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内外海参自然资源、养殖状况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31
- 1
-
-
作者
张春云
王印庚
荣小军
孙惠玲
董树刚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出处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89-97,共9页
-
基金
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0 2 1 kchhh 44)
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0 2 2 1 1 0 1 1 4 )共同资助
-
文摘
海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黏多糖 ,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海参的几种重要商业品种的苗种培育在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相继获得成功。近年来 ,海参消费需求的逐步扩大导致世界范围内海参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 ,海参的人工养殖随之兴起。目前 ,国内海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养殖方式多种多样。然而养殖的过速发展和不规范运作也造成了如生态环境恶化、病害等诸多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海参的自然资源、种群分布 ,以及目前海参主要养殖品种的苗种培育和增养殖技术要点 ,就海参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关键词
海参
自然资源
养殖
病害
-
Keywords
Sea cucumber Resources Aquaculture Disease
-
分类号
S968.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海水养殖鱼类弧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2
- 2
-
-
作者
杨少丽
王印庚
董树刚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出处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83,共9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622070)
-
文摘
综述了由鳗弧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灿烂弧菌等弧菌引起的海水养殖鱼类弧菌病的典型症状、病原学、病理、检测技术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笔者对弧菌病的防治方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另外对弧菌病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
关键词
海水养殖
鱼病
弧菌病
检测技术
防治
-
Keywords
Mariculture Fish disease Vibriosi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
分类号
S94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青岛汇泉湾大叶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9
- 3
-
-
作者
刘志鸿
董树刚
牟海津
杨永杰
高明君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出处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27-32,共6页
-
文摘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青岛汇泉湾大叶藻种群内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共研究了6种酶,得到该种群多态位点的比例(P%)为56.52%,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L为1.3478,根据其中17个位点,25个等位基因得到平均杂合度的预期值He为0.2122,观测值Ho为0.3251,对其遗传偏离进行D测验表明,大叶藻的杂合度较高,属于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物种。
-
关键词
大叶藻
同工酶
等位酶分析
遗传多样性
海草
-
Keywords
Zostera marina Linn. Isozyme Allozyme analysis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Q949.2
[生物学—植物学]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营养盐和光照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5
- 4
-
-
作者
孙晓庆
董树刚
汤志宏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
出处
《南方水产》
2008年第1期1-9,共9页
-
基金
福建省908专项“福建省沙埕港海湾容量调查及数模与环境研究”(SC-HW-2005)
-
文摘
2006年4月在沙埕港湾口处网箱养殖区,研究营养盐和光照对浮游植物类群及其优势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小型浮游植物在100%自然光强下生长最快,微微型浮游植物在50%自然光强下生长最快。在各形态无机氮(N)、磷(P)营养盐存在的情况下,浮游植物会首先利用氨氮(NH4-N),但培养后期NH4-N加富组的浮游植物丰度低于亚硝酸盐(NO2-N)加富组和硝酸盐(NO3-N)加富组。营养盐加富在短期内引起浮游植物数量的快速增加,当营养盐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对浮游植物的生长不利,其抑制作用随浮游植物种类而异;随着营养盐消耗,浮游植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均下降。微、小型浮游植物丰度与NO3-N、N/P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5、0.521;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与磷酸盐(PO4-P)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30。
-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营养盐
光照
-
Keywords
phytoplankton
nutrients
illuminance
-
分类号
Q949.2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沙埕港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 5
-
-
作者
孙晓庆
董树刚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
出处
《南方水产》
2008年第3期48-57,共10页
-
基金
福建省908专项--福建省沙埕港海湾容量调查及数模与环境研究项目(SC-HW-2005)
-
文摘
依据2006年4月对福建北部沙埕港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研究和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次调查共出现浮游植物115种,种类以沿岸广温广盐性种为主,并呈现较为明显的亚热带海湾种群区系特征,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3113.24ind·L-1;水平分布上,呈内湾高于外湾的格局;垂直分布上,表层丰度略高,不同水层的分布梯度不明显;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别为2.390、2.650、0.726、0.306。应用PRIMER软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分析表明,沙埕港浮游植物群落分为内湾群落和外湾群落2大类群,且前者的异质性高于后者;影响主要差异的环境因子为溶解氧、pH、硝酸盐和硅酸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1%),相关系数为0.372;(pH、NH4、SiO4)是匹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最佳环境变量子集,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01。
-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丰度
多样性指数
群落结构
沙埕港
-
Keywords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diversity index
community structure
Shacheng Harbour
-
分类号
Q178.53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