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旅游产品符号价值的解读 被引量:15
1
作者 董培海 施江义 李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33-40,共8页
从旅游产品的概念着手,讨论了目前旅游学在旅游产品"价值"问题研究上所存在的不足。结合符号学的观点,提出旅游产品的价值不仅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还应包括符号价值。在此立论基础上,进一步对旅游产品符号价值的来源和表现进... 从旅游产品的概念着手,讨论了目前旅游学在旅游产品"价值"问题研究上所存在的不足。结合符号学的观点,提出旅游产品的价值不仅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还应包括符号价值。在此立论基础上,进一步对旅游产品符号价值的来源和表现进行探讨。认为旅游产品的符号价值同时源于其"生产"和"消费"两大环节,而旅游产品的符号价值主要表现于其"社会象征性"和"对旅游者个体的特定意义"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品 符号价值 社会象征 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解读——兼评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被引量:34
2
作者 董培海 李伟 《旅游研究》 2010年第4期86-90,共5页
通过剖析"公共服务"的概念、特性及其演变过程以解读"旅游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间的关系;进而结合中西方旅游发展的不同路径,着重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旅游公共服... 通过剖析"公共服务"的概念、特性及其演变过程以解读"旅游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间的关系;进而结合中西方旅游发展的不同路径,着重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诊断,并提出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非盈利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流空间场效应演变中的竞合关系分析——以滇西北生态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董培海 李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5-24,31,共11页
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旅游流空间结构所做的一种更深层次的研究。通过整合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和旅游竞合这两大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探讨旅游流空间场效应演变与旅游竞合间的耦合关系,进而以云南省内区域旅游发展... 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旅游流空间结构所做的一种更深层次的研究。通过整合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和旅游竞合这两大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探讨旅游流空间场效应演变与旅游竞合间的耦合关系,进而以云南省内区域旅游发展竞合关系最为显著的滇西北生态旅游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这不仅是对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研究的一种理论深化,而且对于滇西北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空间场效应 旅游竞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旅游流基础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4
4
作者 董培海 李伟 《旅游研究》 2015年第1期34-40,共7页
旅游流是最能体现现代大众旅游现象群体性特征的学术范畴,其也构成了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旅游流的研究已有30余年的历史,相较于国外研究还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研究的问题导向性和实践指导性特征不显著,研究内容单... 旅游流是最能体现现代大众旅游现象群体性特征的学术范畴,其也构成了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旅游流的研究已有30余年的历史,相较于国外研究还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研究的问题导向性和实践指导性特征不显著,研究内容单一,重复性研究过多,研究方法简单移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旅游流基础理论认知的薄弱性不无关系。鉴于此,文章分别从基础概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三个维度对国内旅游流研究的相关成果予以梳理,且评且议。尝试探讨国内旅游流研究中存在理论局限性,以期能抛砖引玉引起业界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和思考,减少研究中的重复和偏颇,夯实国内旅游流理论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概念 内容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当前旅游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缺失之我见 被引量:4
5
作者 董培海 李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14,共8页
"问题意识"不仅表现为旅游研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时表现为一种旅游学科发展中的"自觉"意识。在深入剖析"问题意识"内涵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当前国内旅游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的&qu... "问题意识"不仅表现为旅游研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时表现为一种旅游学科发展中的"自觉"意识。在深入剖析"问题意识"内涵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当前国内旅游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缺失"现状,认为其在旅游学科发展中表现为"片面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多元化",而在具体的旅游学术创作中则表现为"研究内容上的本土化研究不足以及研究方法上的片面追求形式上的量化";进而探讨旅游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重构问题,以期能抛砖引玉,引起旅游学界对该问题的反思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学术研究 问题意识缺失 学科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资源富集区的旅游产业发展集贫现象研究——以保山市隆阳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培海 姜太芹 施江义 《旅游研究》 2016年第1期45-51,共7页
文章以"资源诅咒"理论为基础,描述了隆阳区旅游资源的"富集"特征,并从旅游基础性建设停滞、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旅游品牌形象的知名度低以及核心旅游产品建设严重不足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该区旅游产业发... 文章以"资源诅咒"理论为基础,描述了隆阳区旅游资源的"富集"特征,并从旅游基础性建设停滞、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旅游品牌形象的知名度低以及核心旅游产品建设严重不足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该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集贫现象。在此基础上,从隆阳区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组合性特征以及区域旅游开发的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剖析了本区旅游产业发展集贫的影响因子。研究认为:西部地区旅游开发对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区域旅游开发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旅游资源的数量、品质、类型组合、空间组合以及开发结构等因素均会对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隆阳区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我国西部地区是广泛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诅咒 旅游资源富集区 集贫现象 隆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中“真实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董培海 《旅游研究》 2011年第3期62-70,共9页
通过对国外旅游文献予以综述,回顾了真实性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真实性的源起、真实性体验产生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揭示真实性问题研究中被忽略的层面,以此扩宽国内真实性问题的研究视野,并反思真实性研究的价值维度。
关键词 旅游真实性 旅游客体 研究价值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培海 《旅游研究》 2012年第4期49-54,共6页
红色旅游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现象,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有着独特的旅游开发和运作方式。文章从红色旅游的资源本体、功能特性及开发模式层面剖析了红色旅游的"公共服务"特性,进而从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探讨国内红色旅游发展... 红色旅游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现象,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有着独特的旅游开发和运作方式。文章从红色旅游的资源本体、功能特性及开发模式层面剖析了红色旅游的"公共服务"特性,进而从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探讨国内红色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对于指导国内红色旅游的开发实践,乃至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前瞻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公共服务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内旅游企业研究理论困境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培海 《旅游研究》 2018年第3期12-14,共3页
一、引言 在旅游研究中,"旅游企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概念和命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入境旅游的发展,对旅游涉外饭店和以旅行社为代表的旅游企业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卢绪章,1980;郑家度,1980)。
关键词 国内旅游 企业研究 20世纪80年代 困境 旅游涉外饭店 旅游研究 旅游企业 入境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剧场理论的化石型旅游资源活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庆雷 董培海 《旅游研究》 2016年第5期29-35,共7页
化石型旅游资源是指以地质遗迹、历史遗址和文物遗址为典型代表的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具有相对静止、信息内隐、体验性差等特征,利用难度大。若采用标本式保护、简单化展示模式,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根据剧场理论,化石型旅游资源应采取... 化石型旅游资源是指以地质遗迹、历史遗址和文物遗址为典型代表的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具有相对静止、信息内隐、体验性差等特征,利用难度大。若采用标本式保护、简单化展示模式,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根据剧场理论,化石型旅游资源应采取活化的利用思路,考虑编剧、演员、导演、舞台、表演、观众六个要素,综合运用体验、情境、事件、融入、印象、延展六种策略,灵活采用动态展演、参与体验、虚拟现实、功能再造、产品衍生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型旅游资源 活化策略 剧场理论 SARSPA模型 6E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想社会的旅游需求、产品开发与企业生存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庆雷 董培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8-24,共7页
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生产的自动化,梦想社会将取代信息社会成为第五种社会形态,并且成为最终的社会类型。梦想社会是情感、传奇故事和叙事方式以及价值观回归的时代,亲和力、醇和心境、信念、"我是谁"、关怀、冒险精神代表... 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生产的自动化,梦想社会将取代信息社会成为第五种社会形态,并且成为最终的社会类型。梦想社会是情感、传奇故事和叙事方式以及价值观回归的时代,亲和力、醇和心境、信念、"我是谁"、关怀、冒险精神代表着这一社会形态的轴心营销定义。在未来的梦想社会,旅游企业的决胜之道在于注重分享创意、动力、经验和社交互动,提高故事讲述能力,塑造亲和力品牌形象,打造梦想社会型公司,开发自然探险、怀旧访古、情感漫步、婚恋孝亲、公益慈善、角色转换等梦想社会型旅游产品,并利用信息时代的技术生产力为产品和服务赋予情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想社会 旅游需求 产品开发 情感价值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生产效应——以云南省怒江州老姆登村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培海 张东强 李伟 《旅游研究》 2022年第4期57-70,共14页
文章基于社会文化地理学视角,将“社区”视为地域单元探讨其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生产效应。以怒江州老姆登怒族村寨为案例地,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PRA的质性研究方法,剖析老姆登村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生产效应,并对案例地社... 文章基于社会文化地理学视角,将“社区”视为地域单元探讨其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生产效应。以怒江州老姆登怒族村寨为案例地,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PRA的质性研究方法,剖析老姆登村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生产效应,并对案例地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空间生产过程中的“失序”和“失调”问题予以关注。认为:在民族村寨的旅游扶贫开发中,一味强调社区主导并不可取,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空间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局限。对于广大民族村寨而言,只有打破“社区”的封闭状态,推动社区旅游发展相关要素的流动,增进社区与背景区域间的关联与互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社区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力,为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研究对于新时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社区旅游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社区参与 旅游扶贫 空间生产效应 老姆登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旅游扶贫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太芹 董培海 《旅游研究》 2021年第1期32-42,共11页
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国家旅游业优化的需要,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对比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从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开发与保护、扶贫效应与居民感知等方面对中国乡村... 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国家旅游业优化的需要,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对比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从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开发与保护、扶贫效应与居民感知等方面对中国乡村旅游扶贫进行系统综述,提出今后学界应具体从加强理论体系构建、拓展研究方法、深化研究内容及聚焦微观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扶贫 研究进展 研究启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