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州港潮流悬沙淤积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董凤舞 徐敏福 郭瑞祥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9-80,共12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锦州湾的自然条件,明确了风浪掀沙和潮流输沙是引起港池和航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并得到了海水含沙量与风、浪、潮的定量关系,为确定模型中应施放的特征含沙值提供了依据。文中首次将窦国仁全沙模型相似理论应用于海湾潮流... 本文首先分析了锦州湾的自然条件,明确了风浪掀沙和潮流输沙是引起港池和航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并得到了海水含沙量与风、浪、潮的定量关系,为确定模型中应施放的特征含沙值提供了依据。文中首次将窦国仁全沙模型相似理论应用于海湾潮流泥沙模型并取得了成功。验证试验表明,模型中潮位、潮流速、流向、含沙最分布,淤积强度分布,淤积量和淤沙粒径级配等均与原型基本一致。利用此泥沙模型对锦州港各期工程方案的淤积量和淤积强度分布进行了预报并对今后港口扩建工程布置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港 潮流 悬沙 淤积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变率对潮流波浪作用下局部冲刷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窦希萍 董凤舞 +3 位作者 黄晋鹏 高亚军 娄斌 王向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36,共11页
根据窦国仁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 33和12 8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概化物理模型,进行潮流和潮流波浪共同作用下的丁坝坝头清水和浑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动力条件和不同工程布置下变率对冲... 根据窦国仁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 33和12 8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概化物理模型,进行潮流和潮流波浪共同作用下的丁坝坝头清水和浑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动力条件和不同工程布置下变率对冲刷坑发展过程及冲刷深度的影响,给出了变态模型与正态模型冲刷坑稳定冲刷深度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变率 潮流 波浪 局部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变率对潮流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窦希萍 王向明 +1 位作者 娄斌 董凤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解潮流实体模型变率的影响程度,按照窦国仁河口海岸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33和12.8的系列概化河口模型,进行无丁坝和不同丁坝布置情况下清水动床、悬沙定床和悬沙动床模型试验,给出变率与航道流速和泥沙冲淤... 为了解潮流实体模型变率的影响程度,按照窦国仁河口海岸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33和12.8的系列概化河口模型,进行无丁坝和不同丁坝布置情况下清水动床、悬沙定床和悬沙动床模型试验,给出变率与航道流速和泥沙冲淤变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 泥沙 模型 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河电厂煤码头拟建港区海岸演变和泥沙运移规律的研究
4
作者 董凤舞 徐敏福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3年第2期181-191,共11页
在对黄海庄河市海域拟建港区的动力条件、海滩演变和泥沙运动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港区泥沙底质最大移动界限、含沙量分布、月和年的平均输沙量、沿岸漂沙量以及大风浪时的含沙量分布等,为庄河电厂煤码头的选址和工程建设提供... 在对黄海庄河市海域拟建港区的动力条件、海滩演变和泥沙运动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港区泥沙底质最大移动界限、含沙量分布、月和年的平均输沙量、沿岸漂沙量以及大风浪时的含沙量分布等,为庄河电厂煤码头的选址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运行 规律 海岸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