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载设备可靠性振动试验剖面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莫昌瑜 袁宏杰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2-448,共7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舰载设备可靠性振动试验剖面设计方法。应用数理统计理论,对舰载设备振动环境实测数据进行参数假设检验,得到具有不同区域和不同状态的特征样本。采用修正后的容差上限法归纳特征样本的随机振动规范谱,确定试... 给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舰载设备可靠性振动试验剖面设计方法。应用数理统计理论,对舰载设备振动环境实测数据进行参数假设检验,得到具有不同区域和不同状态的特征样本。采用修正后的容差上限法归纳特征样本的随机振动规范谱,确定试验量值,再根据任务剖面确定试验时间,得到舰载设备可靠性振动试验剖面。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完善,为舰载设备振动环境的可靠性评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试验 容差上限 状态 归纳 试验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数字化保护系统FMEDA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莫昌瑜 左新 +2 位作者 唐环 李明利 陈江华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16-221,共6页
目前,传统FMEA技术已在核电厂保护系统安全分析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定量诊断评价体系,在采用传统FMEA技术对具有高诊断特性的保护系统进行安全分析时,难以支撑后续的定量分析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FMED... 目前,传统FMEA技术已在核电厂保护系统安全分析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定量诊断评价体系,在采用传统FMEA技术对具有高诊断特性的保护系统进行安全分析时,难以支撑后续的定量分析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FMEDA技术对核电厂数字化保护系统进行安全分析工作。FMEDA在传统FMEA基础上,进一步结合IEC 61 508给出的定量诊断评价体系,对核电厂数字化保护系统的诊断特性进行量化评估。实践表明,FMEDA既能给出定性的故障分析结论,又能结合诊断特性提供定量失效分析结果,能够为核电厂数字化保护系统的设计改进以及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 FMEDA 诊断 保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限振动试验条件设计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莫昌瑜 袁宏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9-445,共7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复杂二自由度模型的力限振动试验条件设计方法.该方法应用动态子结构法计算试验件结构和支持结构的模态有效质量和剩余质量,根据模态有效质量在频域上的分布情况确定不同频带内振动系统的复杂二自由度模型参数,结合支持... 给出了一种基于复杂二自由度模型的力限振动试验条件设计方法.该方法应用动态子结构法计算试验件结构和支持结构的模态有效质量和剩余质量,根据模态有效质量在频域上的分布情况确定不同频带内振动系统的复杂二自由度模型参数,结合支持结构激励条件给出试验件与支持结构接触面的力谱和加速度谱,在此基础上进行包络,得到力限振动试验剖面.仿真结果表明,由该方法给出的力限振动试验条件,与传统加速度试验条件相比,能更加真实地反应试验件的振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二自由度 力限 模态有效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自诊断功能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江国进 李富 +1 位作者 莫昌瑜 马光强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6-154,共9页
自诊断功能是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关键功能,对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本身的RAMS特性,以及核电厂整体安全性和可用性有直接影响。本文基于RAMS分析评估技术,形成了以潜在故障模式为主的自诊断功能设计基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 自诊断功能是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关键功能,对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本身的RAMS特性,以及核电厂整体安全性和可用性有直接影响。本文基于RAMS分析评估技术,形成了以潜在故障模式为主的自诊断功能设计基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包括故障诊断、故障处理、诊断信息上报和报警指示功能的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自诊断功能设计方案,并在和睦系统上进行了设计实现。实测结果表明,和睦系统可以实时在线监视自身运行状态,能够及时处理、上报和精确指示所有设计基准范围内的异常,大幅增强了故障定位能力,提高了和睦系统的可维修性,充分满足核电厂整体安全性和可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 自诊断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RAMS管理体系方案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江国进 李富 莫昌瑜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6-335,共10页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是核电厂的神经中枢,其RAMS特性直接关系到核电厂的整体安全性。作为大型复杂工程系统,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RAMS管理工作对其RAMS特性的提升非常重要。我国核电领域对于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如何开展RAMS管理工...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是核电厂的神经中枢,其RAMS特性直接关系到核电厂的整体安全性。作为大型复杂工程系统,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RAMS管理工作对其RAMS特性的提升非常重要。我国核电领域对于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如何开展RAMS管理工作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尚无可指导具体工作的标准或指南。基于IEC 60300-1等RAMS管理标准给出的理论,借鉴航空航天、铁路在RAMS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并结合广利核公司在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自主化过程中的RAMS实践经验,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全生命周期活动的RAMS管理体系方案,包括RAMS管理机构方案、RAMS管控方案和RAMS管理运行评估方案,实践结果表明,使得RAMS活动的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工作成果质量得到保障,最有价值的缺陷识别率大幅提升,后期返工情况减少,降低了生命周期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 RAMS管理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保护系统通道间通信故障对热备冗余控制站切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桂连 赵勇 +2 位作者 李明利 莫昌瑜 尹宝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3-1067,共5页
核电站保护系统通常采用四通道冗余设计,单通道采用热备冗余结构的控制站,主要是利用其主从切换功能提高单通道的可靠性。通道间采用单向点对点通信,如果该通信发生故障,相应的热备冗余控制站进行主从切换固然能提高可靠性,但是,由于四... 核电站保护系统通常采用四通道冗余设计,单通道采用热备冗余结构的控制站,主要是利用其主从切换功能提高单通道的可靠性。通道间采用单向点对点通信,如果该通信发生故障,相应的热备冗余控制站进行主从切换固然能提高可靠性,但是,由于四个冗余通道间均有通信,通道间通信故障可能带来多通道同时主从切换动作造成保护系统扰动,所以通道间通信故障是否需要进行主从切换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本文结合和睦系统(FirmSys)热备冗余主控制站的特点,引入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技术对通道间通信及相关设备的故障模式及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对切换与否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给出最优设计方案。目前基于该方案的热备冗余主控制站的主从切换机制已应用于阳江5&6号机组、红沿河5&6号机组等的保护系统。本文为FMEA技术在系统设计方案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系统 热备冗余 FMEA 和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