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w/Al-Li复合材料热挤压变形及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尚利 茅建富 +2 位作者 姜龙涛 崔约贤 杨德庄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热挤压的工艺方法成功地对压铸态SiCw/Al-Li-Cu-Mg-Zr复合材料进行二次加工,研究了挤压态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SiCw/Al-Li-Cu-Mg-Zr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热成形性能,挤压可... 采用热挤压的工艺方法成功地对压铸态SiCw/Al-Li-Cu-Mg-Zr复合材料进行二次加工,研究了挤压态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SiCw/Al-Li-Cu-Mg-Zr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热成形性能,挤压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基复合材料 热挤压 碳化硅晶须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器件的空间粉尘高速撞击效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尚利 刘海 +3 位作者 吕钢 李延伟 杨德庄 何世禹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文章利用静电加速器模拟研究了微小空间碎片及微流星体(空间粉尘)高速撞击镀膜石英玻璃、光学透镜和反射镜的撞击效应与累积损伤特性。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被撞击试样表面的损伤形式为不连续的点缺陷,可发现撞击坑、机械破裂、局部熔... 文章利用静电加速器模拟研究了微小空间碎片及微流星体(空间粉尘)高速撞击镀膜石英玻璃、光学透镜和反射镜的撞击效应与累积损伤特性。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被撞击试样表面的损伤形式为不连续的点缺陷,可发现撞击坑、机械破裂、局部熔化和粉尘微粒子附着;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显示,经粉尘累积撞击后,光学透镜的透射率和反射镜的反射率均发生较小程度的衰减;此外,借助于原位测试技术捕捉到了微小粒子高速撞击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和发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粉尘 光学器件 高速撞击 撞击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晶须和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时效行为 被引量:4
3
作者 董尚利 杨德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5-48,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碳化硅晶须(SiCw)和碳化硅颗粒(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w(p)/Al)时效行为的研究发展状况。主要包括碳化硅晶须与颗粒对基体时效硬化动力学、基体沉淀脱溶过程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以及影响S... 综述了近年来碳化硅晶须(SiCw)和碳化硅颗粒(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w(p)/Al)时效行为的研究发展状况。主要包括碳化硅晶须与颗粒对基体时效硬化动力学、基体沉淀脱溶过程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以及影响SiCw(p)/Al复合材料时效特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 复合材料 晶须 颗粒 时效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粉尘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尚利 李延伟 +2 位作者 吕钢 杨德庄 何世禹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年第4期339-345,共7页
文章在系统地总结空间粉尘(微小空间碎片和微流星体)探测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压电型探测器、半导体型探测器、电离型探测器、组合式探测器等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同时简要评述了空间粉尘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空间粉尘 微小空间碎片 微流星体 粉尘探测器 撞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w/Al-Li复合材料中界面无析出带的TEM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尚利 崔约贤 +2 位作者 茅建富 来忠红 杨德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465-465,共1页
SiCw/Al-Li复合材料中界面无析出带的TEM观察董尚利,崔约贤,茅建富,来忠红,杨德庄(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本文采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技术和暗场技术,研究了压铸法制备的15V... SiCw/Al-Li复合材料中界面无析出带的TEM观察董尚利,崔约贤,茅建富,来忠红,杨德庄(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本文采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技术和暗场技术,研究了压铸法制备的15Vol%SiCw/Al-2.18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铝镁合金基 复合材料 界面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w/Al-Li-Cu-Mg-Zr复合材料压铸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尚利 茅建富 +1 位作者 崔约贤 杨德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15,39,共4页
本文利用挤压铸造法成功制备了SiC_w/Al-Li-Cu-Mg-Zr复合材料。采用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复合材料样品中晶须分布均匀,各合金元素含量均... 本文利用挤压铸造法成功制备了SiC_w/Al-Li-Cu-Mg-Zr复合材料。采用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复合材料样品中晶须分布均匀,各合金元素含量均可控制在成分设计范围内。拉伸试验结果表明,SiC_w/Al-Li-Cu-Mg-Zr复合材料具有较优异的综合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晶须 压力铸造 金属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强化机制评述 被引量:4
7
作者 董尚利 杨德庄 江中浩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2000年第1期121-125,130,共6页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短纤维(包括短纤维、晶须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强化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比了几种强化理论的特点和适用性,同时指出每种强化机制的不足及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短纤维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对SiC_W/Al-Li-Cu-Mg-Zr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董尚利 姜龙涛 +2 位作者 茅建富 崔约贤 杨德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31,共4页
对挤压铸造法制备的SiC_w/Al-Li-Cu-Mg-Zr复合材料经190℃时效不同时间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该时效温度下的主要沉淀强化相为δ'相,第二强化相为s'相,复合材料中的高密度位错促进了δ'相的长大和s'相的... 对挤压铸造法制备的SiC_w/Al-Li-Cu-Mg-Zr复合材料经190℃时效不同时间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该时效温度下的主要沉淀强化相为δ'相,第二强化相为s'相,复合材料中的高密度位错促进了δ'相的长大和s'相的沉淀析出过程。时效对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而对复合材料拉伸断口的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基 复合材料 碳化硅晶须 时效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w/Al-Li-Cu-Mg-Zr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
9
作者 董尚利 茅建富 +1 位作者 崔约贤 杨德庄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33,共7页
研究了挤压铸造法制备的SiC_w/Al-Cu-Mg-Zr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SiC晶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复合材料中主要沉淀强化相为δ'相、S'相和δ'相,SiC_w与基体铝之间无明显的界面反应,界面附近... 研究了挤压铸造法制备的SiC_w/Al-Cu-Mg-Zr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SiC晶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复合材料中主要沉淀强化相为δ'相、S'相和δ'相,SiC_w与基体铝之间无明显的界面反应,界面附近存在δ'相的无沉淀析出带(PFZ)。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弹性模量,且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 复合材料 铝锂合金 碳化硅晶须 航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和离子辐照对镁稀土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董尚利 肖景东 +3 位作者 马超 吕钢 何世禹 韩恩厚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0年第1期54-58,6-7,共5页
文章研究了质子和离子(氮离子)辐照对镁稀土(Mg-Zn-Y-Zr)合金拉伸性能、表面硬度及拉伸变形断裂行为的影响。经能量为170keV,注量分别为5×1015/cm2、1×1016/cm2、2×1016/cm2、1×1017/cm2的质子或离子辐照后,合金的... 文章研究了质子和离子(氮离子)辐照对镁稀土(Mg-Zn-Y-Zr)合金拉伸性能、表面硬度及拉伸变形断裂行为的影响。经能量为170keV,注量分别为5×1015/cm2、1×1016/cm2、2×1016/cm2、1×1017/cm2的质子或离子辐照后,合金的拉伸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表明质子和离子辐照对Mg-Zn-Y-Zr合金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有限,这与辐照粒子(质子或离子)对合金的穿透深度浅有关。纳米显微硬度测试和扫描分析结果显示,经氮离子辐照后,Mg-Zn-Y-Zr合金被辐照面表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硬化,纳米显微硬度随着辐照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质子辐照的硬化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质子辐照 离子辐照 表面硬化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典型空天环境下动态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禹 王钊 +3 位作者 陆春 包建文 宋恩鹏 董尚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随着飞行器结构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用量的迅速增加,其应用范围从非主承力构件逐渐扩展到主承力构件,复合材料结构中的疲劳、低速冲击和高速撞击等动态力学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典型空天环境因素与... 随着飞行器结构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用量的迅速增加,其应用范围从非主承力构件逐渐扩展到主承力构件,复合材料结构中的疲劳、低速冲击和高速撞击等动态力学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典型空天环境因素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交互作用,重点探讨了其在疲劳、低速冲击和高速撞击载荷作用下的行为,简述了环境损伤与动态载荷耦合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空天飞行器上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环境损伤 动态力学行为 断裂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及钛合金表面耐磨热处理 被引量:29
12
作者 孙荣禄 郭立新 +1 位作者 董尚利 杨德庄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19,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为提高钛及钛合金表面耐磨性而采用的热处理表面改性技术,如渗氮、渗硼、离子注入、激光合金化等。讨论了每种工艺方法所获表面改性层的结构和性能特征及其适应范围。其中着重介绍了离子氮化和激光合金化工艺,比较了各自... 综述了近年来为提高钛及钛合金表面耐磨性而采用的热处理表面改性技术,如渗氮、渗硼、离子注入、激光合金化等。讨论了每种工艺方法所获表面改性层的结构和性能特征及其适应范围。其中着重介绍了离子氮化和激光合金化工艺,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耐磨性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飞行器用炭/双马复合材料环境损伤行为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禹 张志松 +3 位作者 王柏臣 包建文 郭扬 董尚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5-168,共4页
近年来先进复合材料已经成为航空航天结构的基本材料之一。为满足航空业对高性能低成本制备工艺技术和减重方面的高要求,先进复合材料以其相对密度小、质损率低、比强度比模量高、耐高温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耐疲劳性能优越等独特优... 近年来先进复合材料已经成为航空航天结构的基本材料之一。为满足航空业对高性能低成本制备工艺技术和减重方面的高要求,先进复合材料以其相对密度小、质损率低、比强度比模量高、耐高温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耐疲劳性能优越等独特优点获得广泛应用,并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文中从应用状况、环境损伤行为与机理、国内外发展形势等角度对炭/双马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方向作了探讨,供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复合材料 真空 交变温度场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测试与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禹 王绍权 +2 位作者 董尚利 王柏臣 包建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4-190,共7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等军事和民用工程领域。低速冲击作为一种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常见的载荷状态,研究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近年来在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研究领域范围内常用的试验方法...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等军事和民用工程领域。低速冲击作为一种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常见的载荷状态,研究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近年来在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研究领域范围内常用的试验方法、环境作用与材料性能对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低速冲击性能分析研究手段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未来复合材料低速冲击领域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测试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循环作用下单向炭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应力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禹 代小杰 +2 位作者 董尚利 陆春 包建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8-181,共4页
利用二维有限元模型对单向T700炭纤维/3234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内部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测试了T700/3234复合材料经不同次数真空热循环后的拉伸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热循环次数增加,基体应力单调下降,界面应力先下降后上升,25... 利用二维有限元模型对单向T700炭纤维/3234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内部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测试了T700/3234复合材料经不同次数真空热循环后的拉伸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热循环次数增加,基体应力单调下降,界面应力先下降后上升,25次热循环后变化趋于平缓。界面区域内热应力最大,且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部分界面出现脱粘是复合材料在热循环作用下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循环 数值模拟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材料对NiCrBSi激光熔覆层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荣禄 杨德庄 +2 位作者 董尚利 郭立新 马建斌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在TC4合金和 6 0 #钢表面进行了激光熔覆NiCrBSi涂层的试验 ,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激光熔覆层的组织、成分和物相进行了分析 ,测试了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 ,激光熔覆层在微观结构上存在熔覆区、结合区、基体热影响... :在TC4合金和 6 0 #钢表面进行了激光熔覆NiCrBSi涂层的试验 ,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激光熔覆层的组织、成分和物相进行了分析 ,测试了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 ,激光熔覆层在微观结构上存在熔覆区、结合区、基体热影响区三个区域。在TC4合金表面熔覆区中出现了TiB2 、TiC等新相 ,其显微硬度在HV90 0~ 110 0之间 ,明显于 6 0 #钢表面熔覆区的显微硬度 (HV80 0~ 9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激光熔覆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NICRBSI 基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禹 王钊 +3 位作者 卢少微 包建文 郭扬 董尚利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1-95,共5页
优化复合材料铺层方式,改善增强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热匹配,严格控制复合材料内部残余应力的大小及分布可以显著增强复合材料的抗疲劳性能,提高复合材料构件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抗疲劳性能 纤维增强树脂基 增强复合材料 内部残余应力 复合材料构件 安全可靠性 铺层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高禹 李洋洋 +4 位作者 王柏臣 于祺 王绍权 董尚利 包建文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21期16-21,共6页
随着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用量的增加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航空发动机部件对材料本身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不同种类树脂基体方面综述了近些年航空发动机各部件上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和耐高温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 随着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用量的增加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航空发动机部件对材料本身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不同种类树脂基体方面综述了近些年航空发动机各部件上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和耐高温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航空发动机部件 耐高温性能 减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老化对T700/3234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禹 代小杰 +3 位作者 卢少微 包建文 郭杨 董尚利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8,共4页
在室温及70℃条件下对单向T700/3234复合材料进行了湿热老化试验,分别测试了经历不同吸湿时间后材料的吸湿率、层间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并且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力学性能试样的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湿温度越高,饱和吸湿率越... 在室温及70℃条件下对单向T700/3234复合材料进行了湿热老化试验,分别测试了经历不同吸湿时间后材料的吸湿率、层间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并且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力学性能试样的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湿温度越高,饱和吸湿率越高。T700/3234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湿热性能,其层间剪切强度、弯曲强度保持率分别为69.33%和76.06%。吸湿使界面出现一定程度的脱粘是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复合材料 热老化 吸湿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CrBSi(Ti)-TiC涂层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荣禄 郭立新 +1 位作者 董尚利 杨德庄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3-346,共4页
在TC4合金表面进行了激光熔覆NiCrBSi TiC ,Ti TiC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试验 ,对涂层的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 ,NiCrBSi TiC涂层的组织是在初晶γ Ni和γ Ni,Ni3 B ,M2 3 (CB) 6 ,CrB多元共晶的基底上均匀地分布着TiC... 在TC4合金表面进行了激光熔覆NiCrBSi TiC ,Ti TiC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试验 ,对涂层的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 ,NiCrBSi TiC涂层的组织是在初晶γ Ni和γ Ni,Ni3 B ,M2 3 (CB) 6 ,CrB多元共晶的基底上均匀地分布着TiC颗粒 ,在激光熔覆过程中TiC颗粒只是边缘发生了溶解或熔化 ;在Ti TiC涂层中 ,TiC颗粒全部溶解或熔化 ,冷却时以枝晶形式重新析出。NiCrBSi TiC涂层的显微硬度 (HV90 0~ 110 0 )明显高于Ti TiC的涂层的显微硬度 (HV5 0 0~ 7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涂层 激光熔覆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