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证线切割机床加工精度的措施
1
作者 葛晓阳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8-20,共3页
通过对DK7725 e型线切割机床的应用与研究,分析了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总结出保证线切割机床加工精度的措施,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关键词 线切割机床 加工精度 脉冲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坏死性凋亡相关LncRNA预后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葛晓阳 梅璐 郑权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 构建并评估结肠癌坏死性凋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从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结肠癌患者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获取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使用R软件采... 目的 构建并评估结肠癌坏死性凋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从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结肠癌患者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获取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使用R软件采用共表达分析得到坏死性凋亡相关LncRNA。采用Kaplan-Meier分析、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可作为结肠癌独立预后因素的坏死性凋亡相关LncRNA并构建预后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模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验证该模型并拓展其临床应用,将9-LncRNA结合临床性状构建临床列线图并绘制校准曲线。结果 共识别9种坏死性凋亡相关LncRNA,包括AC010973.2、LINC01011、AC027307.2、CD27-AS1、LINC02474、AC044802.2、LBX2-AS1、TNFRSF10A-AS1、B4GALT1-AS1,成功构建了坏死性凋亡相关9-LncRNA预后模型,并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总生存期短于低风险组患者(P<0.001)。绘制ROC曲线,1、3、5 a生存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8、0.777、0.754,提示该模型预测效能较好。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预后模型是结肠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临床列线图并绘制校准曲线,计算一致性指数(C指数)为0.816,95%可信区间为0.77~0.87,提示该列线图对结肠癌的预后预测和实际预后较为符合。结论 基于9种坏死性凋亡相关LncRNA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对于结肠癌患者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同时为结肠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坏死性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葛晓阳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7期18-19,共2页
1水稻再生稻栽培存在问题1.1重视不足现阶段,大部分人对于水稻再生稻认知不足。水稻种植范围不断缩减,再生稻蓄留区越来越少。再加上农业组织机构不断改革,导致再生稻栽培范围进一步减小,此外,生产成本增加及机械作业收割技术的推广,使... 1水稻再生稻栽培存在问题1.1重视不足现阶段,大部分人对于水稻再生稻认知不足。水稻种植范围不断缩减,再生稻蓄留区越来越少。再加上农业组织机构不断改革,导致再生稻栽培范围进一步减小,此外,生产成本增加及机械作业收割技术的推广,使得再生稻蓄留情况极为严重,不能进行相关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作业 再生稻 水稻种植 收割技术 高产栽培技术 管理工作 成本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早衰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4
作者 葛晓阳 傅谢生 +2 位作者 刘峰 彭华升 郑曙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0期145-145,149,共2页
分析了抗虫棉早衰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了抗虫棉早衰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在抗虫棉的推广种植过程中,充分发挥抗虫棉的优良特性,提高棉花产量。
关键词 抗虫棉 早衰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转基因抗虫棉L280和L282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分析
5
作者 王鹏 葛晓阳 李付广 《中国棉花》 2020年第8期10-15,共6页
为明确转cry2Ab4基因抗虫棉(L280)与转cry2Ab4、vip3Aa11基因双价抗虫棉(L282)在棉花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通过融合引物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Fusion primer and nested integrated PCR,FPNI-PCR)的方法获取T-DNA的侧翼序列。分析表明,... 为明确转cry2Ab4基因抗虫棉(L280)与转cry2Ab4、vip3Aa11基因双价抗虫棉(L282)在棉花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通过融合引物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Fusion primer and nested integrated PCR,FPNI-PCR)的方法获取T-DNA的侧翼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分别位于棉花D13染色体61309969-61309997 bp区间和D11染色体11069019-11069039 bp区间。同时,为了获得侧翼序列,分别在棉花基因组和T-DNA上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确认2种转基因抗虫棉中T-DNA在基因组上的位置。通过FPNI-PCR方法成功地分离到了转基因抗虫棉的侧翼序列,明确了T-DNA在2种抗虫棉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置,也为转基因抗虫棉的后续研究及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FPNI-PCR 转基因抗虫棉 侧翼序列 T-DNA插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病虫害防治技术
6
作者 傅谢生 葛晓阳 +2 位作者 刘峰 彭华升 郑曙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0期89-90,共2页
详细介绍了抗虫棉苗期、成株期、花铃期主要病害以及中前期、中后期主要虫害的防治技术,并提出了害虫对抗虫棉抗性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关键词 抗虫棉 病害 虫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