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性耕作抑制玉米真菌病害发生的机制
1
作者 白子轩 敖曼 +4 位作者 葛志强 焦明翠 潘珠云 马驷骢 关义新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玉米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害侵染,其中真菌病害分布广、传播快且危害大,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影响。本文针对病原侵染玉米后“呼救”-响应-抵抗3个方面,综述了保护性耕...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玉米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害侵染,其中真菌病害分布广、传播快且危害大,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影响。本文针对病原侵染玉米后“呼救”-响应-抵抗3个方面,综述了保护性耕作抑制玉米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防治玉米真菌病害的研究及生态阻控提供参考。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微生态会产生响应抵抗玉米真菌病害侵染的信号,进而引发玉米的主动抗病反应。在这一过程中,保护性耕作会促进根际有益微生物的富集,增加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在抑制真菌病害发生的同时,对玉米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本文也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抑制玉米真菌病害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真菌病害 “呼救”假说 微生物群落 作物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免提取结合qPCR冻干试剂的肉制品掺假鉴定方法
2
作者 张娴雅 葛志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3,共8页
【目的】建立肉制品中牛、鸭源性成分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将DNA免提取法与荧光定量PCR(qPCR)冻干试剂法相结合,采用DNA免提取法制备qPCR反应模板。通过冻干工艺制备出的预混qPCR试剂,利用便携式qPCR系统对冻干试剂进行扩... 【目的】建立肉制品中牛、鸭源性成分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将DNA免提取法与荧光定量PCR(qPCR)冻干试剂法相结合,采用DNA免提取法制备qPCR反应模板。通过冻干工艺制备出的预混qPCR试剂,利用便携式qPCR系统对冻干试剂进行扩增。【结果】DNA免提取法简化了样品的提取、纯化步骤,该过程可在10 min内完成。DNA免提取法结合qPCR冻干试剂法的检测限可达1 pg/μL,从采样到得出结果只需45 min。预混qPCR冻干试剂可在4℃下保存6个月、室温下保存4个月、37℃下保存14 d。【结论】利用便携式qPCR系统即可对qPCR冻干检测试剂进行扩增,从而实现肉制品掺假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提取 肉制品掺假 冻干试剂 荧光定量PCR 现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USUM-ICA-PCA的微小故障检测 被引量:12
3
作者 葛志强 宋执环 杨春节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3-377,411,共6页
针对过程中难以检测到的微小、缓变故障的检测问题,以及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非高斯信息,提出一种新的多变量统计过程监测方法.把传统的单变量累计和控制图(CUSUM)扩展为多变量的形式,并与独立成分分析(ICA)和传统的主元分析(PCA)方法相结合... 针对过程中难以检测到的微小、缓变故障的检测问题,以及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非高斯信息,提出一种新的多变量统计过程监测方法.把传统的单变量累计和控制图(CUSUM)扩展为多变量的形式,并与独立成分分析(ICA)和传统的主元分析(PCA)方法相结合,构成新的MCUSUM-ICA-PCA方法,采用ICA-PCA两步信息提取策略,完整地提取出过程的非高斯和高斯信息,重新构造统计量并建立其对应的统计限.通过对Tennessee Eastman(TE)过程的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改善了该过程微小故障的检测效果,从而更好地保证过程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计和 独立成分分析 MCUSUM—ICA—PCA 微小故障 非高斯信息 过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协调配合研究——基于损失函数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葛志强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3-77,共5页
利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构建损失函数,基于信贷传导途径探讨不同类型外部冲击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认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确定性关系。宏观审慎政策无法替代货币政策,但在一些情形下可作... 利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构建损失函数,基于信贷传导途径探讨不同类型外部冲击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认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确定性关系。宏观审慎政策无法替代货币政策,但在一些情形下可作为货币政策的有益补充。当出现技术冲击时,严格遵循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是最优的;当出现金融或房价冲击时,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合作能取得最优政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管理政策 协调配合 动态一般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直径不同的软骨下骨钻孔术对兔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葛志强 杨洪锋 +6 位作者 王宝生 张金平 曹化祥 雷学锋 廉平 叶建 祝海州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6-9,共4页
为了观察钻孔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过程,比较不同孔直径钻孔术对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用中国白兔24只,在股骨关节面造成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施行孔直径1mm和1.5mm的钻孔术,术后4、8周取材,做组织学光、... 为了观察钻孔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过程,比较不同孔直径钻孔术对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用中国白兔24只,在股骨关节面造成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施行孔直径1mm和1.5mm的钻孔术,术后4、8周取材,做组织学光、电镜观察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两组的优势修复组织均为类透明软骨、幼稚软骨和纤维软骨,对照组为纤维组织。②修复组织厚度,1mm孔比1.5mm孔较厚,0.1>P>0.05。③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初步结论:软骨下骨钻孔可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小孔比大孔修复效果好;非钻孔的缺损修复效果差。(A)与(B)、(C)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1:(B)与(C)比较:P<0.01。2.3.4电镜观察结果,术后4周各组均可见到纤维细胞,细胞较少,呈梭形散在分布于较粗大的胶原纤维中;术后8周,各孔组均可见透明样软骨细胞(图5)和纤维软骨细胞,对照组为肉芽组织。图5钻孔术后8周,可见透明样软骨细胞(透身电镜×4000)3讨论自从1962年Calandraccio在幼犬股骨踝部用环钻作洞,发现缺损由迅速长出的肉芽组织填充后,导致钻孔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有关的实验研究[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节软骨 软骨缺损 软骨下骨钻孔术 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葛志强 雷学锋 +6 位作者 杨洪锋 曹化祥 王宝生 廉平 叶建 刘启龙 祝海州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比较不同数目钻孔术对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用中国白兔24只,在股骨关节面造成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施行10孔和5孔钻孔术,术后4、8周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评估。结果... 为了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比较不同数目钻孔术对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用中国白兔24只,在股骨关节面造成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施行10孔和5孔钻孔术,术后4、8周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优势修复组织分别为类透明软骨、幼稚软骨加纤维软骨和纤维组织。修复组织厚度10孔和5孔无显著差异。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10孔>5孔>对照组。初步结论:软骨下骨钻孔可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多孔比少孔修复效果好;非钻孔的缺损修复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软骨缺损 软骨下骨钻孔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例强直性脊椎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葛志强 吴福国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5-36,共2页
本文对132例强直性脊柱(AS)的临床表现及其与HLA-B27抗原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LA-B27抗原阳性121例,阳性率91%。抗原阳性组男女之比为3:1,抗原有性组为2.6: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脊柱... 本文对132例强直性脊柱(AS)的临床表现及其与HLA-B27抗原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LA-B27抗原阳性121例,阳性率91%。抗原阳性组男女之比为3:1,抗原有性组为2.6: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脊柱异常主要表现为椎小关节模糊、狭窄。脊柱异常主要表现为椎小关节模糊、椎骨质增生。本文结果提示对长期不明原因的腰腿痛患者及早检测HIA-B27抗原对临床确诊AS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椎炎 人白细胞抗原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移植和钻孔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葛志强 冯传汉 +1 位作者 吕厚山 李锋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6-10,共5页
用中国白兔24只,在股骨关节面造成6mm×8mm 全层软骨缺损,分别进行游离骨膜自体移植和钻孔术。术后4、8周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钻孔、移植骨膜和对照组的优势修复组织分别为类透明软骨、幼稚软骨和纤维组... 用中国白兔24只,在股骨关节面造成6mm×8mm 全层软骨缺损,分别进行游离骨膜自体移植和钻孔术。术后4、8周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钻孔、移植骨膜和对照组的优势修复组织分别为类透明软骨、幼稚软骨和纤维组织。修复组织平均数量,移植骨膜明显优于钻孔和对照组,骨膜移植、钻孔和对照组修复组织来源分别为骨膜本身、髓腔和软骨下骨及与缺损毗连的软骨。初步结论:移植骨膜和软骨下骨钻孔均能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术后8周钻孔组可得到较成熟的透明样软骨,但修复组织厚度不及骨膜移植组,单纯刮除后修复能力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修复 骨膜 钻孔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UHF数据链的越区切换方法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葛志强 王瑾 燕海涛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5-57,73,共4页
V/UHF数据链的越区切换是实现跨区指挥引导的关键。借鉴现有移动通信的切换方法,紧密结合数据链作战应用的实际,分析了数据链越区切换的特点,基于不同的检测准则,提出了3种越区切换方法,并对实现算法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型切... V/UHF数据链的越区切换是实现跨区指挥引导的关键。借鉴现有移动通信的切换方法,紧密结合数据链作战应用的实际,分析了数据链越区切换的特点,基于不同的检测准则,提出了3种越区切换方法,并对实现算法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型切换方法较其他方法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HF 数据链 小区 越区切换 跨区指挥 C^4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扩展的邻域保持嵌入算法及其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苗爱敏 葛志强 +2 位作者 宋执环 蒋立 周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针对动态自相关数据的特征提取和降维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扩展的邻域保持嵌入(TNPE)的故障检测方法。针对邻域保持嵌入算法的不足,构建了新的优化目标,在构建局部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同时提取了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使得投... 针对动态自相关数据的特征提取和降维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扩展的邻域保持嵌入(TNPE)的故障检测方法。针对邻域保持嵌入算法的不足,构建了新的优化目标,在构建局部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同时提取了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使得投影得到的低维空间不仅和原始变量空间具有相似的空间局部近邻结构,而且具有相似的时序动态结构,因而包含了更多的特征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TNPE算法将原始过程数据划分为特征空间和残差空间,并分别建立T2和SPE统计量实现工业过程监测。通过对Tennessee Eastman(TE)过程的仿真研究,验证了TNPE算法有效性可行性,并显示出了优越的故障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学习 邻域保持嵌入 动态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递推最小模型误差估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志强 黄培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19,共8页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和两点边值问题的不变式嵌入法 ,提出了模型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递推最小模型误差估计 ,并推导了估计算法。仿真例说明 ,该方法是模型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状态递推估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两点边值问题 模型不确定性 最优估计 非线性系统 误差估计 非线性递推 最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葛志强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61-65,共5页
自从1900年Sachs首次对腰骶部痛疼的病人切除肥厚椎板,实行椎管减压术获得痊愈迄今已有89年历史。Sarpener(1954)提出椎管狭窄的诊断之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本病的重视和研究,普遍认为腰椎管狭窄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这也是继腰间盘... 自从1900年Sachs首次对腰骶部痛疼的病人切除肥厚椎板,实行椎管减压术获得痊愈迄今已有89年历史。Sarpener(1954)提出椎管狭窄的诊断之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本病的重视和研究,普遍认为腰椎管狭窄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这也是继腰间盘突出后症腰腿痛原因的又一重大发现。腰椎管狭窄系因椎管发生骨性或纤维狭窄(不包括椎间盘脱出症,感染和新生物的占位性病变或真性腰椎滑脱),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腰痛、下肢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综合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 腰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去噪卷积自编码器色织衬衫裁片缺陷检测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宏伟 谭全露 +2 位作者 陆帅 葛志强 徐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130,共8页
由于缺陷样本数量稀缺、缺陷种类不平衡、人工设计缺陷特征构造成本高且特征泛化能力差等实际因素,导致有监督机器学习模型难以解决色织衬衫裁片的缺陷检测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U型去噪卷积自编码器重构模型和残差分析的无监督色... 由于缺陷样本数量稀缺、缺陷种类不平衡、人工设计缺陷特征构造成本高且特征泛化能力差等实际因素,导致有监督机器学习模型难以解决色织衬衫裁片的缺陷检测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U型去噪卷积自编码器重构模型和残差分析的无监督色织衬衫裁片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针对某种色织花型,使用无缺陷样本构造训练数据集;然后,建立并训练一种基于去噪U型深度卷积自编码器的重构修复模型;最后,在检测阶段,通过计算待测色织衬衫裁片图像与其重构图像之间的残差,即可快速检测和定位出缺陷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需要缺陷样本和缺陷标记的条件下,能有效地重构色织衬衫裁片的纹理花型,快速地检测和定位出多种色织衬衫花型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织衬衫裁片 缺陷检测 无监督学习 卷积自编码器 U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去噪卷积自编码器的色织衬衫裁片缺陷检测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宏伟 汤文博 +2 位作者 李鹏飞 葛志强 高振铎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19-125,132,共8页
有监督框架的色织衬衫裁片缺陷检测算法依赖大量标注样本且建模成本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无监督去噪卷积自编码器的色织物缺陷自动检测与定位方法。构建色织衬衫裁片图像数据库;对无缺陷样本加入高斯噪声,利用深度去噪卷积自编码器建立... 有监督框架的色织衬衫裁片缺陷检测算法依赖大量标注样本且建模成本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无监督去噪卷积自编码器的色织物缺陷自动检测与定位方法。构建色织衬衫裁片图像数据库;对无缺陷样本加入高斯噪声,利用深度去噪卷积自编码器建立色织衬衫裁片图像的去噪重构模型,对噪声干扰进行重构性修复。计算待测色织衬衫裁片图像和其重构图像的残差,并使用数学形态学算法检测和定位裁片缺陷区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依赖标注样本的条件下,基于去噪卷积自编码器的色织衬衫裁片图像重构模型和残差图像分析算法可以有效检测色织衬衫裁片的缺陷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织衬衫裁片 缺陷检测 卷积自编码器 图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轨迹分析的过程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非凡 宋执环 葛志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为了解决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多变量动态过程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轨迹分析和主元分析的在线故障检测方法。通过构造过程轨迹向量实现了多变量动态信息的提取,结合主元分析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模型充分分析了过程数据... 为了解决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多变量动态过程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轨迹分析和主元分析的在线故障检测方法。通过构造过程轨迹向量实现了多变量动态信息的提取,结合主元分析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模型充分分析了过程数据的变化特征,同时将关键变量的轨迹趋势图作为参考实现了离线建模和在线故障检测。与传统的基于轨迹分析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克服了变量个数限制,解决了统计量难以设计的问题,提取了过程动态特性,实现了更为可靠的动态过程监测。通过某企业合成氨生产中转化单元的实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在处理多变量动态过程的故障检测问题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多变量轨迹分析 主元分析 合成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推最小模型误差估计的机动目标跟踪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志强 黄培康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26,共7页
将非线性系统递推最小模型误差估计用于机动目标跟踪 ,有效地解决了基于Kalman滤波的跟踪算法对机动模型的依赖性和非线性跟踪的不稳定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 ,该估计方法能适应不同的机动方式、精度高、跟踪快速 。
关键词 机动目标跟踪 跟踪算法 递推 估计方法 KALMAN滤波 仿真结果 模型误差 非线性系统 快速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径的骨钻孔术对兔关节软骨缺损远期修复效果的实验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雷学锋 葛志强 +3 位作者 张磊 王强 杨吉义 廉萍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孔径不同的骨钻孔术对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修复效果。方法用中国白兔20只,在股骨髁关节面制造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施行孔直径为1mm和1.5mm的钻孔术,于术后8个月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并进行评估。结果(1)1mm孔、1.5m... 目的比较和评价孔径不同的骨钻孔术对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修复效果。方法用中国白兔20只,在股骨髁关节面制造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施行孔直径为1mm和1.5mm的钻孔术,于术后8个月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并进行评估。结果(1)1mm孔、1.5mm孔和对照组中,优势修复组织分别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纤维组织。(2)修复组织厚度:1mm孔、1.5mm孔无显著性差异,接近毗邻软骨厚度。(3)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1mm孔>1.5mm孔>对照组。结论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修复效果,1mm孔优于1.5mm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缺损 修复效果 钻孔术 实验比较 孔径 修复组织 软骨下骨钻孔 组织学观察 显著性差异 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 纤维组织 对照组 关节面 股骨髁 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下骨钻孔术对兔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雷学锋 葛志强 +4 位作者 张磊 王强 杨吉义 祝海洲 廉萍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 ,比较不同数目钻孔术对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方法 用中国白兔 4 0只 ,在股骨髁关节面造成 6mm× 8mm全层软骨缺损 ,分别施行 10孔及 5孔钻孔术 ,孔径1mm ,于术后 12周及 13个月取材 ,做组织学及... 目的 观察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 ,比较不同数目钻孔术对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方法 用中国白兔 4 0只 ,在股骨髁关节面造成 6mm× 8mm全层软骨缺损 ,分别施行 10孔及 5孔钻孔术 ,孔径1mm ,于术后 12周及 13个月取材 ,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 ,并进行评估。结果  (1) 12周时 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修复组织中类透明软骨分别占 70 %、5 0 %、0 % ;13个月时 10孔、5孔和对照组的修复组织中类透明软骨分别占 90 %、10 0 %、0 %。 (2 )修复组织厚度 :12周时 10孔及 5孔组均明显高出毗邻软骨 ,且 10孔明显高于 5孔 ;13个月时 10孔与 5孔无显著性差异 ,且已接近毗邻软骨厚度。 (3)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 :12周时 10孔 >5孔 >对照组 ;13个月时 10孔与 5孔无显著性差异 ,但二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良好 ,能长期适应关节的生理运动和功能负重 ,10孔与 5孔的远期修复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下骨钻孔术 软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功能性电刺激对实验性骨痂中胶原蛋白代谢及基质钙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廉夫 李敬山 +7 位作者 马璟 陈庆功 张青 李中堃 任振峰 刘晓安 葛志强 邢凤石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为探讨周围神经功能性电刺激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应用3H—脯氨酸和45Ca—氯化钙无载体放射性核素体内示踪技术,检测了周围神经功能性电刺激对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形成与基质钙化的影响。发现:生理性电刺激周围神经,使... 为探讨周围神经功能性电刺激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应用3H—脯氨酸和45Ca—氯化钙无载体放射性核素体内示踪技术,检测了周围神经功能性电刺激对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形成与基质钙化的影响。发现:生理性电刺激周围神经,使3H—和45Ca—掺入早期骨痂的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P<005);45Ca—/3H—的比率提高迅速。表明早期骨痂内胶原蛋白合成量增加,基质钙化迅速、完全,骨性骨痂发生早、骨转化过程缩短。因此认为,周围神经功能性电刺激可作为促进骨修复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功能性电刺激 骨折 ^(3)H-脯氨酸 ^(45)Ca-氯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膝关节半月板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金萍 葛志强 +2 位作者 王凤琴 杨洪峰 孔佑华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41-43,共3页
收集了受精龄为13~38周引产的正常胎儿70例,分别对280个内外侧膝关节半月板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280个内外侧半月板中未见盘状软骨,其形态均呈半月形.各项指标均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内侧半月板侧份宽度的增长速度具有一定的连续... 收集了受精龄为13~38周引产的正常胎儿70例,分别对280个内外侧膝关节半月板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280个内外侧半月板中未见盘状软骨,其形态均呈半月形.各项指标均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内侧半月板侧份宽度的增长速度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内侧半月板后份宽度、全长以及外侧半月板各项指标的生长速度则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各胎龄组半月板的侧份宽度,外侧均比内侧为宽。经回归分析,各测量项与胎龄有着明显的线性回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膝关节 半月板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