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傲慢与偏见》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萨默塞特.毛姆
金国嘉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3期120-123,共4页
-
文摘
没人会把简·奥斯丁描绘成一个女才子(对这种人她不屑一顾),但显然她是位有教养的女人。研究她小说的权威贾波明列了张她读过的书的单子,这是张洋洋洒洒的书单。当然,她读过芬纳·伯纳、玛丽亚·艾奇沃斯、瑞克里芙夫人(《培都尔佛的神秘》)的小说;她读过法国和德国小说的译本(其中有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只要能从巴思和南安普顿的流动图书馆借到的书,她都读。她熟谙莎士比亚的作品,当代作家中她读过司各特和拜伦的作品,但她最喜爱的诗人看来是柯伯。不难理解为什么他那种冷峭、绮丽、睿智的诗句吸引了她。她读约翰生博士和鲍斯韦尔的作品,大量的历史著作以及不少的宣道文。
-
关键词
简·奥斯丁
小说家
司各特
莎士比亚
作品
伊丽莎白
约翰生
当代作家
玛丽亚
少年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萨默塞特.毛姆
杨静远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4期160-167,共8页
-
文摘
我写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谈了那么多关于她的父亲、哥哥和姐姐夏洛蒂的事情,却没有谈到她本人,不是没有用意的;因为,在谈到这一家的许多书里,写得最多的是他们的事。艾米莉和安妮几乎没有进入画面。安妮是一个温柔、秀丽的小东西,可是无足轻重;她的才华也不突出。艾米莉却大不一样。她是一个奇异、神秘、朦胧的人物。我们从来没有面对面地直接看到过她,而只是象看到荒原里一口水塘里反映出来的倒影那样看到她。
-
关键词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
希思克利夫
小说
凯瑟琳
勃朗特姐妹
想象力
男人
父亲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明晰,简洁,悦耳
- 3
-
-
作者
萨默塞特.毛姆
宗白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4期168-172,共5页
-
文摘
对那些非要读者伤一番脑筋才能懂得其意思的作家,我是向来不大耐烦的。只要读一读伟大的哲学家的作品,你就会看到:明晰地表达十分精妙的见解是可能的。或许你会觉得休谟的思想费解;确实,如果你没有哲学修养,你就无法领略其涵意。但是,对于任何稍有教养的人说来,理解他的每一句话的确切意义并不难。此外,很少作家能把英语写得比贝克莱更优雅了。作家写得晦涩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粗疏,二是由于偏执。
-
关键词
作家
英语
英国散文
简洁
作品
思想
约翰逊
文字
表达
哲学修养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