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纹船卵溞的盐度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成浩 赵文 +2 位作者 魏杰 董显坤 左镓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8-273,共6页
为了阐明壳纹船卵溞Scapholeberis kingi Sars的盐度适应性,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壳纹船卵溞的形态特征、分布、急性盐度耐受性,以及(25±1)℃恒温条件下盐度对其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纹船卵溞在淡... 为了阐明壳纹船卵溞Scapholeberis kingi Sars的盐度适应性,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壳纹船卵溞的形态特征、分布、急性盐度耐受性,以及(25±1)℃恒温条件下盐度对其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纹船卵溞在淡水河流、池沼和湖泊水库分布较广;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盐度对壳纹船卵溞的24、48 h的半致死盐度(LC50)分别为3.35和2.27,安全盐度为0.31;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壳纹船卵溞在0.5盐度组表现出最高存活率和最长寿命,其寿命显著高于1.5、2.0盐度组(P<0.05),体长增长率在1.5盐度组最高且1.0、1.5盐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盐度组(P<0.05),初次产幼数在1.0盐度组最大且显著高于2.0盐度组(P<0.05),总生殖量在1.0盐度组最大且对照组、0.5、1.0盐度组均显著高于1.5和2.0盐度组(P<0.05),溞净增殖量、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世代周期均在0.5和1.0盐度组较高,总体高于或接近对照组(P>0.05),而1.5和2.0盐度组各项种群增长参数均较低。研究表明,壳纹船卵溞对盐度的耐受性较低,盐度适当升高(0.5~1.0)可促进其生长和生殖,壳纹船卵溞对盐度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作为受试生物用以指示和监测海水侵蚀、淡水污染和盐碱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纹船卵溞 盐度 存活率 半致死盐度 种群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绿藻门盘星藻形态及分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文 王珊 +4 位作者 魏杰 尹东鹏 董成浩 王哲 李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7-445,共9页
为探究北京市五大水系的水生生物多样性,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2019年对北京市潮白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和蓟运河五大水系中绿藻门盘星藻属Pediastrum Myren的种类形态与分类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鉴... 为探究北京市五大水系的水生生物多样性,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2019年对北京市潮白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和蓟运河五大水系中绿藻门盘星藻属Pediastrum Myren的种类形态与分类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绿藻门盘星藻属的单角盘星藻、斯氏盘星藻、卵形盘星藻、具孔盘星藻、二角盘星藻、双射盘星藻、缢缩盘星藻、整齐盘星藻、短棘盘星藻和四角盘星藻共10个种,单角盘星藻具孔变种、单角盘星藻颗粒变种、单角盘星藻对突变种、单角盘星藻粒刺变种、二角盘星藻纤细变种、二角盘星藻圆形变种、二角盘星藻山西变种、二角盘星藻网状变种、二角盘星藻真实变种、二角盘星藻大孔变种、二角盘星藻皱褶变种、短棘盘星藻长角变种、短棘盘星藻短角变种、短棘盘星藻镊尖变种、短棘盘星藻颗粒变种、短棘盘星藻穿孔变种、短棘盘星藻波缘变种、整齐盘星藻小齿变种、整齐盘星藻具孔变种和四角盘星藻四齿变种共计20个变种;从外层细胞的形态和角突数、是否有穿孔、细胞壁上是否有颗粒和棘刺等方面描述了盘星藻属各种和亚种的形态特征,并列出其分布水体,建立了原色图谱和分类检索表。研究表明,北京市盘星藻属有10个种20个变种,其中有20个原种或变种是北京市新记录的盘星藻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星藻属 分类 形态 变种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金海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哲 赵文 +5 位作者 魏杰 李博 时晓 王天宇 董成浩 尹东鹏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3,共6页
为了解南水北调北京后金海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富营养化现状,分别于2017年5、9月和2018年5、9月对金海湖展开水质及浮游生物综合调查。结果表明,金海湖属硅藻-蓝藻型水库,水型为CNaⅠ型:检出浮游植物8门111种(变种),平均密度为4.10... 为了解南水北调北京后金海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富营养化现状,分别于2017年5、9月和2018年5、9月对金海湖展开水质及浮游生物综合调查。结果表明,金海湖属硅藻-蓝藻型水库,水型为CNaⅠ型:检出浮游植物8门111种(变种),平均密度为4.10×10^6ind/L,生物量为6.68mg/L,多样性指数H′为2.94±0.53,均匀度J为0.73±0.37;检出浮游动物56属97种,平均密度为1453ind/L,生物量为0.70mg/L,H′为3.07±0.09,J为0.64±0.08。4次均为优势种的有尖脆杆藻(Fragilaria acus)、小单环栉毛虫(Didinium balbianii)、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简单前翼轮虫(Proales simplex)。划分出27个浮游植物功能群,代表性功能群变化:2017年春(D/lM/LO/P/E)、秋(D/T/J/TC/NA),2018年春(D/P/J/NA)、秋(D/T/NA/S1/N)。TLI指数为43.57,属于中营养型。金海湖鱼产力为350.3kg/hm2,全库最大鱼产力为2.3×10^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海湖 浮游生物 功能群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鱼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股份合作制影响土地非农化的机制——基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实证经验
4
作者 董成浩 刘伟瑛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0期162-166,共5页
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引领中国土地变迁发展的重大战略,显著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但也伴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城乡空间破碎等一系列弊病。本文通过时序主成分分析以及多元回归法解析影响南海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因素,得出结论... 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引领中国土地变迁发展的重大战略,显著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但也伴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城乡空间破碎等一系列弊病。本文通过时序主成分分析以及多元回归法解析影响南海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因素,得出结论:经济发展使得工业建设用地增多,耕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在特殊的土地制度下,比较利益驱使个体追求高收入,导致耕地向能够获得比农业收入更丰厚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探究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影响机制,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合理安排土地资源配置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化 时序主成分分析法 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透明溞生长、生殖和形态可塑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左镓琪 赵文 +3 位作者 魏杰 董成浩 崔竞丹 杨板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6-451,共6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温度对透明溞生长、生殖及其形态可塑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15~27℃温度内,透明溞存活率27℃时最低,为0%,21℃时最高,为80%,15℃时较低,为60%。随温度升高透明溞的产前发育期缩短2~6 d,寿命缩短2~34 d,内禀...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温度对透明溞生长、生殖及其形态可塑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15~27℃温度内,透明溞存活率27℃时最低,为0%,21℃时最高,为80%,15℃时较低,为60%。随温度升高透明溞的产前发育期缩短2~6 d,寿命缩短2~34 d,内禀增长率增加,24℃时达到最高,为0.47 d^(-1),15℃时最低,为0.23 d^(-1)。15℃组透明溞个体全长普遍大于其他组全长0.03~0.13 mm;平均壳刺长最短;壳刺长度与全长比值最小,体长最长,体型最大。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生长时期的透明溞壳刺长随生长变化不大,头盔逐渐钝圆。透明溞最适生存温度为21℃,最适繁殖温度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溞 温度 生长 生殖 形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