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西乌拉根铅锌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董传奇 胡煜昭 +3 位作者 任涛 张宇寒 何岸北 刘昌伟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3-660,共8页
乌拉根铅锌矿带位于塔里木盆地以西喀什凹陷北部的乌恰凹陷中,该矿床δ34S值-25.9‰~27.5‰,显示出较宽泛的分布范围,本文通过对乌拉根铅锌矿床S同位素的研究,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形成过程。该矿区硫同位素具有混合BSR作用形成的... 乌拉根铅锌矿带位于塔里木盆地以西喀什凹陷北部的乌恰凹陷中,该矿床δ34S值-25.9‰~27.5‰,显示出较宽泛的分布范围,本文通过对乌拉根铅锌矿床S同位素的研究,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形成过程。该矿区硫同位素具有混合BSR作用形成的生物硫和海相沉积的膏岩矿物硫的特征,塔里木盆地西缘的新生界沉积盆地内大量发育的天青石、石膏、重晶石等硫酸盐矿物,为乌拉根铅锌矿床的铅锌矿化提供了充足的硫源。在其成矿作用过程中,盆地流体中的金属物质与来自于膏盐层溶解并进过生物还原作用形成的还原性硫结合导致硫化物的沉淀成矿。乌拉根铅锌矿床属砂砾岩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根铅锌矿 砂砾岩型铅锌矿床 硫同位素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克五段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岸北 胡煜昭 +3 位作者 任涛 董传奇 刘昌伟 张宇寒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五段(K1kz5)为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北部乌拉根铅锌矿主要含矿层位。以研究区野外实测地层-沉积剖面为基础,根据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岩石学、沉积构造及薄片粒度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克孜勒苏群五段的沉积模式。结果表明... 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五段(K1kz5)为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北部乌拉根铅锌矿主要含矿层位。以研究区野外实测地层-沉积剖面为基础,根据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岩石学、沉积构造及薄片粒度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克孜勒苏群五段的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地层自乌拉根古隆起向北发育了一套完整的扇三角洲沉积相,并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上、水下两部分,分别为水上部分-扇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水下部分-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分流间湾和前扇三角洲。通过沉积相与矿体位置关系的研究表明,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过渡地带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细粒砂砾岩和中-细粒砂岩中。扇三角洲沉积模式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它不仅促进了原始矿源层的形成,还为后期改造成矿提供了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根铅锌矿 克孜勒苏群五段 扇三角洲 沉积模式 成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花园砂岩型铜矿床氧化铜矿物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宇寒 胡煜昭 +4 位作者 任涛 董传奇 何岸北 刘昌伟 冯勇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5-629,共5页
花园铜矿地处新疆乌恰县境内,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喀什凹陷。本文通过物相分析对矿石类型进行讨论,利用扫描电镜结合矿相显微镜对氯铜矿、赤铜矿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花园砂岩型铜矿氧化程度深,主要矿物为赤铜矿。... 花园铜矿地处新疆乌恰县境内,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喀什凹陷。本文通过物相分析对矿石类型进行讨论,利用扫描电镜结合矿相显微镜对氯铜矿、赤铜矿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花园砂岩型铜矿氧化程度深,主要矿物为赤铜矿。氯铜矿集合体呈粗糙粒状、胶状和脉状;赤铜矿单晶颜色近于黑色,集合体颜色为紫红色。氯铜矿中Cu的平均质量百分比为55.7%,Cl的平均质量百分比为19.1%,Cu与Cl的质量比近似于3;赤铜矿中Cu的含量为87.7%。笔者认为氯铜矿是在干旱、高气温环境下,孔雀石与含氯离子的水溶液发生反应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物 氯铜矿 物相分析 砂岩型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缘阿克苏群变质岩岩相学特征与原岩恢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昌伟 胡煜昭 +4 位作者 任涛 何岸北 董传奇 张宇寒 马琳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7-624,共8页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乌恰地区发育新元古界阿克苏群变质岩。根据野外调查及岩相学研究,认为阿克苏群黑云母石英片岩具有沉积混入的特征,其变质相为Al2O3过剩的低绿片岩相。地球化学研究显示,阿克苏群片岩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分馏程度较...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乌恰地区发育新元古界阿克苏群变质岩。根据野外调查及岩相学研究,认为阿克苏群黑云母石英片岩具有沉积混入的特征,其变质相为Al2O3过剩的低绿片岩相。地球化学研究显示,阿克苏群片岩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分馏程度较好;重稀土元素亏损,分馏程度低的特点。原岩恢复认为阿克苏群片岩由变质沉积岩组成,原岩为砂岩或杂砂岩。构造环境判别指示阿克苏群片岩形成于大陆岛弧附近的沉积盆地中,认为其沉积物由岛弧构造活动有关的长英质火山岩风化剥蚀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阿克苏群 岩相学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床硫化物Pb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丕优 胡煜昭 +2 位作者 董传奇 任涛 管申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5-1340,共16页
乌拉根铅锌矿床位于喀什凹陷西北,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灰白色砂砾岩和古新统阿尔塔什组泥质白云岩中。为厘清其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对矿床中的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进行原位Pb同位素分... 乌拉根铅锌矿床位于喀什凹陷西北,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灰白色砂砾岩和古新统阿尔塔什组泥质白云岩中。为厘清其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对矿床中的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进行原位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三种矿石矿物的原位Pb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范围均较小,其^206Pb/^204Pb分别为18.610~18.699、18.660~18.679和18.637~18.659,^207Pb/^204Pb分别为15.609~15.690、15.667~15.675和15.653~15.665,^208Pb/^204Pb分别为38.729~38.881、38.814~38.849和38.778~38.810。与基底岩石、下伏地层和赋矿地层的Pb同位素组成对比表明,该矿床的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下伏地层和变质基底对成矿物质的贡献有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乌拉根铅锌矿床为"金顶式"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成因 乌拉根铅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