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一维热渗传递实验台的研制及模型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莫红艳 贺海洋 +4 位作者 曾召田 郑川 徐云山 邵捷昇 付慧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97,共7页
利用3D打印技术,研制出一个可模拟温度场和水平渗流场耦合作用下土壤传热效能的模型实验台,并开展了不同渗流工况下中砂的传热效能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一维模型实验台能有效模拟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土壤传热过程;一维水平... 利用3D打印技术,研制出一个可模拟温度场和水平渗流场耦合作用下土壤传热效能的模型实验台,并开展了不同渗流工况下中砂的传热效能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一维模型实验台能有效模拟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土壤传热过程;一维水平渗流可减小实验土柱内的最高温度和冷热端的最终温差,即缓解了土壤中的热量堆积;当渗流沿热量传递方向作用时,渗流速度越大,热量传递效率越高;在较低的渗流速度下,实验土柱内温度随时间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当渗流速度较高时,其对于中砂在地埋管中传热的作用为可减少冷热端的温差,从而有效地缓解土壤中的热量堆积;当渗流背向热量传递方向时,会减小热源的影响范围,即阻碍了热量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实验 水平渗流 热量传递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热导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曾召田 范理云 +2 位作者 莫红艳 徐云山 刘方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7-384,共8页
采用热针法测定室内不同条件下红粘土、粉土和细砂的热导率,着重分析含水率、干密度和土壤质地对土壤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干密度情况下,粉土和细砂两者的热导率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单调线性递增,红粘土的... 采用热针法测定室内不同条件下红粘土、粉土和细砂的热导率,着重分析含水率、干密度和土壤质地对土壤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干密度情况下,粉土和细砂两者的热导率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单调线性递增,红粘土的热导率则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呈现出分段递增的趋势;2)含水率对热导率的影响主要归结为土样中液相(水)热导率、结合水膜(“液桥”效应)2个主要因素,而“液桥”效应对红粘土的热导率影响显著;3)相同含水率情况下,3种土样的热导率均随干密度的增加而递增,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4)土壤质地(细颗粒和石英含量)对土样热导率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热导率 影响因素 热针法 结合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波动对水平埋管换热器传热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曾召田 赵艳林 +2 位作者 吕海波 莫红艳 蒙剑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9-1186,共8页
应用气象学方法和传热传质理论,建立考虑气象因素和土体传热共同作用的大气-土壤相互作用模型;针对桂林红粘土地层,模拟分析气象波动对水平埋管换热器传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1.0~2.0 m埋深范围内,水平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明... 应用气象学方法和传热传质理论,建立考虑气象因素和土体传热共同作用的大气-土壤相互作用模型;针对桂林红粘土地层,模拟分析气象波动对水平埋管换热器传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1.0~2.0 m埋深范围内,水平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明显受到地表气象波动的影响,大气温度、蒸发、辐射是主要因素;2)对于红粘土地层,降雨形成的浅层渗流对换热效果的提高幅度约为5.6%;3)通过开展不同设计埋深及埋管间距的换热效果分析,确定桂林红粘土地区水平埋管布置方式的合理值:埋深为2.5 m,埋管间距为2.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气象波动 水平埋管换热器 大气-土壤相互作用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热工况下地埋管周围土壤的热湿迁移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曾召田 赵艳林 +2 位作者 吕海波 徐云山 莫红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45-150,共6页
基于实际工程建立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过程的岩土体原位观测站,实现系统运行状况和换热过程中岩土体温度变化、水分迁移的实时监测,通过冬季工况运行试验,揭示地源热泵运行过程中土体的热湿迁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工况下该地源... 基于实际工程建立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过程的岩土体原位观测站,实现系统运行状况和换热过程中岩土体温度变化、水分迁移的实时监测,通过冬季工况运行试验,揭示地源热泵运行过程中土体的热湿迁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工况下该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机组性能系数COP为3.58,具有良好的制热效果;土壤温度场的变化受地埋管热交换和大气环境变化两个因素的影响,但二者的影响范围及程度有所区别;土壤温度场的变化幅度随着与地埋管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竖埋管热作用的影响半径约2.0 m左右,水平埋管热作用的影响半径约1.0 m左右;地埋管热交换对土壤湿度场的影响不显著,但大气降雨引起的地表水入渗和地下水位的变迁对土壤湿度场变化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地源热泵 热交换 热作用半径 热湿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状态下受热时间对膨润土物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召田 邵捷昇 +2 位作者 莫红艳 徐云山 梁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3-469,共7页
高温状态下膨润土的物性指标变化是高放核废物深地质处置库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高温状态下不同受热时间MX80钠基膨润土的比重、液塑限、自由膨胀率试验,研究了受热时间对膨润土基本物性指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热重分析(TGA)、X衍射(... 高温状态下膨润土的物性指标变化是高放核废物深地质处置库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高温状态下不同受热时间MX80钠基膨润土的比重、液塑限、自由膨胀率试验,研究了受热时间对膨润土基本物性指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热重分析(TGA)、X衍射(XDR)、电镜扫描(SEM)试验,从微观角度对上述变化规律进行了合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受热时间的增加,膨润土的比重、液塑限、自由膨胀率在受热15-30天内急剧下降,降幅分别为2.5%、3.1%和28.3%,之后各值变化量很小;高温状态下,膨润土的矿物成分转化、结合水脱附、微观形貌改变是膨润土物性指标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80钠基膨润土 物性指标 受热时间 高温状态 结合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作用下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及微观机理 被引量:3
6
作者 曾召田 潘斌 +3 位作者 莫红艳 梁珍 王平 张瀚彬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3-1060,共8页
温度场作为外部环境要素场之一,对膨胀土的水-力学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为研究温度对膨胀土胀缩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微观机理,以南宁膨胀土为对象,开展了不同温度(5~45℃)下膨胀土的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具有显... 温度场作为外部环境要素场之一,对膨胀土的水-力学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为研究温度对膨胀土胀缩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微观机理,以南宁膨胀土为对象,开展了不同温度(5~45℃)下膨胀土的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具有显著的温度效应,其膨胀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越高其增大效果越明显;收缩率随温度升高则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存在临界温度“T_(c)=35℃”。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温度(5~45℃)下的吸附结合水试验,从土-水作用角度阐释了膨胀土胀缩特性温度效应的微观机理;随着温度的升高,土中结合水量减小,水膜厚度变薄,从而引起两方面的结果:①土颗粒间的吸力减弱而斥力增加,宏观表现为土体的膨胀性增加;②土颗粒间距变小,促进了土颗粒骨架由松散状态向紧密状态转化,颗粒排列更紧密,收缩性增加,而达到一定温度后,水分蒸发时间较短,土-水作用加剧使得土体骨架没有充足的时间向紧密状态转化,是造成土体收缩性减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胀缩特性 温度作用 结合水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鸣红黏土轴向压裂与单轴拉伸抗拉强度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召田 徐云山 +2 位作者 唐双慧 莫红艳 张锦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年第2期25-29,共5页
针对红黏土抗拉特性正确认识的不足,通过轴向压裂法和单轴拉伸法分别测定了武鸣红黏土的抗拉强度,并对比分析了两种试验方法及其测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试验方法均能有效测定红黏土的抗拉强度,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二者各有优缺点,在... 针对红黏土抗拉特性正确认识的不足,通过轴向压裂法和单轴拉伸法分别测定了武鸣红黏土的抗拉强度,并对比分析了两种试验方法及其测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试验方法均能有效测定红黏土的抗拉强度,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二者各有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武鸣红黏土抗拉强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可为正确认识红黏土的抗拉特性及裂缝处理方案设计提供合理的抗拉强度指标和相应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抗拉强度 轴向压裂试验 单轴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涯规划教育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整合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莫红艳 《海外英语》 2020年第17期136-138,共3页
高中阶段是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与社会关系的重要阶段,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高中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清楚社会上的职业种类,不知道各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导致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清晰的规划,在高考... 高中阶段是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与社会关系的重要阶段,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高中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清楚社会上的职业种类,不知道各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导致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清晰的规划,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一片茫然,无所适从,甚至会随意填报自己并不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导致后悔终身。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自己理性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需要外界的帮助与指导。而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学生提供学业上的帮助,也不应该脱离现实,闭门造车,也要提供必要的职业指导,让学生能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职业选择,构建起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该文尝试将英语学教学和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理念及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职业生涯规划 高中英语教学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砂热传导性能试验 被引量:10
9
作者 付慧丽 莫红艳 +2 位作者 曾召田 郑川 徐云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61-64,共4页
基于热针法测得了不同条件下南海钙质砂的热传导性能,探讨了含水率、干密度、温度、颗粒粒径等因素对钙质砂热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钙质砂热导率随含水率、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含水率越大,干密度对热导率的影响越明显;相对于随... 基于热针法测得了不同条件下南海钙质砂的热传导性能,探讨了含水率、干密度、温度、颗粒粒径等因素对钙质砂热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钙质砂热导率随含水率、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含水率越大,干密度对热导率的影响越明显;相对于随干密度的变化,钙质砂热导率随含水率的变化尤为显著;钙质砂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是热导率在不同温度下随含水率的增长趋势不同;颗粒粒径对钙质砂热导率的影响甚微;在钙质砂中掺入一定量石英砂有助于改善其导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热传导 热针法 含水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的形态对土体收缩性及贯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稳 曾召田 +2 位作者 刘华贵 莫红艳 肖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土中水是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土颗粒的结合形态也是影响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通过不同含水率下土体的收缩试验和袖珍贯入试验,研究了土中水的形态对土体收缩性及贯入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中水的结合形态对土体收缩... 土中水是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土颗粒的结合形态也是影响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通过不同含水率下土体的收缩试验和袖珍贯入试验,研究了土中水的形态对土体收缩性及贯入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中水的结合形态对土体收缩性及贯入强度有显著影响,最大吸着水含量是一个临界点。土体初始含水量高于临界值时,随含水量的增加,土体收缩变形急剧递增,贯入强度递减;土体初始含水量低于临界值时,随含水量的减少,土体收缩变形变化微小,贯入强度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中水形态 力学性质 收缩试验 袖珍贯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卓越周期估算震级方法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庆旭 王延伟 +2 位作者 刘娟 莫红艳 曹振中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12,共13页
震级估算是地震预警系统(EEWs)的核心任务。基于最大卓越周期参数(τ^(p)_(max))的震级估算方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但τ^(p)_(max)计算细节被忽视,导致τ^(p)_(max)的震级估算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利用日本的大量井下强震记录,对τ^... 震级估算是地震预警系统(EEWs)的核心任务。基于最大卓越周期参数(τ^(p)_(max))的震级估算方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但τ^(p)_(max)计算细节被忽视,导致τ^(p)_(max)的震级估算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利用日本的大量井下强震记录,对τ^(p)_(max)计算涉及的滤波范围、滤波阶数和平滑系数的设置进行优化,提出了τ^(p)_(max)的优化计算方法,即滤波范围选用高通0.001 Hz,滤波阶数为1阶,平滑系数取0.95。利用日本和智利的初至3~6 s P波对比分析优化后的τ^(p)_(max)和优化前的τ^(p)_(max)以及c的震级估算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后的τ^(p)_(max)与震级的相关性和震级估算的误差均好于优化前的τ^(p)_(max)和c。本文给出的τ^(p)_(max)优化计算方法,可以显著地改善τ^(p)_(max)在EEWs中的震级估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震级估算 最大卓越周期 KiK-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级光滑边域混合单元的弹塑性二阶锥规划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锋涛 周锡文 +2 位作者 张澄博 戴北冰 莫红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5-1053,共9页
弹塑性增量分析的数学规划方法是分析岩土工程变形和强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处理非光滑屈服面、接触和多屈服面等复杂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为进一步简化计算和克服体积锁定问题,在广义Hellinger-Reissner(GHR)变分原理的基础上,提... 弹塑性增量分析的数学规划方法是分析岩土工程变形和强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处理非光滑屈服面、接触和多屈服面等复杂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为进一步简化计算和克服体积锁定问题,在广义Hellinger-Reissner(GHR)变分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混合常应力-两级光滑边域的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在关联流动法则和Mohr-Coulomb屈服准则条件下,将弹塑性增量问题转化为标准的二阶锥规划问题,并将黏-摩擦接触条件转化为锥约束条件引入到弹塑性增量分析的二阶锥规划问题中,随后采用高效的原对偶内点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最后将新方法用于岩土工程中两类经典问题的弹塑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在计算效率、收敛性和精度方面均优于传统六节点三角形混合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增量分析 二阶锥规划 常应力-光滑应变混合单元 两级光滑边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砂颗粒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13
作者 车东泽 莫红艳 +1 位作者 曾召田 付慧丽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珊瑚砂热传导性能影响着周围土体的传热过程,是分析地层中能量平衡、热湿迁移规律和土壤温度分布特征等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探讨含水率ω、干密度ρd、环境温度T等因素对珊瑚砂颗粒导热系数λ的影响规律,基于热探针法测试了三种不同试验... 珊瑚砂热传导性能影响着周围土体的传热过程,是分析地层中能量平衡、热湿迁移规律和土壤温度分布特征等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探讨含水率ω、干密度ρd、环境温度T等因素对珊瑚砂颗粒导热系数λ的影响规律,基于热探针法测试了三种不同试验工况下珊瑚砂颗粒的导热系数λ,分析了导热系数λ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并解释了各自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含水率、干密度、环境温度3因素影响的珊瑚砂导热系数计算模型。结果表明:(1)珊瑚砂试样的导热系数λ和含水率ω成良好线性递增关系;(2)试样导热系数λ随干密度ρd的递增而增大;(3)试样导热系数λ随着环境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试样内水蒸气的潜热传输效应;(4)对比分析表明提出的导热系数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颗粒 导热系数 影响因素 结合水膜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