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线性方法的核级双层容器及支承结构热棘轮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亚楠 莫亚飞 +1 位作者 高付海 李晓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1-440,共10页
核级双层容器承担一回路压力边界和一回路冷却剂“纵深防御”包容的双重安全功能,是高温反应堆本体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然而内层容器在瞬态工况下温度变化剧烈,内外层容器之间导热性能差,内外温差大,热棘轮效应是可能的重要失效机制。... 核级双层容器承担一回路压力边界和一回路冷却剂“纵深防御”包容的双重安全功能,是高温反应堆本体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然而内层容器在瞬态工况下温度变化剧烈,内外层容器之间导热性能差,内外温差大,热棘轮效应是可能的重要失效机制。本文通过建立核级双层容器及支承结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使用非线性方法分析其在热-机循环载荷作用下温度、应力和应变的响应,研究棘轮效应分布的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热棘轮效应显著,是该类容器的主要失效模式;热棘轮敏感区域分布具有多点式的特点,在内外层容器不同部位均有涉及;危险区域的塑性应变累积行为主要出现在循环温度载荷的降温阶段,应变增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步稳定。结论指出热棘轮效应是核级双层容器结构设计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所建立的非线性分析方法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可为核级双层容器热棘轮分析以及一回路工况参数优化设计和应变监测测点布置提供重要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级双层容器及支承结构 热棘轮 非线性方法 多点式分布 工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堆堆芯组件抗震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莫亚飞 文静 李海龙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8-244,共7页
快堆堆芯组件的抗震安全评价是国家核安全局审评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实验快堆(CEFR)取得装料许可证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AST3M[1],首先对堆芯单排组件在空气中及液钠中进行抗震响应分析,经比较可以看出,考虑流固耦... 快堆堆芯组件的抗震安全评价是国家核安全局审评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实验快堆(CEFR)取得装料许可证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AST3M[1],首先对堆芯单排组件在空气中及液钠中进行抗震响应分析,经比较可以看出,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液钠及组件进行单独建模,考虑流固耦合的作用,对二维单排反应堆堆芯组件模型进行水平地震激励下的动态分析,得到组件各时刻的位移响应及组件之间和组件与围板之间的碰撞力响应。经过计算结果的比较,可看出本文中的计算方法及结果是可接受的。对堆芯组件在地震下的结构完整性、控制棒的可插入性等评价提供输入,同时为堆芯的设计优化提供建议和参考,对中国原型快堆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3M 流固耦合 堆芯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用钢高温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莫亚飞 杜柔 +1 位作者 马寒松 刘小明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4-575,共12页
为发展适用于结构完整性评定的高温非弹本构模型,本文对316奥氏体不锈钢和9Cr-1Mo钢高温力学性能及非弹本构模型进行了综述。通过比较单轴拉伸、应变控制循环、蠕变以及塑变-蠕变交互性能,展示了两类核用钢高温力学行为的异同。其中,温... 为发展适用于结构完整性评定的高温非弹本构模型,本文对316奥氏体不锈钢和9Cr-1Mo钢高温力学性能及非弹本构模型进行了综述。通过比较单轴拉伸、应变控制循环、蠕变以及塑变-蠕变交互性能,展示了两类核用钢高温力学行为的异同。其中,温度、加载速率、应力水平等对核用钢高温力学性能均有影响。另外,综合评价了用于描述核用钢高温力学性能的两类非弹本构模型,并对模型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对核用钢高温力学性能综合准确描述有助于解决工程中核反应堆结构完整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力学性能 316奥氏体不锈钢 9CR-1MO钢 非弹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验快堆燃料组件频率测量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海龙 陆秋海 +4 位作者 莫亚飞 文静 孙刚 李海生 王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18-1321,共4页
堆芯的安全性极其重要,反应堆堆芯组件的抗震分析比较困难。为给中国实验快堆堆芯组件的数值分析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安全审评提供基本数据,利用动态测量系统完成了单根燃料组件分别在空气和水介质中频率的测量。试验中,分别采用了3档不... 堆芯的安全性极其重要,反应堆堆芯组件的抗震分析比较困难。为给中国实验快堆堆芯组件的数值分析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安全审评提供基本数据,利用动态测量系统完成了单根燃料组件分别在空气和水介质中频率的测量。试验中,分别采用了3档不同幅值的激励力。考虑安装公差对频率的影响,采用重新安装燃料组件的方法重复测量。经分析,试验结果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组件 频率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FR堆芯燃料组件抗震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付海 莫亚飞 王鲁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4-729,共6页
为了验证中国实验快堆(CEFR)堆芯燃料组件的抗震性能,保证地震下结构完整性和气密性,必须研究制定兼具代表性和包络性的堆芯组件抗震试验方法。本文基于俄罗斯组件耐振试验方案分析,结合国内试验规范和堆芯实际约束条件,提出了一套新的... 为了验证中国实验快堆(CEFR)堆芯燃料组件的抗震性能,保证地震下结构完整性和气密性,必须研究制定兼具代表性和包络性的堆芯组件抗震试验方法。本文基于俄罗斯组件耐振试验方案分析,结合国内试验规范和堆芯实际约束条件,提出了一套新的组件抗震试验方法,并通过分析计算论证新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新方法的试验结果是保守的,可保证在相同地震输入下单组件应力、冲击响应基本能包络处于堆芯组件群中的组件响应,新方法要求单根组件分别在刚性台架和柔性台架上依次完成抗震试验。本文结果对快堆堆芯组件的抗震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组件 抗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结构热传导角度分析CEFR内钠温度变化速率限值的合理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付海 莫亚飞 李晓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0-1094,共5页
CEFR提升功率时要求钠温度变化速率不超过30℃/h,为从理论上论证限值30℃/h的合理性,通过理论分析和ANSYS软件数值模拟两种方式,研究了介质温度变化条件下平板的非稳态热传导响应过程及平板温度进入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结果表明,换热... CEFR提升功率时要求钠温度变化速率不超过30℃/h,为从理论上论证限值30℃/h的合理性,通过理论分析和ANSYS软件数值模拟两种方式,研究了介质温度变化条件下平板的非稳态热传导响应过程及平板温度进入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结果表明,换热条件直接影响结构温度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换热条件好时结构和介质温变基本同步,换热条件差时30℃/h的堆内介质温度变化速率能保证介质温度稳定时结构温度达到温变总幅度的60%以上。30℃/h钠介质温度变化速率基本使换热条件差的条件下结构温度场进入稳定状态的速率与堆内钠介质温度变化相对同步,降低了温度变化带来的热应力分布和变化的复杂性,基本保证了结构实际温度与稳态设计温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温度 平板 非稳态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ME规范316H不锈钢高温蠕变本构方程解析与讨论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智 莫亚飞 +2 位作者 高付海 曾晓佳 赵守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2-419,共8页
ASME 2021版规范提供了316H不锈钢的高温蠕变本构方程。基于正确使用本构方程进行高温设备应变和蠕变损伤评价的目的,本文解析了其各项的物理意义,分析了其关键参数对温度和应力的敏感性,对比了其预测值与ASME规范等时应力应变曲线数据... ASME 2021版规范提供了316H不锈钢的高温蠕变本构方程。基于正确使用本构方程进行高温设备应变和蠕变损伤评价的目的,本文解析了其各项的物理意义,分析了其关键参数对温度和应力的敏感性,对比了其预测值与ASME规范等时应力应变曲线数据。结果表明:该本构方程由快速瞬态、瞬态和稳态蠕变项来描述蠕变第一、第二阶段,其适用性受蠕变第三阶段起始时间和应力范围的限制,同时方程中快速瞬态蠕变速率常数存在勘误;方程在1 000℉(华氏温度)下所得应变较规范等时应力应变曲线更大,致使应变预测结果相对保守。因此,在满足ASME规范316H不锈钢高温蠕变本构方程适用性的前提下,可采用其评价高温设备在950、1 050、1 150℉下的结构完整性,而1 000℉下的相对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H不锈钢高温蠕变本构方程 快速瞬态蠕变 瞬态蠕变 稳态蠕变 最小蠕变速率 瞬态蠕变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