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天然草原分类系统调整合并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闫凯 阿斯娅·曼力克 +5 位作者 姜永辉 艾尼玩·艾买尔 茹克亚·萨吾提 李晓敏 朱进忠 伊力努热·热夏 《草食家畜》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草地类型的划分是草地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人们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培育草地的理论基础。为了简化原有繁杂的分类系统,紧紧围绕林业、草原和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新疆草地资源特点,统... 【目的】草地类型的划分是草地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人们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培育草地的理论基础。为了简化原有繁杂的分类系统,紧紧围绕林业、草原和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新疆草地资源特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出新的草地分类系统和标准势在必行。【方法】本文参照2016年农业部《草地分类》行业标准,结合现阶段林草融合机制与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的需求,草地类的名称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及农业部《草地分类》行业标准保持基本一致,并与国土三调土地分类标准相协调,取消亚类和组的分类;型的命名减少优势种数量的原则进行归并;面积小于平均值、仅分布局部地区、代表性不强的型归并到临近草地型或者删除;具有地方特色植物种类组成的特有型保留。【结果】新疆原天然草地分类系统的11类687个型,调整归并为9类106个型。【结论】新疆原天然草地分类系统及草地资源资料是30多年前形成的,之后未系统地开展全疆草地调查,实际的草地类、型或分布范围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本分类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动草地资源本底数据的更新和数字化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天然草原 分类系统 归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的阜康市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34
2
作者 茹克亚·萨吾提 阿不都艾尼·阿不里 +2 位作者 李虎 尼加·卡斯木 李晓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289,297,共8页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引起生态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及时、快速、客观、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显得尤为重要。选取2000年、2008年、2016年Landsat(TM/OLI)系列遥感影像,提取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和热度(LST)4个重要指标...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引起生态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及时、快速、客观、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显得尤为重要。选取2000年、2008年、2016年Landsat(TM/OLI)系列遥感影像,提取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和热度(LST)4个重要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阜康市16年以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从2000—2008年阜康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下降,在这8年期间生态环境转差的区域面积达到了849.35 km 2,约占总面积的25.72%;且以2008—2016年期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幅度为最大,环境质量转差的区域面积增长到1601.41 km 2比前8年增长了2倍,约占总面积的48.49%,而环境质量转好的只占了13.06%。2000—2016年阜康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快速下降,环境质量变差的区域面积已达到1757.93 km 2,阜康市环境质量转好的区域面积保持下降趋势,约占总面积的8.98%,而质量转差的区域逐步增加,约占总面积的53.23%。在空间上,生态条件变差的地点主要分布在郊区中部和北部地区。生态环境好转的主要区域分布在一些新增的城区基础设施和一些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开发新区,而中部耕地周边生态环境变化较小。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原因分析可知,干旱等自然条件下超负荷开发活动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遥感指数 动态变化 主成分分析 阜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38和WorldView-2影像的土壤盐渍化建模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尼加·卡斯木 师庆东 +3 位作者 郭玉川 茹克亚·萨吾提 依力亚斯江·努麦麦 米合热古丽·塔什卜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4-601,共8页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是常见的土地退化问题之一。本研究选取于田县克里雅河上游边缘典型盐渍化区域作为研究靶区,通过EM38大地电导率仪实测土壤表观电导率,提取不同系数下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分析了 SAVI指数与土壤电导...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是常见的土地退化问题之一。本研究选取于田县克里雅河上游边缘典型盐渍化区域作为研究靶区,通过EM38大地电导率仪实测土壤表观电导率,提取不同系数下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分析了 SAVI指数与土壤电导率间的相关性,并利用同时期WorldView-2影像的敏感波段建立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的土壤盐渍化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并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①从遥感影像提取SAVI指数时,在系数(Z)调节范围内选取固定系数值,系数值(间隔为0.1)从0.1变化到1.0的过程中,相应提取的SAVI指数与土壤电导率的相关性明显提升,相关性系数(r)从0.30提高到0.50,并通过显著性检验(P<0.01).②选取的SAV1.0、B6、B7、B8四种变量中,以SAVI1.0+B6+B8为变量组合所建立的PLSR模型为最优,该模型较其他变量组合建模的决定系数(R^2p)提高了 0.11,因此,在研究区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模型精度为RMSEc=0.77 dS/m、Rc^2=0.68.RMSEp=0.79dS/m、RP^2=0.66, RPD=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雅河 盐渍化 土壤调节植被指数 EM38 WorldView-2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