OSA-pd)为荷载载体,利用其自组装特性,针对脂溶性营养成分β-胡萝卜素构建纳米包埋体系。以β-胡萝卜素保留率和胶束粒径为指标,对荷载β-胡萝卜素OSA-pd的加工稳定性和体外胃肠液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以辛烯基琥珀酸马铃薯糊精(OSA-pd)为荷载载体,利用其自组装特性,针对脂溶性营养成分β-胡萝卜素构建纳米包埋体系。以β-胡萝卜素保留率和胶束粒径为指标,对荷载β-胡萝卜素OSA-pd的加工稳定性和体外胃肠液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处理会增大OSA-pd胶束的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PDI),降低β-胡萝卜素保留率;热处理OSA-pd胶束的粒径和PDI变化不明显,表现出良好的胶束热稳定性;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OSA-pd胶束的粒径和保留率总体降低,PDI总体增大,表明胶束储藏稳定性一般。体外模拟胃肠液稳定性试验显示,胶束颗粒在胃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肠液中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辛烯基琥珀酸马铃薯糊精 胶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对胭脂萝卜红色素辅色作用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楠 宋会歌 +1 位作者 刘嘉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4,共4页
研究咖啡酸对胭脂萝卜红色素辅色作用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添加咖啡酸可使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蓝移(从530nm到518nm),溶液在λmax处的吸光度显著提高。但咖啡酸的最佳辅色剂量受溶液pH值影响明显。此外,... 研究咖啡酸对胭脂萝卜红色素辅色作用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添加咖啡酸可使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蓝移(从530nm到518nm),溶液在λmax处的吸光度显著提高。但咖啡酸的最佳辅色剂量受溶液pH值影响明显。此外,咖啡酸的添加能明显提高色素溶液在光(自然和紫外)、热以及不同金属离子条件下的稳定性,且随咖啡酸浓度的增加其稳定效果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 胭脂萝卜红色素 稳定性 辅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胭脂萝卜红色素热处理及贮藏过程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8
7
作者 董楠 王强 +3 位作者 雷丹丹 刘宏 刘嘉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71,共5页
研究胭脂萝卜红色素在不同溶液体系(pH 3.0的缓冲溶液和不同VC添加量的软饮料)中的热降解动力学及贮藏动力学。结果表明:对胭脂萝卜红色素进行加热处理(75~95℃),其降解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且降解速率与温度呈正比。同时,胭脂... 研究胭脂萝卜红色素在不同溶液体系(pH 3.0的缓冲溶液和不同VC添加量的软饮料)中的热降解动力学及贮藏动力学。结果表明:对胭脂萝卜红色素进行加热处理(75~95℃),其降解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且降解速率与温度呈正比。同时,胭脂萝卜红色素在软饮料中的降解速率随VC添加量的变化而变化,VC添加量为120mg/L时降解速率最小,稳定性最好。在4、25℃贮藏条件下,胭脂萝卜红色素的降解动力学分别符合零级动力学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萝卜红色素 热降解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麦芽糊精及β-环糊精对喷雾干燥甘薯全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董楠 王启富 +2 位作者 陈中爱 吕都 邓仁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75,共6页
为提高喷雾干燥所制备出甘薯全粉的品质,本研究探讨了麦芽糊精及β-环糊精作为助干剂对产品品质的影响。通过比对麦芽糊精及β-环糊精单独及复配使用后,甘薯全粉的出粉率、营养组分及特性(色泽、粒度、流动性、水合特性、抗氧化成分以... 为提高喷雾干燥所制备出甘薯全粉的品质,本研究探讨了麦芽糊精及β-环糊精作为助干剂对产品品质的影响。通过比对麦芽糊精及β-环糊精单独及复配使用后,甘薯全粉的出粉率、营养组分及特性(色泽、粒度、流动性、水合特性、抗氧化成分以及抗氧化力)变化,得出甘薯全粉喷雾干燥的最优助干剂配方。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复合组合的添加比例为20 g/100 g麦芽糊精+4 g/100 gβ-环糊精。所得产品的出粉率最高可达到61.14%,花色苷、类黄酮及总酚的保留率分别可达到69.24%、68.12%以及60.42%。本文借助喷雾干燥助干剂制备甘薯全粉,进一步为产品提升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全粉 喷雾干燥 麦芽糊精 Β-环糊精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木霉鉴定及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董楠 许艳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木霉是一类重要的生防真菌,具有很大的农业应用潜力。对分离培养的木霉准确鉴定,对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至关重要。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木霉鉴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rDNA-ITS序列分析、通用引物PCR(UP-PCR)、随机扩增多态... 木霉是一类重要的生防真菌,具有很大的农业应用潜力。对分离培养的木霉准确鉴定,对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至关重要。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木霉鉴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rDNA-ITS序列分析、通用引物PCR(UP-PCR)、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分子技术在木霉鉴定与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DNA寡核苷酸条形编码 UP-PCR RAPD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米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其食用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董楠 吕都 +1 位作者 唐健波 刘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55,共4页
以薏苡米粉为研究对象,从薏苡米粉的营养成分、蒸煮特性和感官评价3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薏苡粉添加量的增加,薏苡米粉的营养成分含量会增加,可以起到强化传统米粉营养的作用。但是随着薏苡粉的进一步增加,薏苡米粉的蒸煮... 以薏苡米粉为研究对象,从薏苡米粉的营养成分、蒸煮特性和感官评价3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薏苡粉添加量的增加,薏苡米粉的营养成分含量会增加,可以起到强化传统米粉营养的作用。但是随着薏苡粉的进一步增加,薏苡米粉的蒸煮损失率和断条率也会增加,故综合薏苡米粉营养成分、蒸煮特性和感官评价的结果,当薏苡粉的添加量为20%时,薏苡米粉既丰富了米粉的营养,又不影响米粉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米粉 营养成分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制造企业物流模式分析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楠 《中国皮革》 CAS 2022年第2期57-59,共3页
就皮革制造企业而言,其内部情况与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所以需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与特色,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效提升。据此,本文通过分析皮革制造企业物流现状及常用物流模式,针对当前社会环境,提出了一系列切实... 就皮革制造企业而言,其内部情况与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所以需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与特色,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效提升。据此,本文通过分析皮革制造企业物流现状及常用物流模式,针对当前社会环境,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物流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为皮革制造企业实现长远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制造企业 物流模式 绿色物流 第三方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区域性物流企业服务营销创新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楠 《现代营销(下)》 2018年第11期83-83,共1页
物流服务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所开展的物流活动产生的效果,物流服务营销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服务系列化、过程柔性化、模式智能化。目前大多数区域性物流企业服务营销中依旧存在着手段单一陈旧、宣传力度不足、营销理念落后等各... 物流服务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所开展的物流活动产生的效果,物流服务营销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服务系列化、过程柔性化、模式智能化。目前大多数区域性物流企业服务营销中依旧存在着手段单一陈旧、宣传力度不足、营销理念落后等各种现象,这就需要各企业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创新。据此,本文主要对区域性物流企业服务营销创新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 物流企业 服务营销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花色苷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3
作者 宋会歌 刘美艳 +2 位作者 董楠 张子沛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55-359,共5页
花色苷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天然水溶性酚类色素,具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类优良的功能性食品着色剂。花色苷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易受环境因素(光、热、活性氧等)的影响而发生降解褪色,不稳定性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方面。通过查阅... 花色苷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天然水溶性酚类色素,具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类优良的功能性食品着色剂。花色苷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易受环境因素(光、热、活性氧等)的影响而发生降解褪色,不稳定性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方面。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花色苷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动力学及受不同因素调控的降解机制(光降解、热降解、氧化降解、肠道菌群降解机制等),同时提出有关花色苷降解新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食品加工中花色苷的稳定化控制提供有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降解动力学 降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不同粗粮粉面包的营养、质构特性、风味化合物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中爱 董楠 +7 位作者 陈朝军 李俊 刘嘉 陈超 吕都 王辉 唐健波 刘永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7,32,共8页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分别添加一定量马铃薯全粉、荞麦粉、薏苡粉、燕麦粉制作粗粮面包,以氨基酸组成、质构、色泽、风味为评价指标,分析粗粮面包营养特性(主要是游离氨基酸含量)、质构特性、色泽变化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特征,同时以普...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分别添加一定量马铃薯全粉、荞麦粉、薏苡粉、燕麦粉制作粗粮面包,以氨基酸组成、质构、色泽、风味为评价指标,分析粗粮面包营养特性(主要是游离氨基酸含量)、质构特性、色泽变化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特征,同时以普通面粉面包为对照。结果表明:从质构特性来看,粗粮粉添加量不应超过12%;除薏苡组外,其余组的氨基酸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粗粮组面包风味较对照组浓郁,风味物质的总量和种类均高于对照组;添加粗粮粉制作的面包会产生一些特别的风味物质,如壬醇、3-甲基十五烷、十八烷、植烷、3-甲基丁酸、2,6-二甲基吡嗪等。因此,添加适量的粗粮粉既能丰富面包的营养,又能产生浓郁的风味物质,而对面包色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粮面包 质构特性 游离氨基酸 色差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彩色马铃薯中维生素C含量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辉 刘辉 +7 位作者 刘嘉 吕都 李俊 陈朝军 董楠 唐健波 陈中爱 刘永翔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彩色马铃薯黑美人、红宝石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样品采用2%草酸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0.05 mol/L,pH2.5的磷酸-甲醇(90∶10)缓冲液为流动相,通过C_(18)色谱柱分离,采用紫外检测器,在245 nm波长下测...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彩色马铃薯黑美人、红宝石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样品采用2%草酸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0.05 mol/L,pH2.5的磷酸-甲醇(90∶10)缓冲液为流动相,通过C_(18)色谱柱分离,采用紫外检测器,在245 nm波长下测定维生素C的吸光值,将吸光值与标准品进行比较,保留时间可以对其进行定性,以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0.02 g/L^0.1 g/L,检出限为0.002 g/L,线性回归方程为yb=5 622 000x+69 538,相关系数为0.999 9。通过回收实验,黑美人与红宝石马铃薯V_C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7.61%~99.81%,97.28%~99.8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0%、1.0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碘滴定法分别测定黑美人中V_C含量分别为(21.27±0.19)、(19.92±0.13)、(23.31±0.11)mg/100 g,红宝石中V_C含量分别为(18.28±0.19)、(17.68±0.14)、(21.76±0.09)mg/100 g。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测结果相比较(黑美人21.73 mg/100 g;红宝石18.74 mg/100 g),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获得结果更准确可靠。本研究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快速、灵敏、准确、稳定的对彩色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进行测定,同时适用于其它同类果蔬(草莓、刺梨、青菜等)中V_C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黑美人土豆 红宝石土豆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楠 刘晨 +3 位作者 徐成刚 王雪洁 刘务玲 刘园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4-89,共6页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之一,能产生强烈毒素并引起多种畜禽疾病。目前,包括O157∶H7在内的STEC所引起的感染在多个国家暴发与流行,给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为了系统了解STEC的检测方法,论文就传统检测...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之一,能产生强烈毒素并引起多种畜禽疾病。目前,包括O157∶H7在内的STEC所引起的感染在多个国家暴发与流行,给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为了系统了解STEC的检测方法,论文就传统检测方法、免疫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诸如山梨醇麦康凯琼脂法、MUG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及其他各种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志贺毒素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机械法制备叶蜡石基复合钛白粉体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严俊 董楠 +2 位作者 方伟 邵佳明 盛嘉伟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9,共3页
以叶腊石微粉为基核材料、金红石型钛白粉为包覆基质,利用内核化学表面改性与机械研磨的协同效应,实现叶腊石/钛白粉的核壳包覆结构,进而得到新型的复合钛白粉体。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能量分析光谱(EDX)﹑白度及遮盖力测试结果表明... 以叶腊石微粉为基核材料、金红石型钛白粉为包覆基质,利用内核化学表面改性与机械研磨的协同效应,实现叶腊石/钛白粉的核壳包覆结构,进而得到新型的复合钛白粉体。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能量分析光谱(EDX)﹑白度及遮盖力测试结果表明:钛白粉与叶腊石基质达到较好的包覆,复合粉体可实现颜料级钛白粉的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腊石 酸洗 化学机械法 核壳结构 复合钛白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G胶束增溶姜黄素在果汁中的热及贮藏稳定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丽 刘嘉 +2 位作者 董楠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74,共4页
聚合物胶束是一个良好的疏水性增溶物质及靶向运输平台。研究表明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OSG)能够形成壳核结构的胶束,并对脂溶性的姜黄素具有很好的增溶作用。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和方法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文中探究了OSG... 聚合物胶束是一个良好的疏水性增溶物质及靶向运输平台。研究表明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OSG)能够形成壳核结构的胶束,并对脂溶性的姜黄素具有很好的增溶作用。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和方法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文中探究了OSG胶束增溶的姜黄素在果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或降解情况)。结果表明:添加于果汁体系中的OSG胶束增溶的姜黄素,其稳定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70~90℃),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不同果汁体系中的稳定性顺序为:木瓜汁〉菠萝汁〉哈密瓜汁。添加于果汁体系中的OSG胶束增溶的姜黄素,其冷藏(4℃)贮藏稳定性明显高于常温(25℃)贮藏稳定性,前者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而后者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定性 储藏稳定性 降解 聚合物胶束 姜黄素 β-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9
作者 孙金辉 王微 董楠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8-40,44,共4页
紫薯花色苷是从紫薯块根或茎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花青素类红色素,稳定性良好,且具有抗氧化、抗突变、保护肝脏、降血糖及抗炎症反应等功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紫薯花色苷的组成结构、稳定性、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化妆品等... 紫薯花色苷是从紫薯块根或茎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花青素类红色素,稳定性良好,且具有抗氧化、抗突变、保护肝脏、降血糖及抗炎症反应等功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紫薯花色苷的组成结构、稳定性、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的应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花色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素食肠加工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俊 刘辉 +7 位作者 王辉 陈中爱 吕都 唐健波 陈朝军 董楠 刘永翔 刘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135,142,共6页
以马铃薯为原料,制备马铃薯素食肠。通过控制薯泥和薯粉比例、马铃薯素食肠蒸制时间、辅料添加量进行实验,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马铃薯素食肠配方。实验结果显示:马铃薯素食肠较优蒸制时间为25... 以马铃薯为原料,制备马铃薯素食肠。通过控制薯泥和薯粉比例、马铃薯素食肠蒸制时间、辅料添加量进行实验,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马铃薯素食肠配方。实验结果显示:马铃薯素食肠较优蒸制时间为25 min,最佳配方为:马铃薯(薯泥∶薯粉=4∶1),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3%,玉米淀粉添加量12%,木薯醋酸酯淀粉添加量5%,鸡蛋添加量6%,其中鸡蛋(p<0.01)、大豆分离蛋白(p<0.01)、木薯醋酸酯淀粉添加量(p<0.05)对马铃薯素食肠感官品质具有显著影响,由回归方程预测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的理论值为(42.0±0.3)分,生产验证得到感官评分为41.3分。验证实验显示,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马铃薯素食肠口感较好,食用方便,可以作为工业化生产的基本加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素食肠 响应面法 加工工艺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