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凌河中下游输沙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郭维东 孙丽玲 +4 位作者 姚庆宇 赵光昱 刘冰 王绪刚 范远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4,89,共4页
基于大凌河流域自然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选取上窝堡、朝阳、义县、凌海等4个主要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流域特征,分析大凌河输水输沙能力,同时结合流量与输沙率变化关系图、主槽平均面积比较表、各河段主槽宽度多年变化关系图、各河段不同... 基于大凌河流域自然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选取上窝堡、朝阳、义县、凌海等4个主要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流域特征,分析大凌河输水输沙能力,同时结合流量与输沙率变化关系图、主槽平均面积比较表、各河段主槽宽度多年变化关系图、各河段不同时期的主槽容量表,从输水输沙能力和横纵向冲淤变化的角度上分析大凌河河床形态。结果显示:大凌河的河口以凌海为顶点,先向南再向北发展,体现出反复摆动的特征;河道平滩河槽和枯水河槽的过流能力由上游到下游沿程逐步增加;河道主槽的宽度反复变化,趋于逐渐变窄,主槽面积逐年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凌河 河床形态 输水输沙 冲淤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多沙河流水库物理生境完整性灰色综合评价
2
作者 郭维东 鲁薇 +4 位作者 张家阳 孙丽玲 王琢珺 马艳丽 范远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0,21,共5页
针对多沙河流水库建设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问题,提出水文特征、地貌特征、流态特征、生态环境特征及社会服务功能5大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及5级评价标准,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灰色聚类理论建立评价模型。对辽宁省多沙河流水库物理... 针对多沙河流水库建设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问题,提出水文特征、地貌特征、流态特征、生态环境特征及社会服务功能5大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及5级评价标准,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灰色聚类理论建立评价模型。对辽宁省多沙河流水库物理生境完整性的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多沙河流水库水力过渡区物理生境完整性处于"一般"状态,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进一步改善水库水力过渡区动植物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后续工程建设应制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水库运作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河流水库 物理生境完整性 灰色聚类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凤城市山洪灾害防治试点项目建设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范远丽 孙丹 +2 位作者 袁龙 姚利刚 屈晨晨 《中国防汛抗旱》 2012年第2期46-47,60,共3页
辽宁凤城市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项目建设以非工程措施为主,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积极防御山洪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阐述了凤城市山洪灾害防治试点项目的建设情况、总体机构模式及运行管理情况,针对基础资料收集难、准确度不高等... 辽宁凤城市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项目建设以非工程措施为主,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积极防御山洪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阐述了凤城市山洪灾害防治试点项目的建设情况、总体机构模式及运行管理情况,针对基础资料收集难、准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完善体制、加强宣传等工作,以供相关省市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防治 试点县 非工程措施 凤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劈柴河综合治理工程堤防和翻板闸设计
4
作者 范远丽 《东北水利水电》 2020年第1期12-14,共3页
河道治理历来是中小型河流提升区域防洪能力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文章以辽宁丹东引黑沟水库入劈柴河综合治理项目为实例,对其堤防和翻板闸工程进行了设计分析,其中堤防高程在9.5~14.8 m,迎水面生态护坡厚度为0.3 m,抗滑稳定性经验算满... 河道治理历来是中小型河流提升区域防洪能力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文章以辽宁丹东引黑沟水库入劈柴河综合治理项目为实例,对其堤防和翻板闸工程进行了设计分析,其中堤防高程在9.5~14.8 m,迎水面生态护坡厚度为0.3 m,抗滑稳定性经验算满足要求;翻板闸设计为水力自动翻板闸,共包括上游铺盖段、翻板闸段、消力池段、海漫段,各部分的参数计算也详细给出,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 护坡 抗滑稳定性 翻板闸 设计 劈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