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部分功率变换的电池储能变换器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武钰程 荆龙 +3 位作者 宋光辉 孙瑞东 刘乾 吴学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9-278,共10页
为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功率变换(PPC)的电池储能优化方案。在串联部分功率变换器结构中,电池串联端和母线端相互耦合影响,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后对该拓扑进行阻抗建模。针对电池放电工况下系统不稳定情况,通... 为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功率变换(PPC)的电池储能优化方案。在串联部分功率变换器结构中,电池串联端和母线端相互耦合影响,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后对该拓扑进行阻抗建模。针对电池放电工况下系统不稳定情况,通过对系统控制框图等效变换,提出一种适用于部分功率变换的储能变换器阻抗重塑控制策略,以改善电池储能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在较小的频率范围内调整源变换器输出阻抗与负载变换器输入阻抗的交截范围,满足系统阻抗相匹配的稳定要求。最后通过完成系统仿真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电池储能变换器方案与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功率变换 阻抗建模 稳定性分析 阻抗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光伏逆变器间直流侧共模电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荆龙 杨捷 +1 位作者 吴学智 童亦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06-2112,共7页
建立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揭示直流侧共模电压和漏电流产生原因。根据PWM脉冲产生机理以及数字实现特点,从不同调制方式脉冲规律出发,提出一种并联逆变器直流侧共模电压谐波分析新算法。该算法过程清晰,易于实现。最后,在Matlab/Simulin... 建立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揭示直流侧共模电压和漏电流产生原因。根据PWM脉冲产生机理以及数字实现特点,从不同调制方式脉冲规律出发,提出一种并联逆变器直流侧共模电压谐波分析新算法。该算法过程清晰,易于实现。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所提出算法的准确性,并利用该算法得到各次谐波幅值随参数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分析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 并联逆变器 谐波分析 光伏逆变器 直流侧 共模电压 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象限变流器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荆龙 汪至中 于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9-553,共5页
讨论了由四象限变流器构成的一种永磁电机风力发电系统,对连接电网与电机的逆变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利用小惯性电流跟踪控制方法,在状态空间平均法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脉宽计算公式。给出了用DSP实现网侧逆变器的控制的硬件框图,最后给... 讨论了由四象限变流器构成的一种永磁电机风力发电系统,对连接电网与电机的逆变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利用小惯性电流跟踪控制方法,在状态空间平均法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脉宽计算公式。给出了用DSP实现网侧逆变器的控制的硬件框图,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有效的将风轮机吸收的风能馈入电网中,并能保持很高的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变流器 变速恒频风力发系统 小惯性电流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轮机特性的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荆龙 王昕 汪至中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分析了风轮机运行特性及其最佳风能利用原理,推导了风能利用系数、风轮机输出转矩的近似表达式,验证了采用直流电机的输出特性模拟风轮机的输出功率曲线的可行性,并给出了模拟系统的硬件结构.经过实验,该系统能够近似模拟风轮机的转矩-... 分析了风轮机运行特性及其最佳风能利用原理,推导了风能利用系数、风轮机输出转矩的近似表达式,验证了采用直流电机的输出特性模拟风轮机的输出功率曲线的可行性,并给出了模拟系统的硬件结构.经过实验,该系统能够近似模拟风轮机的转矩-转速输出特性,为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模拟风轮机 风能利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的空气气动力特性和发电机的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荆龙 汪至中 于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6-450,共5页
首先研究风力发电机组的空气动力特性,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最优工作点以及在各种风速下的控制策略;然后参照风能利用系数的特点确定自寻优控制策略;最后讨论了发电机的两种控制方式,即转速控制方式和力矩控制方式,结合空气动力学确定对... 首先研究风力发电机组的空气动力特性,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最优工作点以及在各种风速下的控制策略;然后参照风能利用系数的特点确定自寻优控制策略;最后讨论了发电机的两种控制方式,即转速控制方式和力矩控制方式,结合空气动力学确定对双馈电机所采取的控制环节以实现最优工作点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利用系数 双馈风力发电机 自寻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互补微网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荆龙 白建成 周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84-2489,共6页
利用RTDS、dSPACE的实时仿真特点及信号输入输出的能力,设计光伏、储能变流器以及模拟电网接口,搭建光储互补微网半实物仿真系统,并设计微网能量管理中心。基于该平台,进行微网并网、孤岛模式下的测试及并离网无缝切换实验。实验表明该... 利用RTDS、dSPACE的实时仿真特点及信号输入输出的能力,设计光伏、储能变流器以及模拟电网接口,搭建光储互补微网半实物仿真系统,并设计微网能量管理中心。基于该平台,进行微网并网、孤岛模式下的测试及并离网无缝切换实验。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完成微网分布式电源、电网状态及微网运行模式的模拟,为分布式电源与电网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研究提供较方便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实物仿真 微网 电网状态模拟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性分析的微电网变流器系统阻抗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添翼 金新民 荆龙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9,共7页
为解决微电网线路阻抗呈现阻性所带来的稳定性问题,采用控制提高微电网变流器的感性等效阻抗的方法被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微电网变流器系统阻抗设计方法,将微电网变流器的阻抗划分为内部阻抗和外部阻抗两部分.内部阻抗由微电网变流... 为解决微电网线路阻抗呈现阻性所带来的稳定性问题,采用控制提高微电网变流器的感性等效阻抗的方法被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微电网变流器系统阻抗设计方法,将微电网变流器的阻抗划分为内部阻抗和外部阻抗两部分.内部阻抗由微电网变流器的电压电流控制器、变流器侧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组成,外部阻抗由电网侧滤波电感和虚拟电感组成.采用伯德图对微电网变流器的内部阻抗传递函数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影响其阻抗特性的关键参数并给出了参考取值.建立微电网变流器并网状态下的小信号模型,给出了可提高微电网变流器稳定性的虚拟电感取值范围,采用定量法分析了控制参数变化对虚拟电感取值范围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配电网 电压源型变流器 下垂特性 虚拟电感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对冈上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齐鹏 冯涛 +1 位作者 荆龙 崔昌胜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5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对冈上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冈上肌肌腱损伤患者90例,经关节镜探查,最终确诊冈上肌肌腱损伤73例。关节镜探查前,所有患者行MRI、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检查。观察冈上肌肌腱损伤...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对冈上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冈上肌肌腱损伤患者90例,经关节镜探查,最终确诊冈上肌肌腱损伤73例。关节镜探查前,所有患者行MRI、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检查。观察冈上肌肌腱损伤患者超声声像特征。以关节镜探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检查与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检查诊断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90例疑似冈上肌肌腱损伤患者中,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诊断冈上肌肌腱损伤75例,其中轻度18例、中度31例、重度26例。轻度冈上肌肌腱损伤超声声像表现为冈上肌肌腱纹理稍紊乱、局部回声减低,肱骨大结节完整、无撕脱,SMI可见损伤肌腱内血流信号稍增多;中度冈上肌肌腱损伤超声声像表现为肌腱部分撕裂征象,部分病例可见滑囊面局限性变薄、肌腱部分撕裂、关节面局限性变薄、肱骨大结节处骨质撕脱,SMI可见损伤肌腱内血流信号增多;重度冈上肌肌腱损伤超声声像表现为冈上肌肌腱完全撕裂,撕裂处明显变薄,两端增厚,三角肌与肱骨头之间无正常肌腱回声,两者直接相贴,部分病例可见肩峰下滑囊不同程度积液、肱骨大结节处不同程度骨质撕脱,SMI可见损伤肌腱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以关节镜探查结果为金标准,MRI检查诊断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敏感度为98.6%,特异度为88.2%,准确度为96.6%;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检查诊断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敏感度为97.2%,特异度为76.4%,准确度为93.3%。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对冈上肌肌腱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冈上肌肌腱损伤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肌腱损伤 高频超声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LAB的PET中间级直流变换器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京斗 李小均 +2 位作者 吴学智 荆龙 王旭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是电力电子变压器(PET)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将显著影响整个PET的功能.大功率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多采用模块化串并联的方式实现.设计过程中存在控制复杂、研发周期长、测试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RT-LAB搭建... 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是电力电子变压器(PET)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将显著影响整个PET的功能.大功率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多采用模块化串并联的方式实现.设计过程中存在控制复杂、研发周期长、测试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RT-LAB搭建了包含模块化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实际物理装置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利用RT-LAB的控制功能及在线参数调试等特点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DC/DC变换器均压均流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该半实物仿真平台是研究模块化DC/DC变换器系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 半实物仿真 电力电子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四桥臂变流器并网/孤岛双模式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京斗 周啸 +2 位作者 荆龙 唐芬 金新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6,共7页
针对微网不平衡负载引起的电压不平衡问题,基于三相四桥臂变流器拓扑,采用了一种αβ0静止坐标下的双模式控制策略.并网和孤岛均采用单电流环控制,实现快速响应性能,且仅需指令电流变化即能实现平滑切换.通过电流指令环节合理设计,可实... 针对微网不平衡负载引起的电压不平衡问题,基于三相四桥臂变流器拓扑,采用了一种αβ0静止坐标下的双模式控制策略.并网和孤岛均采用单电流环控制,实现快速响应性能,且仅需指令电流变化即能实现平滑切换.通过电流指令环节合理设计,可实现传统带虚拟阻抗控制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性能,简化了控制结构.通过仿真及样机实验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双模式控制策略在并网模式下可以准确跟踪功率指令;在孤岛模式下可有效抑制不平衡负载的扰动,实现输出电压平衡;在模式切换过程中,该控制方法能够减小负载电压变化与输出电流的冲击,实现负载的不间断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式变流器 微网 三相四桥臂 不平衡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选铁矿抛尾废石中回收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京增 樊岩 +2 位作者 荆龙 荀志远 朱申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98,共4页
本文对某选厂的抛尾废石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进行回收,最终可获得产率为1.21%、品位为60.05%、回收率为4.12%的铁精矿,以及产率为39.55%、品位为30.31%、回收率为68.00%的中矿。为选矿厂抛尾废石的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难选铁矿 抛尾废石 铁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调节器的MMC-HVDC内部环流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白建成 王华锋 +1 位作者 林志光 荆龙 《智能电网》 2015年第6期570-575,共6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的新型拓扑,其内部环流直接影响其正常工作特性。为抑制MMC内部的三相环流,结合以往对环流的分析与结论,针对环流的交流分量,设计基于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的新型拓扑,其内部环流直接影响其正常工作特性。为抑制MMC内部的三相环流,结合以往对环流的分析与结论,针对环流的交流分量,设计基于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调节器的环流抑制器,并提出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SOGI)和直流积分器相互配合的交流环流提取方法。该抑制器无需负序坐标变换和相间解耦环节,适用于任意相数的MMC控制。搭建包含该抑制器的MMC-HVDC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MMC内部环流,并确保MMC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环流 二阶广义积分器 PR调节器 HV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变流系统驱动及保护电路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覃韩 汪至中 荆龙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7年第4期221-224,230,共5页
针对风电机组的变流系统,在分析变流电路和以前运行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风电机组PWM四象限变流器的驱动、缓冲吸收及保护电路。详细论述了驱动及保护电路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给出了用Protel设计的电路和各个重要参数,旨... 针对风电机组的变流系统,在分析变流电路和以前运行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风电机组PWM四象限变流器的驱动、缓冲吸收及保护电路。详细论述了驱动及保护电路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给出了用Protel设计的电路和各个重要参数,旨在提高了风电机组变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变流 驱动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数据中心发展研究综述
14
作者 武伟松 荆龙 +1 位作者 王妍 李婉斌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10期89-92,共4页
围绕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节能减碳与能效提升,分析绿色数据中心等级评估体系的演进,总结从规划设计到建造运营的一系列促进数据中心绿色转型、节能提效的创新措施。最后展望绿色数据中心运营AI化发展方向和总体拥有成本优化。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全生命周期 节能减碳 高效能技术 绿色数据中心等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