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掺杂碳纳米纤维负载Co-N-C纳米片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反应
1
作者 董梦娇 徐洋洋 +3 位作者 李净珊 叶仪鹏 李秉芯 陈昊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6-192,共7页
构建低成本、高性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对促进燃料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溶剂热反应法,在纳米纤维上负载Co(OH)_(2)纳米片,并以之为硬模板转化为ZIF-67纳米片,接着采用高温热处理法,获得氮掺杂碳纳米纤维(NCNF... 构建低成本、高性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对促进燃料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溶剂热反应法,在纳米纤维上负载Co(OH)_(2)纳米片,并以之为硬模板转化为ZIF-67纳米片,接着采用高温热处理法,获得氮掺杂碳纳米纤维(NCNF)负载Co-N-C纳米片(Co-NS)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基于高导电的NCNF、丰富的Co-N-C活性物种和纳米片阵列结构优势,NCNF/Co-NS催化剂具有极好的氧还原(ORR)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在0.1 mol/L KOH溶液中,NCNF/Co-NS催化剂的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分别为0.9 V vs.RHE和0.83 V vs.RHE,可与Pt/C(0.92 V vs.RHE,0.85 V vs.RHE)媲美,并表现出远高于Pt/C的电化学稳定性和耐甲醇性能,使其在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氮掺杂碳纳米纤维 钴-氮-碳 静电纺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9)S_(8)纳米片包覆静电纺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研究
2
作者 李净珊 徐洋洋 +3 位作者 马玉晗 董梦娇 李秉芯 陈昊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104,共8页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含均苯三甲酸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结合水热法和高温焙烧法,在碳纳米纤维上制备了具有纳米片阵列的硫化钴/碳纳米纤维(Co_(9)S_(8)/CNFs)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电...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含均苯三甲酸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结合水热法和高温焙烧法,在碳纳米纤维上制备了具有纳米片阵列的硫化钴/碳纳米纤维(Co_(9)S_(8)/CNFs)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Co_(9)S_(8)/CNFs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组成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AN纳米纤维中的均苯三甲酸不仅为纳米片阵列的有序生长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避免了纳米片的团聚和堆积,同时有利于纳米片阵列的形成和结构稳定性,防止其在高温碳化过程中的结构坍塌;不含均苯三甲酸的纤维上的纳米片易团聚成花,高温焙烧后结构坍塌。硫化钴的高赝电容、碳纳米纤维的高导电性和独特的纳米片阵列结构,使Co_(9)S_(8)/CNF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Co_(9)S_(8)/CNFs作为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1A/g条件下的比电容为481.6F/g,大于不含均苯三甲酸的电极材料(277.5F/g),在电流密度10A/g条件下连续充放电循环5000次,比电容保留率为97.3%。以Co_(9)S_(8)/CNFs为正极,活性炭(AC)为负极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Co_(9)S_(8)/CNFs//AC在电流密度1A/g条件下比电容为108.9F/g,功率密度为756.8W/kg,能量密度可达34.1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碳纳米纤维 硫化钴 纳米片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RF算法的服装3D人体特征点识别 被引量:3
3
作者 董梦娇 袁晔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4,共8页
针对服装大规模量身定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主要研究3D服装人体的特征点识别,故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URF算法的服装3D人体特征点识别算法.首先将处理后的3D人体点云图像转换为人体深度图像,其次由SURF算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人体... 针对服装大规模量身定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主要研究3D服装人体的特征点识别,故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URF算法的服装3D人体特征点识别算法.首先将处理后的3D人体点云图像转换为人体深度图像,其次由SURF算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人体特征点识别;然后通过样条拟合对识别得到的特征点进行拟合,进而得到3D人体特征线,即人体轮廓线,并测量人体尺寸数据.最后,将本文算法测量数据与标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计算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于各类3D扫描人体模型均具有不错的识别效果以及测量结果,为后续的3D服装数字化造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图像 SURF算法 服装3D人体 特征点识别 样条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金属盐对茶黄素染色棉布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焱 董梦娇 +2 位作者 陈友泽 庄心群 郑德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72-175,共4页
以三氯化铁、硝酸铝、四氯化钛、氯化锂、氯化镍、氯化钴等6种金属盐作为媒染剂,研究茶黄素在棉织布上的媒染性能,通过染色棉布的色深K/S值、褪色牢度及其力学性能变化,确定媒染剂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染色pH等优化工艺条件。结... 以三氯化铁、硝酸铝、四氯化钛、氯化锂、氯化镍、氯化钴等6种金属盐作为媒染剂,研究茶黄素在棉织布上的媒染性能,通过染色棉布的色深K/S值、褪色牢度及其力学性能变化,确定媒染剂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染色pH等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除氯化锂外其他5种金属盐均在不同程度上优化茶黄素的染色效果,优化媒染条件:氯化钴浓度6 g/L、温度30℃、时间80 min和pH 5;硝酸铝浓度1 g/L、温度50℃、时间30 min和pH10;氯化镍浓度4 g/L、温度80℃、时间80 min和pH5;四氯化钛浓度4 g/L、温度40℃、时间80 min和pH10;三氯化铁浓度1 g/L、温度80℃、时间80 min和pH7。此外,金属盐作为媒染剂媒染样品的强度及韧性均有一定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金属盐 棉布 K/S值 褪色牢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金属盐与茶褐素同浴媒染棉布的研究
5
作者 何焱 董梦娇 +2 位作者 刘斌 蔡宗仁 郑德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952-956,共5页
用茶褐素与金属盐同浴媒染棉织物,根据染色样品的色深K/S值、水洗褪色牢度和力学性能变化,研究氯化锆、三氯化铁、氯化镍、四氯化钛、氯化镉、氯化锂、硝酸铝、氯化钴等8种金属盐对茶褐素染色棉布效果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优化金属盐浓... 用茶褐素与金属盐同浴媒染棉织物,根据染色样品的色深K/S值、水洗褪色牢度和力学性能变化,研究氯化锆、三氯化铁、氯化镍、四氯化钛、氯化镉、氯化锂、硝酸铝、氯化钴等8种金属盐对茶褐素染色棉布效果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优化金属盐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和处理pH值等条件。结果表明,氯化锂和氯化镍在茶褐素染色过程中媒染效果较差,其他6种金属盐在茶褐素染色棉布过程中效果不同。优化条件分别为三氯化铁浓度6 g·L^-1,温度30℃,时间40 min,pH值7;硝酸铝浓度2 g·L^-1,温度40℃,时间40 min,pH值10;氯化镉浓度3 g·L^-1,温度80℃,时间60 min和pH值4;四氯化钛浓度3 g·L^-1,温度30℃,时间30 min,pH值6;氯化锆浓度3 g·L^-1,温度30℃,时间50 min,pH值5;氯化钴浓度3 g·L^-1,温度80℃,时间50 min,pH值4。三氯化铁媒染可以降低样品的断裂强度,钛盐和铝盐媒染可提升样品的断裂强度,其他金属盐处理后断裂强度变化不显著,经金属盐处理的样品的断裂伸长率均有一定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褐素 棉布 金属盐 K/S值 水洗褪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