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VE联合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4
1
作者 孙顺吉 宁厚法 +3 位作者 曹贵文 王秀春 柳林 葛连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2006年间行双介入治疗109例。先行PTVE治疗满意后再行PSE治疗,全部患者随访在1年以上。结果: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96例1年内未再出血,且其中的7...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2006年间行双介入治疗109例。先行PTVE治疗满意后再行PSE治疗,全部患者随访在1年以上。结果: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96例1年内未再出血,且其中的78例3年内未再出血,脾功能亢进均有效控制。结论: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目前最好的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食道静脉曲张 脾脏功能亢进 栓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路炎致突发性耳聋的螺旋CT三维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高民 马永金 +5 位作者 刘国浩 李玉双 葛连刚 张健 赵惠萍 唐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X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迷路炎致突发性耳聋的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薄层螺旋扫描技术(小视野Fov=5cm,层厚1.0mm),进行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P)、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层面重组(MPR)和表面重建(SSD)各种方法的三维重建。结果... 目的:探讨迷路炎致突发性耳聋的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薄层螺旋扫描技术(小视野Fov=5cm,层厚1.0mm),进行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P)、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层面重组(MPR)和表面重建(SSD)各种方法的三维重建。结果:采用MinIP,MPR及SSD能充分显示骨性迷路,耳蜗,前庭,前、后、外三个骨性半规管,膜性迷路,蜗管(2.5周),球囊,椭圆囊,前、后、外三个膜性半规管的表面、分布形态及内部结构和病变密度、范围、形态、边缘情况。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充分准确观测内耳迷路内部和表面的立体结构,并能充分显示病变范围、形态、密度、边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路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老人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X线诊断
3
作者 蒋高民 刘国浩 +5 位作者 赵绘萍 马永金 张健 唐钰 李玉双 葛连刚 《罕少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讨论X线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胸腰椎骨折的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 目的讨论X线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胸腰椎骨折的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良好的平片能显示脊柱结构,并对对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做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脊柱 骨折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梅毒血清学检测相关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
4
作者 高莉囡 葛连刚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1期25-27,共3页
目的文章分析和探讨的目的就是对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梅毒的传播途径及危害作了阐述,以此来降低梅毒疾病的传播及感染的可能性,为今后对梅毒治愈工作提供可借鉴参考的经验。方法通过对梅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 目的文章分析和探讨的目的就是对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梅毒的传播途径及危害作了阐述,以此来降低梅毒疾病的传播及感染的可能性,为今后对梅毒治愈工作提供可借鉴参考的经验。方法通过对梅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采用此TRUST、RPR和TPPA 3种方法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RPR法与TRUST法、TPPA法与EL ISA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性意义(P>0.05);TRUST法与TPPA法、RPR法与TPPA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对不同时期梅毒的诊断具有不同的意义。结论梅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播性疾病,对于梅毒患者来说会造成人体多种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危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梅毒疾病的发展与传播,此种疾病呈增长发展趋势,作为一名医生,要做好梅毒血清学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会减少与降低梅毒疾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感染 血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