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阴香籽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董振浩 刘光斌 +3 位作者 赵晓霞 柳恒饶 黄忠 卢双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3,共4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阴香籽油的提取工艺条件。得到阴香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9,提取时间15 min,超声功率105 W。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阴香籽油提取率为59.51%。
关键词 阴香籽油 超声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香籽油超声提取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振浩 刘光斌 +5 位作者 赵晓霞 柳恒饶 刘苑秋 黄忠 胡冬南 戴润英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5-60,共6页
研究了阴香籽油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阴香籽油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105 W、提取时间15 min、料液比(种籽质量与提取溶剂体积比)1∶20,阴香籽油的提取率为58.99%;阴香... 研究了阴香籽油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阴香籽油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105 W、提取时间15 min、料液比(种籽质量与提取溶剂体积比)1∶20,阴香籽油的提取率为58.99%;阴香籽油各项理化性质测定结果,酸值25.42 mg KOH/g、碘值3.85 g I2/l00 g、皂化值282 mg KOH/g、折光率1.450 5;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有癸酸(10.38%)、月桂酸(84.21%)、十四碳酸(1.38%)、棕榈酸(0.47%)、油酸(1.48%)、亚油酸(0.91%)、亚麻酸(0.39%)、棕榈油酸(0.012%)、硬脂酸(0.090%)、花生酸(0.046%)等10种脂肪酸组成;脂肪酸的碳链长度在C10-C20之间,其中C12-C20的脂肪酸占89.62%,亚麻酸质量分数为0.39%,小于12%,而且不含十八碳四烯酸;阴香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质量分数符合制备生物柴油的标准。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阴香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油醇物质的量比1∶6、KOH催化剂1.0%、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转化率为96.38%,并且测定的阴香籽油生物柴油的各项指标,接近我国0#柴油、GB/T 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阴香籽油生物柴油是一种安全、绿色的生物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香籽油 超声提取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油脂的提取、理化性质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光斌 赵晓霞 +6 位作者 胡冬南 刘苑秋 黄长干 黄忠 杜天真 熊春兰 董振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4,共6页
研究了无患子油脂的提取条件、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油脂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体积与种籽质量比5∶1,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70℃,无患子得油率为42.0%;无患子油脂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 研究了无患子油脂的提取条件、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油脂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体积与种籽质量比5∶1,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70℃,无患子得油率为42.0%;无患子油脂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山嵛酸、芥子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91.85%,其主要理化性质为酸值:4.1 mg KOH/g、皂化值:184.83 mg KOH/g、碘值:110.16 gI2/100 g、折光率:1.480 8,脂肪酸组成、质量分数及理化性质等符合生物柴油标准。应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无患子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油醇物质的量比1∶6、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转化率为93.6%。并对无患子生物柴油性能进行了检测,它与0#柴油、国标GB/T 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相接近,它是一种理想的0#柴油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油 提取 理化性质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制备工艺 被引量:17
4
作者 柳恒饶 刘光斌 +4 位作者 李林检 刘苑秋 彭山青 胡冬南 董振浩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9,共7页
晚松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笔者以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温度(A)、含水率(B)、颗粒平均直径(C)、压力(D)4个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密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得到了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取... 晚松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笔者以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温度(A)、含水率(B)、颗粒平均直径(C)、压力(D)4个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密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得到了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取极大值时所对应的较佳制备工艺,并验证在此制备工艺下的抗碎强度是否达到要求。结果表明:温度、含水率、颗粒平均直径、压力4个因素对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密度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交互项AB、AC、BC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因素都是通过对晚松颗粒的流动性产生影响,进而对成型燃料密度产生交互作用。晚松生物质成型燃料密度取极大值时对应的较佳工艺为:温度131℃,含水率10.42%,颗粒平均直径1.0 mm,压力65 MPa;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成型燃料平均密度约为1.02 g/cm3,平均抗碎强度为98.86%,达到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松 生物质成型燃料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