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胺纳米管在阳极氧化铝模板中电聚合的生长机理 被引量:15
1
作者 董平 周剑章 +6 位作者 席燕燕 蔡成东 张彦 邹旭东 黄怀国 吴玲玲 林仲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458,共5页
利用阶跃电位、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应用金属电沉积理论,研究聚苯胺纳米管在阳极氧化铝模板(AAO)内电聚合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电聚合初始,苯胺二维非扩散控制的瞬时成核生长形成聚苯胺晶胞链段单层,单层形成以后,聚苯胺的生长过程变... 利用阶跃电位、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应用金属电沉积理论,研究聚苯胺纳米管在阳极氧化铝模板(AAO)内电聚合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电聚合初始,苯胺二维非扩散控制的瞬时成核生长形成聚苯胺晶胞链段单层,单层形成以后,聚苯胺的生长过程变为线性扩散控制.XRD实验进一步证实电聚合的聚苯胺同时包含结晶相和无定型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纳米管 阳极氧化铝模板 电聚合技术 生长机理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被引量:87
2
作者 董平 陈征宙 秦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4-207,共4页
介绍了适用于软土地基的一种新型复合桩———砼芯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和施工工艺 ,并在上海、江阴两地试桩和实际工程应用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桩竖向承载力的发挥机理、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研究表明 :砼芯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便、单桩... 介绍了适用于软土地基的一种新型复合桩———砼芯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和施工工艺 ,并在上海、江阴两地试桩和实际工程应用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桩竖向承载力的发挥机理、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研究表明 :砼芯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便、单桩承载力高、沉降量小、造价低廉 ,且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水泥土 搅拌桩 竖向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普适服务的一体化网络研究 被引量:59
3
作者 董平 秦雅娟 张宏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9-606,共8页
现有信息网络的原创模式基本上是多种网络完成多种服务,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信息网络存在的严重弊端,必须创建新的网络体系基础理论.本文在归纳总结、分析研究传统各种信息网络交换路由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引入接入标识和交换路由标识... 现有信息网络的原创模式基本上是多种网络完成多种服务,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信息网络存在的严重弊端,必须创建新的网络体系基础理论.本文在归纳总结、分析研究传统各种信息网络交换路由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引入接入标识和交换路由标识,创建接入标识与交换路由标识的分离聚合映射理论,建立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下的广义交换路由理论与机制,从而形成一体化网络模型与理论,在有效保证移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解决了异质异构网络的一体化问题;构建了一体化网络与现有网络的过渡方案与机制,保证了传统网络到新网络的平滑过渡;给出了一体化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并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一体化网络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路由标识 标识映射 广义交换路由理论 一体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煤粉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董平 单忠健 李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6-349,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经超细化处理后表面润湿性的变化,利用德国产的接触角自动测量仪(OperatingmanualDCAT21)对所制的5种不同变质程度的超细煤粉进行了接触角的测定.测试结果表明,虽然各煤样的变质程度和平均粒径各不相同,但超细... 为了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经超细化处理后表面润湿性的变化,利用德国产的接触角自动测量仪(OperatingmanualDCAT21)对所制的5种不同变质程度的超细煤粉进行了接触角的测定.测试结果表明,虽然各煤样的变质程度和平均粒径各不相同,但超细化粉碎后,表面润湿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变质程度的超细煤粉表面都变成了强疏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煤粉 表面润湿性 变质程度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董平 秦然 陈征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4-348,共5页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是适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新型复合桩,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在静载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该桩在竖向荷载下的力学性状,包括桩土和拉内外芯应力比,荷载的传递,桩侧塑...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是适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新型复合桩,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在静载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该桩在竖向荷载下的力学性状,包括桩土和拉内外芯应力比,荷载的传递,桩侧塑性区分布以及沉降特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 复合桩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荷载试验评价孔底岩基强度和承载力的方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董平 曹健 姜永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2-95,共4页
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可以求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由强度指数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换算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进而可计算出岩基承载力。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点荷载试验评价人工挖孔桩底岩基强度和承载力的方法,并与岩基载荷试验... 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可以求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由强度指数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换算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进而可计算出岩基承载力。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点荷载试验评价人工挖孔桩底岩基强度和承载力的方法,并与岩基载荷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荷载强度试验 点荷载强度 岩基承载力 单轴抗压强度 嵌岩人工挖孔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互联网移动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董平 杨冬 +1 位作者 秦雅娟 张宏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16-1922,共7页
传统互联网以'固定、有线'为主的连通方式,难以适应新的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一代互联网移动管理机制——标识分离映射机制ISMS,详细介绍了ISMS的基本理论和协议流程,并与移动IPv6协议进行了性能分析和对比... 传统互联网以'固定、有线'为主的连通方式,难以适应新的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一代互联网移动管理机制——标识分离映射机制ISMS,详细介绍了ISMS的基本理论和协议流程,并与移动IPv6协议进行了性能分析和对比.ISMS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移动管理机制,其切换管理和位置管理均由网络完成,能够满足新一代互联网移动管理机制在快速切换、路由优化、可扩展、可控可管、保护位置隐私、安全性和降低无线链路开销等方面的需求.理论分析表明ISMS的网络层面平均切换时延远小于移动IPv6的平均切换时延,能够有效支持绝大部分实时应用.原型系统的实现和验证进一步说明了ISMS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互联网 移动管理 标识分离映射机制 移动IPV6 一体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环焊接残余应力的中子衍射测试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董平 王虹 +3 位作者 李建 孙光爱 廖哲 杨江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55-2260,共6页
利用稳态堆上的中子衍射应力谱仪开展了铍环激光焊接后的残余应力测试。先进行铍材中子衍射应力测试的参数及其优化研究,在固定堆功率、衍射晶面和规范体积的条件下,选取测试时间分别为600s和6 000s进行铍环上同一点的中子衍射峰的重复... 利用稳态堆上的中子衍射应力谱仪开展了铍环激光焊接后的残余应力测试。先进行铍材中子衍射应力测试的参数及其优化研究,在固定堆功率、衍射晶面和规范体积的条件下,选取测试时间分别为600s和6 000s进行铍环上同一点的中子衍射峰的重复性测试,结果表明,后者测试铍材应变的统计误差仅为前者的1/3,其标准偏差约为1.10×10-5。取后者测试时间作为优化参数,对铍环焊缝附近轴向应变和环向应变方向的中子衍射峰进行测试,获得两个方向的残余应变分布,进一步计算出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对铍环激光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将有限元计算得到的铍环焊缝附近中间壁厚处的残余应力和应变与中子衍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分布规律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环 激光焊接 中子衍射应力测试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胀理论的嵌岩桩嵌岩段荷载传递法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董平 秦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结合桩岩作用的剪滑扩张规律,建立了适于弱质岩石嵌岩桩嵌岩段的荷载传递函数及相应的解析解。从理论上较好解释了桩端阻力随嵌岩比H/D的变化关系,分析了桩侧岩壁性质、桩端岩性等因素对单桩沉降与桩端阻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关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 嵌岩桩 荷载传递 剪滑扩张理论 嵌岩比 剪胀理论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钾消解-钼锑抗光度法测定脱水污泥中的总磷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董平 矫健 张鑫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依据过硫酸钾消解-钼锑抗光度法原理,测定泥样总磷(TP)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过硫酸钾投加量和去离子水投加比例均对泥样总磷测定不产生显著影响;二者最佳组合水平为4 mL K2S2O8溶液和8 mL去离子水;吸取10~20 mL上清液稀释后,测定吸光度... 依据过硫酸钾消解-钼锑抗光度法原理,测定泥样总磷(TP)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过硫酸钾投加量和去离子水投加比例均对泥样总磷测定不产生显著影响;二者最佳组合水平为4 mL K2S2O8溶液和8 mL去离子水;吸取10~20 mL上清液稀释后,测定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中部附近;对12个泥样进行总磷测定,标准偏差为0.11%,精密度较好;泥样总磷含量总体均值μ置信区间范围(0.011 71,0.013 09)较小,准确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过硫酸钾 消解钼锑 抗光度法 脱水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干燥浮选精煤 被引量:15
11
作者 董平 高振森 +1 位作者 许占贤 李哲 《洁净煤技术》 CAS 1997年第1期22-24,共3页
探讨了微波干燥浮选精煤的原理,通过实验确定了影响微波干燥浮选精煤的主要因素:微波有效的输出功率;浮选精煤的外在水分;微波干燥的处理能力及干燥时间等。论证了以微波技术替代传统的火力干燥方法在选煤工业上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选煤 精煤 浮选 微波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柠檬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平 黄儒强 +1 位作者 曾庆孝 芮汉明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3年第5期40-41,共2页
以余甘子和柠檬为主要原料 ,研究了余甘子柠檬饮料的生产方法。利用饮料加工的基本理论探讨了该饮料的加工工艺 ,并对其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 ,采用该方法制作的余甘子柠檬饮料口味纯正 ,营养丰富 ,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余甘子 柠檬 饮料 加工工艺 质量控制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梯度对平板边界层转捩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平 颜培刚 +1 位作者 黄洪雁 冯国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7-532,共6页
为了研究温度梯度对边界层转捩的影响,在对有/无压力梯度的T3系列平板转捩实验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满意结果的基础上,对原型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以在平板边界层内形成不同温度梯度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大,转捩位置... 为了研究温度梯度对边界层转捩的影响,在对有/无压力梯度的T3系列平板转捩实验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满意结果的基础上,对原型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以在平板边界层内形成不同温度梯度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大,转捩位置向下游推延发生,平板相同位置边界层的形状参数和壁面切应力系数也相应大幅增高,边界层湍流脉动得到抑制,这是因为温度梯度形成的密度分层,湍流能量为了克服因为密度分层形成的法向浮力而被逐渐耗散,但是温度梯度对转捩影响与其它流动特性对转捩的影响相比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 压力梯度 密度梯度 边界层转捩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环电子束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平 陈裕泽 邹觉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9-213,共5页
采用ADINA/ADINAT对铍环电子束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结果表明 :铍环焊接过程中焊缝外表面最高温度达 2 73 4℃ ,内表面最高温度仅 3 78℃ ,位于外止口铍钚一侧 ;铍环电子束焊接后 ,在焊缝附近 2 0mm范围内焊接... 采用ADINA/ADINAT对铍环电子束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结果表明 :铍环焊接过程中焊缝外表面最高温度达 2 73 4℃ ,内表面最高温度仅 3 78℃ ,位于外止口铍钚一侧 ;铍环电子束焊接后 ,在焊缝附近 2 0mm范围内焊接残余应力较大 ,焊缝处于复杂的三维应力状态 ,焊缝根部的残余应力达到最大 ;内外止口铍环由于结构差异 ,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环 电子束焊接 温度场 应力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化污泥型煤抗压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平 张鑫 矫健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2期26-29,共4页
利用微波干燥脱水污泥制备型煤粘结剂,与粉煤混合压制成型煤。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成型压力、干化污泥含水率及添加比例对型煤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化的污泥型煤较粘土型煤的抗压强度大;成型压力、干化污泥含水率及添加比例均... 利用微波干燥脱水污泥制备型煤粘结剂,与粉煤混合压制成型煤。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成型压力、干化污泥含水率及添加比例对型煤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化的污泥型煤较粘土型煤的抗压强度大;成型压力、干化污泥含水率及添加比例均为型煤抗压强度的显著因素,各因素优化范围:成型压力为25~30 MPa,干化污泥水分为40%左右,干化污泥添加比例为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化污泥 型煤 粘结剂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VB混合编程的动力配煤优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平 李明菊 +1 位作者 王鹏 郭殿林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88,75,共5页
应用Matlab与VB编程工具相结合的手段开发了动力配煤优化模型软件系统。通过ActiveX机制实现Matlab与VB数据通信,利用VB编写配煤优化系统主界面,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设计配煤优化数学模型,从而实现在VB中调用Matlab。2个软件优点... 应用Matlab与VB编程工具相结合的手段开发了动力配煤优化模型软件系统。通过ActiveX机制实现Matlab与VB数据通信,利用VB编写配煤优化系统主界面,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设计配煤优化数学模型,从而实现在VB中调用Matlab。2个软件优点的结合,有效提高了程序的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动力配煤 ACTIVEX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man神经网络在动力配煤煤质预测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董平 陈彦杰 王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为了满足动力配煤数字化信息控制系统对配煤煤质在线预测的精度要求,利用E lman神经网络建立了动力配煤煤质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综合学习了各煤质指标内部以及和配比的关系,能够根据各参配煤种的Mad,Aad,Vad和对应的配比X,直接预测出配... 为了满足动力配煤数字化信息控制系统对配煤煤质在线预测的精度要求,利用E lman神经网络建立了动力配煤煤质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综合学习了各煤质指标内部以及和配比的关系,能够根据各参配煤种的Mad,Aad,Vad和对应的配比X,直接预测出配煤产品的Mad,Aad,Vad和Qnet,ad.采用置信区间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该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MAN神经网络 动力配煤 预测模型 数字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煤水煤浆流变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董平 吕玉庭 陈俊涛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49,共5页
利用不同变质程度超细煤粉进行超细煤水煤浆的成浆试验 ,研究了超细煤粉的粒度组成、制浆浓度和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对超细煤水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成浆特性有很大的区别。另外 ,还介绍了一种评价水煤浆分... 利用不同变质程度超细煤粉进行超细煤水煤浆的成浆试验 ,研究了超细煤粉的粒度组成、制浆浓度和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对超细煤水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成浆特性有很大的区别。另外 ,还介绍了一种评价水煤浆分散剂分散效果的方法———润湿热对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煤粉 超细煤水煤浆 流变特性 添加荆 润湿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an网络的动力配煤煤质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平 陈彦杰 王鹏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8,共4页
动力配煤的多种煤质指标与各组分单一煤种的煤质指标之间具有典型的非线性映射特征。Elman回归神经网络是一种典型的动态神经元网络,具有映射动态特征的功能,尤其具有高度的非线性映射能力。笔者利用Elman网络建立了动力配煤煤质预测模... 动力配煤的多种煤质指标与各组分单一煤种的煤质指标之间具有典型的非线性映射特征。Elman回归神经网络是一种典型的动态神经元网络,具有映射动态特征的功能,尤其具有高度的非线性映射能力。笔者利用Elman网络建立了动力配煤煤质预测模型,并以较好的预测效果实现了动力配煤煤质预测,从而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MAN 网络 动力配煤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动力配煤数学模型寻优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平 陈彦杰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4,共5页
根据用户对配煤煤质特性指标和燃烧特性指标的要求,笔者确立了非线性动力配煤优化模型,并详细研究了几种常用的寻优算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优化动力配煤数学模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穷举法准确但效率太低,而混合离散变量优... 根据用户对配煤煤质特性指标和燃烧特性指标的要求,笔者确立了非线性动力配煤优化模型,并详细研究了几种常用的寻优算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优化动力配煤数学模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穷举法准确但效率太低,而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MDOD)法只能局部优化并易陷入局优解;遗传算法鲁棒性强,具有较好的全局搜索性能;模拟退火算法简单、通用,具有很好的局部搜索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出一种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配煤 穷举法 MDOD法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