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诱导子促进喜树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妍玲 潘学武 +1 位作者 赵小虎 史广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151-16153,共3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壳聚糖诱导的喜树悬浮培养体系中,测定培养细胞的干重、喜树碱的产量、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第20天加入最终浓度80mg/L的壳聚糖诱导... [目的]探讨壳聚糖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壳聚糖诱导的喜树悬浮培养体系中,测定培养细胞的干重、喜树碱的产量、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第20天加入最终浓度80mg/L的壳聚糖诱导子刺激36h后,喜树碱的总产量达到15.21mg/L,是未作处理的喜树碱总产量最大值(在细胞培养的第20天达到)的6.18倍。同时,受到诱导的培养细胞内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含量都急剧增加。[结论]壳聚糖诱导子的刺激能显著地促进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诱导子 喜树 喜树碱 植物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诱导刺激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妍玲 潘学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457-12459,共3页
[目的]探讨Cu2+作为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中,细胞生长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终浓度的Cu2+,诱导刺激喜树碱的生物合成。[结果]0.5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8天添加对细胞的生长最有利,而40.0... [目的]探讨Cu2+作为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中,细胞生长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终浓度的Cu2+,诱导刺激喜树碱的生物合成。[结果]0.5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8天添加对细胞的生长最有利,而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18天添加对喜树碱生物合成最有利。在第8天添加0.5μmol/L终浓度的Cu2+后再在第18天添加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可以使喜树碱的产量在第24天达到71.9mg/L,是未经处理的7.9倍。[结论]Cu2+诱导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喜树碱 悬浮培养 铜离子 诱导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不同地区油茶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婷 刘双青 +2 位作者 梅辉 董妍玲 吕明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070-14071,14075,共3页
[目的]研究湖北省油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AFLP标记对湖北省5个地区油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用4对引物对48个个体进行扩增,获得清晰的扩增条带4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8条,占84.44%;油茶居群的多态位点在22.22%~53.33%... [目的]研究湖北省油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AFLP标记对湖北省5个地区油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用4对引物对48个个体进行扩增,获得清晰的扩增条带4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8条,占84.44%;油茶居群的多态位点在22.22%~53.33%,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140 1~1.228 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084 3~0.144 2,Shannon′s信息指数在0.126 2~0.227 8。聚类分析将居群分为2大类群,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其亲缘关系。[结论]油茶不同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差较大,油茶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为今后油茶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油茶 遗传多样性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引物筛选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婷 吕明治 +1 位作者 董妍玲 范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882-8885,共4页
[目的]建立油茶SRAP-PCR的反应体系,并筛选合适的引物。[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油茶基因组DNA,DNA扩增时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果采用电泳法和成像系统进行分离和记录。[结果]在30μl反应体系中,适宜浓度分别是Mg2+1.5 mmol/L、模板DNA90ng... [目的]建立油茶SRAP-PCR的反应体系,并筛选合适的引物。[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油茶基因组DNA,DNA扩增时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果采用电泳法和成像系统进行分离和记录。[结果]在30μl反应体系中,适宜浓度分别是Mg2+1.5 mmol/L、模板DNA90ng、引物0.21μmol/L、dNTPs 110μmol/L、TaqDNA聚合酶1.5 U;反应程序中第2次最适退火温度为49℃。随后,在3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结论]优化的SRAP-PCR反应体系及筛选的引物为SRAP分子标记在油茶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SRAP PCR反应体系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树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学武 董妍玲 邹笑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90-91,共2页
介绍了喜树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对其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寄主植物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喜树内生真菌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喜树 喜树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柴龙树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喜树碱及类似物的生产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潘学武 董妍玲 +1 位作者 董玉良 赵小虎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242-243,248,共3页
对假柴龙树属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及产生的主要喜树碱类物质进行了介绍,着重论述了利用臭味假柴龙树产生喜树碱及类似物的研究,并就假柴龙树属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作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假柴龙树属 喜树碱及类似物 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