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MATEL-ISM-BN的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风险预警模型
1
作者 王青娥 荆浩飞 +1 位作者 郭珍旭 王朝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5-1327,共13页
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风险,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基于DEMATEL-ISM-BN系统地剖析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警模型。首先基于扎根理论,遵循“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 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风险,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基于DEMATEL-ISM-BN系统地剖析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警模型。首先基于扎根理论,遵循“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的流程,识别出21项风险因素并将其归纳为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资源风险、效益风险。其次应用DEMATEL法辨析以上风险因素的属性、重要性及其相互影响程度,并通过ISM构建一个6级3阶的有向递接模型,以揭示风险因素间的作用路径。然后将ISM模型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应用三角模糊数和DUOWA算子思想计算根节点先验概率,引入Noisy-orgate模型确定条件概率表,应用贝叶斯网络因果推理方法预测风险发生概率,利用逆向推理、敏感性分析和最大致因链分析等功能实现对风险事件发生诱因的实时诊断。最后选取典型案例并对风险预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所构建的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自膨胀吸能吸波抗岩爆支护技术尚未达到试验段试验标准,其中成果转化组织网络不健全、知识产权机制不健全为导致该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风险因素。研究结果将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风险的研究推向了新高度,为相关领域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建设工程 技术创新 成果转化 风险预警 DEMATEL-ISM-BN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A的铁路工程技术创新双重风险网络特征及演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青娥 荆浩飞 蔡超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88-4298,共11页
为提升铁路工程技术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水平,防范化解技术创新核心风险,构建技术创新风险传导网络(A-模网)与风险治理网络(B-模网)的整体性框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解析双重风险网络特征并进行演化研究。首先辨识技术创新主体和共性风险因... 为提升铁路工程技术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水平,防范化解技术创新核心风险,构建技术创新风险传导网络(A-模网)与风险治理网络(B-模网)的整体性框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解析双重风险网络特征并进行演化研究。首先辨识技术创新主体和共性风险因素,并明确风险分担关系以建立双重风险网络边界;其次构建A-模网模型,通过网络密度、块模型和中心性分析识别核心风险因素和风险链路;基于A-模网结构参数和网络边界构建B-模网模型,通过核心边缘结构与结构洞剖析创新主体在风险治理中的地位及控制能力;最后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治理策略,通过双重风险网络演化分析实现风险治理效果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组织属性和参与行为将技术创新主体界定为7类,共性风险因素包括16项并可归纳为创新管理风险、技术研发风险、成果应用风险3类;风险治理可采取核心风险靶向控制策略,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组织网络不健全、多主体间文化与沟通缺失、技术创新信息壁垒、技术创新能力缺失、研发人员引进困难与流失5项核心风险因素以及新技术试用验证不充分→新技术与现有技术间融合性差1条核心风险链路;科研方处于网络的核心区域且具备核心风险控制能力,立项出资方也处于网络核心区域,但网络控制力较弱,可采取出资方—业主方—技术创新管理咨询方三方联盟策略优化风险治理网络结构。研究结果为铁路工程技术创新风险协同治理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技术创新风险 技术创新主体 社会网络分析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