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芒果细菌性坏死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小林 孙秋玲 +5 位作者 黄穗萍 唐利华 郭堂勋 莫贱友 任惠 李其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84,共9页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我国著名的热带水果,近年来细菌性病害发生严重。2020年-2021年对广西百色地区的芒果病害进行调查发现,一种细菌性坏死病与细菌性黑斑病混合发生,一般发病率30%~60%,严重可达90%以上。本研究先后从该地区不同...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我国著名的热带水果,近年来细菌性病害发生严重。2020年-2021年对广西百色地区的芒果病害进行调查发现,一种细菌性坏死病与细菌性黑斑病混合发生,一般发病率30%~60%,严重可达90%以上。本研究先后从该地区不同芒果坏死病组织中分离得到泛菌属的21株细菌。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fusA、gyrB、leuS、pyrG、rlpB和rpoB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致病性测定等方法将21个菌株分别鉴定为Pantoea vagans、P.anthophila、P.dispersa和P.cypripedii。其中P.anthophila、P.dispersa和P.cypripedii引起芒果细菌性坏死病是中国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细菌性坏死病 泛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蕉类枯萎病发生及为害情况调查初报 被引量:8
2
作者 莫贱友 郭堂勋 李焜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为害情况 广西 调查初报 镰刀菌枯萎病 首次发现 发生情况 尖镰孢菌 生理小种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杧果炭疽病病原菌侵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莫贱友 赵广 +3 位作者 李其利 郭堂勋 黄穗萍 韦继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5,共6页
采用细胞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在杧果叶片、果实上的侵染过程,并研究了温度、湿度、刺伤对其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杧果炭疽菌在条件适宜情况下,可在3h内萌发并侵入寄主组织;伤口可促进... 采用细胞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在杧果叶片、果实上的侵染过程,并研究了温度、湿度、刺伤对其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杧果炭疽菌在条件适宜情况下,可在3h内萌发并侵入寄主组织;伤口可促进杧果炭疽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但不利于附着胞的形成。20~28℃之间,温度越高发病越重;湿度69.2%~85.4%之间,湿度越高发病越重,且伤口可加重杧果炭疽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胶孢炭疽菌 侵染过程 发病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菌核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莫贱友 王益奎 +1 位作者 胡凤云 郭堂勋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7-28,共2页
近年来,由核盘真菌[Sclerotinia scleraotiorum(Lib.)de Bary.]引起的茄子菌核病对广西茄子生产造成较大为害,成为目前广西茄子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生产上,在田间观察判断此病害时,极容易与青枯病和枯萎病混淆,且由于... 近年来,由核盘真菌[Sclerotinia scleraotiorum(Lib.)de Bary.]引起的茄子菌核病对广西茄子生产造成较大为害,成为目前广西茄子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生产上,在田间观察判断此病害时,极容易与青枯病和枯萎病混淆,且由于菜农对防控关键时期把握不准,导致防治延误,造成防治效果不佳,影响茄子的正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技术 菌核病 茄子 诊断 田间观察 防治效果 生产 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暗对大豆锈病菌侵染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莫贱友 郭堂勋 +1 位作者 Xun—Li X.B.Yang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7期61-63,共3页
黑暗时长是影响大豆锈病侵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明确其影响的作用大小,我们应用大豆离体叶片培养技术,在24±1℃、相对湿度饱和的人工控制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黑暗培养8~16小时,有利于大豆锈病的侵染,延长或缩短黑暗培养时长,均... 黑暗时长是影响大豆锈病侵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明确其影响的作用大小,我们应用大豆离体叶片培养技术,在24±1℃、相对湿度饱和的人工控制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黑暗培养8~16小时,有利于大豆锈病的侵染,延长或缩短黑暗培养时长,均不利于大豆锈病菌的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锈病 暗培养时长 病菌侵染 人工控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芒果炭疽病菌复合种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珍妮 唐利华 +5 位作者 黄穗萍 李芝义 郭堂勋 莫贱友 李其利 余知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9-212,共4页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不同芒果产区的芒果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供试的136个菌株的平均EC 50为(1.46±0.14)mg/L,其中,最小值为0.09 mg/L,最大值为9.74...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不同芒果产区的芒果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供试的136个菌株的平均EC 50为(1.46±0.14)mg/L,其中,最小值为0.09 mg/L,最大值为9.74 mg/L,其敏感性频率不符合正态分布。苯醚甲环唑对不同采集地区菌株的平均EC 50无显著差异,对贵州的菌株平均EC 50最高,对海南的最低。供试的芒果炭疽病菌包含13个种,其中,苯醚甲环唑对Colletotrichum cordylinicola的平均EC 50最低,对C.gloeosporioides的平均EC 50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 苯醚甲环唑 炭疽病菌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杀菌剂对广西杧果流胶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3
7
作者 唐利华 莫贱友 +2 位作者 郭堂勋 李其利 黄穗萍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2,96,共5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杧果流胶病3种主要病原可可毛色二孢、七叶树壳梭孢和小新壳梭孢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毒力作用最强的是多菌灵,对3种病原的EC50均低于0.1μg/mL,EC90均低于1.4μg/mL;其次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杧果流胶病3种主要病原可可毛色二孢、七叶树壳梭孢和小新壳梭孢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毒力作用最强的是多菌灵,对3种病原的EC50均低于0.1μg/mL,EC90均低于1.4μg/mL;其次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烯唑醇和丙环唑,对3种病原的EC50均低于1μg/mL,EC90值低于74μg/mL;最差的是嘧菌酯和醚菌酯,两者对可可毛色二孢和七叶树壳梭孢的EC50和EC90值均较高,分别在80-640μg/mL和25 000-750 000μg/mL之间,而对小新壳梭孢的EC50值均低于3μg/mL,但EC90值较高,分别为635.083 2μg/mL和747 796.165 1μg/mL。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烯唑醇和丙环唑均可有效抑制杧果流胶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药效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流胶病 可可毛色二孢 七叶树壳梭孢 小新壳梭孢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黄萎病及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益奎 李文嘉 +2 位作者 莫贱友 黎炎 蒋雅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9-14,共6页
茄子黄萎病是世界各地茄子生产上重要的土传性病害,造成的损失高达40%~50%。本文从茄子黄萎病病原菌分布与危害、病原菌鉴定与致病力分化、抗源材料、抗病遗传育种等几个方面对茄子黄萎病进行综述,并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 茄子 黄萎病 抗病育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番茄嫁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文嘉 莫贱友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0,共2页
综述了国内番茄嫁接栽培效果与抗病增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砧木的筛选与利用、嫁接技术研究、嫁接栽培效果、抗病增产机制以及番茄嫁接栽培与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番茄 嫁接技术 砧木 产量 果实品质 抗病性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穗萍 郭堂勋 +4 位作者 李其利 唐利华 莫贱友 李焜华 孙宪昀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114,共8页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破坏香蕉维管束的全株性土传病害。本研究旨在探讨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和遗传多样性。以30株采自我国广西的香蕉枯萎病菌,16株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和我国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地的香蕉枯萎病菌为对象,采用伤根灌淋...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破坏香蕉维管束的全株性土传病害。本研究旨在探讨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和遗传多样性。以30株采自我国广西的香蕉枯萎病菌,16株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和我国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地的香蕉枯萎病菌为对象,采用伤根灌淋法测定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力,然后用筛选到的ISSR引物对46个香蕉枯萎病菌菌株和4个对照菌株(3个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和1个茄腐镰刀菌)进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广西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FOC1)8株,致病力强、中、弱类型比例分别为62.5%、12.5%和25%;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22株,致病力强、中、弱类型比例分别为18.18%、63.64%和18.18%。14条ISSR引物扩增出237个条带,多态性条带161个,多态性比例为67.93%,遗传相似系数0.76~0.96。聚类分析显示,以遗传距离0.80为阈值时菌株被分为8个类群,所占比例分别为4%、10%、60%、16%、4%、2%、2%、2%。第三类群全部为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第一、二、四和五类群总量的70.59%为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第八类群为香蕉枯萎病菌3号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在香蕉枯萎病菌与寄主协同进化中,广西的FOC1和FOC4出现明显致病力分化。1号生理小种的遗传多样性比4号生理小种丰富。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与海南、广东的FOC4遗传相似性较高。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类型与遗传多样性相关。致病力变异与遗传多样性无相关性。研究结果对香蕉枯萎病菌种群扩张机制探讨、遗传动态分析以及有效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致病力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柑橘黄龙病田间试验药剂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利华 郭堂勋 +2 位作者 李其利 黄穗萍 莫贱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4期128-129,159,共3页
[目的]评价柑橘黄龙病田间试验药剂橘叶青的防控效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喷施橘叶青后的柑橘叶片和果皮中黄龙病病原菌的含量。[结果]喷施橘叶青后的叶片和果皮组织含菌量明显降低,叶片组织含菌量降低了近35倍,果皮组织含... [目的]评价柑橘黄龙病田间试验药剂橘叶青的防控效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喷施橘叶青后的柑橘叶片和果皮中黄龙病病原菌的含量。[结果]喷施橘叶青后的叶片和果皮组织含菌量明显降低,叶片组织含菌量降低了近35倍,果皮组织含菌量降低了约7倍。[结论]防治药剂橘叶青对柑橘黄龙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可以有效控制病原菌在柑橘组织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柑橘黄龙病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花叶心腐病毒(CMV-B)在组培繁殖中的传递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碧霞 蔡健和 +2 位作者 刘志明 莫贱友 郭堂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39,共5页
采集健康的和感染香蕉花叶心腐病毒 (CMV B)的香蕉吸芽 ,进行常规组织培养 ,用间接ELISA法对吸芽叶片及各代不定芽进行病毒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并结合继代苗和生根苗的症状表现 ,发现CMV B在常规的组培繁殖中是逐代传递的 ;在 2 8± ... 采集健康的和感染香蕉花叶心腐病毒 (CMV B)的香蕉吸芽 ,进行常规组织培养 ,用间接ELISA法对吸芽叶片及各代不定芽进行病毒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并结合继代苗和生根苗的症状表现 ,发现CMV B在常规的组培繁殖中是逐代传递的 ;在 2 8± 2℃和较弱的室内自然散射光条件下培养 ,各代苗病毒检测灵敏度基本一致 ;高温和强光照培养影响病毒的增殖。研究结果还表明 ,在同一带毒母株的不同吸芽和同一带毒吸芽组培繁殖的后代中 ,病毒分布不均匀 ;各代生根苗显症率不一致 ,假植后显症率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花叶心腐病毒 传递规律 组培苗 间接ELISA法 香蕉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链霉菌JK-1抗菌物质的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其利 黄穗萍 +2 位作者 郭堂勋 莫贱友 黄俊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356-9358,9363,共4页
[目的]明确球孢链霉菌JK-1抗菌物质的基本理化性质.[方法]以稻瘟菌为指示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球孢链霉菌JK-1发酵滤液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蛋白酶K处理和硫酸铵盐析之后的抑菌活性;采用硫酸铵盐析对抗菌物质进行初步提纯... [目的]明确球孢链霉菌JK-1抗菌物质的基本理化性质.[方法]以稻瘟菌为指示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球孢链霉菌JK-1发酵滤液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蛋白酶K处理和硫酸铵盐析之后的抑菌活性;采用硫酸铵盐析对抗菌物质进行初步提纯,并通过超滤的方法初步测定该抗菌物质的分子量大小.[结果]球孢链霉菌JK-1产生的抗菌物质在高温和蛋白酶K处理的情况下抑菌活性显著降低,在pH2 ~ 11条件下抑菌活性无显著变化,而pH≥11的强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显著降低.饱和度为50%的硫酸铵即可将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完全沉淀下来,超滤发现其分子量在10 ~ 30 kD.[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球孢链霉菌的田间应用及其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链霉菌 抗菌物质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杧果流胶病发生情况调查
14
作者 郭堂勋 李其利 +1 位作者 黄穗萍 莫贱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48,共2页
2012年和2013年分别调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田东县、田阳县,南宁市武鸣县和钦州市灵山县等不同地区的杧果品种流胶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广西杧果流胶病发生较普遍和严重,病株率达50%以上,不同杧果品种发生为害情况差异显著。同一果园中... 2012年和2013年分别调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田东县、田阳县,南宁市武鸣县和钦州市灵山县等不同地区的杧果品种流胶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广西杧果流胶病发生较普遍和严重,病株率达50%以上,不同杧果品种发生为害情况差异显著。同一果园中,台农杧发病重,而红象牙杧、金煌杧发病较轻;同一植株上嫁接不同品种,台农杧发病重,红象牙杧、金煌杧发病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杧果流胶病 发生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理通、好力克对桑蚕的毒性试验
15
作者 李焜华 莫贱友 郭堂勋 《广西蚕业》 2004年第2期16-17,共2页
经试验表明,25% 百理通可湿性粉剂、43% 好力克乳油在推荐使用浓度下,百理通2500倍、好力克2000倍,对桑蚕低龄幼虫毒性极低或无毒性,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百理通 好力克 桑蚕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处理对不同品种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芝霓 李其利 +5 位作者 李芝义 郭堂勋 唐利华 黄穗萍 莫贱友 韦继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200-202,共3页
为探究不同温度对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以3个芒果品种“台农”“桂七”“贵妃”为材料,研究了5个温度梯度48、50、52、54、56℃的热水处理和咪鲜胺浸泡处理对芒果果实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温度的热水处理可以减少果皮... 为探究不同温度对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以3个芒果品种“台农”“桂七”“贵妃”为材料,研究了5个温度梯度48、50、52、54、56℃的热水处理和咪鲜胺浸泡处理对芒果果实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温度的热水处理可以减少果皮褐变和腐烂,能够延长采后芒果的贮藏时间。3个芒果品种“台农”“贵妃”“桂七”在52℃20 min的处理中发病率最低,明显低于对照;在52℃热水中浸泡处理20 min,防治效果均达40%,其处理效果与咪鲜胺处理相当,甚至优于咪鲜胺处理。该研究明确了对“台农”“桂七”和“贵妃”芒采后病害防控的最佳温度和时间,为今后应用热水处理防治芒果采后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热水处理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sianum和C.fructicola的危害特征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初探 被引量:9
17
作者 覃丽萍 苏琴 +5 位作者 谢玲 农倩 陈艳露 张艳 廖仕同 莫贱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7-202,共6页
通过离体针刺接种法初步探讨了广西杧果炭疽病的主要致病菌Colletotrichum asianum和C.fructicola在不同品种杧果上的危害症状及致病力,并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这2种病菌代表菌株对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C.asianum和C.fruct... 通过离体针刺接种法初步探讨了广西杧果炭疽病的主要致病菌Colletotrichum asianum和C.fructicola在不同品种杧果上的危害症状及致病力,并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这2种病菌代表菌株对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C.asianum和C.fructicola侵染同一品种杧果的症状仅有细微的差别;每种病菌对不同品种杧果的致病力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C.asianum对‘桂七杧’的致病力最强,对‘台农一号杧’的致病力最弱,C.fructicola对‘金煌杧’的致病力最强,对‘四季蜜杧’的致病力最弱。咪鲜胺对C.asianum和C.fructicola的代表菌株的EC 50分别为0.0395~0.1322μg/mL、0.0571~0.1574μg/mL,吡唑醚菌酯对C.asianum和C.fructicola的代表菌株的EC 50分别为0.0109~0.5616μg/mL、0.1511~0.4474μg/mL,其中C.asianum对吡唑醚菌酯的最大EC 50是最小EC 50的51.5倍,存在抗药性风险。研究结果为杧果炭疽病的正确诊断、防治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炭疽病 危害特征 杀菌剂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