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绿菇菌丝体富锌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董学卫
朱启忠
郭锦
郭晋东
-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
-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19,22,共4页
-
文摘
对大绿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富锌培养。首先对大绿菇的耐锌和富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绿菇具有很强的耐锌能力和富锌能力,其菌丝体在锌浓度为50~2000mg/L的固体培养基上均能够生长;菌丝体对锌的最适富集质量浓度为200mg/L,超过300mg/L锌质量浓度对菌丝体的生长有较大影响。本试验还对富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培养温度26℃,起始pH5~6,振荡速度100r/min,250mL三角瓶装液75mL,接种量15%(V∶V),培养基中锌添加量为200mg/L时,大绿菇菌丝的生物转化量及菌丝体富锌率最高,此时菌丝体生物量达到8.79g/L,菌丝体含锌量为2.530mg/g,富锌率为10.51%。对锌的有机化研究结果表明:大绿菇能将锌转化形成体内共价结合的有机锌,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且其有机化程度在81.6%左右。
-
关键词
大绿菇
锌
富集
-
Keywords
Russula virescens
Zinc
Accumulation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培养条件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油脂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董学卫
李有志
何庆芳
于金慧
毕玉平
-
机构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山东省作物与畜禽品种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海作物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重点开发实验室
美国阿肯色大学应用科学系
-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1,共8页
-
基金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2015YQN32)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SDAIT-26-09)
+1 种基金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2DFA30450)
泰山学者海外人才基金资助专项(tshw20091014)
-
文摘
为提高微藻油脂产率和优化培养条件,以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营养方式、光强和NaNO_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产物积累的影响以及培养过程中氮消耗与微藻生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生长越快,对氮的吸收越多,兼养较光自养和光异养消耗更多的氮以满足生长需要。充足的氮源和兼养培养条件下,蛋白质积累较多;氮浓度和光强较低条件下,油脂积累较多。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75 mg/L、光异养条件下油脂含量最高为46%,生物量质量浓度为0. 46 g/L;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750 mg/L、兼养培养时生物量质量浓度最高为2. 20 g/L,油脂含量为32. 77%。综合考虑油脂产率和节约成本等因素,湛江等鞭金藻最高油脂产率80. 06 mg/(L·d),在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375 mg/L、兼养培养条件下获得,此时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也较高(30. 82%),因此是生产微藻油脂的合适条件。
-
关键词
湛江等鞭金藻
兼养
生物量浓度
光强
油脂产率
-
Keywords
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
mixotrophic cultivation
biomass concentration
light intensity
lipid productivity
-
分类号
Q949.9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