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者对茶油的价值认知实证研究——基于福州消费者的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董加云 刘伟平 +1 位作者 刘金龙 方江霞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4-48,共5页
消费者对茶油价值认知不足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茶油市场失灵,潜在的市场需求无法转变为实际的市场需求。调查统计表明,消费者对茶油具有较好的知名度,但却只有较低的价值认知度。影响消费者对茶油价值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性别... 消费者对茶油价值认知不足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茶油市场失灵,潜在的市场需求无法转变为实际的市场需求。调查统计表明,消费者对茶油具有较好的知名度,但却只有较低的价值认知度。影响消费者对茶油价值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性别、学历、收入水平和对健康的关注程度。对茶油价值的认知不再依赖于通过直接的生产地接触获取,也不依赖于经常购买日常食品。根据实证分析可以预测,对茶油价值认知度高的消费者将越来越多,需要通过不断消除居民的性别偏好意识、促进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降低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促进收入合理分配和不断提高居民对健康的关注水平来促进消费者对茶油价值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茶油价值 认知 消费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模式比较研究——来自福建的实证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加云 戴永务 +3 位作者 洪燕真 吴静 黄登良 梁文远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87,共5页
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政策是当前各级政府推动林木良种化的关键举措。文章运用小组访谈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及观察法,通过对福建省21个实施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的典型县(市)进行结构化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总结出了当前福建省的四种... 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政策是当前各级政府推动林木良种化的关键举措。文章运用小组访谈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及观察法,通过对福建省21个实施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的典型县(市)进行结构化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总结出了当前福建省的四种典型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模式,并从效率、公平及实施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以销量定补贴"模式为基础的不同模式优势整合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补贴 绩效评价 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财政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政策优化对策研究——基于福建的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加云 戴永务 +1 位作者 黄登良 洪燕真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0-64,74,共6页
实施中央财政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政策是国家提高林木良种苗木使用率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小组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收集了福建省8地市21个县的中央财政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数据,实证分析了福建省实施林木良种... 实施中央财政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政策是国家提高林木良种苗木使用率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小组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收集了福建省8地市21个县的中央财政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数据,实证分析了福建省实施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政策现状、取得经验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央财政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苗木使用率 补贴模式 公平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木业企业对《欧盟木材法案》的认知和能力建设培训需求实证——基于江苏、广东和黑龙江的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加云 刘金龙 陈羽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73,98,共5页
运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木业企业对欧盟木材法案的认知和能力建设培训需求。研究发现企业对法案的认知度低,获取法案信息的渠道以网络、客户为主,企业认可法案打击非法采伐的目的,但也认为其是新的贸易壁垒,对自身负面影响... 运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木业企业对欧盟木材法案的认知和能力建设培训需求。研究发现企业对法案的认知度低,获取法案信息的渠道以网络、客户为主,企业认可法案打击非法采伐的目的,但也认为其是新的贸易壁垒,对自身负面影响较小,对中国林产工业影响略大。企业存在客观培训需求,比较关注实务操作内容,最青睐专家和高管作为培训师。提出了鼓励企业参与培训,培训内容注重实务操作,培训方法选取参与式,组建专家、高管构成的培训师团队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职调查 林产工业 非法采伐 意识提高 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木本粮食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策略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戴永务 刘伟平 +2 位作者 洪燕真 陈梅英 董加云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6-50,共5页
发展木本粮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途径。在介绍中国木本粮食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木本粮食产业发展的潜力与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发现:中国木本粮食产业发展潜力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栽培管理技术落后、产品加工能力弱... 发展木本粮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途径。在介绍中国木本粮食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木本粮食产业发展的潜力与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发现:中国木本粮食产业发展潜力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栽培管理技术落后、产品加工能力弱、综合利用率低、国际市场开发不力和政策扶持力度小等制约因素。据此,提出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化标准建设、提高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开发欧美国际市场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木本粮食产业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粮食产业 制约因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顺昌县林权收储担保机制创新与成效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加云 王文烂 +2 位作者 林琰 张娇容 刘伟平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6-59,共4页
如何有效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实施始终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的一大难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关键人物访谈、二手资料查阅等方法,从整合优化组织机构、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加强各方风险防控3个方面总结了福建顺昌县林权... 如何有效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实施始终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的一大难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关键人物访谈、二手资料查阅等方法,从整合优化组织机构、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加强各方风险防控3个方面总结了福建顺昌县林权收储担保工作的经验做法,从借贷两个维度实证了顺昌县通过开展收储担保工作促进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效。该研究旨在为实践部门开展林权收储担保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同时也延伸了林权抵押贷款的研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抵押贷款 林权改革 林业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涉林纠纷调解机制的县域实践及治理启示——来自顺昌县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莹莹 董加云 杨伦增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第1期24-28,共5页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涉林纠纷调处工作面临新要求,亟需创新纠纷化解机制。顺昌县作为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之一,在后期面对涉林纠纷频发不止的情况所采取的调解机制是从多级调处与多元调处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稳定涉林纠纷案件...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涉林纠纷调处工作面临新要求,亟需创新纠纷化解机制。顺昌县作为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之一,在后期面对涉林纠纷频发不止的情况所采取的调解机制是从多级调处与多元调处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稳定涉林纠纷案件的发生。研究发现:涉林纠纷的调解途径由单一走向多元能够避免纠纷的反复、达到贴合当事人诉求的效果;涉林纠纷的治理逻辑是维稳逻辑、农民逻辑与村落逻辑的耦合。提出了未来涉林纠纷调解机制的治理路径可从完善组织架构、防范组织结构错位;遵循三大基本逻辑,制定贴合诉求方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林纠纷 调解机制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油价值认知与购买行为--基于福州消费者调查 被引量:9
8
作者 方江霞 林琰 董加云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7,共10页
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相较于快速扩张的供给端,发展落后的需求端正越来越成为制约该产业健康发展的短板,亟待促进茶油市场需求端的发展。文章基于福州茶油消费群体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和引入实验... 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相较于快速扩张的供给端,发展落后的需求端正越来越成为制约该产业健康发展的短板,亟待促进茶油市场需求端的发展。文章基于福州茶油消费群体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和引入实验研究的方法实证研究消费者的茶油价值认知状况对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消费者每增加1种茶油用途的具体价值认知,其购买茶油的可能性就会提高114%,促进消费者对茶油的具体价值认知会大幅度提高消费者购买茶油的倾向;(2)家庭成员中65岁及以上老人数也会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茶油的倾向;(3)统一增进消费者对茶油价值认知信息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显著得到提高,且不同消费用途的支付意愿存在明显差异,按高低排序依次为"月子油">"护肤美容用"或"药用">"日常食用油"。对茶油的开发利用需要加大茶油的具体价值宣传,促进茶油产品市场按需开发,积极推动茶油品牌建设。文章研究在理论层面弥补了现有文献聚焦食品安全认识而忽视产品客观价值认知对购买行为影响的不足,在实践层面提出了当前油茶产业发展政策应重点转向促进需求端发展,并提出了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木本粮油 粮食安全 支付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林改何以选择股份合作制经营——福建省三明市3个案例村的剖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翁潮 董加云 +1 位作者 张译文 杨伦增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42,共5页
以"股份合作制经营"而不是"均山到户"的方式落实新一轮林改是一个值得研究但又缺乏关注的议题。文章以福建省三明市3个在新一轮林改中选择股份合作制经营的村庄为案例,在对其村庄概况、集体林产权变迁情况、不同的... 以"股份合作制经营"而不是"均山到户"的方式落实新一轮林改是一个值得研究但又缺乏关注的议题。文章以福建省三明市3个在新一轮林改中选择股份合作制经营的村庄为案例,在对其村庄概况、集体林产权变迁情况、不同的集体林股份合作制经营表现形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揭示了3个村庄选择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村庄集体林经营选择股份合作制是"政府引导+农户响应"的产物,是各级政府、村委会、农户相互博弈的结果,是当下非农就业机会增多、林业依赖性弱化的社会背景下农民的理性选择,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经营模式 产权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林业服务组织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映雪 董加云 +2 位作者 黄巧萍 刘芳芳 刘伟平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用条件下,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实现科学、高效营林是提高森林经营效率的必由之路。根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福建项目组2018年监测成果及福建省工商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福建省当前林业服务组织面临的问题,运营成本高昂...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用条件下,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实现科学、高效营林是提高森林经营效率的必由之路。根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福建项目组2018年监测成果及福建省工商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福建省当前林业服务组织面临的问题,运营成本高昂、业务范围扩展难、项目招投标方式"不公平"、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农户认知低等。就进一步解决林业服务组织经营问题、完善林业服务组织发展制度、促进林业产业升级,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 林业服务 组织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陈凯莉 董加云 +1 位作者 刘冬晴 杨伦增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第6期77-82,共6页
基于1990年到2015年六期福建省空间遥感解译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福建省森林资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公路通车里程数对福建省森林资源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业增加值、集体林权改革制度表现出显著负向影响... 基于1990年到2015年六期福建省空间遥感解译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福建省森林资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公路通车里程数对福建省森林资源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业增加值、集体林权改革制度表现出显著负向影响,而农村常住人口数量和木材市场的开放在本次检验中对福建省森林资源变化的影响不显著。最后从经济发展、政策调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地级市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权发证促进了农户林业投入吗?
12
作者 郑梦妮 陈治淇 +4 位作者 陈钦 潘辉 董加云 李洁 任晓琨 《中国林业经济》 2016年第6期20-24,共5页
基于福建省10县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确权发证对于农户林业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证的林地占比对于农户林业投入有正向影响,且平均意义上来说,有林权证的林地面积的占农户林地面积的比重每增加1%,... 基于福建省10县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确权发证对于农户林业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证的林地占比对于农户林业投入有正向影响,且平均意义上来说,有林权证的林地面积的占农户林地面积的比重每增加1%,农户亩均投入增加1.51元,得出如果全面落实农户林地的林权证,农户投入将增加近一半的结论,提出了要落实林权到户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改革 产权落实 林业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