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景营城:以地点美学营造美好生活之城——以成都为例
1
作者 吴军 营立成 +2 位作者 武旋 朱赫 华怡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5,共6页
场景是关于地点的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场景营城是运用场景理念,有规划地创设一系列与城市需求相匹配的场景,不断增强城市作为地点的美好生活体验与美学价值。场景营城的逻辑起点是城市作为“追寻美好生活之地”的理念,具体包含四个层面... 场景是关于地点的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场景营城是运用场景理念,有规划地创设一系列与城市需求相匹配的场景,不断增强城市作为地点的美好生活体验与美学价值。场景营城的逻辑起点是城市作为“追寻美好生活之地”的理念,具体包含四个层面:“场景定义”涉及如何将特定“地点”识别为“场景”;“场景创设”涉及如何在城市中营造出特定场景;“场景赋能”考虑场景如何在整个城市系统中发挥作用;“场景规划”探讨如何将场景理念纳入城市政策设计。在成都城市创新发展实践中,场景定义聚焦“创造机会的地方、诗意栖居的空间、多元共享的场域、生态宜居的家园”四个维度。场景创设表现为以“城市机会清单”为抓手的特色模式;场景赋能面向“成都创造”“成都体验”“成都服务”“成都品牌”等方面;场景规划体现为构建“全域公园城市场景体系”的行动方略。基于已有实践,场景营城围绕场景的内生性与规划性关系问题、“空间营造”与“人的营造”关系问题等做出针对性地提升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营城 场景定义 场景创设 场景赋能 场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北京“7·21”特大暴雨看NGO在城市暴雨灾害救助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营立成 《中国水利》 2013年第3期59-60,共2页
在城市暴雨灾害的救助工作中.来自民间的非政府组织日益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大多数学者同意将非政府组织(NGO.Non—GovemmentalOr.ganization)界定为由志愿者组成.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公益价值目标实现,独立于政府、企业等组... 在城市暴雨灾害的救助工作中.来自民间的非政府组织日益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大多数学者同意将非政府组织(NGO.Non—GovemmentalOr.ganization)界定为由志愿者组成.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公益价值目标实现,独立于政府、企业等组织之外的社会性组织。很多学者已经就NGO在自然灾害防治、传染疾病控制、环境保护、弱势群体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对NGO在城市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7·21”特大暴雨 城市暴雨灾害 NGO 灾害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术概念到城市政策:“场景”概念的政策化逻辑——以成都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营立成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共8页
学术概念的政策化是城市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以成都的政策实践为例,聚焦“场景”这一学术概念进入城市政策的实践逻辑,揭示了中国城市情境中的学术概念政策化何以可能、何以可为的问题。研究表明,成都推进“场景”政策化经历了... 学术概念的政策化是城市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以成都的政策实践为例,聚焦“场景”这一学术概念进入城市政策的实践逻辑,揭示了中国城市情境中的学术概念政策化何以可能、何以可为的问题。研究表明,成都推进“场景”政策化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场景”进入决策者视野,这主要基于“场景”在阐释国家政策、讲好城市故事、社会影响力及概念的稳妥性方面具有优势,因而展现出政策亲和性。第二个阶段是“场景”进入政策文本,这是通过推动形成解决城市具体问题的政策框架而实现的。第三个阶段是“场景”进入政策实践,这主要是通过指南化、任务化、清单化等机制,让“场景”政策变得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最后是“场景”进一步彰显政策价值,这主要是通过打造以“场景营城”为中心的场景话语体系,推动场景知识再生产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 学术概念 政策概念 城市政策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