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油藏注采生产调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魏琪 丁帅 +4 位作者 冀凯 荣金曦 牛会钊 张雄英 檀朝东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9,共10页
油藏开发注采单元的注入端与受效采出端,存在有采无注、油层互串的现象,导致油层动用不均衡,开发效果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融合注采生产单元实时智能全景信息感知、数字孪生的注采生产单元数字建模、“数据+机理”驱动的注入端—油... 油藏开发注采单元的注入端与受效采出端,存在有采无注、油层互串的现象,导致油层动用不均衡,开发效果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融合注采生产单元实时智能全景信息感知、数字孪生的注采生产单元数字建模、“数据+机理”驱动的注入端—油藏—采出端多目标协同优化建模、云边协同的注采调控系统架构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注采单元生产过程管控的数字孪生架构,研发了智能注采生产调控系统WellTwin。系统业务功能涵盖数字井史、生产动态监测、油藏动态分析、注采方案优化设计、井筒智能调控、井筒诊断预警,形成了注采监测、诊断、预警、优化、调控的一体化闭环系统。应用效果表明,智能注采生产调控系统WellTwin有效解决了传统系统的分析离散、调控滞后等问题,提升了采单元的精细化管控水平,有效推动了油藏开发生产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油藏 注采优化 深度强化学习 协同调控 数字孪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各向异性油藏菱形井网储量动用评价及设计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民锋 杨子由 +2 位作者 秦立峰 付世雄 荣金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3-1233,共11页
确定菱形注采井网的合理注采井距和井排比,是低渗透各向异性油藏实现储量有效动用和注采均衡驱替开发部署设计的关键。基于一般低渗透油藏特点,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各向异性影响的渗流方程,利用经典渗流力学理论,得到了菱形... 确定菱形注采井网的合理注采井距和井排比,是低渗透各向异性油藏实现储量有效动用和注采均衡驱替开发部署设计的关键。基于一般低渗透油藏特点,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各向异性影响的渗流方程,利用经典渗流力学理论,得到了菱形反九点井网注采单元中渗流场分布的解析解;基于注采单元中平面渗流速度变化的分析,提出了评价储量有效动用状况的方法,得到了不同条件下低渗透各向异性油藏储量动用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满足注采单元中“有效动用范围要求和均衡驱替系数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低渗透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优化的计算模型,实现了菱形井网合理井距和最佳井排比的联立优化求解。实例分析表明,根据建立的低渗透各向异性油藏菱形井网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得到适合油藏实际条件和满足开发要求的合理井距和最佳井排比,为此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和注采井网的优化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有效动用 均衡驱替 优化设计 各向异性 菱形注采井网 低渗透油藏 油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油藏注采渗流场分布及储量有效动用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秦立峰 陈民锋 +1 位作者 付世雄 荣金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8-136,共9页
一般弹塑性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效应,使得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发生变化,因此,其渗流特征和储量有效动用规律与常规油藏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常规井网井距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实际开发需求。基于经典渗流力学理论,建立典型注采井... 一般弹塑性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效应,使得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发生变化,因此,其渗流特征和储量有效动用规律与常规油藏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常规井网井距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实际开发需求。基于经典渗流力学理论,建立典型注采井网条件下考虑压力敏感效应、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渗流模型,并采用稳定逐次替换法得到注采渗流场分布规律;根据弹塑性油藏特点,建立储量有效动用效果的评价方法,得到不同条件下储量有效动用界限。结果表明,受到压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注采单元中的储量动用范围、有效动用强度存在明显的变化;在给定油藏开发条件下,确定了储量有效动用界限,并计算得到满足储量有效动用目标的注采井距变化图版,可为油田井网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油藏 压力敏感 启动压力梯度 有效驱动压力梯度 有效动用 注采井距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应力敏感储层衰竭开发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民锋 秦立峰 +1 位作者 荣金曦 王兆琪 《复杂油气藏》 2022年第3期78-83,共6页
准确分析和预测应力敏感储层非稳态条件下的产量变化规律,对高效开发此类油气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压力敏感储层基本特点,建立相应的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在求解过程中采用不等距差分格式和显式处理渗透率的方法,得到每个时间步的高阶差... 准确分析和预测应力敏感储层非稳态条件下的产量变化规律,对高效开发此类油气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压力敏感储层基本特点,建立相应的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在求解过程中采用不等距差分格式和显式处理渗透率的方法,得到每个时间步的高阶差分线性方程组;在证明差分方程组的数值稳定性和收敛性的基础上,采用追赶法求解得到储层中压力分布。根据衰竭开发过程中生产井的产量完全来源于地层的弹性能这一特点,利用地层压力分布求解生产井的产量。研究表明:在不稳定渗流阶段,不同应力敏感系数储层的压力分布差别较小,应力敏感系数大的储层渗流阻力大,产量小;在边界控制流阶段,无因次规整化产量与无因次时间变化关系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QC气藏实例分析表明,考虑应力敏感条件的储层,前期不稳定渗流阶段产量相对较大,递减较快,是重要的生产阶段,所述方法可以简便准确地求解应力敏感条件下开发全过程的产量变化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 非稳态 不等距差分 压力分布 产量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