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生蜡菊花降脂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立波 刘凤芝 +3 位作者 甘春丽 董乃维 侯云龙 王策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9-112,125,共5页
目的沙生蜡菊花降脂活性部位中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ODS、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沙生蜡菊花的降脂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并分别鉴定为:丁香苷(syringin,1)... 目的沙生蜡菊花降脂活性部位中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ODS、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沙生蜡菊花的降脂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并分别鉴定为:丁香苷(syringin,1)、二氢丁香苷(dihydrosyringin,2)、(E)-4-hydroxybenzalacetone-3-O-β-D-glucopyranoside(3)、4-烯丙基-2-甲氧基苯基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4-allyl-2-methoxyphenyl 1-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4]、苔黑酚-β-D-吡喃葡萄糖苷(orcinol-β-D-glucopyranoside,5)、7-hydroxy-5-me-thoxyphthalide-7-O-β-D-glucopyranoside(6)、5,7-dihydroxyphthalide-7-O-β-D-glucopyranoside(7)、undulatoside A(8)、adenosine(9)、maltol-3-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0)、2,4,6-三羟基苯乙酮-2,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2,4,6-trihydroxylacetophenone-2,4-di-O-β-D-glu-copyranoside,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蜡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蜡菊花 降脂活性部位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活性及其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利峰 董乃维 吴立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9-516,共8页
目的综述查耳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及近年来的合成研究进展。方法根据2006年后已报道的30篇相关文献,对查耳酮类化合物按照生物活性和化学合成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查耳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重点介绍了抗肿瘤、抗炎、抗氧化、... 目的综述查耳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及近年来的合成研究进展。方法根据2006年后已报道的30篇相关文献,对查耳酮类化合物按照生物活性和化学合成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查耳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重点介绍了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方面的活性研究,并比较了该化合物不同种合成方法之间的特点。结论查耳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极大成药潜力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耳酮 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