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池管理系统CAN通信模块的设计
1
作者 彭超 莫飘 焦腾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28期126-126,共1页
电池管理系统起到了对电池的监控和管理的作用,需要实时性、可靠性较高的通信方式对数据进行传输。设计了基于MC9S12C128单片机与MCP2551的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信模块,能够很好地满足电池管理系统的信息传输要求。对该模块的系统结构、... 电池管理系统起到了对电池的监控和管理的作用,需要实时性、可靠性较高的通信方式对数据进行传输。设计了基于MC9S12C128单片机与MCP2551的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信模块,能够很好地满足电池管理系统的信息传输要求。对该模块的系统结构、软硬件设计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该模块已经投入整车运行当中,达到了对各电池模块之间以及电池模块与核心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管理系统 CAN总线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闲期秸秆覆盖与氮肥减施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结实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仁才 陈松鹤 +4 位作者 马宏亮 莫飘 肖云 张雪 樊高琼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6-439,共14页
【目的】研究秋闲期秸秆覆盖对旱地小麦播前土壤墒情和小麦生产特性的影响以及减少氮肥用量的可行性,为四川旱地小麦高产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2018年在四川省仁寿县四川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间定... 【目的】研究秋闲期秸秆覆盖对旱地小麦播前土壤墒情和小麦生产特性的影响以及减少氮肥用量的可行性,为四川旱地小麦高产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2018年在四川省仁寿县四川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供试作物为冬小麦。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夏玉米秸秆粉碎覆盖(SM)和不覆盖(NM);裂区为氮肥用量,设不施氮(N0)、减氮(120 kg/hm^(2),N120)和常规施氮(180 kg/hm^(2),N180)3个水平。测定了小麦播前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和墒情、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花后叶绿素含量、开花结实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NM处理相比,SM处理在0—10 cm土层有显著增墒效应,其2016—2017年土壤储水量提高了8.0 mm,2017—2018年提高了6.7 mm;2016—2017和2017—2018年0—100 cm土层储水量分别提高20.2和9.1 mm。SM处理较NM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花前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和花后小麦旗叶、倒2叶、倒3叶叶绿素含量,并有效减缓了上层叶片叶绿素降解;SM处理显著提高了花前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并降低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SM处理可显著提高小麦总小穗数、有效小穗数、总小花数、可育小花数和总结实率;冬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两年均值分别较NM提高31.8%、44.4%和92.9%。与常规施氮量相比,减氮对小麦叶面积指数、花后上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和产量均有一定降低作用,但秸秆覆盖的效应大于施氮效应,秸秆覆盖后减氮对产量降低作用不明显。【结论】秋闲期秸秆覆盖可提高冬小麦播前0—10 cm土层储水量,利于冬小麦营养生长并延缓花后叶片衰老,从而促进干物质积累和改善开花结实特性。减少氮肥投入不利于冬小麦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但秋闲期秸秆覆盖下良好的保水效应可有效抵消减氮对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四川旱地冬小麦产区,建议采用秋闲期玉米秸秆覆盖结合120 kg/hm^(2)施氮量的技术模式,以促进冬小麦减氮和增产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底墒 旱地小麦 产量 干物质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