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杭州湾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如洲
魏泉苗
+2 位作者
徐小弟
陈琪
梁楚进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60,共6页
根据杭州湾口区两台地波雷达5个半月观测的资料,对其中的3 189个有效观测时次的海流数据取样率(CSR)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台雷达波交叉观测的中心区域各测点的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高于外围区域,...
根据杭州湾口区两台地波雷达5个半月观测的资料,对其中的3 189个有效观测时次的海流数据取样率(CSR)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台雷达波交叉观测的中心区域各测点的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高于外围区域,在中心区域海流数据取样率可达98%以上,向外围区域海流数据取样率逐渐平缓递减,到边缘区域海流数据取样率仅在20%以下;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有明显的日变化,白天海流数据取样率明显低于夜间;17时海流数据平均取样率达到最低值(约49%),然后很快上升,至02时达最高值(约74%),然后再缓慢下降至17时为止。同时在10时和20时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呈现两个相对低值点,可能与人们在这两个时段通讯繁忙所造成的干扰有一定的关系。海流流速对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也有较大影响,呈负相关,流速大时海流数据取样率比流速小时的要低,在海流数据取样率大于98%的中心区域,流速和海流数据取样率的相关系数小于-0.8,在海流数据取样率大于60%的区域,流速和海流数据取样率的相关系数小于-0.6,体现明显的相互关联。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和潮汐有着每日4次的良好相干,而似乎和风没有显著的关系。希望这些分析对地波雷达以后的推广使用能积累一些经验和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波雷达
海流数据取样率
相关系数
相干函数
杭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成矿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马维林
杨克红
+3 位作者
包更生
张恺
董如洲
初凤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89,共13页
海山是富钴结壳主要的成矿载体,结壳成矿分布不仅受到海洋最低含氧带、碳酸盐补偿深度、生物生产力、物质来源、海水氧含量等大尺度宏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海山地形、沉积作用和底层海流冲刷等小尺度微观因素的控制。通过对以中太平...
海山是富钴结壳主要的成矿载体,结壳成矿分布不仅受到海洋最低含氧带、碳酸盐补偿深度、生物生产力、物质来源、海水氧含量等大尺度宏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海山地形、沉积作用和底层海流冲刷等小尺度微观因素的控制。通过对以中太平洋R海山为主的水下结壳成矿与分布的深入研究,发现结壳富集区以海山浅水区域为主;地形地貌上的尖顶高地区、顶坡过渡带、山体鞍部、山脊、斜坡上部等区域结壳质量较好,覆盖率高;下斜坡、山谷、山顶平坦区和斜坡区平缓台地是结壳贫乏区,结壳厚度小、覆盖率也低;15°以下的小坡度地形结壳成矿较好,3°~7°最佳,15°以上的大坡度区质量有所下降,陡崖区最差。地形对结壳分布和成矿起基础性影响作用,沉积作用和底流冲刷分别起到阻滞和促进作用,海流是保持低坡度区结壳长期稳定生长的关键因素,地形控矿本质上是和底层流联合对抗沉积堆积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太平洋海山
富钴结壳
成矿
空间分布
地形
底层流
沉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OGA-COARE IOP期间赤道西太平洋海表壁垒层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炳荣
林传兰
+1 位作者
董如洲
厉善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32-639,共8页
根据“向阳红五号”调查船于1992-1993年TOGA-COARE(TropicalOceanandGlobalAtmosphere-CoupledDeeanAtmosphereResponseExperiment)强化观测期(IOP)期间,在赤道西太平洋观测到的CTD、海面气象等资料,计算了海表barrierlayer...
根据“向阳红五号”调查船于1992-1993年TOGA-COARE(TropicalOceanandGlobalAtmosphere-CoupledDeeanAtmosphereResponseExperiment)强化观测期(IOP)期间,在赤道西太平洋观测到的CTD、海面气象等资料,计算了海表barrierlayer(壁垒层)厚度。并对该海区壁垒层厚度的变化特征及机制作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观测期间壁垒层平均厚度为11.9m,较历史平均值薄,并有明显的逐日变化。局地强降水及海面风速主要通过影响海表混合层深度的变化,大尺度风场、流况主要通过影响等温层深度的变化而使壁垒层厚度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GA-COARE
赤道
西太平洋
壁垒层
海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带气旋在东海的活动及其灾害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房文鸾
章家琳
+1 位作者
谭常波
董如洲
《东海海洋》
1992年第3期38-45,共8页
本文根据1949~1989年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影响东海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在东海的活动相当频繁,特别是7、8、9三个月;热带气旋逐年出现个数有明显的年际波动和季节性变化;进入东海的热带气旋大致分为七类路径,不...
本文根据1949~1989年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影响东海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在东海的活动相当频繁,特别是7、8、9三个月;热带气旋逐年出现个数有明显的年际波动和季节性变化;进入东海的热带气旋大致分为七类路径,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对东海沿岸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灾情以具体实例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热带气旋
灾害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杭州湾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如洲
魏泉苗
徐小弟
陈琪
梁楚进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东海海洋预报中心
出处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60,共6页
文摘
根据杭州湾口区两台地波雷达5个半月观测的资料,对其中的3 189个有效观测时次的海流数据取样率(CSR)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台雷达波交叉观测的中心区域各测点的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高于外围区域,在中心区域海流数据取样率可达98%以上,向外围区域海流数据取样率逐渐平缓递减,到边缘区域海流数据取样率仅在20%以下;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有明显的日变化,白天海流数据取样率明显低于夜间;17时海流数据平均取样率达到最低值(约49%),然后很快上升,至02时达最高值(约74%),然后再缓慢下降至17时为止。同时在10时和20时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呈现两个相对低值点,可能与人们在这两个时段通讯繁忙所造成的干扰有一定的关系。海流流速对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也有较大影响,呈负相关,流速大时海流数据取样率比流速小时的要低,在海流数据取样率大于98%的中心区域,流速和海流数据取样率的相关系数小于-0.8,在海流数据取样率大于60%的区域,流速和海流数据取样率的相关系数小于-0.6,体现明显的相互关联。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和潮汐有着每日4次的良好相干,而似乎和风没有显著的关系。希望这些分析对地波雷达以后的推广使用能积累一些经验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
地波雷达
海流数据取样率
相关系数
相干函数
杭州湾
Keywords
CODAR
current sampling rate(CS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oherence
Hangzhouwan Bay
分类号
P731.2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TN959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成矿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马维林
杨克红
包更生
张恺
董如洲
初凤友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89,共13页
基金
国家大洋专项(DY125-13-R-04
DYXM-115-01-1-04)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03)
文摘
海山是富钴结壳主要的成矿载体,结壳成矿分布不仅受到海洋最低含氧带、碳酸盐补偿深度、生物生产力、物质来源、海水氧含量等大尺度宏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海山地形、沉积作用和底层海流冲刷等小尺度微观因素的控制。通过对以中太平洋R海山为主的水下结壳成矿与分布的深入研究,发现结壳富集区以海山浅水区域为主;地形地貌上的尖顶高地区、顶坡过渡带、山体鞍部、山脊、斜坡上部等区域结壳质量较好,覆盖率高;下斜坡、山谷、山顶平坦区和斜坡区平缓台地是结壳贫乏区,结壳厚度小、覆盖率也低;15°以下的小坡度地形结壳成矿较好,3°~7°最佳,15°以上的大坡度区质量有所下降,陡崖区最差。地形对结壳分布和成矿起基础性影响作用,沉积作用和底流冲刷分别起到阻滞和促进作用,海流是保持低坡度区结壳长期稳定生长的关键因素,地形控矿本质上是和底层流联合对抗沉积堆积作用的过程。
关键词
中太平洋海山
富钴结壳
成矿
空间分布
地形
底层流
沉积作用
Keywords
central Pacific seamount
cobalt-rich crusts
mineraliz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topography
bottomcurrent
sedimentation
分类号
P618.6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OGA-COARE IOP期间赤道西太平洋海表壁垒层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炳荣
林传兰
董如洲
厉善华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32-639,共8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耦合海气响应实验项目!91-4-08
文摘
根据“向阳红五号”调查船于1992-1993年TOGA-COARE(TropicalOceanandGlobalAtmosphere-CoupledDeeanAtmosphereResponseExperiment)强化观测期(IOP)期间,在赤道西太平洋观测到的CTD、海面气象等资料,计算了海表barrierlayer(壁垒层)厚度。并对该海区壁垒层厚度的变化特征及机制作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观测期间壁垒层平均厚度为11.9m,较历史平均值薄,并有明显的逐日变化。局地强降水及海面风速主要通过影响海表混合层深度的变化,大尺度风场、流况主要通过影响等温层深度的变化而使壁垒层厚度发生变化。
关键词
TOGA-COARE
赤道
西太平洋
壁垒层
海表
Keywords
TOGA-COARE Westem equatorial Pacific Barrier layer
分类号
P731.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气旋在东海的活动及其灾害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房文鸾
章家琳
谭常波
董如洲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东海海洋》
1992年第3期38-45,共8页
文摘
本文根据1949~1989年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影响东海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在东海的活动相当频繁,特别是7、8、9三个月;热带气旋逐年出现个数有明显的年际波动和季节性变化;进入东海的热带气旋大致分为七类路径,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对东海沿岸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灾情以具体实例作了阐述。
关键词
东海
热带气旋
灾害
活动
Keywords
East China Sea, tropical cyclone, calamities
分类号
P73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杭州湾地波雷达观测的海流数据取样率分析
董如洲
魏泉苗
徐小弟
陈琪
梁楚进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成矿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马维林
杨克红
包更生
张恺
董如洲
初凤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TOGA-COARE IOP期间赤道西太平洋海表壁垒层的研究
徐炳荣
林传兰
董如洲
厉善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热带气旋在东海的活动及其灾害分析
房文鸾
章家琳
谭常波
董如洲
《东海海洋》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