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取石术中、术后感染性休克15例报告 被引量:28
1
作者 葛成国 靳风烁 +5 位作者 江军 王洛夫 李家宽 万江华 兰卫华 张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551-553,556,共4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取石术中、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4月432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及645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15例(男4例,女1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发生在经皮肾镜...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取石术中、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4月432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及645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15例(男4例,女1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发生在经皮肾镜取石术,4例发生于输尿管镜碎石术,术中1例,术后14例。感染性休克诊断明确后,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首先液体复苏,维持有效循环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经验性应用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对中毒症状明显者应用小剂量甲强龙,发生肺部感染顽固性低氧者呼吸机通气辅助呼吸。结果 1例术中出现感染性休克,及时终止手术并转入ICU进一步救治;1例发生在麻醉苏醒过程,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给予保留气管插管,液体复苏并转入ICU治疗。13例发生在术后2~8 h,经快速液体复苏,其中5例转入ICU进一步救治。8例发生严重肺部感染,4例出现呼吸衰竭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呼吸。无患者死亡,15例均在3~5 d后逐渐停用血管活性药物,术后3~8 d后体温及血常规恢复正常。12例术后结石成分分析:10例主要成分为碳酸磷灰石及磷酸镁铵,2例为草酸钙。结论术前充分抗感染治疗是预防感染性休克发生的重要环节;对结石合并感染且术中、术后突发高热患者推荐早期应用疗效确切的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早期液体复苏对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供氧维持氧气运输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结核肾切除术体会(附17例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葛成国 江军 +6 位作者 王洛夫 李彦锋 万江华 孙中义 兰卫华 张军 毕罡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切除结核性无功能肾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1月对17例(男7例,女10例)无功能结核肾行后腹腔镜下患肾切除术。其中,右侧6例,左侧11例。手术指征为单侧结核性无功能肾脏。采用3孔法(2个12mm、1个5mmTro...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切除结核性无功能肾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1月对17例(男7例,女10例)无功能结核肾行后腹腔镜下患肾切除术。其中,右侧6例,左侧11例。手术指征为单侧结核性无功能肾脏。采用3孔法(2个12mm、1个5mmTrocar)。术后标本置入肾袋后,患侧下腹部斜行小切口取出患肾。结果 17例均成功完成肾切除,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5~210min,平均(105.8±27.4)min。术中失血量40~220mL,平均(100.5±22.6)mL。术中腹膜损伤3例。其中15例获随访5~35个月,平均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结核性无功能肾切除创伤小、恢复快,对于结核性无功能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肾切除 肾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及膀胱结石的同期腔内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葛成国 靳风烁 +5 位作者 王洛夫 李彦锋 李黔生 万江华 兰卫华 梁培禾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控讨气压弹道碎石+前列腺电切同期处理膀胱、输尿管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组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系结石患者76例,首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或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碎石时采用电切镜外鞘内置... 目的控讨气压弹道碎石+前列腺电切同期处理膀胱、输尿管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组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系结石患者76例,首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或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碎石时采用电切镜外鞘内置入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随后行前列腺电汽化术。结果无死亡及中转开放手术病例,54例膀胱结石及1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碎石并成功取石,3例输尿管中段结石上移肾盂。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26.2±3.8)分降为(8.5±0.8)分(P<0.01),残余尿手术前后分别为(46.4±11.2)、(15.9±8.6)mL(P<0.01)。术后随访3~24个月,2例出现前尿道狭窄,余患者排尿通畅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处理泌尿系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创伤小、安全高效、并发症少,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泌尿系结石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输尿管结石 腔内泌尿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或逆行输尿管镜下内切开处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被引量:1
4
作者 葛成国 靳风烁 +5 位作者 王洛夫 李彦锋 李黔生 万江华 兰卫华 梁培禾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顺、逆行输尿管镜下针状电极内切开方法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8例UPJO患者,原发性7例,继发性11例,合并患侧肾盏或肾盂结石(直径大于0.8cm)3例。在C臂X线机的辅助下,通过经皮肾造口顺行或逆行输... 目的探讨顺、逆行输尿管镜下针状电极内切开方法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8例UPJO患者,原发性7例,继发性11例,合并患侧肾盏或肾盂结石(直径大于0.8cm)3例。在C臂X线机的辅助下,通过经皮肾造口顺行或逆行输尿管镜下,采用针状电极内切开技术切开UPJ处狭窄,合并结石患者同期行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术中安放双(J5F)管,术后6~8周拔除。平均随访13个月。结果 18例患者手术成功,输尿管狭窄长度小于1.0cm(0.5~1.0cm),无大出血、肾周感染等并发症。拔除双J管后1及3个月复查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IVP),提示肾积水消失或较术前明显减少,UPJO狭窄段消失。4例原发性UPJO拔除双J管12个月后复查UPJO复发,改行开放手术治愈。结论选择适合UPJO患者采用针状电极行输尿管镜下顺、逆行内切开治疗有效、损伤小,适合于狭窄长度小于1.0cm的UPJO患者的治疗;当UPJO合并肾结石及其他需顺行入路情况下,首选顺行经皮肾盂内切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视镜下肾盂切开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输尿管镜下内切开 顺行 逆行 针状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葛成国 靳风烁 +5 位作者 王洛夫 万江华 兰卫华 孙中义 张尧 梁培禾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1-753,共3页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37例肾下盏结石患者资料。2006年10月~2009年3月,行MPCNL治疗37例肾下盏结石。肾下盏多发结石30例,单发结石7例;结石平均直径2.2cm(1.2~3.4cm);单通...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37例肾下盏结石患者资料。2006年10月~2009年3月,行MPCNL治疗37例肾下盏结石。肾下盏多发结石30例,单发结石7例;结石平均直径2.2cm(1.2~3.4cm);单通道取石21例,双通道16例。结果共进行40次微创经皮肾镜操作,其中,3例患者接受2次经皮肾镜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85min(45~152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石清除率94.6%(35/37),结石成分分析主要成分为草酸钙+磷酸钙混合成分结石(19例,51.4%),其次是草酸钙结石(11例,29.7%)、磷酸钙结石(6例,16.2%),1例为胱氨酸结石。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1、2cm或较大结石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对多发性肾下盏结石首选联合肾脏中盏和下盏的双通道取石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下盏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患者合并输尿管结石采用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术的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葛成国 靳风烁 +3 位作者 王洛夫 万江华 兰卫华 梁培禾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双频双脉冲U-100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碎石术治疗服用抗凝剂患者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5年4月~2008年6月53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37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其他器官疾病而需长期口服抗...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双频双脉冲U-100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碎石术治疗服用抗凝剂患者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5年4月~2008年6月53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37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其他器官疾病而需长期口服抗凝剂(西洛他唑,氯吡格雷,华法林)治疗。采用双频双脉冲U-100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碎石器碎石术。术前5d停服华法林,改为低分子肝素,术后5d恢复口服华法林;术前10d停服氯吡格雷或西洛他唑,改为静脉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后5d再恢复口服氯吡格雷或西洛他唑。检测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肌酐、凝血参数的变化,密切检测有无围手术期出血或血栓性并发症出现。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5min,术中估计失血量平均46mL,无术中输血。术后无石率91.9%(34/37),术后1个月无石率100%。术后患者出现较重出血1例(2.7%),出血量约600mL,出血3d后停止;无血栓性疾病发生。余36例(97.3%)患者术后恢复原来口服抗凝剂治疗,无后遗症出现。结论合理应用抗凝剂情况下,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碎石治疗口服抗凝剂患者的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双频双脉冲U-100激光 抗凝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内支架管最佳拔管时间的随机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兰卫华 李家宽 +7 位作者 李彦锋 靳风烁 江军 万江华 张尧 孙中义 葛成国 王洛夫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究输尿管碎石术后输尿管内支架管(双J管)的最佳拔管时间,既保证双J管起到支架引流作用,又尽可能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依据纳入标准,按照术后拔管时间,随机分为A(3d... 目的探究输尿管碎石术后输尿管内支架管(双J管)的最佳拔管时间,既保证双J管起到支架引流作用,又尽可能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依据纳入标准,按照术后拔管时间,随机分为A(3d)、B(7d)、C(14d)、D(28d)4组,每组30例,记录患者拔管前置管相关并发症,拔管后并发症改善情况及新增症状,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以确定双J管最佳拔管时间。结果拔管前各组均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以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管周结痂为明显;而拔管后腰痛以A组最为常见(16.7%)。结论随着双J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双J管引起的并发症显著增加,而过早拔除双J管则可能引起腰痛;拔管时间为术后7~14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碎石术 双J管 并发症 拔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2-二极管激光光凝法诱导大鼠青光眼慢性高眼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崔馨 贺翔鸽 +3 位作者 许建涛 王韶亮 葛成国 喻红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建立532—二极管激光光凝的大鼠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评价模型眼的相关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50只,采用532-二极管激光行角膜缘小梁网和角膜缘颞侧及颞上、颞下3条巩膜浅层静脉光凝。定期测量和记录双眼眼压,观... 目的:建立532—二极管激光光凝的大鼠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评价模型眼的相关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50只,采用532-二极管激光行角膜缘小梁网和角膜缘颞侧及颞上、颞下3条巩膜浅层静脉光凝。定期测量和记录双眼眼压,观察眼前节情况。于术后1、3,6个月时摘取双侧眼球,观察双眼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的改变。结果:(1)大鼠眼内压于1个月时达到眼压峰值,高眼压状态持续2月余,然后眼压水平逐渐下降,6个月时眼压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2)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532-二极管激光光凝SD大鼠小梁网及巩膜浅层静脉血管可以建立长期眼压中度升高的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模型眼出现了青光眼眼底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模型 激光 视网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处理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术前术后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桂铭桧 张静 +1 位作者 王洛夫 葛成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6期42-44,共3页
总结了对微创经皮肾镜术(MPCNL)处理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术前认真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理解,严格术前评估等为顺利完成该手术提供了有力保证;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要做好尿... 总结了对微创经皮肾镜术(MPCNL)处理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术前认真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理解,严格术前评估等为顺利完成该手术提供了有力保证;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要做好尿管、肾造瘘管管道护理,重点加强出血、感染、尿瘘的观察及护理。认为经皮肾镜尤其是微创PCNL碎石具有微创,残留结石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同时避免了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等问题,特别适用于嵌顿性输尿管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嵌顿性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