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生至三十六个月儿童智能发展的追踪研究(一) 被引量:4
1
作者 茅于燕 周志芳 《心理学报》 1986年第2期113-122,227,共11页
本研究用追踪法、根据智能预测表对29名儿童从初生至三十六个月进行智能测查,并向家长作全面了解,得出:(1)初生至三十六个月儿童智能发展的规律;(2)影响智能发展的因素。 作者并对发展类型、完成认知作业的思维活动水平、个性对发展的... 本研究用追踪法、根据智能预测表对29名儿童从初生至三十六个月进行智能测查,并向家长作全面了解,得出:(1)初生至三十六个月儿童智能发展的规律;(2)影响智能发展的因素。 作者并对发展类型、完成认知作业的思维活动水平、个性对发展的影响及早期智能的主要指标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 智能发展 项目 思维活动 发展规律 追踪研究 初生 追踪法 年龄 智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生子与非独生子行为特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茅于燕 《心理学报》 1987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本研究有151名三至四岁半的幼儿园儿童参加,其中48名为非独生子,103名为独生子(其中48名为配对独生子)。所用方法为观察、评价和问卷。结果表明:三至四岁半儿童的性格无特异性与两端性。报告也讨论了独生子与非独生子行为和性格无显著... 本研究有151名三至四岁半的幼儿园儿童参加,其中48名为非独生子,103名为独生子(其中48名为配对独生子)。所用方法为观察、评价和问卷。结果表明:三至四岁半儿童的性格无特异性与两端性。报告也讨论了独生子与非独生子行为和性格无显著差异的原因。此外,作者还提出:不同的环境反馈和儿童行为的有意性,会导致儿童的“双重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 双重性格 全体儿童 问卷 性格特征 重迭 显著差异 项目 儿童行为 接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在入园适应方面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茅于燕 《心理学报》 1984年第3期240-249,共10页
本研究有六个小班的96名三岁至四岁半的儿童参加,其中48名为非独生子,48名为本班的配对独生子。使用的方法为观察与问卷。结果表明:三至四岁半的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入幼儿园第一个月的适应行为无显著差异。报告也讨论了影响入园困难的因素... 本研究有六个小班的96名三岁至四岁半的儿童参加,其中48名为非独生子,48名为本班的配对独生子。使用的方法为观察与问卷。结果表明:三至四岁半的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入幼儿园第一个月的适应行为无显著差异。报告也讨论了影响入园困难的因素,研究入园问题的良好指标以及有效的教学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 比较研究 适应行为 教学措施 幼儿园 儿童 显著差异 问卷 中4 结果表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生至三十六个月儿童智能发展的追踪研究(二) 被引量:1
4
作者 茅于燕 周志芳 《心理学报》 1986年第3期248-255,共8页
本文第一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被试和设计)和部分结果(初生至三十六个月儿童智能发展的规律和儿童摹画能力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 超常儿童 智能发展 研究方法 发展规律 发展速度 职业 适应能力 项目 显著差异 家庭教育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落后儿童用左、右手抓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茅于燕 张增慧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力落后儿童在实验情景下用手抓物的方式、及其与大脑侧偏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智力落后儿童混用手情况多。被试在取物时,使用左手或右手次数的比率平均约为1:2,相当于1—2岁正常儿童用左、右手取物的比率;(2)性别与...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力落后儿童在实验情景下用手抓物的方式、及其与大脑侧偏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智力落后儿童混用手情况多。被试在取物时,使用左手或右手次数的比率平均约为1:2,相当于1—2岁正常儿童用左、右手取物的比率;(2)性别与年龄对落后儿童用手方式无明显影响;(3)病情等级对用手方式有明显影响: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使用左、右手的比率大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同样比率;(4)智力落后儿童抓物的线索在四个实验中不完全相同:实验Ⅰ至Ⅲ的线索为位置(近手),实验Ⅳ为对实验用具的喜爱;(5)在混用手与大脑侧偏化(或优势脑未分化)不完善之间,可能有直接关系。此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 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早期教育的尝试 被引量:2
6
作者 茅于燕 《心理科学进展》 1986年第3期64-72,共9页
早期教育主要指儿童在3—5岁以前,特别是3岁以前,就对他进行认识能力的教育。其理论基础就是:生命早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能力如在早期得不到机会发挥,就会枯死,日本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木村久一是早期教育的支持者,他曾说:“人... 早期教育主要指儿童在3—5岁以前,特别是3岁以前,就对他进行认识能力的教育。其理论基础就是:生命早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能力如在早期得不到机会发挥,就会枯死,日本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木村久一是早期教育的支持者,他曾说:“人的命运几乎取决于学龄前的环境和教育”。“孩子达到入学年龄,上学的时候,他的命运大体上已经决定了,所以,学龄前的环境和教育不佳的孩子,教师花费多大力气也难以收到多大的效果”。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有待实践的检验,不过,他在1971年提出的看法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学 早期教育 学习 试验教学 教育学家 学龄前 四种类型 直观性 试验教材 智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个人对智力落后儿童早期干预的看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茅于燕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5-231,共7页
本文作者根据从事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干预教学研究的实践经验对当今在我国开展早期干预的必要性以及早期干预的目的、设置的理由、内容、方式、对象、教师的条件、效果的评价以及开展的步骤等9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弱智儿童 特殊教育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智儿童在上课时和自由活动时的行为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茅于燕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7-254,共8页
研究了41名弱智儿童。采用时间样本的方法收集材料,以期从动态角度了解弱智儿童在上课时和自由活动时的行为表现。按园别和智力落后程度两个方面对被试在上课时的8大类行为和自由活动时的7大类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班级人数... 研究了41名弱智儿童。采用时间样本的方法收集材料,以期从动态角度了解弱智儿童在上课时和自由活动时的行为表现。按园别和智力落后程度两个方面对被试在上课时的8大类行为和自由活动时的7大类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班级人数、不同教学方法和智力落后程度与弱智儿童的行为表现有关。还对收集材料的方法、园别和智力落后程度与弱智儿童的行为表现的关系、高频率的自娱活动等,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教师提出了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智儿童 智力落后程序 时间样本 行为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智力测验的历史及评价
9
作者 茅于燕 《心理科学进展》 1985年第3期19-26,共8页
婴儿智力测验和其它心理测验一样,也是来源于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智力测验运动。一开始,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的测验各有不同的特色,以后由于学术的交流,不同的观点渐渐集中,人们很快承认了比纳(A.Binet)1905年的智力测验... 婴儿智力测验和其它心理测验一样,也是来源于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智力测验运动。一开始,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的测验各有不同的特色,以后由于学术的交流,不同的观点渐渐集中,人们很快承认了比纳(A.Binet)1905年的智力测验。在智力测验运动的早期,婴儿不是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测验 婴儿 智力量表 儿童行为 三十年代 年龄范围 心理测验 儿童心理学 项目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落后的实验研究及普查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茅于燕 龚维瑶 +4 位作者 范存仁 方意英 查子秀 季楚卿 周志芳 《心理学报》 1979年第1期98-107,共10页
智力落后,就其本身来说,不是一种综合症,而是许多不同病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表现为大脑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种症状。它发生于发育阶段,是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顺应不良为特征的。 智力落后的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都很高,虽然由于社会要... 智力落后,就其本身来说,不是一种综合症,而是许多不同病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表现为大脑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种症状。它发生于发育阶段,是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顺应不良为特征的。 智力落后的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都很高,虽然由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年龄取样不同而不完全一致。智力落后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落后 实验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 普查 智力低下 顺应不良 发育阶段 大脑功能 世界范围 社会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岁儿童入学問題的心理学研究
11
作者 茅于燕 《心理学报》 1959年第6期357-375,共19页
一、六岁入学問題的意义 解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党的領导下发展迅速,不論在学校数量上或教学貭量上都有显著的增长和提高。学校制度也在不断地改进。1952年會在小学推行过五年一貫制的学校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实行了几年,没有继... 一、六岁入学問題的意义 解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党的領导下发展迅速,不論在学校数量上或教学貭量上都有显著的增长和提高。学校制度也在不断地改进。1952年會在小学推行过五年一貫制的学校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实行了几年,没有继續。1958年全国工农业出現了新的大跃进形势,教育事业也有了改革的迫切要求。党明确地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級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針。为貫彻党的教育方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岁儿童 心理学研究 教育事业 教育与生产劳动 学校制度 学校数量 改革教育 党的教育 迫切要求 发展迅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一种知觉运动任务的表达性言语的发展
12
作者 H.L.Pick 茅于燕 《心理科学进展》 1983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文主要谈儿童说话时运动方面的问题,而不谈语言学方面的问题,即主要谈他们调节言语而用的感觉和知觉的信息,而不谈言语所指的意思。幼小儿童学习说话总要置身于他要学习的这种语言的环境里,听到他周围的人发出来的这种语音。
关键词 儿童 成年人 言语 反馈 声音强度 语音 发音错误 听觉 调节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兒童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統的相互动力傳遞的实驗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吳江霖 刘靜和 +5 位作者 卢仲衡 郑祖心 茅于燕 馬利英 季楚卿 张增慧 《心理学报》 1957年第0期117-133,共17页
巴甫洛夫关于两种信号系統的学說指出,我們关于周围环境的感觉和表象乃是現实的第一信号系統,而詞则构成現实的第二信号系統;第二信号系統是在第一信号系統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它們二者是密切联系着、相互作用着的。由于巴甫洛夫的这一... 巴甫洛夫关于两种信号系統的学說指出,我們关于周围环境的感觉和表象乃是現实的第一信号系統,而詞则构成現实的第二信号系統;第二信号系統是在第一信号系統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它們二者是密切联系着、相互作用着的。由于巴甫洛夫的这一偉大学說的啟示,在高級神經活动生理学和心理学这两个領域里已展开了和展开着一系列关于两种信号系統相互作用的实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信号 第一信号 相互作用 复合刺激 巴甫洛夫 动力 性反应 总人数 选择性 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题题目结构、解题心理活动和算式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茅于燕 龔维瑶 陈沛霖 《心理学报》 1965年第4期291-298,共8页
一 解答算术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应用题的结构是制约学生解题的智力活动的外部条件。解题的心理活动是这种智力活动过程的具体表现,它包括解答者理解题文、分析题目情节、找出其数量关系并进行计算等一系列的心... 一 解答算术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应用题的结构是制约学生解题的智力活动的外部条件。解题的心理活动是这种智力活动过程的具体表现,它包括解答者理解题文、分析题目情节、找出其数量关系并进行计算等一系列的心理动作。算式则是以数学语言表达解题心理活动的结果,它标志着算术运算的程序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题心理 智力活动 题目结构 算术应用题 数学语言 算式 心理活动 数量关系 小学生 心理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应用题結构的初步探討 被引量:1
15
作者 茅于燕 龚维瑤 陈沛霖 《心理学报》 1964年第1期57-71,共15页
問題学生解答应用題的思維过程受制約于題目的結构。雅魯楚克曾指出:“学生解題依課題的复杂程度和課題的数学結构、依学生的准备性为轉移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解題过程。所以分析課題的結构特点,是了解学生解題的整个思維过程的一个途径。
关键词 应用题 准备性 复杂程度 数学 数量关系 心理学报 已知数 显著性水平 情节性 四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六年級学生掌握代数“有理数”部分的心理特点的实驗研究
16
作者 茅于燕 应玉叶 马佶为 《心理学报》 1961年第4期229-244,共16页
在学制改革运动中,由于算术教学下放以及数学教学体系的变化,給代数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課題——下放教学的可能性以及下放教学的适宜年龄。这些問題的解决就为数学新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心理特点 数学教学 有理数 算术教学 代数教学 适宜年龄 学制改革 新体系 科学依据 数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改革中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識的一些心理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仲衡 茅于燕 +2 位作者 应王叶 馬佶为 張梅玲 《心理学报》 1961年第3期190-201,共12页
大跃进以来,教育革命在1958年取得胜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教学內容的改革中去,也就是說,根据“四个适当”的精神,对学校的制度、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改革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了。但是一般人认为... 大跃进以来,教育革命在1958年取得胜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教学內容的改革中去,也就是說,根据“四个适当”的精神,对学校的制度、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改革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了。但是一般人认为数学改革比较困难,原因是数学教材本身的系統性比較強,难以变动,同时中、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最为困难,而提早学习是否为学生所能胜任,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所以要变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心理因素 小学数学 教学体系改革 数学改革 教育革命 数学学习 数学教材 小学生 学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对算术典型应用题掌握过程的某些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沛霖 茅于燕 《心理学报》 1965年第3期215-222,共8页
問題 近年来,国內算术教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多侧重一般应用题,但关于学生解答算术典型应用题的研究报导不多。算术典型应用题在小学中、高年级的算术应用题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与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思维特点是... 問題 近年来,国內算术教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多侧重一般应用题,但关于学生解答算术典型应用题的研究报导不多。算术典型应用题在小学中、高年级的算术应用题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与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思维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改进算术应用题的教学,和充实心理学的有关理论,都会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术应用题 小学生 教学心理学 思维特点 高年级 编题 解答方法 典型题 试题 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