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拔牙诱发急性胆囊炎1例
1
作者 荆得宝 于素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5-985,共1页
患者男,53岁,工人,既往体建,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因制作义齿的需要拔除44。45残根。术中用2%的利多卡因(含1:100000肾上腺素)行下齿槽阻滞麻醉,术中镇痛效果好,手术顺利。术后2h麻药消失拔牙创口自觉疼痛,进少量流质,疼痛... 患者男,53岁,工人,既往体建,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因制作义齿的需要拔除44。45残根。术中用2%的利多卡因(含1:100000肾上腺素)行下齿槽阻滞麻醉,术中镇痛效果好,手术顺利。术后2h麻药消失拔牙创口自觉疼痛,进少量流质,疼痛持续加重。术后4h伴有头痛,头晕,胸闷,并伴有右肩背部疼痛,发热来口腔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创口 急性胆囊炎 全身系统性疾病 诱发 右肩背部疼痛 自觉疼痛 阻滞麻醉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低氧对舌鳞癌SCC-15细胞系中SOX2和OCT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开 荆得宝 +2 位作者 于素平 唐唯 刘雪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1-896,共6页
目的研究模拟低氧条件对舌鳞癌SCC-15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及SOX2和OCT4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癌SCC-15细胞,加入模拟低氧物去铁胺(desferrioxamine,DFO)模拟低氧环境,为模拟低氧组,同时设置不加DFO的常氧组为... 目的研究模拟低氧条件对舌鳞癌SCC-15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及SOX2和OCT4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癌SCC-15细胞,加入模拟低氧物去铁胺(desferrioxamine,DFO)模拟低氧环境,为模拟低氧组,同时设置不加DFO的常氧组为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SCC-15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CC-15细胞的周期和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常氧组和模拟低氧组SCC-15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SOX2及OCT4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常氧组和模拟低氧组SCC-15细胞中HIF-1α、SOX2及OCT4mRNA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模拟低氧组SCC-15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P<0.05),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上升、S+G2期细胞所占比例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未见明显变化(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常氧组比较,模拟低氧组SCC-15细胞中HIF-1α、SOX2、OCT4蛋白的表达均升高,且HIF-1α、OCT4蛋白的升高幅度大于SOX2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qPCR结果显示,两组SCC-15细胞中HIF-1α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拟低氧组SCC-15细胞中SOX2、OCT4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 DFO可以有效模拟低氧环境,促进SOX2和OCT4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细胞低氧 去铁胺 SCC-15细胞 肿瘤干细胞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镧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嘉方 荆得宝 +3 位作者 刘海江 李晅 王丽琴 王小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3-748,共6页
目的:评估镧盐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临床症状以及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健康SD大鼠68只,用外科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M2)颈部并予10%高糖水每日喂养,诱导形成大鼠牙周炎模型。结扎4周后随机选4只大鼠处死,取左侧上颌M2牙周组织块制作... 目的:评估镧盐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临床症状以及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健康SD大鼠68只,用外科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M2)颈部并予10%高糖水每日喂养,诱导形成大鼠牙周炎模型。结扎4周后随机选4只大鼠处死,取左侧上颌M2牙周组织块制作切片,观察牙周炎模型建立情况。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生理盐水冲洗对照组(P组);氯己定冲洗组(P1组);镧盐冲洗组(P2组);镧盐喂养组(P3组)。每4周测量各组大鼠临床指标,与治疗前自身对照。治疗3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并取左上颌M2牙周组织块制作标本,用体视镜观察并测量牙槽骨吸收情况。结果:治疗后P1、P2、P3组各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P组PD、TM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间比较P3组牙槽骨吸收值与面积值较P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0.12%复方氯己定、0.1 mmol/L镧盐水冲洗及0.01 mmol/L镧盐喂养对大鼠牙周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镧盐喂养对缓解牙槽骨吸收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镧 牙周炎模型 牙槽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镧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许萍 王丽琴 +1 位作者 荆得宝 王小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稀土化合物氯化镧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2mol/L~10-10mol/L的氯化镧作用于人牙周膜细胞,MTT法评价细胞增殖率,HE及DAPI染色观察细胞及核的形态学特征,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DNA损伤,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稀土化合物氯化镧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2mol/L~10-10mol/L的氯化镧作用于人牙周膜细胞,MTT法评价细胞增殖率,HE及DAPI染色观察细胞及核的形态学特征,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DNA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10-2mol/L和10-3mol/L组氯化镧对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使细胞的原有形态发生了改变;10-4mol/L组仅在细胞周期检测中可见到显著性差异;10-5mol/L以下浓度对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10-10mol/L组显示出促增殖作用。结论:高浓度的氯化镧对牙周膜细胞有毒性损伤作用,10-5mol/L以下浓度对牙周膜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未见不良影响,极低浓度组可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镧 牙周膜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