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豌豆蛋白-黄原胶高内相乳液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1
作者
吴淑清
茹佳怡
+5 位作者
蒋晓航
别雨桐
苏忠军
李博胜
王博颖
王顺余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18,共7页
以豌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豌豆蛋白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提取条件为pH 10、料液比1∶8、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豌豆蛋白的提取率最高,为69.83%。为提高豌豆蛋白的乳化性质,利用黄原胶对豌...
以豌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豌豆蛋白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提取条件为pH 10、料液比1∶8、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豌豆蛋白的提取率最高,为69.83%。为提高豌豆蛋白的乳化性质,利用黄原胶对豌豆蛋白进行物理修饰,制备高内相乳液。通过测定豌豆蛋白-黄原胶高内相乳液的微观结构、粒径、流变特性和稳定性,探究不同豌豆蛋白浓度和不同油相添加量对豌豆蛋白-黄原胶高内相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豌豆蛋白浓度为3%、油相添加量为78%时,表现出典型的凝胶行为,乳液粒径最小,为(0.856±0.06)μm;热处理后乳液粒径变化较小,为(4.35±0.23)μm;冻融处理后,冻融稳定率为(89.34±0.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提取
高内相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豌豆蛋白-黄原胶高内相乳液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1
作者
吴淑清
茹佳怡
蒋晓航
别雨桐
苏忠军
李博胜
王博颖
王顺余
机构
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18,共7页
基金
2022年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2023220008000017)。
文摘
以豌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豌豆蛋白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提取条件为pH 10、料液比1∶8、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豌豆蛋白的提取率最高,为69.83%。为提高豌豆蛋白的乳化性质,利用黄原胶对豌豆蛋白进行物理修饰,制备高内相乳液。通过测定豌豆蛋白-黄原胶高内相乳液的微观结构、粒径、流变特性和稳定性,探究不同豌豆蛋白浓度和不同油相添加量对豌豆蛋白-黄原胶高内相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豌豆蛋白浓度为3%、油相添加量为78%时,表现出典型的凝胶行为,乳液粒径最小,为(0.856±0.06)μm;热处理后乳液粒径变化较小,为(4.35±0.23)μm;冻融处理后,冻融稳定率为(89.34±0.69)%。
关键词
豌豆蛋白
提取
高内相乳液
稳定性
Keywords
pea protein
extraction
high internal phase emulsion
stability
分类号
TS25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豌豆蛋白-黄原胶高内相乳液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吴淑清
茹佳怡
蒋晓航
别雨桐
苏忠军
李博胜
王博颖
王顺余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