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小血管动静脉内瘘术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凡 陶杰 +4 位作者 王涛 吴晓波 莫立稳 程悦 朱军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11期681-68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前臂细小血管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按术前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选择动、静脉直径均〈2.0mm,但≥1.5mm的拟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共224例纳入本研究。术中根据血管条件选择端端吻合(2...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前臂细小血管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按术前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选择动、静脉直径均〈2.0mm,但≥1.5mm的拟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共224例纳入本研究。术中根据血管条件选择端端吻合(21例)、动静脉双吻合(14例)、端侧吻合(110例)及改良端侧吻合(79例)等四种手术方式;术后测定吻合口直径及监测成熟指标,直至瘘成熟或达12周。研究分析术式及吻合口直径与手术成功率及成熟率的相关性。结果端端吻合术式成功率57.1%,成熟率58.3%;动静脉双吻合术式成功率78.6%,成熟率63.6%;端侧吻合术式成功率80.9%,成熟率84.3%;改良端侧吻合术式成功率89.9%,成熟率94.4%。改良端侧吻合方式在手术成功率和成熟率上均明显优于端端吻合手术方式(P〈0.01),和常规端侧吻合术式比较,手术成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成熟率有明显差异(P〈0.05);10~15mm吻合口直径在细小血管内瘘术中成功率和成熟率均较直径较小者高,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细小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的最佳术式为改良端侧吻合,术中将吻合口直径扩大到10~15mm有利于内瘘成功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术 自体血管 细小血管 手术方案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缓慢低效透析与常规透析序贯治疗在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夏玉莲 李向莲 +6 位作者 莫立稳 曾燕 肖丹 张凡 李奕 程彩娟 程悦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9期655-658,共4页
目的观察序贯采用持续缓慢低效透析(sustained low effificiency dialysis,SLED)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探索更切实可行的血液透析治疗模式。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纳入西... 目的观察序贯采用持续缓慢低效透析(sustained low effificiency dialysis,SLED)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探索更切实可行的血液透析治疗模式。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纳入西部战区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序贯治疗组:每周IHD 2次+SLED 1次;常规治疗组:每周IHD 3次。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透析前、透析2小时和透析后血压)、血压变异性、透析脱水量、脑利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清除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等指标有无差异。结果序贯治疗组纳入1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纳入24例患者。2组患者透析前收缩压(t=-1.053,P=0.300)、透析前舒张压(t=-1.020,P=0.315)、透析2h收缩压(t=-1.861,P=0.072)、透析2小时舒张压(t=-1.227,P=0.229)、透析后收缩压(t=-1.901,P=0.066)、透析后舒张压(t=-0.945,P=0.354)、透析期间收缩压变异性(t=-1.784,P=0.084)和透析期间舒张压变异性(t=-1.530,P=0.13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序贯治疗组透析间期(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低于常规治疗组(t=-2.166,P=0.038)。序贯治疗组Kt/V(t=2.878,P=0.007)、URR值(t=2.643,P=0.013)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与常规IHD相比,采用SLED和IHD序贯治疗能更好地控制透析间期血压变异,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也能改善透析充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缓慢低效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糖尿病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