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水平正压通气与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国健 茅红英 许卫东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Duo PAP)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 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NRDS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NRDS早产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Duo PAP)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 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NRDS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NRDS早产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n CPAP治疗,而观察组给予Dou PAP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12、24 h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同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的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12、24 h后的p H、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OI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治疗1、12、24 h后的上述各指标较治疗前也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24 h后的p H,治疗12、24 h后的Pa O2、Pa CO2及OI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18%)略高于对照组(85.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71%)低于对照组(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uo PAP在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优于n CPAP,且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更高,在NRDS的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 鼻塞持续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