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小红酵母H117利用高盐有机废弃物的特性分析
1
作者 温瑞玲 仉倩 +4 位作者 程仕伟 陈卫卫 曲冠云 王新杰 葛宜和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高盐有机废弃物属于难处理的污染物,为探究利用微生物处理高盐有机废弃物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海洋小红酵母H117为研究对象,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2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为小红酵母(Rhodotorula minuta)。在此基础上,通过海洋小红酵母H11... 高盐有机废弃物属于难处理的污染物,为探究利用微生物处理高盐有机废弃物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海洋小红酵母H117为研究对象,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2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为小红酵母(Rhodotorula minuta)。在此基础上,通过海洋小红酵母H117在高盐模拟有机废水、高盐酱油废水、高盐酱油残渣中培养后的菌落计数分析,发现其能耐受9%(m/v)盐浓度;以高盐酱油残渣为基料生长良好,最大活菌数为2.91×10^(9)cfu/mL,而在高盐酱油废水中菌落数目略少。本研究为海洋小红酵母H117转化高盐有机废弃物制备海水养殖用微生态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酵母 耐盐 工业废水 微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诱变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培勇 葛宜和 +1 位作者 杨立红 张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378-14379,14414,共3页
[目的]研究化学诱变剂对高产纤维素酶生产菌的选育。[方法]以1株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F1)为出发菌株,经过亚硝基胍、硫酸二乙酯和氯化锂诱变处理,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生产菌。[结果]经LiCl诱变后,得到1株产酶活力较高的菌株L6,... [目的]研究化学诱变剂对高产纤维素酶生产菌的选育。[方法]以1株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F1)为出发菌株,经过亚硝基胍、硫酸二乙酯和氯化锂诱变处理,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生产菌。[结果]经LiCl诱变后,得到1株产酶活力较高的菌株L6,相对酶活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5.7%。[结论]化学诱变是诱变微生物、筛选优良菌株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化学诱变 绿色木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地区金银花品种间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一斐 刘林德 +1 位作者 葛宜和 孙太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3期145-146,15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品种间的遗传关系。[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胶东地区31个金银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5个引物共扩增出650条带,每个引物可扩增出0~9个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1个... [目的]探讨不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品种间的遗传关系。[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胶东地区31个金银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5个引物共扩增出650条带,每个引物可扩增出0~9个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1个金银花品种可以分为两大类,采自昆嵛山太白顶的金银花品种为一类,其余30个金银花品种为一类。从遗传距离来看,采自昆嵛山太白顶的品种与中医世家引进金银花品种大毛花遗传距离最远,为2.507;采自龙口兰高镇马蔺塂(Ⅱ)与中医世家引进金银花品种四季丰遗传距离最近,为0.020。[结论]不同金银花种源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金银花种源间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RAPD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在灰平菇菌株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磊 宿红艳 +3 位作者 葛宜和 程显好 蔡德华 李新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39-342,共4页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5个不同来源的灰平菇栽培菌株的DNA多态性。筛选出的8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得到107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为69条,多态性比率为64.4%,说明收集到的灰平菇菌株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进一步聚类...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5个不同来源的灰平菇栽培菌株的DNA多态性。筛选出的8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得到107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为69条,多态性比率为64.4%,说明收集到的灰平菇菌株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进一步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相性达到0.470的水平时,5个菌株聚成2组,第1组为1号(PL-72)、2号(PL-2)、3号(烟平2106)、4号(PL-A2);第2组为5号(PL-AD28)。当相似性达到0.570的水平时,第1组又被分为两个亚组,1号和3号菌株聚为一个亚组,而2号和4号菌株聚为一个亚组。本研究为灰平菇优良品种选育和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平菇 RAPD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霉灵在母种培养基灭菌上的应用
5
作者 温鲁 葛宜和 吴晓芳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56,共3页
采用克霉灵对PDA培养基进行灭菌,0.02%的克霉灵即可对PDA培养基彻底灭菌;平菇适宜的克霉灵浓度为0.04%,蛹虫草和美国灵芝适宜的浓度为0.08%,日本赤芝适宜的浓度为0.12%;所培养的母种与高压灭菌培养基上的母种,经比较具有同样的扩制和栽... 采用克霉灵对PDA培养基进行灭菌,0.02%的克霉灵即可对PDA培养基彻底灭菌;平菇适宜的克霉灵浓度为0.04%,蛹虫草和美国灵芝适宜的浓度为0.08%,日本赤芝适宜的浓度为0.12%;所培养的母种与高压灭菌培养基上的母种,经比较具有同样的扩制和栽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霉灵 培养基灭菌 母种 PDA培养基 应用 高压灭菌 栽培效果 浓度 蛹虫草 平菇 灵芝 赤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液体种不同保存期出菇试验
6
作者 王淑芳 卜庆梅 +1 位作者 张桂春 葛宜和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22,共2页
通过平菇液体菌种在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期的出菇试验,得出的初步结果是,在21~25℃室温下保存15 d鲜菇产量高于固体菌种;保存25 d鲜菇产量与固体种相近;在5℃冰箱中保存95 d鲜菇产量与固体菌种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平菇 液体菌种 保存期 出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蛹虫草母种培养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以俭 温鲁 葛宜和 《中国蚕业》 2005年第3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母种培养基 蚕蛹虫草 冬虫夏草 活性成分 菌种质量 保健功效 人工培养 经济效益 系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龙珠等酿酒葡萄品种羧酸酯酶基因片段的SNP分析
8
作者 陈小宇 刘林德 +4 位作者 葛宜和 张莉 李记明 姜文广 裴广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8期109-113,共5页
[目的]利用单核苷酸多态笥( SNP)分析蛇龙珠等酿酒葡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遗传亲缘关系,为今后研究酿酒葡萄的抗性机制以及培育抗病性葡萄提供参考。[方法]以酿酒葡蛇龙珠8个新株系(E01~E08)、品丽珠、赤霞珠为材料,以欧亚种黑... [目的]利用单核苷酸多态笥( SNP)分析蛇龙珠等酿酒葡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遗传亲缘关系,为今后研究酿酒葡萄的抗性机制以及培育抗病性葡萄提供参考。[方法]以酿酒葡蛇龙珠8个新株系(E01~E08)、品丽珠、赤霞珠为材料,以欧亚种黑比诺为对照,对羧酸酯酶基因( CXEs)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研究蛇龙珠等酿酒葡萄之间的遗传差异。[结果]序列对比显示,该基因片段在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碱基替换。11份葡萄材料的基因片段共发现87个多态性位点,平均74 bp左右的序列长度上能够检测到一个SNP位点,核苷酸多样度(Pi)0.05076&#177;0.01149,单倍型多样度(Hd)1.000&#177;0.039,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种中性检验方法比较序列变异模式,结果符合中性生化模型。通过聚类分析可将蛇龙珠E02、E03聚为一类,E07、E08聚为一类,其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一致。该序列片段存在一些突变,这些突变能将蛇龙珠8个新株系与其他酿酒葡萄品种明显区分。[结论] CXEs基因片段的突变位点可作为遗传标记,利用SNP方法可分析葡萄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龙珠 羧酸酯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