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被引量:66
1
作者 葛道阔 金之庆 +1 位作者 石春林 高亮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8,共8页
根据GISSGCMTransientBRun的输出结果 ,结合中国南方稻区 15个样点近 4 0年的逐日气候资料 ,生成了每个样点在 2 0 10年、2 0 30年和 2 0 5 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 ;利用CERES Rice模型在基准气候 (196 0~ 1997年 )以及上述不同年份的气候... 根据GISSGCMTransientBRun的输出结果 ,结合中国南方稻区 15个样点近 4 0年的逐日气候资料 ,生成了每个样点在 2 0 10年、2 0 30年和 2 0 5 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 ;利用CERES Rice模型在基准气候 (196 0~ 1997年 )以及上述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情景下运行的结果 ,结合中国若干农业气候指标 ,分区评述了未来 10年、30年和 5 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稻作类型水稻生育期、产量、稻田蒸散量的阶段性影响 ,并分析了中国稻作制度可能发生的演进趋势。最后 ,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若干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包括调整品种布局、有条件地扩种双季稻、改善灌溉条件及培育和引进新品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南方 水稻生产 模拟模型 阶段性影响 适应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水稻气象产量分离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4 位作者 张文宇 张伟欣 金之庆 李秉柏 唐普传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6,共6页
利用江苏苏中、苏北地区代表性市(县)的1979~2018年水稻产量统计资料,尝试通过三点滑动平均、二次函数、HP滤波和二次指数平滑4种方法对其进行水稻趋势产量的拟合及气象产量的分离。并采用一致性相关系数与一般相关系数相结合以及趋势... 利用江苏苏中、苏北地区代表性市(县)的1979~2018年水稻产量统计资料,尝试通过三点滑动平均、二次函数、HP滤波和二次指数平滑4种方法对其进行水稻趋势产量的拟合及气象产量的分离。并采用一致性相关系数与一般相关系数相结合以及趋势符合度分析方法对上述4种方法进行了综合评比,结果表明:各市(县)水稻趋势产量序列与江苏省平均趋势产量序列之间,4种方法拟合结果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15~0.946,表现为显著的一致性;4种方法拟合结果的“普通相关系数”为0.49~0.51,达到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只有二次指数平滑法模拟的3个阶段(1979~1990年、1991~2003年、2004~2018年)水稻趋势产量平均增速最符合江苏区域的变化规律。4种方法均基本适用于宏观、粗线条的气象产量分离,而以二次指数平滑方法最为合理、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比 气象灾害 水稻 气象产量 HP滤波法 指数平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中的水稻病虫害预测模型及其应用——以上海奉贤县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葛道阔 金之庆 +3 位作者 高亮之 薛正平 石春林 杨星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70-74,共5页
利用上海奉贤县1995~1999年的水稻病虫害(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在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原有的框架下,补充、完善了水稻病虫害预测模型(RPEST),利用奉贤县2000、2001年的气象资料和上海... 利用上海奉贤县1995~1999年的水稻病虫害(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在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原有的框架下,补充、完善了水稻病虫害预测模型(RPEST),利用奉贤县2000、2001年的气象资料和上海精准农业园区上述4种病虫害的前期发生资料,对其后期的发生期、发生量或发生程度进行试预报。结果表明:RPEST对上述病虫害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相关性,且误差较小。可以认为:RPEST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模拟 优化决策系统 RCSODS 病虫害 预测模型 上海 奉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农田林网对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5 位作者 夏礼如 蔡武宁 于海艳 高黎明 刘岩 包太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7-1221,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苏北地区闭合微型农田林网对小麦的胁地效应,并探寻该类型林网小麦的光合作用变化特征。选择江苏省宿迁市2个农田林网典型乡镇为试点,按不同方位林带和不同林缘距离设置试验样方,于灌浆前期,测定不同处理样方小麦功能叶... 为了进一步研究苏北地区闭合微型农田林网对小麦的胁地效应,并探寻该类型林网小麦的光合作用变化特征。选择江苏省宿迁市2个农田林网典型乡镇为试点,按不同方位林带和不同林缘距离设置试验样方,于灌浆前期,测定不同处理样方小麦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光合有效辐射(PAR)、叶温(Tl)、相对湿度(RH)和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细胞间隙CO2浓度(Ci)等;并于成熟期拷种测量小麦产量及其结构,将上述各项测定结果与对照处理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AR、Tr和C是Pn的主要影响因素,而Tl和RH对Pn的影响甚微;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与Pn相关显著,前两者的降低是造成林缘区域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农田林网 小麦 净光合速率(Pn)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41
5
作者 葛道阔 金之庆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4,共8页
在长江中下游稻区选择19个样点,将每个样点近20年(1979-1998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分为两组,一组结合当地水稻生态试验或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用于CERES-Rice模型中遗传参数的调试,另一组用于检验该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通过... 在长江中下游稻区选择19个样点,将每个样点近20年(1979-1998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分为两组,一组结合当地水稻生态试验或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用于CERES-Rice模型中遗传参数的调试,另一组用于检验该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通过对未来气候变率变化(ΔCV)的3种假设并利用WGEN(天气生成器),将每个样点基于3种平衡GCM(大气环流模型)的CO2倍增气候变化情景文件改进为兼顾气候及其变率变化(CC+ΔCV)的9种情景文件。在上述各情景文件下分别运行CERES-Rice,并将模拟结果与本底气候(Baseline)下的模拟值进行比较,再结合蒸散比(β)和产量波动系数等算法,评价了CO2有效倍增时CC+ΔCV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2有效倍增时,随着ΔCV的增大,不同稻作制度下水稻高温热害将愈演愈烈,早稻和晚稻受低温威胁将显著减轻;水稻生长季内干湿状况较目前无明显差异,但季节性干旱和暴雨的发生频次呈增加之势;研究区域不同稻作制度下的水稻生育期均明显缩短,ΔCV增大对生育期无显著影响;不论是单、双季稻,还是灌溉或雨育水稻都显著减产,其中中游稻区的减产幅度大于下游稻区,单季稻和晚稻的减产幅度大于早稻,UKMO、GISS情景下的减产幅度大于GFDL情景;研究区域不同稻作制度下的水稻进一步减产,且稳产性变差,但良好的灌溉条件可以减缓水稻产量的年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气候变化 气候变率变化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旱涝敏感性分析与损失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2 位作者 马晓群 张文宇 张伟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02-1309,共8页
针对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4个小麦主产省小麦生产现状以及旱涝评估技术要求,运用经改进的WCSODS(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通过检索代表性站点48年(1961-2008年)降水量、麦田初始土壤相对含水量和根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资料,计算了上述... 针对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4个小麦主产省小麦生产现状以及旱涝评估技术要求,运用经改进的WCSODS(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通过检索代表性站点48年(1961-2008年)降水量、麦田初始土壤相对含水量和根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资料,计算了上述3要素在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下对应的小麦产量的变化幅度,进而进行了冬小麦旱、涝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域的冬小麦旱、涝损失评估。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干旱损失随年代推移有降低的趋势,而涝渍损失没有随年代变化的趋势。从空间上看,干旱、涝渍损失均有明显的纬度分布特点,不同的是,干旱损失表现为北高南低,而涝渍损失表现为南高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模型 旱涝 敏感性分析 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农田林网对稻田小气候及水稻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3 位作者 夏礼如 吴心强 李小艳 顾启花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5-951,共7页
选择江苏省宿迁市2个农田林网典型乡镇为样点,按不同方位林带和不同林缘距离,即1/6H(H为林带平均高度)、1/3H、1/2H和2H处(对照)设置试验样方,于水稻主要生育期,分别观测水稻群体分层的光照度、温度、相对湿度和CO2浓度,同时测定水稻叶... 选择江苏省宿迁市2个农田林网典型乡镇为样点,按不同方位林带和不同林缘距离,即1/6H(H为林带平均高度)、1/3H、1/2H和2H处(对照)设置试验样方,于水稻主要生育期,分别观测水稻群体分层的光照度、温度、相对湿度和CO2浓度,同时测定水稻叶片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等,并于水稻成熟期测定产量及产量结构。结果表明,随着与林缘距离减小,样方水稻的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而水稻群体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CO2浓度的变化不明显;水稻产量连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的大幅度降低;而不同林缘距离样方水稻的千粒重和结实率变化甚微。该研究结果可为苏北农田林网的合理规划和科学更新、促进农林双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农田林网 水稻 小气候 SPAD值 净光合速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稻生长模型的水稻虫害决策调控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1 位作者 杨余旺 刘岩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1-92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水稻群体光合生产模型的感虫水稻品种目标补偿系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用于估算不同水稻品种对虫害的补偿能力。同时利用江苏省、上海市1995~1999年的水稻虫害(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进一步检验了水稻虫害... 提出了一种基于水稻群体光合生产模型的感虫水稻品种目标补偿系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用于估算不同水稻品种对虫害的补偿能力。同时利用江苏省、上海市1995~1999年的水稻虫害(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进一步检验了水稻虫害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模型,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适用性。该研究是将水稻生长模型及虫害预测模型应用于虫害防治的决策调控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 虫害预测模型 决策调控 目标补偿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CSODS的小麦旱涝灾损区域化监测与精细化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3 位作者 杨余旺 马晓群 张文宇 张伟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2-1068,共7页
采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气候数据插值专用软件-ANUSPLIN,插值生成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4个小麦主产省代表性区域1971-2015年逐年的5 km×5 km分辨率的网格化逐日数据集,数据包括逐日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 采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气候数据插值专用软件-ANUSPLIN,插值生成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4个小麦主产省代表性区域1971-2015年逐年的5 km×5 km分辨率的网格化逐日数据集,数据包括逐日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结合经改进的WCSODS(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的区域化方法,并利用相关监测数据,开展了研究区域冬小麦旱涝灾害损失的区域化监测与精细化评估。结果表明:作物模型评估的灾损率等级与实际灾损率等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一致,区域内所有格点灾损率等级基本准确率(等级差≤1)为83.3%,其中完全准确率(等级差=0)为62.3%。研究区域冬小麦有典型的北部偏旱、南部偏涝的分布特点,且干旱灾损一般大于涝渍灾损。整个研究区域平均而言,干旱和涝渍灾损均有随年份微弱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模型 旱涝 精细化 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SODS中小麦生育期模型在淮河流域旱涝胁迫环境下的改进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2 位作者 张利华 葛淑芬 刘岩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2-727,共6页
针对淮河流域小麦生产现状以及旱涝评估技术要求,运用WCSODS(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利用淮河流域4个冬麦区(东北丘陵冬麦区、北部平原冬麦区、中部平原冬麦区和西部及沿淮冬麦区)21个样点的1998~2007年的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同... 针对淮河流域小麦生产现状以及旱涝评估技术要求,运用WCSODS(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利用淮河流域4个冬麦区(东北丘陵冬麦区、北部平原冬麦区、中部平原冬麦区和西部及沿淮冬麦区)21个样点的1998~2007年的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同期气候资料和土壤资料,调试确定了本地化的小麦生育期参数,并以4个冬麦区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的大田试验资料对WCSODS的小麦生育期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显示,小麦播种~抽穗期、出苗~抽穗期和播种~成熟期3个生育阶段天数的模拟精度较高、预测效果较好,3个发育阶段的标准根均方差(NRMSE)、绝对平均误差(MAE)和一致性系数(IoA)分别为:0.019、2.860、0.999;0.025、3.246、0.999;0.014、2.632、0.999。对WCSODS中小麦出苗期模型进行土壤湿度影响订正与改进,小麦播种至出苗天数亦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冬小麦 生育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SODS在江苏省优质饼干小麦栽培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葛道阔 金之庆 高亮之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23,共3页
运用WCSODS以及宁麦 9号的区域试验和栽培试验资料 ,首先调试、确定了该品种的遗传参数 ,然后对其在江苏省淮南 6个试点 (南京、盐城、扬州、南通、常州、苏州 )的适宜播种期、相应的总叶龄和产量等进行了模拟计算 ,最后以南京为例 ,在... 运用WCSODS以及宁麦 9号的区域试验和栽培试验资料 ,首先调试、确定了该品种的遗传参数 ,然后对其在江苏省淮南 6个试点 (南京、盐城、扬州、南通、常州、苏州 )的适宜播种期、相应的总叶龄和产量等进行了模拟计算 ,最后以南京为例 ,在电脑上制作出宁麦 9号在当地的最佳栽培方案 ,并打印成“良种良法模式图”。WCSODS可为江苏省饼干小麦适种区内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的任意小麦品种用电脑快速制作最佳栽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饼干小麦 模拟优化决策系统 栽培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花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葛道阔 金之庆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PNUTGRO模型与气候变化情景耦联的方法,评价了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花生主产区(渤海湾、黄淮平原、华南沿海和四川盆地)花生生育期、产量和灌溉需要量的影响;结合有关热量指标。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花生生产 作物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农田林网地区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及其对杨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夏礼如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284,302,共3页
利用苏北徐淮和沿海两类不同类型农田林网地区6个样点20年(1981~2000年)的逐日温度资料,统计了各地全年及不同季节气温的气候趋势系数和倾向率、≥10℃积温的变化;并利用杨树生长期温度指标,计算了杨树主要生长期起止日期及持续... 利用苏北徐淮和沿海两类不同类型农田林网地区6个样点20年(1981~2000年)的逐日温度资料,统计了各地全年及不同季节气温的气候趋势系数和倾向率、≥10℃积温的变化;并利用杨树生长期温度指标,计算了杨树主要生长期起止日期及持续天数的变化,初步揭示上述地区近20年气温变化的有关特征及其对杨树生长的影响,并对杨树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农田林网 气温年际变化 气候趋势系数 气候倾向率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旱胁迫的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的订正与检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3 位作者 吕淞霖 刘岩 李秉柏 魏秀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3-1198,共6页
为使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满足淮河流域水稻生长季干旱影响精细化评估要求,利用淮河流域江苏省兴化市、河南省信阳市2010 ~2012年水稻大田和盆栽的水分胁迫控制试验资料,获取了RCSODS中相关子模型的参数,并对干旱胁迫订... 为使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满足淮河流域水稻生长季干旱影响精细化评估要求,利用淮河流域江苏省兴化市、河南省信阳市2010 ~2012年水稻大田和盆栽的水分胁迫控制试验资料,获取了RCSODS中相关子模型的参数,并对干旱胁迫订正因子的算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基于干旱胁迫订正后的模型对干旱环境下净光合速率、根冠比和叶面积的模拟效果较好,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47、0.882和0.950 ~0.988,说明模型干旱订正结构合理,参数选值准确.对比模拟产量和实测产量,其决定系数也达到0.917,绝对平均误差(MAE)和均方差根(RMSE)值分别为0.551和0.623.表明订正后的模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更能适应淮河流域水稻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旱 模拟模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江苏省水稻主要虫害影响初探 被引量:7
15
作者 葛道阔 金之庆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38,162,共4页
利用全球气候渐变模型Transient B在江苏省2010年、2030年和2050年的输出值,结合南京等6个样点近40年(1955~1994年)的逐日气候资料(BASELINE),生成各地未来不同时段的气候渐变情景;针对江苏省水稻生产上常见的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选用... 利用全球气候渐变模型Transient B在江苏省2010年、2030年和2050年的输出值,结合南京等6个样点近40年(1955~1994年)的逐日气候资料(BASELINE),生成各地未来不同时段的气候渐变情景;针对江苏省水稻生产上常见的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选用自主研制的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分别在上述气候渐变情景和BASELINE下运行,并将2个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再结合有关害虫发生的气候指标,评价了未来50年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在江苏省主要稻区蔓延和加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江苏 水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ERES模拟模型制定水稻栽培决策 被引量:7
16
作者 葛道阔 金之庆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4-16,43,共4页
CERES—水稻模型是由美国IBSNAT机构(国际农业技术转让基准站网络)协调密西根州立大学与夏威夷大学联合研制在国际上影响颇大的一种模拟模型.它采用了许多简明的函数和方程组来描述水稻生理生态过程和环境之间的数量关系.在DSSAT(农业... CERES—水稻模型是由美国IBSNAT机构(国际农业技术转让基准站网络)协调密西根州立大学与夏威夷大学联合研制在国际上影响颇大的一种模拟模型.它采用了许多简明的函数和方程组来描述水稻生理生态过程和环境之间的数量关系.在DSSAT(农业技术转让的决策支持系统)大型软件的支持下,CERES—水稻模型不仅可以模拟天气、土壤、地形等不可控因子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将栽培上众多的可控因子如品种、播期、肥料等纳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CERES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旱涝渍胁迫的WCSODS模型订正与检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1 位作者 张利华 葛淑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0-495,共6页
利用淮河流域安徽宿州和寿县、江苏兴化、河南郑州2010~2012年小麦大田和盆栽的水分胁迫控制试验资料,获取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中相关子模型的参数,并对干旱和涝渍胁迫订正因子的算法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模型对干旱和... 利用淮河流域安徽宿州和寿县、江苏兴化、河南郑州2010~2012年小麦大田和盆栽的水分胁迫控制试验资料,获取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中相关子模型的参数,并对干旱和涝渍胁迫订正因子的算法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模型对干旱和涝渍环境下净光合速率、根冠比、叶面积的模拟效果较好,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872~0.922、0.824~0.904和0.965~0.982,说明模型的干旱和涝渍订正结构合理,参数选值准确。对比模拟产量和实测产量,其决定系数也达到了0.810~0.820,绝对平均误差(MAE)和均方差根(RMSE)分别为0.382~0.436和0.265~0.502。表明订正后的模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更能适应淮河流域小麦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和涝渍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油菜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ape-CSODS)的订正及其检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5 位作者 杨余旺 张文宇 张伟欣 夏吉安 林玥 刘洪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2,共7页
利用江苏省兴化市、安徽省天长市2014—2017年大田和盆栽油菜的水分胁迫控制试验资料,明确了受干旱胁迫影响的4类变量(油菜净光合速率、叶面积系数、比叶面积和物质分配系数),进而建立了上述变量的变化百分比与不同土壤相对湿度差(干旱... 利用江苏省兴化市、安徽省天长市2014—2017年大田和盆栽油菜的水分胁迫控制试验资料,明确了受干旱胁迫影响的4类变量(油菜净光合速率、叶面积系数、比叶面积和物质分配系数),进而建立了上述变量的变化百分比与不同土壤相对湿度差(干旱胁迫下油菜田土壤相对湿度与水分适宜的油菜田土壤相对湿度的差值)之间的统计方程式;利用上述方程式对油菜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ape-CSODS)中相关机理模型进行了改进;以干旱胁迫下油菜全生育期和最终产量的模拟结果为例,检验了Rape-CSODS的改进效果。结果显示,在模型改进前油菜生育期模拟值的标准根均方差(NRMSE)、绝对平均误差(MAE)和一致性系数(Io A)分别为0.010 29、2.130 00和0.999 97,模型改进后分别为0.004 89、1.000 00和0.999 99,相关系数从0. 71提高到0. 88;模型改进前油菜产量模拟值的NRMSE、MAE和Io A分别为0.105 61、20.610 00和0.997 50,模型改进后分别为0.042 40、7.437 50和0.999 50,相关系数从0. 52提高到0. 95。表明经改进的Rape-CSODS对油菜干旱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能应用于区域化油菜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干旱胁迫 土壤相对湿度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区域化旱涝监测预警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道阔 曹宏鑫 +5 位作者 杨余旺 马晓群 张文宇 张伟欣 林玥 李秉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99-304,共6页
利用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4个小麦主产省代表性区域有关试点的气象数据,同时采用气候数据插值专用软件ANUSPLIN插值生成的上述代表性区域1971—2015年逐年5 km×5 km分辨率的网格化逐日数据集(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利用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4个小麦主产省代表性区域有关试点的气象数据,同时采用气候数据插值专用软件ANUSPLIN插值生成的上述代表性区域1971—2015年逐年5 km×5 km分辨率的网格化逐日数据集(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结合经改进的WCSODS(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及其区域化方法,并利用相关监测数据,开展冬小麦旱涝灾害损失的区域化监测预警与精细化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冬小麦有典型的北旱南涝、干旱灾损一般大于涝渍灾损的分布特点;短期灾损指数可对小麦旱涝灾损进行区域化的动态监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作物生长 模型 旱涝检测预警 精细化 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平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81
20
作者 金之庆 葛道阔 +1 位作者 石春林 高亮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31,共8页
采用 GISS Transient B模型和黑河、哈尔滨、长春、沈阳、延吉等 5个样点近 4 0年的逐日气候资料 ,在计算机上生成了我国东北平原未来 10年、 30年和 5 0年的气候渐变情景 ;将 CERES系列模型 (包括大豆、玉米、水稻 3种作物 )在上述各... 采用 GISS Transient B模型和黑河、哈尔滨、长春、沈阳、延吉等 5个样点近 4 0年的逐日气候资料 ,在计算机上生成了我国东北平原未来 10年、 30年和 5 0年的气候渐变情景 ;将 CERES系列模型 (包括大豆、玉米、水稻 3种作物 )在上述各样点不同年份的气候渐变情景下运行 ,并将模拟结果与当前气候条件下的模拟值相比较 ,评价了气候变化及大气 CO2 浓度增长对研究区域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的阶段性影响 ;还利用若干农业气候指标 ,结合各样点的气候渐变情景 ,分析了我国冬小麦安全种植北界在研究地区可能出现的地理位移。在此基础上 ,就东北平原未来的作物与品种布局 ,以及能否安全种植冬小麦等提出具体意见 ,供有关部门在制定农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东北平原 粮食生产 适应性对策 作物模拟模型 作物布局 品种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