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业文化遗产赋能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1
作者
董敏蕙
刘淑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14,共6页
高校美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之美能夯实高校美育的深厚底蕴,人文之美能强化高校美育的价值旨归,艺术之美能提升高校美育的实践效果。农业文化遗...
高校美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之美能夯实高校美育的深厚底蕴,人文之美能强化高校美育的价值旨归,艺术之美能提升高校美育的实践效果。农业文化遗产在赋能高校美育过程中面临着农耕美学资源融入不深,高校美育环境塑造亟待加强;农耕实践活动拓展不够,高校美育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农耕数字平台搭建不足,高校美育宣传场域尚待拓展;农耕治理效能转化不强,高校美育体制机制尚需健全的现实困境。农业文化遗产赋能新时代高校美育的路径是,挖掘农耕美学资源,营造“培养美”的环境氛围;拓展农耕实践活动,提升“阐释美”的教学效果;创设农耕数字平台,构建“探索美”的宣传矩阵;弘扬农耕治理智慧,优化“衡量美”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农业文化遗产
高校美育
农耕
美学资源
实践活动
数字平台
农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文化遗产赋能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1
作者
董敏蕙
刘淑兰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14,共6页
基金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文旅融合视域下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研究——以福建为例”(项目编号:FJ2022XZB074)的研究成果。
文摘
高校美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之美能夯实高校美育的深厚底蕴,人文之美能强化高校美育的价值旨归,艺术之美能提升高校美育的实践效果。农业文化遗产在赋能高校美育过程中面临着农耕美学资源融入不深,高校美育环境塑造亟待加强;农耕实践活动拓展不够,高校美育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农耕数字平台搭建不足,高校美育宣传场域尚待拓展;农耕治理效能转化不强,高校美育体制机制尚需健全的现实困境。农业文化遗产赋能新时代高校美育的路径是,挖掘农耕美学资源,营造“培养美”的环境氛围;拓展农耕实践活动,提升“阐释美”的教学效果;创设农耕数字平台,构建“探索美”的宣传矩阵;弘扬农耕治理智慧,优化“衡量美”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新时代
农业文化遗产
高校美育
农耕
美学资源
实践活动
数字平台
农耕治理
Keywords
the new era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college aesthetic education
agriculture
aesthetic resources
practice activities
digital platform
agricultural governance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业文化遗产赋能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董敏蕙
刘淑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