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动时反的浅海目标DOA估计优化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荆海霞 王海燕 +2 位作者 刘郑国 申晓红 张之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0-275,共6页
将时反技术应用到浅海目标DOA估计中,提出基于主动时间反转(active time reversal,ATR)的浅海目标DOA估计优化方法,可有效解决多径、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目标DOA估计问题。采用经典射线模型,结合阵列信号处理理论,建立了基于均匀线列阵的... 将时反技术应用到浅海目标DOA估计中,提出基于主动时间反转(active time reversal,ATR)的浅海目标DOA估计优化方法,可有效解决多径、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目标DOA估计问题。采用经典射线模型,结合阵列信号处理理论,建立了基于均匀线列阵的常规多径DOA估计模型和主动时反多径DOA估计模型,利用Capon算法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做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主动时反方法可以更好地估计出目标的角度,其分辨率更高,抑制旁瓣的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A 估计 优化 算法 目标 模型 信噪比 主动时间反转 均匀线列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乳周期中外源物质对大鼠乳腺内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及乳腺组织内组胺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荆海霞 陈耀星 +1 位作者 王子旭 董玉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2-287,共6页
选择泌乳期和静止期大鼠,经乳腺局部(乳导管)或外周(跖部皮下)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后,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MTB)对乳腺及其引流(鼠蹊部)和非引流(腘)淋巴结内的肥大细胞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用荧光测定改良法检测了乳腺组织中组... 选择泌乳期和静止期大鼠,经乳腺局部(乳导管)或外周(跖部皮下)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后,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MTB)对乳腺及其引流(鼠蹊部)和非引流(腘)淋巴结内的肥大细胞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用荧光测定改良法检测了乳腺组织中组胺含量。结果显示,对照组乳腺及引流和非引流淋巴结内的肥大细胞数量均为静止期显著多于泌乳期(P<0.01),乳腺中组胺含量也呈相同的变化趋势。在泌乳期从不同部位引入HRP后,乳腺及乳腺引流淋巴结内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乳腺非引流淋巴结内肥大细胞数量则略有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静止期从不同部位引入HRP后,乳腺及乳腺非引流淋巴结内肥大细胞数均减少,而乳腺引流淋巴结内的肥大细胞数则随引入部位不同而有差别:乳腺引入时增加,而外周引入时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肥大细胞数量随生理周期的改变而增减的趋势与乳腺的发育、乳腺局部免疫状态及内分泌调节都有关系,而且不同泌乳阶段乳腺内肥大细胞对异物的易感性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乳腺 泌乳期 静止期 肥大细胞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企业的新型增值服务模式 被引量:15
3
作者 荆海霞 邹辉霞 《物流技术》 2003年第11期49-50,共2页
介绍了我国物流企业增值服务的现状,并针对当前物流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提出了一种新型物流增值服务模式——金融担保服务。
关键词 物流企业 中国 增加值服务 金融担保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时间反转的目标探测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荆海霞 申晓红 刘镭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107,共5页
针对信号传播过程中"多径效应"引起的问题,提出时间反转的处理方法,采用经典射线理论,利用Bellhop工具箱模拟多径信道环境,研究了基于单阵元的主动时反探测及主动迭代时反的探测性能。通过计算比较时反前和时反后接收信号的... 针对信号传播过程中"多径效应"引起的问题,提出时间反转的处理方法,采用经典射线理论,利用Bellhop工具箱模拟多径信道环境,研究了基于单阵元的主动时反探测及主动迭代时反的探测性能。通过计算比较时反前和时反后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情况,说明时反方法对于信噪比提升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当发射信号距离目标6 km时,采用单阵元主动时反探测方法,可有效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但进一步采用单阵元主动迭代时反方法,效果提升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 多径信道 主动时反 迭代时反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时间反转的水下目标自适应聚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荆海霞 李洪义 《电子设计工程》 2015年第24期12-15,共4页
时间反转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克服传输信道的"多径效应",从而实现目标的自适应聚焦及定位的新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无线通信、医学治疗、材料学、水声学等领域。本文将时间反转技术应用于水声学中,采用射线传播理论详细推... 时间反转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克服传输信道的"多径效应",从而实现目标的自适应聚焦及定位的新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无线通信、医学治疗、材料学、水声学等领域。本文将时间反转技术应用于水声学中,采用射线传播理论详细推导了主动时间反转的聚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完成了5 km处的仿真实验验证,进一步地在水库完成了3 km的试验验证。以上结果表明,利用主动时间反转技术可以使目标自适应地在源位置实现聚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时间反转 聚焦 多径效应 水下 射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研究生长期牦牛低氧适应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勤文 俞红贤 +5 位作者 荆海霞 李莉 魏青 牛海林 薛乾 梁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7-452,共6页
为了探讨高原牦牛骨骼肌组织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选取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以平原黄牛作对照,通过显微体视学技术比较骨骼肌线粒体的平均截面积(Ax)、平均体积(V)、面数密度(NA,单位面积中线粒体数目)、体积密度(VV,单位体积骨骼肌... 为了探讨高原牦牛骨骼肌组织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选取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以平原黄牛作对照,通过显微体视学技术比较骨骼肌线粒体的平均截面积(Ax)、平均体积(V)、面数密度(NA,单位面积中线粒体数目)、体积密度(VV,单位体积骨骼肌纤维中线粒体的体积密度)。结果表明,大通牦牛骨骼肌线粒体的平均截面积、平均体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的特点,各年龄段差异显著(P<0.05);而面数密度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特点,各年龄段差异显著(P<0.05);体密度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各年龄段差异显著(P<0.05);大通牦牛线粒体与同日龄平原黄牛比,表现为"线粒体小、数量多"的特点,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大通牦牛骨骼肌组织线粒体在出生时已获得良好的组织遗传学特性,表现出对高原低氧环境的良好适应性,表现为骨骼肌线粒体平均体积小、面数密度、体密度高的特点;而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通牦牛骨骼肌在组织结构及形态学方面表现为多种适应性的变化过程,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表现为骨骼肌线粒体平均体积先降低再升高、面数密度先升高再降低,体密度逐渐增加的特点。其中30日龄是犊牦牛适应外界环境的关键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平原黄牛 骨骼肌 线粒体 低氧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骨骼肌组织学结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勤文 俞红贤 +4 位作者 李莉 荆海霞 魏青 薛乾 梁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3,共5页
为探讨低氧环境对于大通牦牛肌纤维组织学结构的影响以及骨骼肌在低氧环境下的发育学特点,本试验选取不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以平原黄牛作对照,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骨骼肌肌纤维直径、表面积密度。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大通牦... 为探讨低氧环境对于大通牦牛肌纤维组织学结构的影响以及骨骼肌在低氧环境下的发育学特点,本试验选取不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以平原黄牛作对照,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骨骼肌肌纤维直径、表面积密度。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和平原黄牛骨骼肌肌纤维直径,均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纤维直径逐渐增大,且同种动物不同年龄阶段肌纤维直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而骨骼肌肌纤维表面积密度,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表面积密度逐渐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日龄的大通牦牛骨骼肌肌纤维直径与平原黄牛骨骼肌肌纤维直径相比,随着年龄增长,大通牦牛骨骼肌肌纤维直径与黄牛肌纤维直径比呈现细→粗→细的变化特点,且此种趋势的变化在30日龄表现为一个重要的节点;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同日龄大通牦牛肌纤维表面积密度与平原黄牛肌纤维表面积密度相比,表现为大→小→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平原黄牛 骨骼肌 低氧适应 发育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转的非均匀线列阵超指向性阵元分布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杨伏洲 王海燕 +1 位作者 申晓红 荆海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07-1910,1917,共5页
以目标信号为前提,建立了基于时间反转(TR)的非均匀线列阵(NLA)的设计模型;采用均匀浅海多径信道的经典射线理论,以直达路径信号分量的时延为参考因子,推导了NLA的TR聚焦性能及方向图的影响因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TR的NLA设计通过TR自... 以目标信号为前提,建立了基于时间反转(TR)的非均匀线列阵(NLA)的设计模型;采用均匀浅海多径信道的经典射线理论,以直达路径信号分量的时延为参考因子,推导了NLA的TR聚焦性能及方向图的影响因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TR的NLA设计通过TR自适应修正多径信道传输时延的特性,不但克服了多径信道对目标方位估计(DOA)的影响,且提高了低信噪比下的DOA准确性,其方向图特性F(θ)与信号频带、阵列排布di、多径数目M以及快拍数K有关.基于7阵元分布的NLA方向图仿真结果相比均匀阵列具有超指向性,且在信噪比-6和-13dB下均准确估计出目标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反转 非均匀线列阵 目标方位估计 多径信道 超指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牦牛骨骼肌微血管密度增龄性变化特点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勤文 俞红贤 +5 位作者 荆海霞 李莉 魏青 牛海林 薛乾 梁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0-73,共4页
本研究以不同生长期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平原黄牛作对照,对生长发育过程骨骼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通牦牛和平原黄牛骨骼肌微血管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但均在30日龄先降到一个相对低点,然... 本研究以不同生长期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平原黄牛作对照,对生长发育过程骨骼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通牦牛和平原黄牛骨骼肌微血管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但均在30日龄先降到一个相对低点,然后逐渐升高,到成年时达到最高,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骨骼肌微血管密度均高于平原黄牛,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大通牦牛通过增加骨骼肌微血管密度来提高其在低氧环境中获取氧的能力,且这种特点作为生物学性状固定下来,并且通过遗传传递给下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平原黄牛 骨骼肌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牦牛骨骼肌组织结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勤文 李莉 +4 位作者 俞红贤 荆海霞 常建军 魏青 林伟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6,共4页
为了探讨高原牦牛骨骼肌组织对低氧环境的适应,选取不同海拔梯度牦牛骨骼肌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洛牦牛骨骼肌纤维直径细于泽库牦牛,肌纤维表面积密度大于泽库牦牛,差异显著(P<0.05);果洛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平均截面积、平均体积... 为了探讨高原牦牛骨骼肌组织对低氧环境的适应,选取不同海拔梯度牦牛骨骼肌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洛牦牛骨骼肌纤维直径细于泽库牦牛,肌纤维表面积密度大于泽库牦牛,差异显著(P<0.05);果洛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平均截面积、平均体积和面数密度均大于泽库牦牛,差异显著(P<0.05)。这些组织学改变是机体为了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为了增加氧的利用而做出的组织学的改变和适应。大通牦牛骨骼肌各项指标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与大通牦牛为改良品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牦牛 骨骼肌 组织结构 海拔梯度 低氧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管理 被引量:24
11
作者 邹辉霞 荆海霞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3年第7期19-22,共4页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实施逆向物流是现代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手段。本文分析了逆向物流的构成、分类和实施逆向物流管理的意义,认为企业应该从战略角度,规划和实施逆向物流,并提出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建议如管理层对逆向物流要有足...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实施逆向物流是现代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手段。本文分析了逆向物流的构成、分类和实施逆向物流管理的意义,认为企业应该从战略角度,规划和实施逆向物流,并提出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建议如管理层对逆向物流要有足够的重视,加强逆向物流中的车辆路径优化,提高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商业退回类逆向物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逆向物流管理 车辆路径优化 企业 供销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日龄大通牦牛和平原黄牛骨骼肌显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勤文 俞红贤 +5 位作者 李莉 荆海霞 魏青 牛海林 薛乾 梁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74,共4页
为了探讨1日龄大通牦牛骨骼肌组织学特点及对低氧的适应,以平原黄牛为对照,利用光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骨骼肌肌纤维直径、表面积密度;通过透射电镜比较骨骼肌线粒体的面数密度、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平均体积等结构参数。结果显... 为了探讨1日龄大通牦牛骨骼肌组织学特点及对低氧的适应,以平原黄牛为对照,利用光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骨骼肌肌纤维直径、表面积密度;通过透射电镜比较骨骼肌线粒体的面数密度、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平均体积等结构参数。结果显示,1日龄大通牦牛骨骼肌肌纤维直径显著细于1日龄平原黄牛,表面积密度明显大于平原黄牛,差异极显著(P<0.01);1日龄大通牦牛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平均体积小于1日龄平原黄牛,并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1日龄大通牦牛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体积密度、面积密度、面数密度均大于1日龄平原黄牛,且差异极显著(P<0.01)。以上结果表明,大通牦牛通过增加骨骼肌线粒体面数密度、面积密度、体积密度,降低线粒体平均体积来提高其在低氧环境中对氧的利用,并且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了肌纤维直径小,表面积密度大的组织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牦牛 平原黄牛 骨骼肌 低氧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大通牦牛骨骼肌组织学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勤文 俞红贤 +5 位作者 李莉 荆海霞 魏青 牛海林 薛乾 梁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79,共4页
为了探讨成年大通牦牛骨骼肌组织学特点及对低氧的适应,以平原黄牛为对照,利用光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骨骼肌肌纤维直径、表面积密度;通过透射电镜比较骨骼肌线粒体的面数密度、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平均体积等结构参数。结果显示... 为了探讨成年大通牦牛骨骼肌组织学特点及对低氧的适应,以平原黄牛为对照,利用光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骨骼肌肌纤维直径、表面积密度;通过透射电镜比较骨骼肌线粒体的面数密度、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平均体积等结构参数。结果显示,成年大通牦牛具有肌纤维直径小、表面积密度大的组织学特点,可以通过增加骨骼肌线粒体面数密度、面积密度、体积密度,降低线粒体平均体积来提高其在低氧环境中对氧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平原黄牛 骨骼肌 低氧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日龄大通牦牛小肠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乾 俞红贤 +3 位作者 荆海霞 张勤文 魏青 梁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164-1416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1日龄牦牛和黄牛小肠肥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点,为初生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状态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利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及改良甲苯胺蓝色染法,对1日龄牦牛和黄牛小肠内肥大细胞的分布及数量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1日龄牦牛和黄牛小肠肥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点,为初生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状态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利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及改良甲苯胺蓝色染法,对1日龄牦牛和黄牛小肠内肥大细胞的分布及数量特点进行比较。[结果]1日龄牦牛小肠各段的肥大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向后呈显著增多趋势(P<0.05),回肠中肥大细胞数量最多。1日龄黄牛小肠各段的肥大细胞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空肠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最多,而十二指肠的肥大细胞数量最少。2种动物相同小肠肠段的肥大细胞数量差异显著(P<0.05),1日龄牦牛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少于1日龄黄牛,但其回肠中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多于黄牛。[结论]1日龄牦牛和黄牛小肠肥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日龄 大通牦牛 黄牛 小肠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牦牛胎盘与胎儿组织线粒体SDH基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莉 柳梦琪 +3 位作者 胡佩莹 张勤文 俞红贤 荆海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4-289,共6页
旨在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通牦牛发育早期线粒体标志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以大通牦牛妊娠4月龄牦牛及出生1日龄犊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牦牛胎盘组织,4月龄胎儿和出生1日龄犊牦牛的... 旨在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通牦牛发育早期线粒体标志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以大通牦牛妊娠4月龄牦牛及出生1日龄犊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牦牛胎盘组织,4月龄胎儿和出生1日龄犊牦牛的心肌、骨骼肌、肝和大脑组织中SDHA、SDHB、SDHC和SDHD 4个亚基mRNA定量表达进行测定,研究不同组织线粒体中SDH mRNA表达量与其组织器官能量代谢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出生1日龄犊牦牛心肌组织线粒体SDHA、SDHB、SDHC和SDHD 4个亚基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4月龄胎儿;4月龄胎儿大脑组织线粒体SDHA、SDHB、SDHC和SDHD 4个亚基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出生1日龄犊牦牛。综上表明:SDH基因表达模式表现为4月龄胎儿大脑组织和出生1日龄犊牦牛心肌组织中SDHA、SDHB、SDHC和SDHD 4个亚基转录水平均表现为上调表达,表明4月龄胎儿大脑组织和出生1日龄犊牦牛心肌组织能量代谢调控活动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线粒体 SDH mRNA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龄牦牛大脑视皮质发育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林 荆海霞 +4 位作者 李莉 张勤文 魏青 薛乾 俞红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66,共5页
为探明不同发育阶段牦牛大脑视皮质的组织形态结构,应用组织学技术及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发育期(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对牦牛大脑视皮质厚度、神经元密度和神经元截面积进行分析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牦牛大脑视皮质... 为探明不同发育阶段牦牛大脑视皮质的组织形态结构,应用组织学技术及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发育期(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对牦牛大脑视皮质厚度、神经元密度和神经元截面积进行分析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牦牛大脑视皮质的厚度增厚、神经元截面积增大和神经元密度在30日龄时最大,显著高于180日龄和成年组(P<0.05)。结果提示,牦牛大脑视皮质的厚度和神经元截面积从出生到成年逐渐增加,神经元密度从30日龄到成年则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质 神经元 截面积 密度 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鸭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的分布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云飞 陈耀星 +3 位作者 王子旭 杨筱珍 荆海霞 王蕾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4期70-72,共3页
利用 Nissl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方法 ,研究了 3 0日龄北京鸭 (P3 0 )视网膜节细胞层 (ganglion cell layer,GCL )细胞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密度分布。结果表明 ,北京鸭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形态多样 ,有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等。不同区... 利用 Nissl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方法 ,研究了 3 0日龄北京鸭 (P3 0 )视网膜节细胞层 (ganglion cell layer,GCL )细胞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密度分布。结果表明 ,北京鸭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形态多样 ,有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等。不同区域细胞大小差异显著 ,由视网膜中央区向周边部逐渐增大 (CA为 (53 .3 2± 2 0 .53 )μm2 ;NP 为 89.73± 53 .0 1 μm2 ;TP 为1 4 8.71± 86.2 1 μm2 )。细胞数量分布很不均匀 ,在视网膜中央有一个高密度区即中央高密度区(CA约为为 1 0 660个 / mm2 ) ,且由视网膜中央部向视网膜周边部细胞密度逐渐降低 (TP约为53 40个 / mm2 ;NP约为 583 0个 / mm2 )。可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鸭 视网膜 节细胞层 细胞形态 密度分布 细胞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牦牛皮肤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勤文 俞红贤 +3 位作者 荆海霞 魏青 薛乾 梁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01-280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通牦牛的皮肤发育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对4个年龄段(1、30、180日龄和成年牦牛)大通牦牛的皮肤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4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的皮肤均表现为表皮薄、真皮特厚的特点,且真皮层内毛细血管较少,表皮层内含... [目的]探讨大通牦牛的皮肤发育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对4个年龄段(1、30、180日龄和成年牦牛)大通牦牛的皮肤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4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的皮肤均表现为表皮薄、真皮特厚的特点,且真皮层内毛细血管较少,表皮层内含大量色素细胞;4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的全皮厚均表现为出生后至30日龄逐渐变厚、至180日龄时又变薄、至成年时又变厚的一种变化趋势。[结论]为深入了解大通牦牛皮肤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组织结构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皮肤厚度 发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牦牛骨骼肌胶原纤维含量增龄性变化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勤文 俞红贤 +5 位作者 李莉 荆海霞 魏青 牛海林 薛乾 梁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60,共5页
为探讨高原牦牛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中胶原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以不同生长期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平原黄牛作对照,对生长发育过程骨骼肌中胶原纤维含量变化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通牦牛骨骼肌... 为探讨高原牦牛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中胶原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以不同生长期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平原黄牛作对照,对生长发育过程骨骼肌中胶原纤维含量变化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通牦牛骨骼肌中胶原纤维含量从1日龄的一个相对低点,到30日龄迅速增长至一个峰值,然后再逐渐下降,至成年时,胶原纤维含量降至最低。平原黄牛骨骼肌中胶原纤维含量1日龄处于峰值,与其他年龄组差异显著(P<0.05),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纤维含量下降,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组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骨骼肌中胶原纤维含量均高于平原黄牛胶原纤维含量,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大通牦牛骨骼肌中胶原纤维具有适应高原环境的组织学特点,但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断发生改变,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胶原纤维含量 平原黄牛 大通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4111的单电源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洪义 荆海霞 宋新海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为简化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和降低成本,采用单电源为数据采集系统输入模块供电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采用AD4111设计了模拟输入模块单电源供电的数据采集系统。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中,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制器;围... 为简化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和降低成本,采用单电源为数据采集系统输入模块供电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采用AD4111设计了模拟输入模块单电源供电的数据采集系统。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中,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制器;围绕模数转换器AD4111设计输入模块电路,实现模拟信号转换和数据采集。经测试,该系统可实现精度为24位[Σ-Δ]的数据转换和采集,可采集输入电压范围±2.5V的模拟信号数据。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达到了设计目的,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源 数据采集 模数转换 输入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