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垒田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热液流体改造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超 马骄 +2 位作者 萨如力草克提·沙拉克 刘志刚 徐小斐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0-624,共5页
利用普通薄片、染色薄片、阴极发光、荧光特征等信息,明确了沙垒田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矿物进行锶、氧、碳同位素及锰、锶微量元素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古岩溶储层在地表风化淋滤作用后,重新埋藏... 利用普通薄片、染色薄片、阴极发光、荧光特征等信息,明确了沙垒田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矿物进行锶、氧、碳同位素及锰、锶微量元素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古岩溶储层在地表风化淋滤作用后,重新埋藏时再次遭受其他流体改造,从而抹去了大气淡水成岩信息;填充于岩溶角砾岩中的自生晶粒方解石则是该流体作用的直接产物,该流体与辉绿岩侵入时携带的热液流体密切相关;尽管研究区碳酸盐岩普遍遭遇成岩改造,但少量泥—微晶石灰岩/白云岩由于致密而保留了原始海源特征(包括与同期海水一致的锶同位素值、低锰锶比值及无阴极发光特征);热液流体对古岩溶储层孔隙具有双重影响,但整体上其改造作用增加了孔隙度,对储层发育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储层 成岩作用 锶同位素 热液流体 奥陶系 沙垒田地区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